《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大纲_第1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大纲_第2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大纲_第3页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考试要求《课程设计与评价》考试旨在考察中学教师专业本科生掌握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状况。本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指学生对知识点的回忆和再认能力。理解,指学生能清楚领会所学知识以及能综合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和联系。应用,指学生在较深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理论问题以及课程与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二、考试内容绪论1、课程设计的意义2、理解课程设计课程的产生和发展3、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一般原理第一节什么叫课程设计1、理解并识记教学系统、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第二节课程设计的逻辑1、理解课程设计的逻辑2、识记课程设计的逻辑内容3、理解课程设计逻辑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课程设计的层次1、识记教学设计的层次2、分析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节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1、识记课程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2、理解这些理论基础对课程设计的建议第二章学习者分析第一节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1、识记中学生认知特征2、理解当前中学生认知发展状况及其教学意义第二节学习需要分析1、识记什么是学习需要2、理解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应用这些方法对学生需要进行实践分析第三节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1、识记学习风格、学习方式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学习风格与课程设计的关系3、理解研究性学习方式对课程设计的要求第三章课程目标设计1、识记课程目标2、理解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3、能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目标设计第四章课程内容分析第一节课程内容分析的意义1、识记课程内容分析的含义2、理解课程内容分析的意义第二节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准则1、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2、能实例运用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第三节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组织1、识记课程内容的组织顺序2、理解不同顺序的基本特点及其运用第四节课程内容分析的思路1、理解课程内容分析的基本思路2、应用所学方法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第五章课程实施过程设计第一节教学过程设计1、理解并识记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和实质2、应用所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第二节教学方法设计1、理解启发性教学与教学方法的辩证关系2、能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1、识记教学组织形式的种类及特点2、理解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六章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第一节教学媒体概述1、识记教学媒体的涵义及其分类2、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和程序1、理解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及基本原则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结合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第七章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设计第一节教学情境设计1、识记教学情境2、理解教学情境对学习的意义3、能应用所学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第二节课程设计的教学环境考虑1、识记教学环境2、理解课程设计的教学环境考虑第八章课程评价及其设计1、理解课程评价的涵义与功能2、识记课程评价的种类2、理解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程评价设计第九章课程设计成果评价1、识记课程设计成果评价的含义2、识记课程设计成果评价的内容3、理解课程设计成果评价的意义4、能对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评价三、考试方式1、考试类别: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1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量:120分钟4、试题总量:约35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应用的情况,命题原则是:题目涵盖范围广,数量较多以小、中型题为重,大题目占份额不多。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60%。较灵活的题目占20%,较难的题目占20%左右,客观性题目占较重的份量。6、题目类型(供选择)(1)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分,共分)(2)名词解释题(每题分,共分)(3)简答题(下列题可任作题,若每题都作,只评阅前题,每题分,共分)(4)论述题(下列题可任作题。若每题都作,只评阅前题,每题分,共分)(5)应用题(每题分,共分)7、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目的(1)单选题。是从一个问题的若干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种题目是把正确答案与相近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它即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这类题目不需要学生复习时死记硬背,但对基本结论要理解准确,其考试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2)名词解释。它具有解释内容较少,并且答案比较规范的特点。凡是解释内容较多,其含义又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的名词,一般不作名词解释考试。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其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上二类题目为小题目。(3)简答题。属于中型题目,它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一些基本原理,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4)论述题。这是较难的题目,它具有包括内容多、广、活的特点。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分数一般不会全部丢掉,但也很难全部得分。(5)实用题。这也是较难的题目,它需要学生既要掌握全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要有判断、推理、迁移等逻辑思维能力,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借助所学所有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答题要求同学们拿到考卷以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弄清楚,切忌看错题目,答非所问,对于各类题目的回答要求如下:(1)对于单选题,要求选择正确,不可多选(2)对于名词解释,要求答出定义,它所包括的内容及实质。(3)对于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如果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要对要点稍作说明。(4)对于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就要对这个要点加以详细和充分地解释和说明。如果只答要点不作解释和说明,就要扣分。(5)应用题。要求答出问题所要依托的原理或概念,并结合这些原理和概念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章伟民.教学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BarbaraSeels,MakingInstructionalDesignDecisions,PrenticeHall,1998PatriciaL.Smith,TillmanJ.Ragan,Instructionaldesign,JohnWiley&Sons,Inc.,1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