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4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知行合一”作文导写及例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所谓“研学游”,便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一种方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訪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顾炎武的经历对我们研学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研学游”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导引这是一道关系型思辨类材料作文题。从材料中,考生可找到关键词“读书”和“出户”。“读书”能学到知识,增长智慧,少走弯路。可见,“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出户”能扩大视野,增长阅历。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材料中,顾炎武将“读书”与“出户”相结合,写成了《日知录》《肇域志》。这启示我们,做学问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们要践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当今,“研学游”就是“读书”与“出户”的结合,因此,写作重点应放在思考如何将“读书”与“出户”相结合,如何开展“研学游”活动。总之,我们既不能撇开“出户”大谈“读书”的作用,也不能撇开“读书”大谈“出户”的益处。备用素材一、名言警句1.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2.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3.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汉·刘向4.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汉·戴德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6.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菜根谭》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8.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清·张潮9.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徐特立二、事例材料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从10岁开始诵读文献,20岁后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参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故居,听当地父老讲述楚汉相争时这些开国功臣的轶闻逸事。长途漫游使司马迁加深了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这为其写作《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从小就喜欢读关于地理、历史和游记一类的书籍。22岁时,他离开家乡,踏上了他成为行者的道路。他用了30年时间,游历名山大川,探寻自然秘密和考察各地不同风貌,写成了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自幼热爱医学,他为了研究医术,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在行医和勤奋读书的过程中,他发现古代医书中存在不少问题。为此,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楚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考场佳作知行合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永远的先生”徐特立曾说:“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知行合一,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行合一,探求全知”。“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这是司马迁的心声。20岁时,司马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他的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他一路考察风俗、采集传说。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本书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这是李时珍人生的写照。李时珍曾经对父亲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他赢得了父亲的支持。他坚信“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于是,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他努力“搜罗百氏,采访四方”,进行实地调查;他坚持“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迎难而上,探求真知;他“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尽可能多地了解药物特点……最终,他编撰了中国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这是徐霞客一生的经历。22岁时,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他靠着一腔热血,以徒步为主,攀登悬崖峭壁,穿越激流险滩,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足迹踏遍祖国万里河山,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加以详细记录,最终写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验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知行合一,探求全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即事即学,即学即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点评】文章有如下优点:一是观点鲜明,选例典型。作者以司马迁与《史记》、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和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为例来论证“知行合一,探求全知”的观点。二是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以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为例分别进行论述,结尾部分深化总结。整体层次清晰,阐述有力,构成了排比段,增加了文化底蕴,还增强了感染力。知行合一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我是本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对“研学游”活动有如下思考。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状况,有些学校为了本校学生高考拔得头筹,倡导什么“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观念。其实,新时代的学生理应“两耳要闻窗外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我提议,请学校多开展“研学游”活动,让学生明白“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道理。也许,有些人会问何为“研学游”。顾名思义,“研学游”便是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当今时代,教育“内卷”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应试教育”。在这种局面下,人们越来越忽视“行”的作用。家长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天天关在屋里,让他们一天刷上百道题,看十几本书。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成绩或许可以得到提高,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变成“出不了家门”的“书呆子”。针对此种情形,学校需要大力开展“研学游”活动。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可以说,天地八荒、山川湖海是一本无字书。无字书容万物,无字书纳百川,但无字书却需要学生自己去翻阅啊!其实,“研学游”并非新时代的产物。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曾主张读书人要将“读书”和“出户”结合。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终写成了著名的《日知录》《肇域志》。地理学家郦道元花费数十年时间遍游大江南北,写下了对现代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水经注》。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也是呕心沥血数十年,跋山涉水尝百草,最终写下了《本草纲目》……所以,在新时代,学校更应倡导学生“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以期达到知行合一,获得真知。“研学游”的作用至少有两点:一是“研学游”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研学游”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我们都知道“校园外没有温室”,所以,我倡议请学校要多开展“研学游”活动!“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我们才有底气、有能力将“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口号变为坚实的行动!高三学生:焦田彤琦2021年10月16日【点评】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向领导倡议学校应多开展“研学游”活动,形式颇为新颖。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作者从当前某些人只重视“知”而忽视“行”的种种怪象入手,引出“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论点。之后,作者列举顾炎武、郦道元、李时珍等典型材料来论证论点,强调“知行合一”。结尾,再次强调主题。知行合一近年来,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时尚。“研学游”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古人云:“学,行之,上也。”这启示我们,学习刚开始要以吸收课本知识为主,接着需要实践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徐特立先生告诉我们:“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文化水平,做有用之人,行有用之事。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曾在读遍家乡的书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写成著名的《日知录》《肇域志》。他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演绎得淋漓尽致。汉代戴德曾说过:“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告诉我们仅靠读书或者盲目实践都达不到学习的最佳境界。《礼记》告诫我们:“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可见,我们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切实付诸行动,并且不能懈怠。读万卷书,需要我们读好有字书,更需要我们读好无字书;行万里路,需要我们走好脚下的路,更需要我们走好心灵之路。古人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得惊人妙句”。“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我们将二者有机结合,方能达到“知行合一”的美妙境界。李白游遍天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人们称他为“诗仙”。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一生奔走于扶危救困之中,将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百姓,达成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崇高境界。“研学游”给予广大学子更大的思考空间和更多的锻炼机會。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少年,“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应该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研学游”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获得真知,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同学们,愿我们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秉承“领异标新二月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