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三)进度表及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进度表及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进度表及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进度表及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进度表及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课程名称《中国文学史(三)》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54学分2本学期安排学时数54其中讲授48课堂练习(讨论)3其他3授课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3级汉语言授课教师武国强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教学进度与教案页备注教学内容(章节标题)(注明重难点)(对本周教学内容的修改、补充、标注等)教学程序与方法(教学的步骤及其主要教学方法)学时数周次作业布置宋辽金文学总论(2课时)绪论1.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第1周2.3.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情趣4.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5.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一)教学引入(文学的价值入手)(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详见左边章节(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宋词兴盛的原因?2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课时)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2.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3.宋初的晚唐体诗人4.西昆体的盛衰(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柳永词的题材内容?第2周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4演变★(理论,3课时)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2.开拓词境的尝试3.柳永词的新变(重点、难点)详见左边节目(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第3周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课外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文创作★(理论,共6课时)1.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重点)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2.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2、欧阳修的主要文学观念及创作成就,3、诗文革新运动作家群(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诗歌(2课时)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文创作★(理论,共6课时)(续)第4周3.王安石等人的散文4.王安石的诗歌(重点、难点)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1、苏轼出入三教的负责人生2、苏轼散文3、苏轼诗歌创作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王安石前后期诗歌的不同点?4(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4课时)(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1.苏轼的生平与创作(2课时)(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了解苏轼生平政治经历。第5周第四章苏轼(共8课时)★24第四章苏轼(共8课时)★(续)(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第6周2.苏轼的散文(重点、难点)(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详见左栏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苏轼散文的特点?3.苏轼的诗(重点、难点)(4课时)(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第四章苏轼(共8课时)★(续)第7周4.苏轼的词(重点、难点)5.苏轼的意义与影响(重点、详见左栏难点)(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2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苏轼对词的发展具有哪些创新方面?(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理论,4课时)第8周1.2.黄庭坚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4.陈师道、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何谓“江西诗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4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理论,2课时)1.黄庭坚和晁补之第9周2.晏几道3.秦观★(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2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何谓“点铁成金”、“夺胎换骨”?4.贺铸5.周邦彦★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2课时)1.李清照★2.张元干等词人3.李纲、岳飞等词人期中考试(2课时)期中考试要求(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以前学习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4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学生用文言文第10周形式撰写一篇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李清照婉约词本学期学习某位诗文大家诗的特点?文后相关心得体会的文章第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11周复习、回顾、提问以前学习知识点、重点、难点等。对下节课进行预习。(理论,共6课时)1.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复习题:陆游爱国诗歌的时代意义与超时代意义表现?2.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重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点、难点)(2课时)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理论,共6课时)(续)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了解杨万里的“活法”。第12周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3.陆游的影响4.点)杨万里和范成大(重点、难(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详见左栏4(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4课时)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理论,2课时)1.辛弃疾的创作道路2.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重(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2点、难点)详见左栏3.辛词的艺术成就4.辛派词人(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比较李清照与辛弃疾诗歌异同。第13周(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第十一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理论,2课时)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2.元好问与金代诗歌3.辽代诗歌(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三)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4详见左栏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复习题:解释“永嘉四灵”。第14周元代文学(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绪论(理论,2课时)第一节元代的社会与文学第二节元曲与元杂剧第一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理论,4课时)论,课时)(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第15周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2第二节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和艺术特色(重点、难点)第三节《窦娥冤》第二章《西厢记》(理论,2课时)第一节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第二节《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三节《西厢记》人物和艺术特色(重点、难点)(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第16周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4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与作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品(理论,2课时)第一节白朴剧作第二节马致远剧作第三节郑光祖剧作第四节其他杂剧作家作品第第四章元散曲(理论,2课时)(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及对下节课进行预习。17周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详见左栏(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风格第二节:元前期散曲创作第三节:元后期散曲创作第五章元代南戏(理论,2课时)第一节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琵琶记》第三节四大南戏(一)教学引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提问上节课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第六章元代诗文(理论,2课(二)新课教学。对本节课进行讲授,分为几个层次:4详见左栏第18周课下复习本节所讲。准备期末复习。时)(三)对本节进行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总结和强调)第一节:元代诗文概况第二节:元代前期的诗歌第三节:元代中期的诗歌教案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课后作业:晏欧体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概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宋代文化背景对文学发展的影响;2、宋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状况。教学难点:1、宋代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2、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对文学的影响。教学方式:讲授教学过程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间,还同时存在着辽(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1227)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宋辽金文学就是指两宋与辽金政权时期发生的文学现象。一、社会概况(一)北宋初期,战争平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得以安定地从事生产,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商业大城市也相继出现。到北宋中期,便出现了社会繁荣局面。南宋初期,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由于人口大量南迁,富庶的江南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也呈现了繁荣景象。两宋后期,由于朝廷和地主阶级加紧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纷纷破产,社会经济逐渐衰落。(二)军事上,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北宋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除把精兵集中于京师外,又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些措施在防范武人跋扈方面收到了成效,但却大大削弱了军队作战的能力,使它不能有效地抵制异族侵扰。(三)政治上,重文轻武。从执政的宰相、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到州郡长官,几乎都是文人担任。又多方增设官职,制定多种授官方法,形成一个庞大的享有优厚待遇的官僚集团,使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加深,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形成对立的派别。在北宋有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在南宋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互相影响。这种矛盾和斗争,一直贯穿在宋王朝的全部历史中。宋代文学就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二、文学概况(一)宋代文学,词的成就最高。它在题材、风格、手法的扩大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北宋初期的词是沿袭晚唐五代绮丽婉约的词风发展起来的。但晏殊、欧阳修的小令已开始摆脱花间词人猥俗和浮艳的习气,表现出清丽的词风。范仲淹的词较有气魄,别具一格。柳永、苏轼使词走上革新道路。柳永的贡献在于创造了慢词和与之相适合的铺叙手法,善用俚俗语。苏轼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内容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也采用词表达。形式上革新了词的语言,不拘音律,将词变成一种不再依附于音乐的新诗体。特别是在风格上,他在婉约派外别开豪放与旷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北宋后期的词,中断了苏轼开辟的道路。周邦彦注重格律,他以典雅工丽之词为没落王朝点缀升平,使词又回到脱离现实的道路上去。南宋民族矛盾激化,在人民爱国热情普遍高涨的情况下,爱国主义文学出现了繁荣。著名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刘克庄等都唱出了悲愤之音。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抒写国破家亡之痛,成为她这一时期词作的中心内容。辛弃疾是最杰出的代表,他用词表现抗金救国的意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南宋中叶以后,格律派词人姜夔等逃避现实,追求形式技巧,词的创作又走上狭窄道路。光辉的宋词遂逐渐衰落。(二)宋诗重气骨,重理趣。有众多诗体、流派,更替涌现。如:北宋初王禹偁等继承白居易现实主义的“白体”,林逋等写隐居闲适生活的“晚唐体”,杨亿等雕章琢句的“西崑体”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卿等要求诗歌“叙人情、状物态”,提倡清丽平淡,开始表现出宋诗的独特面目。此后、王安石、苏轼用诗歌抒发个人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文艺见解,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北宋后期黄庭坚提倡“点铁成金”,形成“江西诗派”。到南宋,杨万里、范成大的诗篇,多描绘祖国江山风物。这—时期成就最突出的诗人,是富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陆游。“四灵派”、“江湖派”多抒发山水田园的情趣,社会意义不大。在南宋亡国之际还有一批爱国诗人,杰出代表是文天祥。(三)宋代散文作品丰富,名家辈出。作家们师承韩愈“文道合一”的主张,而又有新的发展:以文章反映现实,指陈时弊。唐末八大家中的欧、王、三苏、曾等六家,其散文各有特点,都能表现出时代特色: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有汪洋恣肆的议论。文风平易自然,流畅婉转。还有许多作家,在散文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欧阳修,苏轼,他们的许多名作,对明清两代的散文都有深远的影响。(四)由于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还产生了新的文学形式话本。它是民间艺人“说话”的底本,内容大多反映市民阶层反封建压迫的斗争,最大的特点是它完全采用白话。宋代话本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发端,对后来的小说、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辽在与汉人交往中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君臣后妃不少人都能用汉文写诗,但作品流传极少。金继承了北宋文学的成就,出现了一批诗人。金元之际的元好问最为著名,他的诗以反映国破家亡的现实之作成就最高。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写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生动,是为人民所喜爱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第一章宋初文学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初文风一般情况;2、掌握宋初三个诗派的宗法对象与创作倾向。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何谓“白体”;2、何谓“晚唐体”;难点:西昆体特点。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一、宋代文学的分段?两宋前后历时三百多年,社会变化复杂,其间文学也与时逶迤,不断起伏变迁。大致说来,两宋文学分为北宋、南宋两大时期,每一时期又有两三个兴衰演变的不同阶段。(一)北宋初期(约六七十年)这一时期文学主要属于晚唐五代文学的沿袭期。(1)诗歌领域出现了所谓的“宋初三体”,即白体诗、晚唐体、西昆体。(2)古文仍以典雅工密的骈体赋颂之作为主。(3)词现存作品零星,尚未形成气势。(4)少数作家如柳开、王禹偁等主张文学“复古”,号召学习韩柳之文,开北宋文学复古革新之先声。(二)北宋中期(约八十年)这是宋朝文学创作最为活跃、文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1)思想上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2)文学上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或诗文革新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轨迹。(3)词走出宋初沉寂局面,掀开走向繁荣的序幕。(4)这八十年,大家林立、人才辈出,诗、词、文全面繁荣,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三)北宋末期(二十多年)(1)北宋政治最为黑暗、腐朽的时期,文学领域呈现极不健康的状态。(2)词中歌舞升平、奢侈享乐的风气盛行,这多与当时奢靡的世风相关。(3)诗文创作因“元祐党禁”等政治迫害的影响,出现万马齐喑的景象。(四)南宋初期(近四十年)这是北宋晚期文学极度凋敝之后逐渐恢复的时期,而这时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诗、词、文在形式风格上也出现了新的色调。(五)南宋中期(四十多年)史家称此时期为宋代的“中兴”时期,在文学上是发展的又一高峰,相当于唐代文学的中唐时期。(六)南宋后期(约七十年)这是一个缺乏文学大家的时代,激昂悲壮的歌声和刚直雄阔的议论逐渐减弱,吟风弄月、投谒应酬、谈理随笔之作盛行。二、宋初名家王禹偁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主要表现在古文和“白体”诗两方面。(一)古文方面:反对唐五代以来艰深晦涩、雕琢词句的浮靡文风,提倡宗经复古,继承韩、柳古文运动精神。他的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晓畅,在宋初文坛独树一帜。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始贬商於,亲老且疾;儿未免乳,呱呱拥树。六百里之穷山,唯毒蛇与虎。历二稔而生还,幸举族而无苦。再谪滁上,吾亲已丧。几筵未收;旅榇未葬。泣血就路,痛彼苍兮安仰;移郡印于淮海,信靡盬而鞅掌。旋号赴于国哀,亦事居而送往。叨再入于掖垣,何宠禄之便蕃。令去齐安,发白目昏;吾子有孙,始笑未言。去无骑乘,留无田园。羝羊触藩,老鹤乘轩。不我知者,犹谓乎郎官贵而郡守尊也。於戏!令尹无愠,吾之所师;下惠不耻,吾其庶几?卞和之刖,吾乃完肤;曹沫之败,吾非舆尸。缄金人之口,复白圭之诗。细不宥兮过可补,思而行兮悔可追。慕康侯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马而胡为;効仲尼之日省兮,苟无所为,虽叹凤而奚悲!夫如是,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三黜赋》)注解:《三黜赋》写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春,第三次被贬黄州之时。此次被贬是因为当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二人在修《太祖实录》中意见不合,互相猜忌而殃及王禹偁的。他到黄州后给皇上写的《黄州谢上表》中指出“行高于人则人所忌,名出于众则众所排”而“忽坐流言”。再加上他只知据理办事的性格,招来许多憎怨。但他对这三次打击的回应在此赋中说得很清,他先回忆了三次被贬的情况和给自己带来的困窘,接着列举历史上的一些不幸人物,既自勉、自慰,又是对邪恶势力的嘲讽。篇末以掷地有声的语言展现了他的铮铮硬骨。此次被贬后,再没能回京,病死于蕲州任上,终年48岁。(二)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推崇白居易和杜甫的诗歌,内容多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流畅,简雅古淡。畲田词五首其一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其二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其三谷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其四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其五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三、白体宋初诗坛上效法白居易诗歌平易自然风格的一批诗人。代表诗人:王禹偁、李昉、徐铉等。优点是这派诗人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而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四、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多注重刻画清幽的意境,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代表诗人:“九僧”、潘阆、魏野、林逋、寇准等。优点:工巧精致、清雅有味;缺点:题材偏窄,诗风清瘦。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宋·林逋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感兴诗——宋·寇准忆昔金门初射策,一日声华喧九陌。少年得志出风尘,自为青云无所隔。主上抡才登桂堂,神京进秩奔殊方。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丈夫义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病中书——宋·寇准多病将经岁,逢迎故不能。书唯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寒灯。五、西昆体宋初一批馆阁文士提倡学习李商隐,力图矫正诗界平弱浅陋之习。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西昆酬唱集》是以杨亿为首的17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代表诗人:杨忆、钱惟演、刘筠等。艺术上大多师法李商隐,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诗歌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泪——宋·杨亿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拭袂时。双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转变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晏欧体的特征与北宋前期词的风格变化,重点掌握柳永作品,并分析他对词体发展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晏殊、范仲淹、张先、王安石对词题材的拓展;2.掌握晏殊词的不同题材内容;3.掌握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2.柳永词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式:讲授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将北宋的词坛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是柳永以前。这是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的时代。该时代特色是真挚清隽。2.第二时期是创造的时候。这个时期是苏轼的、是秦观的、是黄庭坚的。但柳永的影响在当时笼罩了一切。所以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柳永的时代。该时代特色是:雄奇奔放、绮丽隽妙。3.第三个时期是深造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周美成的时代。有两位不同一是皇帝词人赵佶、一是女流作家李清照。该时代特色是严守音律、清丽婉美。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经文士的改造与加工而渐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一、闲雅情思慕晏殊(太平宰相富贵词)1.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风格纯净雅致、清丽淡雅、温润秀洁。感情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忧愁中时有自我解脱之意。“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外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2.优裕闲适生活和多愁善感个性,加之对情爱的缺失和人生有限的忧思,使其词“情中有思”,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圆香径独徘徊。”(《浣溪沙》)3.抒发离愁别恨的词中也多有温婉闲雅的“富贵”、“闲愁”之气。如“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蝶恋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木兰花》)、“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浣溪沙》)”,这些词句,韵味深醇,抒春残花谢、良时易逝之感,发离愁别恨、欢事无多之慨。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4.词中虽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以及祝寿之作,但其善在狭窄词句中用精炼语言捕捉情景,并写的意境深细异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5.其作品仿佛随意拈来,毫无雕琢造作之感,但却珠莹玉洁,透着一种美不胜收的天然工丽。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二、承中求变敬欧阳(一)内容分类1.写景词这类词大部分写于被贬流放时期,主要是游山玩水之作。主要代表作十三首《采桑子》、《渔家傲》(一派潺湲流碧涨)等。2.抒怀词这部分词主要是惜春、叹老之作,也有思念友人、抒写离别情绪之作。主要代表作有《玉楼春》(东风本是开花信)、《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临江仙》、《少年游》、《圣无忧》等。3.艳词这类词约占其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三。主要是男女恋情相思题材的抒情词,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二)杰出贡献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开辟的方向,进一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1)写了一些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接近市民审美情趣的词作。(2)借鉴和吸收了民歌“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三、独辟蹊径赞范公拓宽了词的意境,一改前期情柔语丽的词风,形成后期沉郁苍凉的风格,为后来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苏幕遮碧云天,红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四、贴近生活看张先(一)词作特点1.善将听歌看舞的场面和感受形之于词,表现歌妓的才艺和表演时的情态,以及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2.善于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二)贡献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2.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玉楼春·春景——北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五、词觅诗风寻半山1.王安石的词打破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藩篱,注重抒发个人情怀。2.词中有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词的表现功能亦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六、独占鳌头柳七郎(一)诗歌内容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锦堂春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後敢更无端。2.表现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慢卷绸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敧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4.还多写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佳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萧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二)贡献1.大量创作慢词,扩充了词的内容,增强了词的表现力。(1)现存213首词中,125首慢词,占总数的57%。(2)创用大量词调,宋代880多种词调中有100多调是其首创或首次使用。(柳永本人用调133种调)(3)发展慢词的方式①利用民间原有的词调,如《倾杯乐》、《凤归云》等。②旧曲翻新,如《雨霖铃》。③由小令翻为慢词,从短章衍为长篇,如《定风波》、《长相思》等。韦庄(42字):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女冠子》)柳永:淡烟云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薄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陈王是日,嫩苔生阁。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沉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女冠子)④自创新调,如《戚氏》三叠212字李清照《词论》: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2.完善和丰富了词的体制。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完善和丰富了词的体制。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3.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1)词中采用市井方言俗语。[昼夜乐]云:“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鹤冲天]云:“假使重相见,还得似当初么?悔恨无计那,迢迢长夜,自家只恁摧挫。”柳词中还有大量市井词汇如“甚时向”([尾犯])、“便只合”([昼夜乐])、“长只恁”([征部乐])、“好生地”([长寿乐])等等。据梁丽芳《柳永及其词之研究》副词‘恁’,共出现58次,还有‘争’,出现36次,‘处’20多次,‘怎’10多次,语尾‘得’字共出现49次,‘成’字20多次,‘了’字10多次。”(2)柳永常在词中模拟人物语气。他用第一人称代言,把妓女的内心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如:“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秋夜月])(3)常用一些说故事的词语与口吻:柳永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在其词中,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常用一些说故事的词语与口吻。如“忆得当初,剪香云为约”(《尾犯》),“别久,帝城当日,兰常夜烛”(《笛家弄》);“追旧事,一饷凭栏久”(《大石调·倾杯乐》),这些词语和口吻,颇似宋代勾栏瓦肆中说唱文学所惯用的。(4)柳永词语言俚俗为人所诟病的还有语言游戏。[西江月]: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几回扯了又重挼,奸字中心著我。4.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手法。(1)叙述描写直观浅露,不求含蓄蕴藉,不设比兴寄托。“铺叙展衍,备足无余”,不求含蓄,不留回味,把话说透。如《定风波》、《满江红》等。(2)与慢词相适应的手法——铺叙。亦即赋的手法,写出完整而分明的层次、场面,层层展开,力求意足而语畅。柳永运用铺叙手法叙事,写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心理。且柳永慢词的铺叙又不同于周邦彦的曲折回环、开阖动荡,采取时空交错、前果后因的铺叙。柳永的铺叙是“平铺直叙”,即按自然时空,常规常理,来进行安排。如《雨霖铃》。(3)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忆帝京》。双声子·晚天萧索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5.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6.影响了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一大批词人的创作。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授课时间:6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概况及北宋重要散文作家的创作,重点掌握欧阳修的散文风格及其对宋文的影响以及王安石散文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欧阳修、王安石的散文特色;2.掌握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风格;3.掌握王安石的诗歌特色。教学难点:1.欧阳修的散文特色;2.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教学方式:讲授一、一代文宗欧阳修(一)欧阳修的文学观念1.提倡文章复古、“文以载道”(1)认为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2)文道并重,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3)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2.学习韩、柳“文从字顺”的创作手法,抛弃“奇险深奥”的创作倾向3.保持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二)欧阳修散文特色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1)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发,有感而发。①政论性散文直陈时事、针砭时弊,源于现实长于说理,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②写景状物、叙事怀友散文,寄寓深刻内涵和哲理,表现作者内心世界,语言自然流畅、情真意切。如《醉翁亭记》、《祭石曼卿文》等。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与高司谏书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朝,暮归,不,亦无穷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从形式上看,作品题材多样。古文、辞赋、四六都是他擅长的文体。对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对四六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给四六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2.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如《醉翁亭记》。3.很强的感情色彩。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4.实用性质、审美性质的充分显示,叙事、议论、抒情的有机融合。(三)欧阳修诗歌1.贡献(1)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而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2)欧阳修诗歌创作意部分了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更加注重生活内容。2.诗歌特点内容上:(1)反映社会现实。如《食槽民》、《边户》等。(2)表现个人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怀。(3)吟咏历史之作。语言上:(1)以议论入诗,善用散文手法。如《再和明妃曲》再和明妃曲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2)语言清新流畅、委婉平易,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二、开山祖师梅尧臣(一)诗歌观念1.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浮靡绮丽的诗风。认为诗是“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而产生的,“国风”是要使下情上达,“雅颂”也要有所刺美,诗歌内容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2.创作诗歌既要讲究形象的鲜明突出,又要突出意境的深远含蓄。“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3.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二)诗歌特点1.内容方面:(1)关心时政,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猛虎行》、《书窜》、《田家语》、《汝坟贫女》。汝坟贫女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前月诏书来,生齿复版录;三丁藉一壮,恶使操弓韣。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猛虎行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猛气吞赤豹,雄威慑封狼。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糜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猛虎行》(李贺)长戈莫舂,长弩莫抨。乳孙哺子,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鸣。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2)写日常生活琐事。如《食荠》、《扪虱得蚤》、《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等。(3)写爱情。如《悼亡诗》三首。悼亡诗(其一)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2.艺术方面:(1)追求“风格平淡”、“意境含蓄”的艺术境界。如《鲁山山行》、《东溪》、《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2)其长诗多以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尤擅长写物,感情自然、深沉,语言平白无华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短篇平淡而简远,富有趣味,意蕴更浓。三、诗歌不足1.从日常生活琐事中取材的作品,有的凡庸丑陋,缺乏情韵。2.梅尧臣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三、豪放雄肆苏舜钦1.其性格豪迈,诗风亦直率自然、豪放雄肆。2.内容多针砭现实,反映时政,也有部分雄奇阔大的写景诗。3.诗作多是落笔疾书,在推敲、剪裁方面略显不足,部分作品不够含蓄蕴藉、不够精炼简短。庆州败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巇。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洟。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四、诗文名相王安石(一)散文特色1.以“重道崇经”为内核,主张文道合一,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和现实效果。“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上人书》,《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七)2.大多数散文是直接为政治服务,这些作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等。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盖监司之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之而中国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此赏重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本朝百年无事劄子》3.王安石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如史论《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qiǎng)聒(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nàn)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与王介甫第三书光惶恐再拜,重辱示谕,益知不见弃外,收而教之,不胜感悚,不胜感悚。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又曰:“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又曰:“非废厥谋,吊由灵。”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幸恕其狂愚。不宣。光惶恐再拜。4.王安石的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亦记游,亦说理。如《游褒禅山记》等。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二)诗歌特点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且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大区别。1.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如《河北民》、《兼并》、《发廪》等。同时也写了许多抒情诗和咏史诗,如《思王逢原》、《示长安君》、《贾生》、《明妃曲二首》等。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明妃曲二首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再和明妃曲(欧阳修)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王安石)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2.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诗风趋于含蓄深沉,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诗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如《雪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题齐安笔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晚春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斜倚屏风搔首坐,满簪华发一床书。即事二首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啼山更幽。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第四章苏轼授课时间:8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概况;2、掌握苏轼诗文词各方面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苏词对词体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教学难点苏轼人生心路历程演化发展对创作的影响表现教学方式讲授。苏轼的文学创作成绩非常全面:苏轼的诗是宋诗特色的最典型代表;苏词在词史发展过程中贡献很大,开辟了豪放派词风;苏轼的文章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的赋是宋代文赋的登峰造极之作。一、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一)苏轼的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少怀大志。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受到主考欧阳修的赏识。踏入仕途后,历尽坎坷,几次遭贬,还被下过狱,在政治上很失意。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时,苏轼上书神宗,反对新法。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在激烈的党争中,感到无法在朝中任职,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后又任密州、徐州、湖州刺史。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前此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苏轼。在狱中经过五个月的残酷折磨,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次变故,对苏轼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他在黄州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与田野父老时时相从”。为排解内心苦闷,他这时更多地接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希望从中寻求解脱。他的许多名篇多是在贬官黄州以后写成的。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起用旧党,苏轼被召回朝,相继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等职。这时司马光任宰相,要废除一切新法,苏轼又提出反对意见,主张新法“不可尽废”,因而遭旧党排挤打击,再次外调杭州。元祜八年(1093)新党得势,苏轼遭到更严重打击,被贬惠州、琼州(海南岛)。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苏轼才遇赦北归。次年死于常州途中,时年六十四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二)苏轼的思想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从儒家思想出发,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积极从政,宽简爱民,但当政治上受到挫折时,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又表现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这种复杂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反映。二、苏轼的词苏轼的词在我国词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晚唐五代以来,作为、“小道”、“艳科”的词,主要写男女爱情:离愁别绪。苏轼突破这一藩篱,给词增添空前丰富的内容。凡咏史、怀古、感旧、悼亡、记游、说理等诗文所能写的内容,他都引入词中,使词的题材无所不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人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写出猎的雄壮场景,下片写要求出战的强烈愿望,塑造了一个爱国壮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爱国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出色描绘,传达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无限倾慕与向往,抒发了自己早生华发而功业未就的无限感慨。意境恢宏,情调激昂,成为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咏月而兼怀人的名篇。诗人由对人生的思索写到悲欢离合的感叹,表现了热爱生活、怀念兄弟的心情,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内容,在前人词作中是很少见的。还有些题材则是苏轼第一次把它们引入词中来。如对农村风物的描写(《浣溪纱·徐州石潭谢雨道亡作》),对亡妻的悼念(《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这都说明苏轼的词在题材内容上有新的开拓。(二)转变了词风。苏轼在婉约正宗之外,别立豪放一派,表现了新的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激情奔放,气势磅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境界开阔,飘逸洒脱。这些具有豪放风格的词作,为南宋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开出了新路。苏词也有婉约之作,有的写得幽怨缠绵,有的写得明丽清新,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三)突破了音律的束缚。词为了配合音乐而歌唱,它的格律往往比诗还严。苏轼的词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就突破了音律的限制。李清照曾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实际上他不是不懂音律,“豪放,不喜剪裁以就音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四)语言上的创新。苏词语言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还运用典故、口语、虚字入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三、苏轼的诗(一)苏轼的诗现存二千七百多首,大致可分四类:1、政治讽谕诗。这类诗揭露了黑暗政治,反映出人民的苦难生活。如《荔枝叹》,揭露了历代帝王穷奢极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抨击当朝权贵媚上邀宠的可耻行径,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吴中田妇叹》则写谷贱伤农,揭露了新法的某些流弊。还有的诗或反映赋税的繁重,或谴责官吏贪鄙,都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了诗人敢怒敢言的抗争精神。2、咏物诗。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对后世影响也最大。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方面,善于捕捉住景物瞬间的形象,用艺术手法再现客观景物的情态。如《饮湖上初晴雨后》,写杭州西湖的风云变幻,生动地再现了西湖的风姿。还有的诗,把寻常的景物写得精警动人。如《有美堂暴雨》,通篇写暴雨的形象,气势雄浑,豪犷奔放。更多的景物诗则倾注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如“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安国寺寻春》)展示厂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题画诗。苏轼写了不少题画诗,有的摹写画意,有的品评作品,都是诗情画意高度结合的艺术珍品。如《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以生动的诗句,再现了江南生机勃勃的仲春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吴道子画》则不仅再现了王、吴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画面,还表达了自己的美学观点,也写得诗意盎然。4、理趣诗。苏轼的理趣诗往往通过一种景象描写来说明一种人生哲理。著名的《题西林壁》借写庐山的雄伟多姿,说明了一个旁观者清的观察事物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慈湖峡阻风》以自然界“何处不歧岩”来说明人生道路上处处有艰险,读起来也韵味无穷。(二)苏轼诗创作特点:1、以文为诗,富于理趣。首先表现在章法上的散文化,如:《金山寺》在构思上明写江水,暗写思乡,而结构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