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组学案_第1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组学案_第2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组学案_第3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组学案_第4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组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6高一地理组导学案: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编写人:审定:高一地理组时间:2013.10.18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3.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重点: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的影响,褶皱(向斜、背斜)的判断及形成的地质构造。难点: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的影响,向斜、背斜的判断及形成的地质构造。教法:讨论法演示法一,知识回顾:1.科学家通过对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由内向外依次是:、(面)、(界面)。2.岩石圈由和组成。3.下岩石按成因可分为()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大理岩、石灰岩

C.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D.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4.下列四组岩石中,全部属于沉积岩的是()A.大理岩、页岩、板岩、石灰岩B.石灰岩、板岩、砾岩、页岩C.砂岩、砾岩、石灰岩、页岩 D.玄武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5..板岩在成因上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其他成因岩6.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B.,C.,D.。(2)D和E均属于岩。(3)C经过转化为D,B经过转化为C。(4)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填写字母)。双边活动学生合作探究时间设置2分钟二、知识探究:【课堂导入】:1.同学们,今年十月一长假有没有去泰山、华山去旅游的?你们在游玩的时候有没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他们是怎样形成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教师导入1分钟基础知识梳理内、外力作用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1、能量来源:________。2.内力作用2、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_____。1、能量来源:________。外力作用2、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_____。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运动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________。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________、________、成为地质构造,常见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2.岩层形态________背斜岩层新老________构造地貌________褶皱区别:岩层保持连岩层形态________和完整性向斜岩层新老________构造地貌_____和_______断层(1)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_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____,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______或______。断层一侧上升形成断块山或高地,例如;_____、_____、_____,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块,例如:_____、_____。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找矿:石油、天然气多存储在______和______找水:地下水多在______盆地中工程建设:隧道、水库建设尽量避开______四:外力作用的表现主要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侵蚀地貌;沟谷、______流水作用堆积地貌:冲积扇或洪积扇,______和______3.风蚀地貌:______、风蚀洼地风力作用风积地貌:______、沙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趋利避害的行为:______、修筑梯田、______、修建水库等起消极作用的行为:______、毁林开荒等。学生合作探究10分钟4.归类例题精选问题探究一:背斜、向斜及断层的判断例1.图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1(1)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丁(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练习: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③处的地形属山地。(2)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B.长江三蛱C.汾河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谷地(4)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归结11: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从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断层: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背斜、向斜断层形成的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比较发育,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层上升的岩块,常成为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谷地,有时有泉、湖泊。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分析背斜:一:找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其依据为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上层为天然气,中层为石油,下层为水;二:建隧道的良好地址,其依据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三: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其依据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其原因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一: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其原因为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二: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其依据为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透。归纳总结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二:例2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练习:1.下图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相关联系示意图,图中表示搬运作用的是()2.“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归结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流水作用:流水作用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在河流上游多形成高山峡谷、(“V”形)瀑布、地表形态多为千沟万壑,地表崎岖:在河流中游,由于“泥沙俱下”河道变宽;在河流下游常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在大风区常形成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等;在过渡区,常常“飞沙走石”;在减弱区常形成沙丘、沙垄。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常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刃脊海蚀作用:常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风化作用:是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壳。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10分钟定时检测一.选择题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1~3题。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 D.三角洲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B.b处C.c处D.d处3.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D.变质岩4.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B.“V”形谷、海蚀穴、沙丘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5.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6.黄河是世界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大量的沙土,被黄河带到渤海,可是在几千年来,渤海的形状一直未变。这是因为()A.黄河泥沙都被海波冲到更深的大洋C.渤海沿岸的人类抽沙的活动多B.黄河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D.渤海地壳同时在下沉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②和④ D.③和⑥8.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9--10题。甲甲乙丙丁9.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D.丁图上的景观10.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图3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图3图311.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12.=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A.=1\*GB3①—泥沙沉积B.=2\*GB3②—岩层断裂C.=3\*GB3③—侵蚀作用D.=4\*GB3④—水平挤压13.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为大理岩B.乙处宜建大型工程C.丙处为背斜成山D.丁处为储油构造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4~16题。14.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1,3,515.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1,3,5A.①B.②C.③D.④16.若图中的沙丘为流动沙丘,那么主导风向为 A.从②吹向① B.从④吹向沙丘C.从②③吹向沙丘 D.不能确定读我国西部某地区图,回答17-18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两地均为沉积地貌,甲地貌分布在山麓地带B、河流的走向受褶皱因素的影响C、沿河道的地下可能会找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D、A、B岩层常含有化石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C上方又沉积了新的地层,说明该地区只经历了上升运动B、如果在此修建东西向的地下隧道最佳处应在C地C、该地地壳受到了南北水平方向力的作用,属于挤压力D、该地地壳运动既有水平运动又有升降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升降运动读下图,完成19—20题19.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20.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5分钟五、本节知识小结1、能量来源:________。1.内力作用2、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_____。1、能量来源:________。2.外力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