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开远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云南省开远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云南省开远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云南省开远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云南省开远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小B.井口直径相同时井口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C.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D.乙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2.图像中,能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是()A. B. C. D.3.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A. B.C. D.4.平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B.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5.位于沿江大道旁的某商业大楼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6.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法码。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是,将空瓶中装满水,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是;将水全部倒出后,再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则待测液体密度的农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岸 C.山和船 D.风和岸8.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A.绝缘体 B.导体C.半导体 D.超导体二、多选题9.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10.下列描述的现象或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液体的蒸发 B.雾的形成 C.碘的升华 D.霜的形成三、填空题1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形成的.12.如图所示,国产高原直升机AC312E于2017年11月21日在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完成高原试飞.以飞行员为参照物,直升机是________的;直升机从地面上升到4.5km的高空用时1min,则它升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3.梅园里的红梅等花儿开了,游客能看到红梅花,原因是光的______现象,红梅花能反射______色光。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反射角是_____°,折射角是_____°.其中_____(AB/CD)的_____(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是玻璃。

15.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体育课上清脆的哨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16.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一根长10厘米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厘米,若要弹簧伸长5厘米,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N;若弹簧只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厘米。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以及光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的大致方向。18.如图所示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9.(10分)如图所示是蜗牛沿直线缓慢爬行,小明突然想:蜗牛是匀速运动的吗?他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了蜗牛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如下表。距离/mm02.43.64.86.07.2时间/s011.522.53(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蜗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的;(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蜗牛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m/s。五、计算题20.(6分)体积是30cm3,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其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测得其质量为168g,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21.(6分)一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前45m的平均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10.2m/s。求∶(1)跑完前45m所需要的时间;(2)本次百米赛跑中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井口相平的情况下,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故A项错误;B.井口直径相同时井口越高,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故B项错误;C.甲图井口直径相同,井深不同,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C项正确;D.乙图同样是井口直径相同,井深不同,但因为井口不相平,不能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D项错误;。2、C【详解】A.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不符合题意;C.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符合题意;D.温度呈下降趋势,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红外线用于夜视仪,紫外线用于消毒杀菌,故A错误;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起成正立、放大虚像的作用,故B错误;C.凹透镜和平面镜使物体成虚像,凸透镜既可使物体成虚像,也可使物体成实像,故C错误;D.老花眼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正确。故选D。4、A【详解】A.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因为桌子、书等物体表面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桌子、书等物体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B错误;C.因为桌子、书等物体并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不会发生镜面反射,故C错误;D.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选A。5、C【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6、A【详解】由瓶子容积不变和列等式得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B【详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8、D【详解】超导现象是指电阻为零的现象,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故D正确.二、多选题9、BC【详解】①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③放大镜看的物体放大后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属于实像的是①④;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BC。10、AC【详解】AC.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气化和升华,液体的蒸发属于气化,典的升华属于升华,这两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AC符合题意;BD.雾的形成是液化,霜的形成是凝华,液化和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AC。三、填空题11、静止光的反射【详解】[1]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2]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点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2、静止75【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知道飞行速度和飞行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详解】(1)以飞行员为参照物,直升机与飞行员没有位置的变化,直升机是静止的;(2)因为v=,所以飞行速度:v==75m/s.13、漫反射红【详解】[1]各个位置的游客都可以看到红梅花,可说明光在梅花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红梅花能够反射与之颜色对应的色光,故能反射红色光;14、7560AB左面【详解】[1][2][3][4]由图可知∠EOD=∠FOD=75°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可知,在AB的右边发生了光的反射,则AB是界面,CD是法线,左边的OG一定是折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可知,EO是入射光线,OF是反射光线;根据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可知,入射角∠EOD=75°,反射角∠FOD=75°,折射角∠COG=90°﹣30°=60°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AB的左面是玻璃、右面是空气。15、振动空气【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体育课上清脆的哨声就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16、力1012【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它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那么伸长1cm时受的拉力为2N,根据正比关系,弹簧伸长5cm时,受到的拉力F=2N×5=10N[3]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L=1cm×2=2cm因此,弹簧的长度

L=L0+L=

10cm+2cm=12cm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垂直玻璃砖左侧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先过右侧入射点垂直玻璃砖右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的右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砖左侧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18、【详解】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19、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