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节目分析课件_第1页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课件_第2页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课件_第3页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课件_第4页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研究1018016012《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作用。节目概况节目名称:

新闻调查

NewsProbe节目类型:

新闻调查类制作单位: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播出方式:

录播播出时间:

(首播)周六21:30-22:15

(重播)周日0:15-1:00、

2:15-3:00、

5:10-5:55、

14:10—14:55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所有的新闻栏目里,只有《新闻调查》如此明确地提出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来完成节目,这可以说是《新闻调查》倡导的方向,也可以说是《新闻调查》明显的外化标志。第一,质疑的精神。《新闻调查》的记者必须要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第二,平衡的意识。《新闻调查》的记者,应该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平等的发言机会。第三,平等的视角。在《新闻调查》记者面前,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的身份,没有尊卑贵贱之别。第四,平静的心态。《新闻调查》的记者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这会有助于对事物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对于《新闻调查》的记者来说,所有进行调查的人物和事件都有问题;所以他们有这样一句话:质疑是我们的生存方式。王志,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历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记者和主持人、《新闻调查》(1996-2002)记者和主持人、《面对面》制片人、主持人和记者。他被《新闻调查》制片人称为“中国调查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荧屏上的王志,给人的印象是冷静沉着、饱经沧桑又睿智机敏,甚至他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当然还有他良好的文化修养,都是《新闻调查》这样大型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所需要的,他独特的个性很好地体现了《新闻调查》追求深度、厚度的品质特征。

一个半个小时提出88个问题

董倩,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先后主持过《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她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董倩,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从外表看,董倩一脸温柔,但做节目时却柔中有刚。谦逊到位,提问准确。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永远在新闻面前退后一步,把完整的新闻让给观众看。外型理智老练、以知性女性形象获得观众缘的董倩,很容易让人想起类型相同的敬一丹,所不同的是,董倩的学生气始终是自己一以贯之的风格。“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把我往学生时代拉,要我远离电视圈的一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习惯,要保持朴实、低调。”

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她面前

2003年当《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但是当时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新闻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闻调查》认为,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

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理论探索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中的一类,从实现的过程来看,它有四个特点:

①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②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节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③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

④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节目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2000年)——多元探索时期。《新闻调查》提出“从现实到理想”的“三步走战略”: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内幕调查,在以主题性报道为主的同时,也对多种类型的节目进行了探索。

从1996年到1997年,是主题性调查占据主流的阶段。所谓主题性调查,就是先宏观立论然后找素材印证。经过前面两年的探索和人员的磨练,1998年年初,《新闻调查》在节目定位和节目质量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和调整,逐渐确立了进军新闻主战场的节目定位。这一阶段,《新闻调查》也进行了多种类型节目的探索,有舆情性调查、历史揭秘调查,还有记录式调查等。节目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成熟时期,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解决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2003年《新闻调查》的大环境发生变化,以及新闻频道后出现了很多新的新闻评论节目,共同争夺受众市场。后来新上任的第四任制片人张洁明确提出调查性报道将作为节目发展的终极追求目标,把调查性报道作为《新闻调查》在电视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惟一优势。

如果说2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解决了节目的观众期待,那么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则最终彻底解决了一个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此后《阿文的噩梦》、《“非典”突袭人民医院》等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力的节目相继诞生,《新闻调查》终于得以把调查性报道作为节目终极追求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调查性报道的全面推行,使得《新闻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上升,在中央台一套精品时段的排名中名列前三名,在2003年全台所有节目的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七,其中专家评价一项第一,并被评为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另外,据央视公众资讯统计,自2003年第三季度起,《新闻调查》的观众会员量名列榜首。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所有节目的综合排名中,满意度居第六位。《新闻调查》多期节目都斩获诸多奖项。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扩散如此迅速的时代,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等这些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时效性”不仅仅只是消息类新闻的基本属性。《新闻调查》作为周播的深度调查栏目,不仅要对当下的重大的新闻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还要迅速广泛地收集资料,以能在第一时对于广泛关注地新闻事件不但要跟进报道,而且对于被社会和大多数民众所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新闻事件也能敏感、及时地发掘出来。这在另一层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要具有独家性。在这方面《新闻调查》的选题不应该被动地受到其他媒体的左右,而应该主动出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掘出新的新闻价值。1时效性不够。3栏目形式需要创新《新闻调查》开创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努力尝试和借鉴新的形式和工具。一个成熟的栏目,往往容易被长期沿袭的固定模式所束缚。虽然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现实考验得以形成,但毕竟只是适合当时状态下的人们的收视喜好。观众不可能对一种节目永远保持最初的兴趣,一旦观众产生了厌倦,再成熟、再可靠的模式也应该放弃。《新闻调查》每一期节目独立成章,在选题内容和选题角度上更多体现编导的个人意愿和价值去向,却忽视了信息的接受者——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新闻调查》的封闭性大于它的开放性,如果能建立互动平台,接受观众的广泛意见选择题材和角度,在内容的可取性上将会更为可靠,在运作模式上也会更为稳定。同时也可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改变以往节目结束,调查结束,新闻事件也结束了的状况。对于观众感兴趣的,有继续报道价值的事件应该尽可能的继续追踪调查。也不要将一个事件完全拘泥于45分钟的时间框价内,可以根据事件的复杂性可以分作多期进行报道。4主持人地位的重新界定及人才储备所调查的新闻真相往往是有损公众利益的,又往往是被掩盖的,在各种阻力中,记者不仅要收集完整的事件信息,分辨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