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国卷之中国古代史_第1页
应对全国卷之中国古代史_第2页
应对全国卷之中国古代史_第3页
应对全国卷之中国古代史_第4页
应对全国卷之中国古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卷与日常课堂内外的

有效跟进方式初探

四川省绵竹中学鲜朗课内第一步:教师结合对全国卷的分析解读教材(目标:有取舍、有侧重的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及教材专题知识体系。)第二步:讲透全国卷试题(做到:1、试题与教材相互对应、印证。2、把与教材关联度不高或隐性关联的试题分列出来,寻求新的解题方式与技巧。3、将两类试题的解题方式逐步形成简洁文字供学生使用)。课外第一步:学生每日自习时间整理所学所悟,跟进完善教师课堂上的总结性文字。第二步:学习小组收集除全国卷以外的试题(尤其海南、上海两地),汇总打包,形成第二、三轮复习的重要资料。(后根据教学进度可让学生讲解)第三步:教师利用晚自习及坐班时间及时跟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收集,并检验学生的运用力。表1中国古代史(31个)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先秦131墓葬题德1诊分封题2016.12绵阳二诊宗法制试题151小农题142雅言题152儒者163铭文题13%131海洋利用152孟子与苏格拉底全国卷中国古代史2016年考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131墓葬题—必修1)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演变—春秋战国瓦解)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走向崩溃,故a、d项错误。分封制下,最高统治者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秦国地区”和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墓葬等级差别”的不同状况可知,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差别,并且走向了君主集权的统治,故c项正确。启迪:文字材料(墓葬切入)形式考查分封制,间接考查了对分封制的理解,不能死板记忆教材所学,需要迁移知识。另,所选项必须与题干材料高度匹配,作答前必须理解材料的核心议题究竟是什么?!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151小农题—必修2)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查:古代中国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小农经济。详解: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战国时期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能养活9口人,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5口人,显然这有利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发展与抑制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项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发展的原因,而题目的要求是农业发展的影响;大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流,与题干的战国时期时间不对应。拓展——审题方法:1、抓住关键词和中心词,尤其是设问的规定性,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2、善于概括和提炼题干中心大意,从题干的中心词句出发,求解正确选项。3、对每一个选项都必须进行审读和判断。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142雅言题——必修3)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考查:西周政治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分封制影响和内容)详解:材料信息强调在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均按照规定行事,统一使用西周的“雅言”(中国古代通用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有利于西周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所以周代的普通话即是西安附近通用的语言,故选择c项。a项的河南省与分封的杞、许有关,b项的河北省与分封的燕国有关,D项的山东省与分封的齐、鲁相关,均可排除。(教材必修一第6页)启迪:本题可谓是政治与思想文化相结合的试题。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有分封制,周朝的地域等。切入情景新颖的情况下,学生还能不能与所学结合,是能力高低的体现。(2014级德阳一诊)1、周襄王即为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B、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C、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位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走向衰弱(分封制的演变—春秋瓦解)详解:材料叙述的两个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一种现象,需要我们得出准确的结论。B、C、D“诸侯”以偏概全,材料不完全符合,且B“中央集权得以强化与史实不符,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与材料第二句不符,故选A。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152儒者——必修3)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政治思想。详解:古代儒家学者称颂“三代”,说明了儒者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效仿尧、舜,而尧、舜属于传说中的人物,这体现了儒者的理想追求,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古代儒者”并未限定时间,而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复古过去,故排除A、D两项;反对进行社会变革的是道家而不是儒家,故B项错误。易错分析:考生易受题干影响,容易将古代儒者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者,这就容易误选a项,而题干并未限定古代儒者所处的时代,因此在审题时要注意这一点。解答本题时要从整体上认识儒家思想,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的儒者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以复古为政治追求,但在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由此儒者适应了现实政治需要,但不管什么时期,儒者都没有放弃理想政治的追求。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163西周铭文—必修3)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考查: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详解:答案B。综合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史,一个是经济史,经济史对应手工艺、青铜器,文化史对应文字,创造一种全新文字体系,文字体系学过哪些?历史教材里面最早学到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甲骨文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产生,这句话对吗?错。甲骨文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成熟,已经有成熟的研发体系,今天还在使用的一些词。拓展:文字叙述从甲骨文开始,同步出现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实产生和甲骨文同一个时期,写法差不多,载体不同,甲骨文刻在骨头、龟壳,铭文是青铜器上,并不是创造新的文字体系,并不新,和商代甲骨文很相似。秦始皇小篆,汉代官方使用隶书,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显然和题目本身相悖。青铜器的公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商周青铜器很多,主要做兵器还是礼器,主要是做礼器,青铜鼎,祭祀祖先。青铜器没有太大变化,周朝和商朝一样都是礼器,只不过上面刻的字更多一些。通过文字叙述,追颂祖先功德历史记载,周朝特别强调历史传承,西周以来,春秋战国时候中国史书比较多,春秋、左传、战国策等等。文字比较简单,背后隐含青铜器方面知识,掌握清楚。(海15—必修3)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详解:儒家注重等级和名分,倡导“为政以德”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法家主张用法制来维护社会秩序,b项是儒家和法家的共通之处。重农抑商是商鞅提出的,a项只符合法家。厚古薄今是道家和儒家的主张,法家主张变革,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c项错误。D项只符合儒家。启迪:解答相同之处或共通之处类的题目,注意运用排除法,把选项中确定的只符合其中之一或二者都不符合的排除掉。另外,比较二者的共通之处,要抓住比较问题的角度。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注意总结儒墨道法在治国方面、个人修养和哲学认识方面的主张,从人性认识、治国理念共通、价值观等角度比较共通和相反之处。

(海14—必修3)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A项属于道家思想;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属于儒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关于中国古代“先秦史”的复习方向分析:1、据全国卷及海南卷试题可知,考查方向:其一是侧重于必修三思想史,其二是考查与世界古代史对比(即中西文明关联、比较类)试题。2、二轮复习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时应有取舍,在熟悉理解分封、宗法、礼乐制的基本内容后,多实战训练各种变式试题。另,注意从考纲及教材的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角度思考商周时期与之后的秦汉政治制度的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它与经济发展的因果联系。(学生过手梳理所学,教师点拨)3、全国卷选择题的考查中,常常要求学生明白一些重要的概念,如

151小农题其实就考了对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小农经济形成的时代特征。复习时,仅知道背教材结论,没有理解的人难以作答。4、据全国卷及海南卷,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部份时,首先必须熟悉、理解各家思想主张的内容,并紧密与时代背景及阶级属性联系,知道有什么主张,懂得为什么有那些主张?目前,与海南卷不同的是,全国卷尚未考查具体某一家的思想主张,需防备。5、学生笔记应尽量详细的写出考查方向(核心议题)及教材页码!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1)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难);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简单);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较易,由交流内容得出);以民间交流为主(难);海洋意识不足(难—立意要高)。(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较难);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难);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易);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较易);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易);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易)。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利用”一题的启迪:1、在答题结构的安排上,不是按朝代顺序逐一去答特点,而是归纳总体特点,因为问的是“我国古代…”。2、面相上是考查“古代及近代对外交流”,但其背后要有一个认知:西方列强入侵警醒了我国对海洋的价值认识——我们要有“海洋意识”,国防安全意识。3、由2可知,实际是一道综合了“鸦战”以来思想观念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变化的试题,涉及必修三“新思潮的萌发”和洋务运动等相关知识。4、“指南针”主题重难点有相关解读,但若死记硬背则得不到阅读材料得出“主要变化”的能力训练。5、调动哪些知识作答,作答时怎样在试题所界定的范围及立意上组织语言是关键!15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10分)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价值。(15分)

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考查特点:1.中外关联,融会贯通。

2.宽领域,多角度分析。考查启示:重视中西文明关联、比较。(2010·全国文综卷40)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和19世纪以前英国工业发展比较;(2013·全国大纲卷37)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2013·全国Ⅱ卷41)中国太和殿和英国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比较;(2014·全国Ⅰ卷40)宋应星与牛顿;(2015·全国Ⅱ卷40)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秦汉12刺史题151外戚题152宣帝题163汉承秦制(秦朝政治仍然未考查)161汉画像砖汉终于有了试题11董仲舒132史记题141祭天题161汉代儒学(秦朝思想未考查,关注!)19%11选官制度12王莽改革131海洋利用131汉唐地图141汉魏法律151儒学发展表1中国古代史(31个)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全国卷中国古代史2016年考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12刺史题—必修1)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将占有田地超过规定、拥有巨额财富的豪门大户迁到长安附近居住,一是可以缓解地方大户对土地的占有,二是可以加强政府对豪族的控制,所以选择c项。a项不正确,这些豪族迁到长安附近是为了避免“田宅逾制”的现象。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不准确,一是材料措施属于政治手段,二是与题干中“当时”的要求不符。启迪:题干的核心议题是通过某种手段加强中央集权,答项语可谓是答“目的”。但故意将政治、经济手段混在一起。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151外戚题—必修1)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考查:汉代的政治制度。详解:材料信息说明汉朝之所以出现外戚干预政权的情形,主要是因为外戚即皇帝的舅舅、外祖父等封侯是惯例,并且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要从外戚中选择,皇帝的舅舅是皇帝母亲的兄弟,皇帝的外祖父则是皇帝母亲的父亲,他们均属于皇帝母族的亲属关系。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相权,仅仅是外戚专权,且是目的,不是背景,a项不符合题意;b项的“家天下”是指帝位世袭(父子传承,兄终弟及),与材料中表述的外戚干政不符;d项表述有误,汉武帝时“推恩令”的推出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故c项正确。拓展: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错选a项是注意材料信息有没有涉及丞相及其权力的问题;错选b项是没有理解“家天下”指帝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不符合题目外戚的信息;错选d项是忽视了西汉汉武帝实行的是“推恩令”开始消除同姓王的势力,与题目“两汉时期”的信息矛盾。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152宣帝题)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考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详解:从题干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可知汉宣帝重视地方官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合作而非矛盾,故B项不正确;据“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可知,后世的君主只是认可汉宣帝对地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不是沿用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也不是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排除C、D。反思:本题的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形成定势思维,认为考察中央集权制度必然考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解题时考生应用历史的眼光(唯物史观)客观地去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能够维持古代中国2000多年的统治,其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161汉代儒学—必修3)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奠基,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不是孔子编订,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五经》均为西周旧典,是否经过孔子删修,自唐宋以来说法纷坛,有完全肯定的,有部分肯定的,也有完全否定的,A可排除。汉代董仲舒儒学以先秦儒学,包括孔子儒学为基础,B可排除。秦始皇焚书后,儒学传统并未断绝,西汉的儒家经典,一为今文经,老儒背诵下来的、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一为古文经,如鲁壁藏书,D可排除。顾颉刚说:“到了周代,有了五经,是最早的史书。”【答案不足】:其一,题干是问当时“为什么《尚书》等五部书成为经典而《论语》没有成为经典”,设计的答案理应立足于《尚书》等五部书与《论语》的比较方面,而不应该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起源和特点,《论语》中孔子的儒家思想难道就不是“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其二,笔者所见学界解释有二,皆未提到本题答案。王国维的解释:汉初文帝时,博士70余人,不限五经,《论语》博士是其中之一,未有特殊地位。到武帝时,诸子百家俱废,独立五经。为什么罢《论语》博士、《孝经》博士?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说:“至《论语》、《孝经》,则以受经与不受经者皆诵习之,不宜限于博士而罢之也。”

并进而明确指出:“武帝罢传记博士,专立五经,乃除中学科目于大学之中,非遂废中小学也。”据王国维先生的意见,六艺(经)为汉大学科目,《论语》、《孝经》为汉代中学必修科目。(参见田春来:《<论语>在汉代之地位考》,《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杨生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探——兼论汉武帝“尊儒术”与“悉延(引)百端之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中国史学入门》页22),《论语》的成书年代,学术界有争论,但肯定是在孔子去世之后,是后起的著作,故为C。周炽成的解释:西汉流行五经说,而东汉流行七经说(汉七经是指五经加《论语》和《孝经》)。……《论语》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书,……在当时有多种版本。到了西汉初年,情况仍然如此。不过,由于读《论语》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汉代不同的本子慢慢有趋同的倾向。当《论语》的权威性被大家接受之后,它就由传演变为经。看不见这种演变,事实上就是否定了《论语》在汉代的特殊影响。”周炽成先生认为,西汉时《论语》没有成为经典是因为版本多、权威性不够(参见周炽成:《<论语>成为经的时间考辨》(《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核心素养考查目标】: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161汉画像砖—必修2)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徐勤海《从四川汉画像砖图像看东汉庄园经济》(《农业考古》2008年第3期)等:德阳县出土一幅《芟草播种》画像砖,图中六农夫装束者在农田劳作,右四人双手挥钹镰芟草拨土,又说是砍削秸秆,左二人执钵(装种)撒种。此为粗放的撒播方式播种,虽快速但浪费种子,且因株行距不分不便中耕管理,尚不能代表水稻播种技术真正水平。该文认为该图是东汉庄园中农业生产的情形。【试题不足】:其一,从罗伟先《对“收获播种”画像砖的再探索》(《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一文可知,学术界对该图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收获”说(是研究当时水稻收割及其有关问题的宝贵材料),“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等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都认为该图表现了农业祭祀性仪式的某种场景,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场面,不是农业的一个真实场面。既然学界对该图主题内容的看法有分歧,就不宜出现在选择题中。其二,陈仲丹《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2期)一文认为,如何解读图像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将之解读得既准确又充分,是个史料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作者提出,对图像史料所含信息的解读方法,首先要将图像信息的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的框架中去理解,要在融汇其他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去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的功用。也就是说,有关历史结论的得出,主要还是要靠文献记载,画像砖这类图像史料只能是补充、印证,不能取代文字史料而单独使用,单独使用的风险性较大。【核心素养考查目标】: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汉画像石、画像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史料性质不仅在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而且对研究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思想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的《两汉社会生活概述》一书就是引用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大量第一手的形象史料,从城市、科技、习俗、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等方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丰富多彩的汉代社会生活。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实行了(163汉承秦制—必修1)

A、崇尚儒家的政策B、秦朝的基本制度

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现在历史考题材料特别细,很多材料从头到尾教材当中没有学到过,可能白话文也可能是文言文,包括图表、地图。引用《论衡》原话,箫何入秦,进入秦朝首都咸阳,整理秦国国家档案文献,和项羽风格不同,项羽杀进咸阳城,首先烧杀,烧了三个多月。汉所以能制九州者,西汉成功对全国统治,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因为汉初?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做选择题精确知道每个选项为什么错。A错在哪,崇尚儒家从汉武帝,刘邦有汉文帝、汉景帝,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古典文献法家位。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和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和全国统治没有关系,谁能比秦更熟悉秦朝的典章制度,秦始皇后来,秦二世亡国了,没有必然联系。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也是如此,汉有一个东西,汉承秦制,集成了秦朝基本制度。【拓展分析】:高二新复习同学要注意一个问题,每年考题当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都是必考环节,大家需要把政治制度三条线索,有意识整理和梳理。关于君主****线索,能不能精确定义,指中央朝堂上皇帝和相权矛盾,皇帝权力极大,地方叫做中央集权,两者之间关系,地方要服从中央。选拔官员方式,秦朝为例,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秦朝关于君主****叫做什么?首先有皇帝制度,其次有三公九卿,丞相太尉九卿,地方服从中央,秦朝对于中央集权政策,非分封,行郡县,商鞅变法军功爵制,所有秦兵上战场,把敌人砍下来,明码标价,赏几亩地,秦兵战斗力特别厉害,选拔官员靠这个东西。汉初和汉武帝不一样,汉承秦制,三公九卿搬过来用,宰相权力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武帝内外朝制度,削弱外权。中央集权,汉初既有郡县制,也有分封国,削弱诸侯国实力,中央集权,察举,俗称“举孝廉”。高三孩子对答案就可以,高二要认识,高三复习此时此刻已经开始了,大家铭记,别等到开学之后,好好规划高三的事情,其实现在高三已经开始了,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趁着暑假,可能是最后一个比较长的假期,好好把一些该梳理清楚的东西梳理清楚,特别重要。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2015海南卷—郡县制)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详解点睛】要明确先秦和秦汉政治之间的区别。先秦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体现出的是血缘贵族政治的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汉实行君主专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是一个常考热点,建议课后阅读柳宗元的《封建论》来加深理解。

【知识拓展】材料信息强调秦始皇废除原来分封诸侯的制度,设置郡守管理地方,这与古代的制度不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故选择a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等的制度,诸侯有在封国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的权利,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宗法制强调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均与题意信息不符排出C、D两项。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代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2012海南卷—秦始皇)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

标榜君权神授

【考点定位】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详解点睛】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共性就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判断,秦王嬴政之所以集“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的目的在于宣扬自己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功绩,故c项正确。托古改制的说法错误,适合戊戌变法。承袭华夏传统的说法无依据,也可说是表面现象。君权神授的思想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的,排除a

bD项。

【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的原因。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2、政治上,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实践上,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初步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提供了经验。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2011海南卷—分封制及中央集权制度)

【详解点睛】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周的政治与秦朝的关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选官制度)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王莽改革)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括号内两句为答目的依据,需整合概括)(“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失败原因的答案来源,能力要求较高,需反复阅读,整合加工方能得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目的: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失败原因: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

,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秦汉政治部份小结:1、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板块的第二部份,“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全国卷和海南卷的考试中比例都小,备考方向可置于整个板块加深认识(参见2011海南卷—分封制及中央集权制度一题)。2、待考察方向还有:统一全国(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的过程、史实、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皇帝制、地方行政制、中央行政制、监察制)。3、目前来看全国卷都是以考查汉代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的,而考纲的第二子母秦、汉是分开的。故单独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可能性要大些。(16丙卷例外)所以,需要突出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开创性及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4、对已经考查过的汉代的政治制度的认识:12刺史题,151外戚题,152宣帝题见上文单独分析。其中152一题背后显露考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一个指向: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元朝行省制度的演进历程需要掌握(小专题内跨度)。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违背、违逆)”。这表明汉初

(2011海南卷—重农抑商)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考点定位】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重农抑商政策。【详解点睛】从材料看,虽然汉初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但至文帝时,“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表明商业活动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贫困,也没有体现官商勾结,排除b

、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符合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要求,因此排除d,A项正确。【易错点拨】易错选B,往往认为古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晁错《论贵粟疏》简介: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罢兵归家、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连年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了这篇奏疏,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原文摘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译文: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上下相反,好恶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国家富裕,法令实施,那是不可能的。

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5海南卷—汉初)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考点定位】西汉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详解点睛】汉初,经济凋敝。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帝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马匹大量增加,A项正确。汉武帝初,张骞尚未通西域,B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是魏晋南北朝,C项时间不符;D项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秦汉经济部份小结:1、全国卷未考查,海南卷仅两题。特点:将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及政治状况相结合。由此说明构建通史体例并熟悉阶段特征的重要性。需在复习中进一步加强教材三个模块的整合。作答时,弄清楚切入点—题干核心议题—备选项之间的关系。2、教材与指南针填空紧密结合,熟悉秦汉经济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征,作好在新情景、新立意下运用史实作答的准备,切忌不满足于死记史实本身了事(注:可通过冲锋舟专题2,提升理论认识)。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11全国卷—董仲舒)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详解点睛】解题关键是要把握题意。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一统”,这说明西周时期对秦汉统一的影响不是在政治制度方面,而是在文化方面,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主张。【知识拓展】由此题回归指南针主题1的“认识殷周变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好全国卷一个有可能的命题方向准备:将西周文化对后世秦汉文化(儒家)的影响结合起来立意命题。(海14)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A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132史记题)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史学理论观点。

【详解点睛】《史记》中记录皇帝的内容来自传说,不一定是准确可信的,排除A项。材料表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性,故B项正确。历史文献记录不一定要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的真实性不完全取决于记录的完整性,而主要在于是否真实、全面地记录历史,排除D项。

【拓展反思】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今后高考将重点考查5项内容中的第四项是: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文见后)

深入把握高考命题发展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今后高考将重点考查4项内容:(1)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和文科综合等科目更具优势。

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3)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历史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重要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4)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5)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在命题中各学科应联系实际,深入探索考试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发挥高考在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积极作用。

文科试题也要考查创新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141祭天题)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文化现象?

【详解点睛】君主专制是否缘于宗教权威

;祖先崇拜是否开始于秦汉以后,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A、C项与材料不符。宗法制度

是指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题干无涉及,故D项也与材料不符。题干中“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体现了皇帝的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B项正确。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1)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

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

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表1中国古代史(31个)魏晋南北朝142养子题11货币题6%11选官制度131海洋利用141汉魏法律142南朝山泽管理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142养子题)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详解点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的财物属于偷盗,而西晋则认为无罪,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西汉的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其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深远,依据其“父为子纲”即儿子必须服从父亲的规定,私拿其财物自然无罪,所以选择d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b项不符合史实;C项“宗族利益”在材料中没有涉及。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11货币题)难度值:0.164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考点定位】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详解点睛】本题属于图说历史试题,解题关键是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

货币经过了实物货币到金银货币的发展过程,货币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速度,a项表述错误;b项中的岭南不是发展最快的地区;

绢、帛作为货币,说明这两种物品比较稀少,因此大家都乐意接受,c项表述错误;

铜钱是长期使用的稳定货币,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江南经济发展稳定,故能坚持使用铜钱,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知识拓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经过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再到宋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具有3个明显特征:一、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三、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海南卷12)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演变。【详解点睛】材料中的“亲、义、和、信”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的基本内容,从材料中的“有人斥责佛教”所造成的现象,不难看出佛教与儒家伦理的抵触,故D项正确,C项错误。儒家思想自西汉武帝时起处于正统的地位,虽然后来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而受冲击,但其正统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故A、B项错误。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xi)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海南卷14)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考点定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门阀制度)【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虽然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最不讲究装饰,但郗鉴还是选择了他,因为他是王导的后代,他们都属于上层贵族,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显示或者说是表面现象;C项错在独特,或者说是表面现象;D项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海南卷14)

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考点定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均田制)【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A项中信息没有反映出;B项人口增长也没有提及,也可说是表面现象,其目的在于C项;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41汉魏法律)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特点来源之一)(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括号内的材料不厌其烦言明各个时期的法律条文具体数字之繁多——这就是又一答案来源,结合下一段得出第二个特点:删繁就简。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42南朝山泽管理)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解题过程:从问题的设问入手,设问为“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据此来品读材料,找到蓝色部分内容,从而在材料中归纳出历史地主和贵族“土地兼并”的历史现象,从该历史现象推论出南朝人地矛盾突出,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又得出“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历史现象。南朝政府根据这两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从而制定了具有等级特色的山泽管理制度。这个分析过程就是“将问题反馈于材料中,将材料印证在问题上来”的具体分析过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背景: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作用: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