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群落的结构(第二版)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课件】2.1群落的结构(第二版)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课件】2.1群落的结构(第二版)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课件】2.1群落的结构(第二版)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课件】2.1群落的结构(第二版)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知识内容及要求

考向定位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1.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条件3.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考纲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取样器取样本节聚焦第1节群落的结构2

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1、下面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C、一个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灯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D群落的概念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物种生态位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②优势种,③种间关系,④空间结构。①____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常绿阔叶林②不同群落的________有区别丰富度③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一.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类和数目)物种数目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①____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②不同群落的________有区别丰富度③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二.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类和数目)物种数目群落的物种组成一般来说,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组成群落的物种的丰富度

,群落的结构越

。从热带到两极,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

。增加复杂减少减少减少④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的生物叫做优势种。

规律:越靠近____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________热带越丰富影响因素:降雨量、温度等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意义:对失败者不利,但对种的生存是有利的。意义:有利于捕食、御敌、抵抗不良环境、繁衍后代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二.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________,形成一个____的整体。种间关系有机1.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以下数量坐标图分别代表哪种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竞争捕食图1图2图3图4①

图1与图4相比,两曲线的趋势有何不同?②图4中哪条曲线代表捕食者?③图2与图3相比,两物种的生存能力相同吗?“同生共死”同步变化(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不同步变化生存能力不同,B死A活生存能力相同,同步发展(相互抑制)B为捕食者,数量少,后变同生共死--藻类与真菌一定存在图示的能量关系吗?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竞争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常表现为相互抑制。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同步发展,如图b。种内互助:种内斗争:蜜蜂、蚂蚁种群内部分工合作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二)种内关系分析下列实例中的种间关系:1.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2.以油菜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3.蚜虫在植物嫩枝上吸食汁液()4.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5.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一种数量减少()

互利共生捕食互利共生竞争6.蚊子吸食人的血()寄生寄生例.下列简图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在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组成,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三.群落的空间结构⒈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___的利用有关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成因:意义:光17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一)池塘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动物鳙鱼,中上层

鲢鱼,中上层

草鱼,中层青鱼,下层

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混养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而且丰富了鱼户的产品结构。1.水平结构的影响素:

。①地形②土壤湿度和盐碱度③光照强度④生物自身生长特点⑤人和动物的影响①②③④⑤镶嵌2.水平结构的特点:2.水平结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分布。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D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属于种间竞争C.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种内互助D.不同地段生物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C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土壤中小动物的特点?2.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3.取样器取样法和抽样检测法的区别?4.取样器取样法的统计方法有哪两种?5.目测估计法的多度等级有哪些?6.诱虫器和吸虫器装置的功能、特点分析。7.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实验原理: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很少”等)。实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实施步骤:准备→取样→________→________→统计分析观察和分类采集小动物诱虫器

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简易采集法

用解剖针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对于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较小的可以用吸虫器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中。70%酒精试管实施步骤:准备→取样→________→________→统计分析观察和分类采集小动物对于肉眼难以识别,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4*物镜、5*目镜的普通显微镜】观察。1.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A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10、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较强微小B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东华高中生物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而不适用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的群落;东华高中生物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取样器取样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7)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东华高中生物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表(8)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东华高中生物园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动物类群(种类)名称

个体数量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适合植物、昆虫的卵、蚜虫、跳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溶液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小动物等返回2.下列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l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方法D血球计数板4.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依据此实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此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一定是捕食关系

B.此种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C.烟草的此种特性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

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性状的基因频率提高D2.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C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2、种间关系资料1高斯—两种草履虫实验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常常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2、种间关系①竞争时间数量0“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大小草履虫数量时间AB生存能力相同。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1、从图中猞猁和兔子种群的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如果猞猁被大量猎杀,则群落内的其他种群的数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资料2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相关性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时间数量0捕食被捕食者捕食者个体数时间BA个体数时间BA被捕者捕食者捕食变式被捕者捕食者菟丝子蛔虫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③寄生疟原虫资料3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③寄生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个体数时间AB寄生者寄主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③寄生资料4地衣:真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藻类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真菌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④互利共生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②捕食2、种间关系①竞争③寄生④互利共生数量0时间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如氨。

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竞争共生时间数量0捕食生物数量时间竞争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2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

有关,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

的能力。3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

有关。可见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

现象决定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阳光栖息空间食物植物的分层现象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以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的分层亦呈这种垂直结构:鹰、猫头鹰、松鼠居于森林上层,大山雀、柳莺等小型鸟类在灌木层活动,鹿、獐、野猪等兽类居于地面,蚯蚓、马陆等低等动物则在枯叶层和土壤中生存。(二)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的结构概念图物种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群落群落的概念丰富度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东莞市石龙中学2007年4月11日高二生物科备课组2、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东莞市石龙中学2007年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