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定)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定)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定)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定)_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3.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方法论下列准确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内容包括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兴宁一中孔秀红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2、实践有哪些特点?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

自主学习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3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非纯主观思维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思考问题、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探究二:(分组讨论)第二组: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天宫一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1、“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2、中国的航天战略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一组:1、科学家研制发射“天宫一号”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C、医生治病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C课堂演练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4、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大都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A、主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

D、客观物质性C课堂演练B知识回顾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基本形式:3、实践的特点: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探究三: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思考:1、《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2、《孙子兵法》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镜头一:走进军事认识从哪里来?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各抒己见启示: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名言评析: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镜头二:走进科学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名言评析: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12岁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镜头四:走进自然(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名言评析:事实胜于雄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真金不怕火练。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思考:人们获得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的目的何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镜头四:走进社会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名言: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

目的动力检验标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知识梳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1)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知识拓展: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认识基础(决定)反作用方法论要求: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理: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第一个2004年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第二个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个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四个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第五个2008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第六个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第七个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综合探究: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七个“一号文件”的发出,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2014高考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4高考大纲卷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来源:CA4.(2014高考浙江卷30)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4高考新课标Ⅰ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A5.(2014高考北京卷27)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4高考山东卷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CD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④⑤D.①③④D课堂演练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