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1页
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2页
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论文金氏脉学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金伟研究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一门全新的脉学理论,该理论源于传统脉学、但又有突破性地创新和发展。它将脉学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应用数学以及当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能够基本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中医传统脉学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手段,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奉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传统脉学却始终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这极大地阻碍了脉学的发展,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局限。传统脉学迫切地需要适应临床的需要而创新和发展。金氏脉学就是适应了脉学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它对当代疾病与脉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切进入的研究,确定了198种常见疾病的脉象数学模型,解决了传统脉学无法精到准确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难题,改变了脉诊几千年来只能作为证候诊断参考根据的被动局面,基本实现了对疾病的三定诊断。脉形是金氏脉学诊断疾病的核心。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各种病理反响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脉搏上呈现了相应的病理脉搏信息。单一的病理脉搏信息是特征,反映了单一的病理变化;所有病理脉搏信息的整体是脉形,是疾病在脉搏上的整体反映,是所有特征的有机组合。通过对所有特征的综合辨别分析就能够判定疾病的性质、位置、程度、预后等。因而,利用脉形能够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1-3].1定性诊断当代医学的定性诊断一般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方式方法来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综合分析,以判定疾病的内在属性;而传统中医的定性诊断则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方法来获得四诊资料,进而做出证候诊断。金氏脉学的定性诊断则是脉诊定性诊断,即通过对诊脉采集到的特征的综合分析,确定主要的和次要的病理变化,以得出疾病内在属性的诊断,不同于传统中医的证候诊断,也比当代医学的定性诊断简单、方便、无损伤。金氏脉学的定性诊断在判定占位性病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代表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是冲搏,是指在脉搏均匀的起搏和回落经过中忽然出现的冲击搏动。当体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时,经过此处的血管遭到挤压,使血流受阻产生涡流而构成冲搏,假如在脉搏中发现冲搏〔密度20%,离散系数40%〕,提示机体有占位性病变。但占位性病变有良恶性之分,怎么来区分呢?这就要靠涩搏。涩搏是金氏脉学中又一大的特征家族,是指脉搏流利度显着降低的一类特征,按其性质可分为致密软涩搏、致密硬涩搏、松懈涩搏、网状涩搏和粘滞性涩搏。假如冲搏伴有致密软涩搏,则讲明占位性病变为炎性包块;如冲搏伴有致密硬涩搏,表征占位性病变为良性肿瘤;当冲搏伴有粘滞性涩搏时,若粘滞性涩搏20%,40%,仍可断定为良性肿瘤;只要粘滞性涩搏20%,40%时,才标志着占位性病变为恶性肿瘤,粘滞性涩搏一般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特征[1-3].2定位诊断传统脉学中也有定位诊断的内容,那就是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但一直以来医家并未达成共鸣,且在临床应用中与理论阐述多有不符。同时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与当代医学中的解剖构造不尽一样,想实现精到准确的定位特别困难。金氏脉学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建立起了脉点和人体各组织器官准确的对应关系。脉点是人体脉搏波上某一确定的空间位置,根据特征呈现的脉点,即呈现的动点、层位、层面,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病变所处的脏器,进而到达定位诊断的目的[1-3].金氏脉学中的脉点是这样确定的:脉搏的纵向搏动空间由浅入深分为浅层浅层面、浅层深层面、中层浅层面、中层深层面、深层浅层面、深层深层面、底层面7个层面;每个层面分别对应脉搏波的上升支、下降支的前段和下降支的后段分为A、B、C三个动组,A组又分为A1、A2、A3三个脉点,B组分为B1、B2、B3三个脉点,C组分为C1、C2两个脉点。当前以为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A、B两个动组,因而左右两手,各7个层面共84个脉点,分别对应相应的组织器官。3定量诊断传统脉学仅有粗略的定量诊断的内容,如一息缺乏四至为迟脉,一息五至以上缺乏七至为数脉等。但如确定疾病的程度和发展趋势、病灶大小这样精到准确的定量诊断就无法做到了。金氏脉学中的定量诊断是通过脉形中各特征的密度和离散系数,利用经历体验公式来综合确定病变程度、病灶大小以及对疾病发展的预测,做出较为准确的量化诊断。在临床中应用比拟广泛的脉诊指标主要是疾病的预向度和实向度以及病变大小和肿瘤体积。〔1〕疾病的预向度和实向度疾病预向度是一个了解病情轻重、预测疾病发展趋向的脉诊指标,是通过对脉形中各特征的周程密度及离散系数的类权值JW的大小来断定的,用D表示。在临床脉诊中,用密度的权值断定疾病的轻重,密度权值越大,病情越重;用离散系数的权值判定疾病的发展状态,离散系数的权值越小,病变越有发展趋势。比方,若某患者脉搏呈现的密度及离散系数的权值为JW〔〕=57.00%,JW〔〕=13.00%,则能够预测该患者的病情较重,且有发展趋势。疾病的实向度是用来鉴定治疗效果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指标,指在任意两个相邻诊脉周程中,用周程密度权值增加量JW〔〕及对应周程密度离散系数权值增加量JW〔〕,来断定疾病发展动向及变化经过稳态的综合脉诊指标,用F表示。华而不实,JW〔〕=JW〔i+1〕-JW〔i〕,JW〔〕=JW〔i+1〕-JW〔i〕。〔2〕病灶大小及肿瘤体积计算病灶大小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计算病灶面积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肿瘤体积的数学模型两种。①计算病灶面积的数学模型金氏脉学中有一个专门计算溃疡面积的数学模型:因溃疡面基本为椭圆形,因而其公式为S=ab,华而不实S代表的是溃疡面的面积,a是溃疡面短半轴的长度,b为长半轴的长度。华而不实的a和b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是利用对应于溃疡的特异性特征--断搏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结合临床经历体验系数计算出来的:设周程中断搏最小密度为min,最大密度为max,则a=0.98min,b=0.98max,华而不实0.98为经历体验系数。②计算肿瘤体积的数学模型肿瘤是占位性病变,要计算其体积,能够通过表征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冲搏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来确定的,且因肿瘤位置在胸腔〔盆腔〕、腹腔和颅腔的不同,数学模型有一定的差异。若肿瘤位置在胸腔或盆腔,肿瘤对应的冲搏周程密度为〔20%,40%〕,此周程中周期密度的最大值为max,最小值为min,则我们有华而不实,L、W、H分别代表肿瘤的长、宽、高,k=8〔厘米〕为金氏脉学中的经历体验系数。该模型我们称为胸腔〔盆腔〕模型,记为T-X模型。在临床中我们使用上述肿瘤体积模型时发现,若肿瘤是在颅腔,由于颅腔为硬腔且生长空间较小,故同样体积肿瘤的特征在脉搏上呈现的密度要高,约为胸腔肿瘤密度的两倍,因而在计算颅腔肿瘤体积时,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修正后的模型为:该模型我们称为颅腔模型,记为T-L模型。若肿瘤生长在腹腔,由于腹腔为软腔且生长空间较大,故同样体积的肿瘤在脉搏上呈现的特征密度较胸腔为小,一般应在实际采集的特征密度基础上增加5%,因而腹腔肿瘤体积模型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为:该模型我们称为腹腔模型,记为T-F模型。下面我们通过一脉诊实例来真实感受一下金氏脉学是怎样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4金氏脉学诊断实例以下为一则运用金氏脉学确诊疾病的实例:卫某,男,56岁,职员,1981年3月初诊,患者自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痛。经脉诊检查患者脉搏呈现:弱搏、B型亚数搏、中粘滞性涩搏、右侧脉位B1点深层深层面跨点性硬冲搏〔=67%,=12%,min=51%,max=79%〕、右侧脉位B1点深层深层面中粘滞性涩搏〔=60%,=11%,min=46%,max=75%〕。这是金伟研究员在临床上接诊的一位真实患者,通过诊脉能够获得对这位患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信息:〔1〕定性诊断冲搏为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患者脉搏上存在跨点性硬冲搏,可知此患者体内存在占位性病变,但此占位是炎性包块、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呢?因在同一脉点上还呈现了中粘滞性涩搏,且密度到达了病理脉应的程度,因而患者所患为恶性肿瘤。因瘤体生长迅速,需血量大,导致正常组织器官供血减少,循环血量减少,心缩力减弱而表现为弱搏;肿瘤毒素及其组织坏死物可作为一种内源性致热源进入血液,而致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因而患者脉搏也呈现出B型亚数搏。〔2〕定位诊断因患者有诊断意义的特征均出如今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根据金氏脉学理论,此脉点对应的器官是肝脏,可知患者的病变部位在肝脏,结合定性诊断的结果则能够确定患者所患疾病为肝癌。〔3〕定量诊断由于年代长远,此病例诊脉周程中每一个周期密度已无法知晓,因而无法计算肝癌的预向度和实向度。通过当前已经知道的数据,能够计算的只要肝癌的体积。肝脏在腹腔,应用的是T-F模型,通过跨点性硬冲搏的、min、max来计算:可知此患者体内肝癌的大小为6.72cm4.48cm5.76cm.从上述脉诊实例能够看出,金氏脉学能够通过脉形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金氏脉学通过引入以数学为代表的当代脉学研究方式方法,打破了传统脉学封闭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脉学理论,而且对中医在当代医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