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考试试卷[复制]1.下列现象中,可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单选题]*A.水中倒影B.筷子“折断”C.树下光斑(正确答案)D.雨后彩虹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单选题]*A.一叶障目B.筷子弯折(正确答案)C.水中倒影D.手影游戏3.下列现象中,与水中倒影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单选题]*A.日偏食时,树荫下方的月牙状光斑B.匡衡凿壁借光C.夕阳照射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正确答案)D.筷子放入水中,看起来水中部分向上弯折4.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单选题]*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正确答案)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C.纸是蓝色的,字是蓝色的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5.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单选题]*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50°B.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正确答案)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角增加15°,反射角也增加15°6.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镜面朝上的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则()[单选题]*A.镜子看上去很亮,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B.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C.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正确答案)7.商家经常利用灯光将他们的“广告图”投射在地面上。周围的行人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广告图”,这是由于光在地面上发生了()[单选题]*A.镜面反射B.漫反射(正确答案)C.折射D.直线传播8.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正确答案)9.某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太空中,神鹰号飞船发出一枚炮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只见天狼号火焰滚滚,显然已被炸毁,得意地笑了。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评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神鹰号宇航员能听到巨响,也能看到火焰滚滚B.神鹰号宇航员既不能听到巨响,也不能看到火焰滚滚C.神鹰号宇航员只能听到巨响,不能看到火焰滚滚D.神鹰号宇航员只能看到火焰滚滚,不能听到巨响(正确答案)10.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单选题]*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正确答案)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11.月牙岛生态公园是抚顺市地标式景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月牙岛内湖水表面波光粼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月牙岛的京桃花光泽艳丽是由于它能发出粉红色的光C.月牙岛启运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水舞秀音乐喷泉是因为光射到水柱上发生了漫反射(正确答案)12.坐在教室里边上的同学会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种现象俗称为“反光”,如果用投影仪投射到白色幕布或白色墙面上,坐在教室里各个位置上都能看清幕布或墙上的图像,对于这两种现象,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前者遵守,后者不遵守B.前者不遵守,后者遵守C.两种情况都不遵守D.两种情况都遵守(正确答案)13.飞鸟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倒影”,这“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单选题]*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正确答案)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4.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单选题]*A.天空彩虹(正确答案)B.月食现象C.耀眼的玻璃幕墙D.水中倒影15.共享单车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正确答案)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16.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云和鱼都是虚像(正确答案)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7.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正确答案)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18.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大型电子钟的显示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它的显示应该是()[单选题]*

A.20∶15B.21∶15C.20∶05D.21∶05(正确答案)19.高铁进站口,自动检票闸机上安装摄像头,抓取旅客脸部信息,与身份证芯片里的照片进行比对,信息相符,人脸与证件照比对通过,闸机就会自动放行。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凸透镜B.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成虚像(正确答案)C.刷脸时,脸要处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人靠近摄像头时,经摄像头成的像会变大20.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正确答案)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单选题]*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正确答案)D.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22.凸透镜成像,焦距是10cm,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35cm,能成像的性质是()[单选题]*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正确答案)23.小志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单选题]*A.6cmB.10cmC.25cmD.15cm(正确答案)24.把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焦点6cm处,则蜡烛通过该凸透镜所成的像()[单选题]*A.一定是倒立的B.一定是正立的C.一定是放大的(正确答案)D.一定是缩小的25.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单选题]*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正确答案)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单选题]*A.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正确答案)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2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f()[单选题]*A.10cm<f<20cmB.f>10cmC.f<10cm(正确答案)D.f>20cm28.蜡烛距凸透镜2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单选题]*A.8cmB.12cm(正确答案)C.15cmD.25cm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凸透镜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单选题]*A.f<16cmB.16cm<f<25cm(正确答案)C.25cm<f<32cmD.32cm<f<50cm30.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其内容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白纸黑字”是因为黑字反射了所有色光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明月”是光源C.“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中的“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正确答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红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1.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所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单选题]*A.桃花吸收红色光B.桃花反射红色光(正确答案)C.桃花透过红色光D.桃花发出红色光3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单选题]*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正确答案)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3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未到达焦点),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正确答案)C.像一直比物大D.先成实像,后来又变成虚像34.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单选题]*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正确答案)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35.某品牌手机的相机配有先进的液态镜头。液态镜头由充满液体的容器和弹性高分子膜组成。液态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物体到相机的距离无论远近,都可以变焦成像。液态镜头()[单选题]*A.对光有会聚作用(正确答案)B.能成倒立的虚像C.能成正立的实像D.能成缩小的虚像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单选题]*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正确答案)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37.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单选题]*A.人脸是光源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正确答案)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38.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照像时,相机底片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入户门的玻璃“猫眼”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正确答案)D、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39.关于王敏同学拍摄的某大楼风景图片,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王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正确答案)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40.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单选题]*A、大于10cmB、小于10cm(正确答案)C、大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间41.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在光屏上()[单选题]*A、无法成像B、成放大、正立的像C、成放大、倒立的像(正确答案)D、成缩小、倒立的像42.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在阳光照射下会引起森林火灾。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单选题]*A.平面镜B.三棱镜C.凹透镜D.凸透镜(正确答案)43.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正确答案)D.这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44.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B.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正确答案)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45.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单选题]*A.10cm<f<15cmB.15cm<f<20cm(正确答案)C.20cm<f<30cmD.30cm<f<40cm46.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