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梳理探究2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梳理探究2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梳理探究2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梳理探究2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梳理探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5+14+5=34分)选择题第一部分(共5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纤手(xiān)谂知(shěn)

乳媪(ǎo)

日薄西山(bó)B.玉醅(pēi)

墙垣(yuán)

栏楯(shǔn)

呱呱而泣(guā)C.龟裂(jūn)

嗜好(shì)

星宿(sù)

口腹之好(hào)D.栖息(qī)

妊娠(chén)

繁衍(yǎn)

膜如紫绡(xiāo)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的每一根筋络。B.焚烧尸体的浓烟遮天避日,德国官兵命令犹太人用铁镐挖掘同胞的尸体。D.赌搏如同吸毒一样,使他整日神魂颠倒,失去了歌坛新星耀眼的风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狗仗人势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B.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米之炊。D.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载货量和乘客人数,进一步缓解了京沪间的交通运输压力。B.上海世博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它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C.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D.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以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的费用。5.下列关于课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情表》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从不同方面反复陈说,行文流畅委婉,叙事具体生动,抒情扣人心弦。而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B.《项脊轩志》文末写亡妻手植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景语结束全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引发读者不尽的凄婉惆怅的共鸣。C.《长亭送别》善于化用前人名句,曲词秀丽典雅,含蓄悠长。例如“碧云天,黄花地”语出苏轼《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作者易“叶”为“花”,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D.《景泰蓝的制作》作为一篇说明文,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有序地加以说明。例如说明“掐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粘铜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6.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微课”下定义。(不超过60字)(5分)“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选择题第二部分(共7题,每题2分)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8.下列加点字中,实词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取B.却告了相思回避虽然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愿,请D.莫辞更坐弹一曲告辞9.下列加点虚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其制稍异于前B.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静言思之,躬自悼矣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10.下列加点虚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剑阁峥嵘而崔嵬不患寡而患不均B.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儿之成,则可待乎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1.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肇赐余以嘉名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恐年岁之不吾与1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谨拜表以闻D.既来之,则安之13.下列对诗歌《声声慢》内容和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清照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他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鸿雁,却是当年北方的旧相识。B.作者见大雁而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C.《声声慢》通篇写自己的愁怀。他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只是生离之仇、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里所写的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D.在《声声慢》中,词人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是词人在艺术上的大胆开拓,不仅音韵清亮铿锵,而且极有层级地表现了诗人寂寞的心情。二、现代文阅读(9+16=25分):K]阅读下面论述文,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来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

)A.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一”“十一”长假的出现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B.2023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C.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量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D.2023年,苹果公司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400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100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量仍供不应求。15.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B.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一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D.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B.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D.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17-20题(共16分)站牌之下①晨光微曦的初冬寒气已渐渐刺骨,天短了,天际在五六点钟才亮,到七八点钟晕出了一片红彤彤的霞。那颜色不是温暖的色调,却好像冰在冰箱冷藏室当中的草莓果冻。②一位胖乎乎的老年妇女在他到来前就已经站到站牌底下等着。比她还早的是穿军绿衣服的大叔,这个曾经新鲜、新式的站牌随着时光的推移早已变得藏污纳垢,尽管每一次换广告,每一次换客车路程表,它都会“新”那么一次,但它总会那么旧的,就像这位大叔身上的衣裳一样,浸渍了各种油污、泥土和喷漆的印记,只有他才能若无其事的坐在那里,从胸前的衣服兜里掏出一盒烟。烟盒早已皱皱巴巴了,我扫了一眼没有多少皱纹的脸,那张脸是发黑的,有一种灰败似的惨淡,我的目光又去了别处,直到闻到一股子烟味才又将目光去悄悄瞅着他,那烟很呛,但他消瘦的身体却似在灵魂及神经猛然愉悦的瞬间消弭了叹息。③我来的自然比他早,比那个胖乎乎的老太太以及那个看上去似乎是在建筑工地或者是家居装修打工的抽烟的大叔还要早。我从来不认识他,应该是住在这附近的生意人、业务员之类的人吧,他斜挎着一方黑色的男士小挎包,唯一不同的是不如下午上车时的热闹,在手机里仍旧说着一大堆有关于工作的话,笑着,烦着,而此时却寥落着。一身合身的风衣掏出梳子简单理了理头发,相貌平平,近视眼因天气原因他并未戴眼镜,只能皱小了眼去看人。他有意无意的扫过我们,此刻电话铃声响起来了,定睛一瞧原来是女友的电话,他接起来,用的是苹果牌的手机。“喂......怎么这么早?”④老太太也从一个自己缝制的布包里掏出手机,此刻我正看着旁边一颗法国梧桐下的黑大理石砌成的矮围栏,又将眼睛看向对岸,在往那边走上一段小路就是返程的车站的站台,那里有一家药店和小卖部,说也奇怪以前那里也开过中型餐饮可惜就是顾客稀少,没什么好生意,皆纷纷关门大吉“风水欠佳。”搞中型餐饮的从此搬离了这里,唯有印务旁边还有做做早点的。就在站牌的后面。老太太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她的“喂”和“哎——”声一样,一响同那个穿风衣的男子重合搅乱。大娘的声音太大了,吵醒了我还略有些惺忪的精神,真没想到那风衣男还在打电话,说完了一件事,又开始东扯西扯找一些东西来填补这通话时间的空白,他高兴得唇角翘上去——翘上去——,可是在老人家耳朵背了对到最大音量还是听得不甚清晰明了的情况下,他还是受了干扰和影响,他猫下腰羞怯似的捂住耳朵“什么?”,老太太也说“啥?恁说啥?”她那身紫色碎花的棉衣使她原本就臃肿的身材因为年纪大害冷的缘故吧,所以裹得粽子一般,其实看上去像一颗圆滚滚的茄子。原来是老伴打来的电话,问她捣蒜的蒜臼子她放到哪里去了,老头子一大把年纪脑袋发轴发混了,那边同样也是耳朵背了,俩老人家吵吵了好一会才掰扯清楚,最后又嘱咐了老太婆子别忘了买豆角这才挂断了电话。军绿色衣裳的大叔仍旧坐在站牌底下抽烟,一根接一根,吞、吐、吸、收,偶尔地呛一下,迸发出一声猛烈的咳嗽。⑤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⑥风衣男此刻的电话聊天也结束了。面前柏油马路上的车辆也渐渐多起来,私家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那三轮摩托车的司机开车没有规矩一路呼啸着冲过去,不管这是红灯还是绿灯亮起。远处来了一辆轻便的小型电动自行车,上面坐着女子,来送她的人是她的丈夫,车筐里还装着今早特意为她买的早点,车站旁的摩托车维修店也开了,店里边养了两条狗,那女子忽然童心大发,揪开手心里的肉包子颇有耐心的喂起狗来,像极了一位慈善家一样。1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2分)A.本文第①段为环境描写,刻画了初冬时节的寒气袭人,天际变短的画面,为后文描绘人情的冷漠埋下了伏笔。B.本文的“站牌”是行文线索,一系列事情都在站牌之下发生,老太太接电话,大叔抽烟,风衣男子谈业务……C.风衣男子他有意无意的扫过我们,他用的是苹果牌手机,体现出男子的性格当中高傲的一面。D.本文描绘了一系列人物的行为举止,老太太、抽烟大叔、风衣男子、喂包子给狗的女子,目的在于刻画出人性的虚伪。E.本文语言质朴,没有用太多写作手法,但通读全文后,却给我们强烈的反响,具有浓烈的现实批判意蕴,引人深思。18、“我”的身份在小说中似有些冗余,你是否赞同此说法?请联系全文简述你的看法。(4分)19、请使用恰当的方式赏析文中画横线处句子的蕴意。(6分)Ⅰ.这个曾经新鲜新式的站牌随着时光的推移早已变得藏污纳垢(3分)Ⅱ.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3分)20、本文情节耐人寻味,请从恰当的角度用合适的方法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主题蕴意,试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21-24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起官陟宪使 陟:提拔,升迁B.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C.士方登第时 方:将,将要D.君子有谷,贻孙子 贻:给予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所居宅是也寡人之于国也B.诸子读书其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于富贵之念灭尽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以公所命名娘以指扣门扉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其对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对周家诗书传家的赞叹之情。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2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3分)(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3分)(3)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8分) 晚泊七里滩许浑天晚日沈沈①,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②心。[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与刘秀是同学好友。刘秀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次征召子陵做官,严子陵婉言拒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25.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3分)26.这首诗体现了许浑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5分)四、课文内容填空(8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3).日月忽其不淹兮,。,恐美人之迟暮。(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五、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水果蔬菜看得见,营养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问候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悟,请结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看得见和看不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参考答案:()(B.遮天蔽日C.姑息养奸D.赌博)(A.狗仗人势: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C.形容欢乐的场面,不用来形容历程D.置疑相当于怀疑,质疑相当于提出疑问。置疑一般就是毋庸置疑中使用).(B.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纪录C.输送氧气后面加上宾语……的能力D.借口和以……为名重复).(应为“范仲淹”的《苏幕遮》)6“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和辅助性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系统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新型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5分,画横线四个要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必须是单句,不是单句不给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解题思路】首先要有明确的单句意识,确定“微课是……”或者“……叫做微课”的句式;然后分析各个句子,找出属概念“活动过程”,然后将其他小短句通过增删等方法变换成定语或者状语,并适当调整语序,使之通顺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7.C(A.导B.非D.悯)8.C(A.夺:强行改变B.恰:却,才D.辞:推辞)9.B.代词,这(A.介词:比;和;C.衬音助词;代词,指婚姻这件事D.也:表判断,语气词)10.A两个都表并列(B.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介词因为;用D.表转折;表承接)11.B例句是介宾结构后置句(A.被动句B.介宾结构后置句C.定语后置句D.省略句)12.B形容词做名词用。其余都是使动用法。13.D声声慢的音韵清亮铿锵不对,叠词的效果应该是显得凄婉低沉。14.C(A项,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到依据;B项,符合鼓励消费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C项,炫富、拼富属于道德讨论的范畴,没有提及消费与生产就业的关系,本文没有与之相关的管仲的经济观点;D项,符合第三段郭沫若分析管仲的观点:iphone的大量消费促进大量生产。)15.D(A项,原文只是说管仲的论述客观上令后人迷惑,并非主观上“故意迷惑”;B项,曲解原意,“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原文没有,原文中“其侈逼上”的“逼”是接近而不是“逼迫君主”的意思,“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无被逼之意;C项,并非“忽视”改进技术,只是“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D项,符合第六段论述。)16B(A项“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提倡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涉及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C项:值得后人推广,言过其实。“从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的表述来看,作者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D项“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曲解原意。)17.(1)(C项中高傲一词文中并没有文字支持,只能说风衣男子比较迂腐、做作;D项中: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共同体现了人情的冷漠,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中,不管他人死活,此处强调的并不都是人性的虚伪。)18“我”的身份并不冗余,因为“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正因为“我”的存在才有了之后事件的发展。(2分)“我”作为第三者,通过不断地对他人行为举止的描述更好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2分)“我”作为整个事件的局内人,在看到这些行为时,仍能发表感慨,引起深思,所以“我”的身份具有启发意义。(1分)“我”的身份冗余,因为“我”的身份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并没有起到直接的作用。(2分),并且文中第⑤段说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其中也包括“我”,所以我认为“我”的身份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言。(2分)“我”的身份的存在反而使文章的批判意义有所削减。19Ⅰ.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1分),将曾经新的站牌与今日藏污纳垢的旧站牌相比,表现出时光推移所带来的沧桑之感。(1分)并且与抽烟大叔的形象相呼应,表达作者对其的惋叹之情(旧站牌与人)(1分)Ⅱ.运用抒情的手法(1分),写出了作者对周围一系列人只顾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感叹。(1分),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情的冷漠的无奈感慨。(1分)(20)情节安排方面:“我”“风衣男子”“军衣大叔”“老年妇女”“喂狗的女士”相继的出现是本文的主要情节框架。经过一系列的行为举止的描写突出人性的冷漠。,有一些‘善心人’甚至帮狗,也不愿意多过问周围人的事情(死活),表达出作者对这种行为的讽刺与无可奈何之感。(2分)艺术效果方面:由站牌的沧桑巨变引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恶化(变化),由“我”作为这一见证者,发出了对时代进步下,人性变得十分冷漠的无限感慨。,最后由喂狗的女士与其他人做对比,突出人情味的变化,价值观的扭曲,以喂狗而成为‘慈善家’,极大的讽刺了这些行为的虚伪以及人性的冷漠。(2分)启发:我们需要重新唤醒人性,找回曾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温情,而不是如今这般的冷漠,不能将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随着时光的推移而藏污纳垢,都烟消云散。(2分)从情节和艺术效果入手都可以谈,有一方面谈到就给2分,启示对的给2分,共4分21.B(艺:种植)22.D介词,用(A.表判断语气词啊B.代词这代词那个C.对于比都是介词)23.C.文中诗句并不能表示屈原遭谪之怨诽,前句是写湘君对湘夫人到来的渴望时的环境气氛的渲染,后句是写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里只是借指玉岩公遭贬的地方。24.(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大意对,语句通顺2分,文意分开打分,每句1分;被动1分) (2)玉岩公因为向皇帝进谏而触犯了皇帝,(被贬谪)在岭南地区辗转转移十几年的时间。(大意对、语句通顺2分,文意分开打分,每句1分;忤1分,间关1分) (3)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在何地的。(大意对,语句通顺1分,关键词“向、同进者、翕赫”各1分)25.衬托手法其中树密猿声响,以声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波澄雁影深,正衬,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26.其一,表达怀慕隐逸思古之悠情。二三两联是诗人滩头所见之景,突出环境疏阔旷远,清明幽静,暗示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在,恬淡宁静。尾联诗人把严子陵引为知己,以反诘的语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二,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借落日,归舟,猿鸣,雁影等意象写出做客他乡,怀念故土之思。四:课文内容填空(8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___大珠小珠落玉盘_。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27题(略)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友人周孺允建造的读书室。孺允自己曾说他已去世的父亲的玉岩公担任御史之职,在玉岩公谪戍到沅、湘一带时,曾经做梦自己居住在一间房子里,室外杏花烂漫,自己的几个儿子在房子里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传到户外。嘉庆初年,玉岩公重新起用后升任宪使,于是他的家从故居迁到县的东门,也就是他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曾经指着房子后的一块空地对孺允说:“他日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玉岩公后来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还没有来得及荣归故里就死在了南京。玉岩公死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人欺侮,家族不免有风雨飘摇的祸患。像这样好几年,才能够获得安居。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岩公的居室,于是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藏书达万卷,用玉岩公昔日命的名,悬挂在门楣之上。在院落的四周,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时,杏花烂漫,整个院落如玉岩公昔年梦中之境。在回头想想玉岩公昔日谪戍在沅、湘一带的情景,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到了这个厅堂,追思玉岩公,怎能不感慨万千!以前唐代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要登第的时候,正是长安杏花盛开之时,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宴当做一件大事。如今考察进士,也是在杏花盛开之时,读书人要想得第,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前兆。这是世俗不忘追求荣华和功名的助成这样的。玉岩公因为直谏之事触犯了天子,发配到道路艰险的岭南十几年时间,所为铁石心肠,对于追求富贵的念头已经灰飞烟灭了,但玉岩公仍以科名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孙。大约古代的君子,爱自己的国和自己的家,不但鞠躬尽瘁;并且对于他的后代,仍然希望他们世世享受祖荫并能无穷无尽的为国家效力啊。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大约就在上述这些吧。如今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在何地的。孺允兄弟虽在目前还不得志,但人们正期望他们能得以重用。并且玉岩公诸子都才华出众,可以凭此知道《诗》《书》传家的恩泽啊。《诗经》中说:打如今开了头,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我在周氏家族看到了《诗经》所说的情形啊!高二语文参考答案:()(B.遮天蔽日C.姑息养奸D.赌博)(A.狗仗人势: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C.形容欢乐的场面,不用来形容历程D.置疑相当于怀疑,质疑相当于提出疑问。置疑一般就是毋庸置疑中使用).(B.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纪录C.输送氧气后面加上宾语……的能力D.借口和以……为名重复).(应为“范仲淹”的《苏幕遮》)6“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和辅助性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系统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新型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5分,画横线四个要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必须是单句,不是单句不给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解题思路】首先要有明确的单句意识,确定“微课是……”或者“……叫做微课”的句式;然后分析各个句子,找出属概念“活动过程”,然后将其他小短句通过增删等方法变换成定语或者状语,并适当调整语序,使之通顺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7.C(A.导B.非D.悯)8.C(A.夺:强行改变B.恰:却,才D.辞:推辞)9.B.代词,这(A.介词:比;和;C.衬音助词;代词,指婚姻这件事D.也:表判断,语气词)10.A两个都表并列(B.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介词因为;用D.表转折;表承接)11.B例句是介宾结构后置句(A.被动句B.介宾结构后置句C.定语后置句D.省略句)12.B形容词做名词用。其余都是使动用法。13.D声声慢的音韵清亮铿锵不对,叠词的效果应该是显得凄婉低沉。14.C(A项,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到依据;B项,符合鼓励消费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C项,炫富、拼富属于道德讨论的范畴,没有提及消费与生产就业的关系,本文没有与之相关的管仲的经济观点;D项,符合第三段郭沫若分析管仲的观点:iphone的大量消费促进大量生产。)15.D(A项,原文只是说管仲的论述客观上令后人迷惑,并非主观上“故意迷惑”;B项,曲解原意,“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原文没有,原文中“其侈逼上”的“逼”是接近而不是“逼迫君主”的意思,“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无被逼之意;C项,并非“忽视”改进技术,只是“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D项,符合第六段论述。)16B(A项“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提倡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涉及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C项:值得后人推广,言过其实。“从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的表述来看,作者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D项“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曲解原意。)17.(1)(C项中高傲一词文中并没有文字支持,只能说风衣男子比较迂腐、做作;D项中: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共同体现了人情的冷漠,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中,不管他人死活,此处强调的并不都是人性的虚伪。)18“我”的身份并不冗余,因为“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正因为“我”的存在才有了之后事件的发展。(2分)“我”作为第三者,通过不断地对他人行为举止的描述更好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2分)“我”作为整个事件的局内人,在看到这些行为时,仍能发表感慨,引起深思,所以“我”的身份具有启发意义。(1分)“我”的身份冗余,因为“我”的身份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并没有起到直接的作用。(2分),并且文中第⑤段说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其中也包括“我”,所以我认为“我”的身份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言。(2分)“我”的身份的存在反而使文章的批判意义有所削减。19Ⅰ.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1分),将曾经新的站牌与今日藏污纳垢的旧站牌相比,表现出时光推移所带来的沧桑之感。(1分)并且与抽烟大叔的形象相呼应,表达作者对其的惋叹之情(旧站牌与人)(1分)Ⅱ.运用抒情的手法(1分),写出了作者对周围一系列人只顾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感叹。(1分),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情的冷漠的无奈感慨。(1分)(20)情节安排方面:“我”“风衣男子”“军衣大叔”“老年妇女”“喂狗的女士”相继的出现是本文的主要情节框架。经过一系列的行为举止的描写突出人性的冷漠。,有一些‘善心人’甚至帮狗,也不愿意多过问周围人的事情(死活),表达出作者对这种行为的讽刺与无可奈何之感。(2分)艺术效果方面:由站牌的沧桑巨变引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恶化(变化),由“我”作为这一见证者,发出了对时代进步下,人性变得十分冷漠的无限感慨。,最后由喂狗的女士与其他人做对比,突出人情味的变化,价值观的扭曲,以喂狗而成为‘慈善家’,极大的讽刺了这些行为的虚伪以及人性的冷漠。(2分)启发:我们需要重新唤醒人性,找回曾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温情,而不是如今这般的冷漠,不能将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随着时光的推移而藏污纳垢,都烟消云散。(2分)从情节和艺术效果入手都可以谈,有一方面谈到就给2分,启示对的给2分,共4分21.B(艺:种植)22.D介词,用(A.表判断语气词啊B.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