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_第1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_第2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_第3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_第4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岳简识东岳泰山——“五岳独尊”

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境的泰山,又称“岱宗”、“岱”即大山,“岱”为长辈,意即:泰山是中国大山的长辈。泰山雄踞于山东省中部,海拔1545米。在五岳的高度中,排行第三,却被称为“五岳只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在中国的名山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西岳华山——“奇险第一

西岳华山位于西安市东120公里处的华阴县城南,海拔2200米,以奇险峻秀著称,素称“天下奇险第一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衡山四绝——“南岳独秀”

衡山又称南岳,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七十二峰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五峰最有名。最高峰为祝融峰,海拔1290米。中岳嵩山——“胜迹如云”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峰县境,因地处中原,古称“中岳”。其主峰峻极峰海拔1584米。山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说。北岳恒山——“海拔最高”

五岳中以北岳恒山最高,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处,绵延150余公里。主峰天峰领海拔2017米。高耸入云,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激趣导入

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色!望岳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杜甫的代表性作品:《望岳》《丽人行》《兵车行》;“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其作品收《杜诗详注》。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以前)(二)长安十年时期(35-44岁)(三)战乱流离时期(44-48岁)(四)漂泊西南时期(48-59岁逝世)资料助读关于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资料助读关于作品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整体感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岱宗:指泰山,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未了(liǎo):不尽。青:指山色。诗歌解读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苍翠的山色掩映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尽。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地的形象,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阴:山的北面。钟:聚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阳:山的南面。拟人虚写实写2.赏析“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之妙。“割”字炼得极好,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泰山切成南北两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荡胸:心胸震荡。曾:同“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意:(望着)层云叠起,不禁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林,眼角几乎要裂开。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所致。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3.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赏析内容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写极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主题概括结构梳理望岳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不畏艰难极望天地——抒情气象雄伟胸怀博大有关“泰山”的诗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拓展延伸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有眼不识泰山重如泰山老泰山泰山北斗一叶幛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