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五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五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五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五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五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学情检测六年级语文试题2018.12(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案栏内。一、(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馨(xīng)禁锢众目睽睽(kuí)相形见拙B.阴霾(mái)感慨广袤无垠(mào)无与纶比C.匀称(chèn)消释相得益彰(zhāng)持之以恒D.绮丽(qǐ)沉吟孜孜不倦(zhī)格物至知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5.将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③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6.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梁容若,作家、教育家。B.铁凝,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玫瑰门》《麦秸垛》。C.《小站》的作者是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D.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阅读《穷人》,完成7——10。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7.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说话断断续

C.表示语义的跳跃D.说话结巴8.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悬念解开,渔夫回来了,并同意收养孤儿。

B.桑娜自作主张收养孤儿,渔夫很生气,没有办法才收养的。C.渔夫和桑娜都是善良的人,具有同情心。

D.这段主要是通过两人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9.下面对选文“揍我一顿也好”一句中的“也”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也”字在这里可有可无,可以去掉它,语意同样明确,心理活动同样合乎情境。

B.“也”字在这里表示强调,肯定了桑娜的自作主张必然会带来的挨顿揍的结果。

C.“也”字在这里可有可无,它只是作者的一种语言表述习惯。

D.“也”字在这里不是可有可无,它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桑娜即使挨打也心甘情愿收养孩子的决心,表现了她善良的心地。10.“两人沉默了一阵”,对沉默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渔夫和妻子都觉得无聊。

B.渔夫刚经历了海上的死里逃生,心有余悸。

C.渔夫看到妻子沉默,自己也沉默了。

D.桑娜不知怎样和丈夫说收养孤儿的事,所以沉默。三、阅读《夏天里的成长》,完成11——17题。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儿,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儿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11.本文的中心句是()A.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B.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C.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D.水渠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12.本文描写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植物、山水、动物、铁轨、马路、人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动物、植物、山水、铁轨、马路、人D.动物、植物、山水、马路、铁轨、人13.在夏天里成长的特点是()A.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B.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C.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D.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14.对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排比B.对偶C.设问D.反问15.本文的语言特点是()A.含蓄深沉B.古朴典雅C.准确科学D.浅显易懂四、阅读《桥》,完成18——20题。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16.文中的老汉、老太太、小伙子的关系是()A.老汉、老太太没有关系,小伙子是村民。B.老汉、老太太是夫妇关系,小伙子是村民。C.老汉、老太太是夫妇关系,小伙子是两人的儿子。D.老汉、老太太是邻里关系,小伙子是老太太的儿子。17.本文的故事情节依次是()A.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下殉职——祭奠英灵B.突遇山洪——桥下殉职——疏导撤离——祭奠英灵C.疏导撤离——突遇山洪——桥下殉职——祭奠英灵D.疏导撤离——突遇山洪——祭奠英灵——桥下殉职18.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 D.对偶19.对第8段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拟人,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机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伏笔。B.运用拟人,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老汉在木桥即将断裂时的恐惧心理,也为下文写老汉被冲走埋下伏笔。C.运用比喻,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伏笔。D.运用比喻,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老汉在木桥即将断裂时的恐惧心理,也为下文写老汉被冲走埋下伏笔。20.对本文艺术特色理解错误的是()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B.多用长句子来渲染紧张的气氛。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D.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深沉而炽热。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六、(10分)21.补全句子。(3分)(1),白雨跳珠乱入船。(2),听取蛙声一片。(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3分)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主干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如干柴一般,花艳干枯,令人惊奇。更奇的是,花瓣的数目随年份而变化,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清人孙一致有《醉杨妃》诗赞曰:风流当日擅红颜,天宝承恩独压班,尘暗胭脂零落尽,却余花影在人间。请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枯枝牡丹”的三个特点:2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4分)向阳中学六年级(1)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项目。(2分)示例:“秋之魂”诗歌朗诵会你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四季”的名言名句,请举出一个含有季节的名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文言文阅读(14分)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24.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1)吴王欲伐荆__________(2)则怀丸操弹__________(3)如是者三旦__________(4)乃罢其兵__________25.翻译句子(1)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________(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__________26.这则寓言它借蝉、螳螂、黄雀只专心关注___________而不顾_________的故事,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躲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③还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室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舍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的瞬间的声音还是非常响。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致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定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留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⑨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那一声清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竞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⑩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27.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⑤~⑧段的主要内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结合语境,分析一下第③段中加横线词语“蹑手蹑脚”的表达效果。(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第⑤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结合文章⑥⑦两段分别说说作者“读”出了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作文(40分)3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同学,你是否感觉到:许多事情,当你尚未经历之前,总以为很难做到。比如,上台表演、料理家务、独自出行、初学某种技艺……甚至,对别人的一声道歉、一次喝彩、一个许诺、一份关爱……——难吗?其实并不!只要你勇于去体验、去思考,就能进入一片崭新的天地。请你以“________,其实并不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