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专题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解读凉州①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时值阳春四月,我离开故城济南时已是春色酽酽、绿意沸腾了,而这里却是一派边塞景象:左边是霸气粗豪的祁连山,白雪冠顶,渗透出一缕缕凛凛寒气;右边是雄浑苍莽的龙首山,呈现出一抹冷漠的灰黄。看不见山泉流水,听不见莺歌燕语,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传递出一缕生命的气息。天地间一片旷达的静寂,一片枯涩的静寂。②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③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④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⑤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⑥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⑦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⑧在凉州活动时间最长的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二十岁时在长安求仕不遇,经人举荐混了个县尉,是官吏中最低的一级。“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毅然辞职,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凉州虽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烟柳画舫,但这里边风浩浩,大漠茫茫,山岭峻拔,戈壁旷大,他在这里度过一段充满审美体验的浪漫人生。无独有偶,岑参也是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遇,“诗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风萧萧兮夜漫漫,琵琶一曲肠堪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写出了凉州的繁华,胡人云集,琵琶声喧。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⑨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1】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2】……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漫步街头,触目所及,更多的是高楼、绿树、宽街、阔路,一爿爿商店、酒肆、咖啡馆、网吧、舞厅,人影飘动,熙熙攘攘。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奏,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景。一切远去了。⑩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⑪我走向郊野。高邈深邃的夜空,满天晶莹闪烁的星斗,裹着寂寞裹着孤独的祁连山,依然呈现出狂飙卷澜般的雄姿,庄严、沉郁,每一座山峰都高贵地矗立着,平静而肃穆,从容而大度。望着远处隐隐的长城、烽燧、垛堞,还有身后的边城,我肃然起敬。感谢武威,感谢古凉州,我应该脱帽叩首。是凉州这个伟大的支撑点,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凉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滂沛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取材于郭保林同名散文)注释:【1】鸠摩罗什:东晋时期后秦高僧,生于西域龟兹国,曾在凉州生活17年,弘扬佛法。【2】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原置凉州大云寺。1.请结合第①段加点的词语,赏析文章开头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吉祥的连枷声午后,日头正烈,明晃晃的阳光像热腾腾的火焰从天空喷向人间。村头,槐树、桉树、枫树、杨树投下的影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如同阳光海洋里一座座可怜巴巴的孤岛。孤岛上,猫和狗挤在一起,在打盹。猫的眼睛眯着,瞳孔如黑线;狗吐出猩红的舌头,迷茫地尖起耳朵,像在倾听。那时,我也在倾听。我听到了啪啪的声音,那是沉闷的声音。先是一声,再是两声,三声;先前还能听出此起彼伏,渐渐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我知道,那是连枷的声音,那是连枷击打麦秸的声音。每年五月,连枷的声音都会在我老家富顺乡村准时响起来,它将暂时淹没村庄周围的蛙声、鸟声和溪水声。五月是麦月,收获小麦的麦月。今天如此,千年前也如此。唐朝的五月,小麦也和今天一样,迎着越来越炙热的夏季风,然后成熟了,于是便有了白居易描绘过的景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几个月的辛苦与期盼,即将变成现实而沉甸甸的收获。自古以来,国家对丰收的重视都无与伦比。比如春秋时代,两国交兵,若遇上收获小麦,那也得商量好:咱们先把小麦收了,再拼个你死我活吧。再如更远的西周时代,每逢麦收,周天子都会告诫诸侯:不得征发民夫,要让他们安心收获。诗人白居易身为朝廷命官,自然无需亲自参加劳动,但他仍然关心农事。他看到的场景令人感慨——和今天一样:麦收时节,太阳毒辣,暑气蒸腾,“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而劳作的人“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切,只为颗粒归仓。锋利的镰刀将熟透的小麦一茬茬地割倒,如果是几个人同时在一块地里割麦,你能听到刀锋割断麦秸发出的哗哗声,那声音如同流水一样不绝于耳。那些埋头劳作的人,一手握麦,一手执镰,一会儿工夫,一大片金黄的麦子就被放倒了,露出小麦生长的紫色土。至于那些被放倒的麦子,它们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用竹篾绑起来,挑回或远或近的家。每一户农人的门口,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院坝:闲时,是一家人的起居地;忙时,便是小麦的晒场。这时候,就该连枷上场了。其实,连枷早在一个月前就做好登场的准备了。一个月前,天气不热,太阳不烈;一个月前,有清亮的雨水,一颗一颗地从天而降,一群从村小放学回来的孩子,仰起头,让雨水落到他们嘴里。雨水是甜的,他们说。那时,他们从村外的竹林穿过,高挑的竹子——慈竹、楠竹、硬头黄、牛儿竹,挡住了雨水。他们仰起嘴巴,没能接到雨水,品尝不到雨水的甜。那时,父亲手握砍刀,在竹林里转悠。他要选一株最适合的硬头黄,硬头黄长得像它的名字——坚硬而黄。它的坚硬,决定了它不能像慈竹那样,被剖成竹篾编竹筐竹篮,而是用来搭棚架、晒架,或是制作各种农具。连枷由手柄和敲杆两部分组成,硬头黄是制作手柄的最佳材料。父亲选中了一株三年生的硬头黄,削去竹枝竹梢,余下六尺长的竹竿,把其中一端用火烤软后劈去一半,折弯,就成了柄。敲杆的材料不能用硬头黄,得用茶树棒——富顺人把它称为茶条。小孩子手腕粗细的茶条编成一排,再通过手柄连接到一起,一只连枷就算大功告成了。一只新连枷,它辛苦的一生,常常从拍打油菜籽开始。四月,小麦还在灌浆,布谷鸟还在最高的桉树上不厌其烦地叫,一个月前开得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早就谢了,结出状如小虾的菜籽。菜籽成熟了,大地由金黄变成翠绿。油菜收回院坝,农人便用刚制成的连枷不断拍打,小小的油菜籽,随着一下又一下的拍打,从狭长的壳里滚出来,像一群散学后的孩子,漫山遍野疯跑。在经过拍打油菜籽的近乎实习性质的工作后,下一步,连枷一年中最繁重的劳作来临了。那就是五月的麦收。一捆捆酥黄的麦子平铺到晒场上,父亲们和母亲们一个个手持连枷,相对排成两行,随着连枷飞起,随着啪啪的声音高低起伏,麦粒从麦秸上脱落下来,渐渐铺满整个晒场。确信已经没有漏网的麦粒了,母亲们弯下腰,把盖在麦粒上的麦秸收走,于是,晒场上只余下麦粒。饱满的麦粒,它金黄的光泽似乎把太阳也逼得退了几步,暗了几分。作为川南农村每家每户必备的农具,一把连枷可以用好几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农具最终的结局,大抵也是在一次次劳作之后,结束于下一次劳作。有时,在那些此起彼伏的啪啪声中,突然传来一次不那么清脆的闷响。那时,我们就知道,一定是有一把连枷,在高强度的劳作中,要么散了架,要么断了柄。成了废物的连枷,它最终的去处是炉膛。干透的茶条和硬头黄,都是极好的燃料,它们足以烧熟一顿饭。前些年,我在关中平原游走,也是麦收时节。辽阔的平原,公路笔直,杨树下,立着高低的农舍。我看到,一些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既不需要镰刀,也不需要连枷。然而,我的老家不行。我的老家是丘陵,小块的麦田像一片又一片的叶子,见缝插针地挂在起起伏伏的坡上坎下,收割机显然无法在这样的地方作业。于是,在我老家,连枷和镰刀还有用武之地。事实上,前些年,偶然看到的一条信息,让我十分惊讶:连枷,竟然早在周朝就出现了——从那时到现在,将近三千年过去了。时代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简单实用的连枷,居然没有任何一点儿改变。最初,连枷不叫连枷,叫枷,也叫拂;到唐朝,便称为连枷了。如果我手持一柄连枷穿越到春秋,孔子一定会笑着亲切地说:“枷。”倘若穿越到唐朝,杜甫也一定会笑着亲切地说:“连枷。”连枷意味着沉重的劳动,但也象征着丰收和颗粒归仓。连枷声声的村庄是吉祥的,它带来金黄的麦粒,黑漆漆的菜籽,圆滚滚的大豆。当然,它更带来那些能吃饱饭的日子——只有在饥饿岁月生存过,你才会明白吃饱饭是如此卑微,又如此幸福。(取材于聂作平的散文)2.文章第一段是景物描写,请结合作者所写景物的特点,简要分析该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渑池来信于德北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寄自日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于老师,您好!之所以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河南小女孩……”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我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本来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不虚此行。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我实在没记得它的初发现地就在河南,更不知晓,它就在三门峡市下辖的渑池县,而我现在距离它也就百余公里的路程。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十分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转而为自己的“博闻多识”而沾沾自喜。当下由朋友安排,驱车去看彩陶。人如果过于得意,上帝一定会给他一点小小的惩戒吧。车程过去大半,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小车抛锚了。等待修车的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吸烟,初秋的蝉鸣噪耳,一支烟只吸了半截,我便丢在脚下,一个人信步往村庄里看风景。我就这么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喜欢四处走走逛逛。⑥走过几户人家,均敞着门,偶见鸡犬进进出出,对我的到来并不稀奇。河南产枣子,这里几乎家家种有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正漫步间,忽一道明丽的色彩映入眼帘。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⑧“你好。”我问候她。她并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回头向屋门处望。随着她的目光去寻,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屋里出来。我赶紧掏出名片递过去,表明自己不是坏人。我指指树上的梨子,做出喜欢的样子。那妇女点点头,我以为得到了她的许可,便摘下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梨子尚未熟透,但香甜的汁液盈了满口。那个女孩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可我并未发现这其中的诧异,满心欢喜地坐到她正写作业的小桌旁,翻动她的作业本,做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⑨我急忙向那中年妇女问寻,才知道,这一家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地少不够种,男主人本来会唱蒲剧,农闲时可唱野台子戏,可是两年前,野台班子因车祸而鸟兽散,男主人病倒在床,这人家,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⑩“那梨子是卖了供娃上学呢。”妇女说。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好半天,反应过来什么,奔踏着出门,一路来到村中的小卖店,把这店里的本子和笔全部买了下来。是的,我把这些本子和笔全都送给了那个女孩。另外,还以赔梨为名义,把五百元钱交到那女孩的妈妈手里。⑪这就是那件事情。⑫当朋友来寻我,告知车已修好,可以启程,而也即将启程的时候,我们的身后响起了清亮亮的一段唱腔——“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良臣……”那女孩一边唱,一边哭,一边向我们跑来,跑到近前,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朋友说:“老于,娃给你唱蒲戏呢。”(选自《北方文学》2020年22期,有删改)3.第⑥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追寻芦花朝霞中的红色传奇高建国16年前的夏天,我受原二十集团军主要首长委托,去上海参加原二十军老战士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走进延安西路64号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来自本埠和杭嘉湖平原的新四军抗战老兵正络绎不绝涌进会场。令我惊异不已的是,鹤发童颜的老战士中,有好几位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我请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十集团军分会会长刘石安统计,会场有26把轮椅,57副拐杖!这个撼人心灵的数字,使我感受到我军铁一般的风骨。看到几位大姐相携进场,我问她们是二十军哪个单位的。“我们是二十军文工团的!”笑语朗朗,自豪充盈。我立刻想起了原二十军文工团团长陈荣兰。这个1944年从上海奔赴浙东参加新四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考验的女战士,1953年从朝鲜回国后转业回上海,不久进入上海沪剧团任党总支书记、分管业务的副团长。在她领导下,上海沪剧团大胆推进戏剧改革,由演“西装旗袍戏”转向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创作出红色经典《芦荡火种》,后改为京剧《沙家浜》。主席台上,我幸遇二十军老战士崔左夫。虽是初次谋面,但他所写的《血染着的姓名》引发沪剧《芦荡火种》创作,早已传为美谈。1948年9月我军攻克济南后,胸嵌敌人子弹、在阳澄湖养过伤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刘飞率部队南下,11月8日于江苏新沂窑湾镇一举歼灭国民党第六十三军。战后,新华社战地记者崔左夫前来采访。刘飞没有给他介绍制胜秘笈,反而带他去运河西岸看部队。秋风萧瑟,芦花似雪,刘飞的芦荡记忆被唤醒,给崔左夫讲起1939年新四军伤病员在阳澄湖养伤的往事,嘱他胜利后一定写写这些坚守芦荡、最终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种。1957年,崔左夫赴苏南采访写出《血染着的姓名》。翌年,陈荣兰在南京邂逅老战友崔左夫,看到这篇文章如获至宝,随后组织创作了现代沪剧《芦荡火种》。那天,我在主席台还见到了刘飞的大儿子刘建华。严格说来,他并非刘飞长子——1944年,他的那个已会跟战士出操的3岁小哥哥刘非常患了白喉,军医准备给他注射青霉素。刘飞赶来制止说:“这种药是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搞来的,是给战士救命用的,我的孩子不能用!”3天后,刘非常在妈妈怀里痛苦离世。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竟蕴藏着这么多新奇瑰丽的原生矿藏!会后,我第一次赶赴常熟沙家浜寻访。虽说时令尚不是“芦花放,稻谷香”的秋天,但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白鹭在火焰般燃烧的湖面翱翔,乌篷船游弋在绿意盎然的芦苇丛中……触景生情,追寻芦花朝霞中的红色传奇的创作冲动,从我脑海中奔涌而出。2015年初,我开始创作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我用心研究毛泽东有关论著和新四军史料,再赴阳澄湖和刘飞养伤的上海同仁医院等地采访,掌握了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谋篇布局时,我努力站在时代高峰透视这段历史,用1939年起与刘飞生死相伴并成为他身体一部分的子弹贯穿全篇,凭借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的珍罕故事和细节,在战争与文化的双重书写中再现从子弹到经典的壮丽史诗,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和社会图景。创作中,我久久为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的命运而嗟叹。1940年冬,胡广兴找到常熟县委书记任天石说:“我瘦马负重,只能走到这里了。我到上海后做点儿正经生意,绝不会做一件不利于共产党的事,我相信抗战必胜。”在日伪围困阳澄湖妄图饿死芦苇荡中的新四军伤病员时,中共常熟县委地下联络站站长胡广兴,让侄子胡小龙嘴衔芦苇管换气潜水,趁夜暗推船进入芦苇荡,连夜把伤病员转移到张家浜。脱险伤病员中有开国中将刘飞和开国少将黄峰。胡广兴入党前开老虎灶,娶有两个老婆。组织上要求党员一夫一妻,他无力改变现状又愧对组织,遂与胡小龙两家乘船去上海经商。沪剧《芦荡火种》中茶馆老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