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包含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间关系的态度。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得以生存、发展,同时也向自然环境排放废弃物。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产生矛盾、出现问题,也会在自然因素及人类调控下协调统一发展。因此,人地关系在矛盾和协调之间动态变化。环境问题便是在这样的情境下产生,也在这样的变化中发展。基于世界各国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我国在科学发展观念的基础上又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制定了若干发展战略。本单元聚焦于环境与发展,设计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三节内容。本单元结构如下图所示。本章内容第一节讲述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总体上可以遵循“情景感知-知识建构-思维认知-分组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展开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部分环节问题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故本节可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实例来进行讲解,收集更多的相关视频和图片材料来加深对重要环境问题的认知。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生接触较少,涉及相关知识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对教材讲授的相关材料了解较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身边实例进行讲解,降低内容的抽象性,让抽象内容具体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了解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措施和重大意义。在第二节教学中可以遵循“情景感知-内涵剖析-分组探究-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引导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问题和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紧密联系,把整洁内容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培养人地协调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的问题,培育他们成为和谐世界建设的参与者。第三节可以采取“问题驱动-主体探究-共同构建”的教学模式思路。教学中先分析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再运用各种地理工具,收集本地区域资料,将某项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迁移应用到解释现实中区域事象的分布,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并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总结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再次回到教材和地理原理,从理性角度思考战略制定的原因。“问题研究”是从食物入手讨论人地关系,探讨我们在食物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如何减少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教材设计的步骤学生可以进行探究、分析和讨论,并自己动手开展实地调查,增强地理实践力。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展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隐含着要素综合的思想,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动态发展不平衡人地矛盾平衡协调发展环境问题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应对问题措施探究应对策略探究问题表现及时空差异探究问题成因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目标要求本单元在落实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基础上,还着力于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在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本单元是人教版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个单元,从单元设置不难看出,此单元是对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和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相互关系整体认识的提升,也是阐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及发展途径的理论基础,是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的主要教学内容。从高中教材的整体设计角度看,本单元也是学习选择性必修2“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3“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等内容的纽带。本单元既为学考理解人地关系进行了基本的理论发展介绍,也为后面选考深入学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提供了进阶空间。地理学最终研究的问题要落实到人地关系上,解决生活中重大的地理问题。本单元聚焦环境与发展,是全书的最后一单元,也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内容的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必修二是人文地理学,主要学习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在掌握人口与人口问题、人了的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等),我们逐渐发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很多地理问题的出现。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要避免这些问题,解决这些已经出现的问题、扭转正在发展的问题趋势,需要我们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人们总结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为其他国家、地区提供借鉴。根据前面的教材结构分析,本章教材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其中,前两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的“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其缘由”。第一节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主要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第二节则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着眼世界,解决“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第三节内容非常丰富,落实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的“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海南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教材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能用更上位,更综合的眼光对人地关系、发展观念、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本单元教材三节内容均以一个“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然后在引入标题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材设计“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和活动教学,增强说服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内容结构如下: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2.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3.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4.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能够:1.区域认知。结合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2.人地协调观。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明确其产生的原因,调控人类活动,解决环境问题。3.综合思维。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理解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及其表现。4.地理实践力。能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分析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海洋主权和领土完整三、单元教学目标1.运用视频、文字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结合相关资料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帮助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3.运用视频、文字等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认知到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和方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意识。课时教学安排及教学目标课时安排: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执行:李祝(安徽省砀山中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学业质量水平根据资料说出主要环境问题(水平1);根据资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水平3);结合区域资料,确定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水平4)。(二)核心素养结合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区域认知);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综合思维);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成因教学难点:运用不同区域实例或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课时安排: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课时)第1课时执行:朱德贤(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第2课时执行:刘磊(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一)学业质量水平结合资料,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水平1);能够结合材料,判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水平2);能够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某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水平4)。(二)核心素养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及考察,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学难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课时安排: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2课时)第1课时执行:朱娜娜(安徽省灵璧县第一中学)第2课时执行:王游游(宿州市第三中学)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第1课时)。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第2课时)。(一)学业质量水平第1课时:结合资料,说明主体功能区的含义和主要区域发展战略(水平1);结合资料,说明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主要区域发展战略的区域特征(水平2);能够运用资料,指出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发展方向,指出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分析典型主体功能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典型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地理背景(水平4)。第2课时:结合资料,举例说出海洋的作用,海洋权益的表现形式(水平1);结合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特点,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水平2);结合资料,分析发展海洋经济的措施和重要意义,维护海洋权益的方法和途径(水平3);能够运用海洋权益的相关理论,为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权益出谋划策(水平4)。(二)核心素养第1课时: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人地协调观)。第2课时: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我国海洋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证明我国的领海及海洋权益的合法性(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海洋问题,探寻不同问题的解决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人地协调观)。(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及依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及举措教学难点: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执行:潘德文(安徽省萧县中学)教学目标通过资料,认识不同产地、应季与反季节的食品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综合思维);通过资料,认识不同包装的食品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综合思维);通过讨论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人地协调观);结合实地调查,完成应季蔬果的调查表,制作低碳晚餐(地理实践力)。单元教学活动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是学生在掌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后,为了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落实学生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阐明的人地矛盾与可持续发展的转接点,对以往各章节所学人地矛盾的总结和升华。本节内容知识体系由环境问题的概念、原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差异几部分组成。直接介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材通过大量实例引导学生对每个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加深对环境问题类型的理解。学情分析本节课知识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学生有切身实际的感受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学习难度低,学习兴趣高,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学生前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成体系,没有深入的思考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规律。该阶段的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知识欠缺系统的理论分析,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该阶段学生活跃,利于展开课堂讨论、分析,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差异。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从多个维度对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地理实践力: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地关系模式图,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表现。难点: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生态文明的含义以及二十大召开这一时事热点问题,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多媒体手段导入:引导学生观看环保公益广告视频探究问题:视频中出现哪些环境问题?借此引出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视频出现的环境问题,举例说明相关环境问题。利用时事热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利用视频直观展示环境问题的危害,引发学生内心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投入。【核心素养解读】利用PPT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内容。学生仔细听讲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明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提升其对重难点内容的专注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展示1750年-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1990-2020世界各国碳排放量统计、2010-202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变化趋势图,让学生分析图表信息并回答。2.结合人地关系模式图,提出问题:(1)解读人地关系模式图说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解读人地关系模式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举例说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教师总结环境问题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学生读图分析图表,回答图表信息;组内讨论解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相关问题,并举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好的理解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对地理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技能;资料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教师介绍20世纪“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强调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学生认识并理解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并能举出相关的案例。通过举例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地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探究一】生态破坏PPT展示课本图5.4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起环境做出对人类社会不利的反馈。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99页活动题目部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出答案,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成因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直观感受,增强学生共鸣感。【承转】了解了环境问题的类型以及原因,对环境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了环境问题是普遍发生的,那么全球各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否具有一致性?阅读教材思考环境问题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下所表现出的特点。衔接上下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的特点,加深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PPT展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在我们善变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学生仔细观看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的图片。直观形象的展示各种环境问题,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的理解。【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势与空间分布差异】引导学生回忆第一部分所展示的环境问题,利用PPT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在城市与乡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下的呈现的特点。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的案例证明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回忆该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思考环境问题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呈现出的特点。学生举例说出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PPT展示出当下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为例证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势。让学生自主总结,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归纳能力。锻炼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住环境问题不但具有共性,同样也有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整体性的认识,掌握环境问题内在整体行原理,认识到环境保护需要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参与。【活动探究二】生态破坏展示岛国图瓦相关文字材料与图片,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小岛现在面临的忧虑是什么以及给出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学生根据PPT展示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小组代表进行展示。落实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要求,理解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区域内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会造成区域内区域内其他地理事物的变化。【课堂小结】通过PPT列出的本节课思维导图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进行知识回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加深学生的记忆。【课堂巩固】列出高考真题让学生进行联系,并且进行讲解(附后)。学生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课后完成相关要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地理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资源用以教学辅助作用,通过大量的视频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有有更深层次的感知。尤其是利用视频日本福岛核事件核废水的排放导致的局部环境问题演变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思维。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通过活动探究,加强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作用。【课堂巩固】习题(2015•上海卷)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D.6月到8月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单元教学活动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在上一节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已经有了基础认识。本节的内容侧重于人地协调观培养。本课时内容的编排思路是“背景-内涵-原则”。开篇承接第一节末尾的环境问题,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诞生的背景。在“背景”部分教材配图说明1972年以来的国际大会及重要议程,并辅以案例说明最新的国际动态。可持续发展不再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而是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也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有三方面,其中暗含着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也和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密切呼应。本节设计了以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活动”,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角,能够综合多方面信息,运用原则评价各国责任,体现对综合思维的指向。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并不陌生,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在上一节,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已有了基础认识,但是对产生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也就是人地关系的思考还不够深刻,缺乏对身边实例的关注,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理解。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并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原则。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自身体验,分析人类不同发展阶段人地思想的表现。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通过工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了解改变发展观念的必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难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国家湿地公园石龙湖风光”(配文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泗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几组图片,感悟泗县近些年的巨大成就。点评学生发言,说明学习课题。观看图片,结合自身体验,对比分析泗县近些年取得的巨大变化。学生代表汇报。感悟家乡变化,促进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出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承转】开始之前,请大家先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又确立了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展示课程标准要求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了解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共同说出。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提升学习效率。【活动探究】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08页“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引导学生用简短语言概括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速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人地关系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表现。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环境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图5.8,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是怎样提出到初步得到世界公认的。展示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会议的系列主题,介绍各次会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阅读教材,学生代表汇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现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理念是如何形成的。【承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什么?展示可持续发展概念,引导学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解读,结合文字、板书说明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内涵,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阅读教材,思考:①什么是可持续发展?②指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组成及关系;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④“人的管理调控”的作用?领会“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发展上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不是单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结构示意图的逻辑分析能力,提升综合思维素养。【承转】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活动探究】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展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指出代表性国家(美国、中国)。展示探究内容(教材104页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强调“共同”和“责任”内涵。展示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的相关材料。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其中的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展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竭泽而渔”“污染转移”等为内容,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三原则阅读教材103页内容和104页“活动”,分析在全球环境质量的国际合作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小组探讨,形成小组意见,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成员补充。阅读相关材料,了解中国的大国担当、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可持续思想。思考,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综合思维,认识到共同责任与区别责任并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责任是变化发展的,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学习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渗入学科,深入思想,更好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展示“案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是怎样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点评学生发言,强调“优质教育”等,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学习埋下伏笔。读图,思考归纳,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进一步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随堂巩固】展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重点强调“共同富裕”理念速读习题,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们党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实践。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做文明学生,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风貌。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倡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布置作业】1.了解国家在教育扶贫方面的政策,并举例说明对我们的影响。2.搜集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举措。课后搜集资料,完成相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是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原则,教学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注重案例分析,渗透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倡导学生将理念转化为个人行动自觉。但知识融合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涉及的教学环节也比较多,有多个学生活动,应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时长。单元教学活动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二节内容,本节要求学生先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掌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本章有三节,分析教材可知三节内容是递进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本章的开篇,也是“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这两节内容也是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的基础,故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关于“环境与发展”,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高中阶段之前也有涉及,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没有系统的学习。另外,本节课以家乡作为案例,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思维也很活跃,对于家乡的环境问题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的表述的往往不够准确,存在偏差,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地理专业术语来表达,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图文引导学生认识家乡宿州的范围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特征,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综合思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消除贫困的措施和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稻田养虾的生态农业体系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稻田养虾的生态农业体系图和课后的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从宿州的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中,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体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倡导更多人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来。教学重难点重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难点:理解“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手段课前导学案预习、希沃白板、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可持续发展,在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那么一个地区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展示图5.11“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示意”,引导学生思考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思考,表述三者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通过读图、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承转】宿州市怎样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蜕变成国家级文明城市?近年来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回顾宿州市的发展变化。可能的答案:宿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多;劳动力丰富;……通过对家乡变化的探讨,促使学生对家乡的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活动探究】宿州的蜕变之路视频展示:宿州市市情短片图片展示:宿州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介绍宿州市政府确定“特色产业+教育扶贫的”的脱贫开发模式问题1:徽香源烧鸡厂是怎样带动农户致富的?引导学生认识具体措施,通过材料总结发展特色产业和教育扶贫对消除贫困的作用。材料呈现: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带动1.宿州市发展羊肚菌产业可以带动哪些产业发展?2.为宿州的羊肚菌产业发展提出你的建议。3.消除贫困的措施还有哪些?认真阅读材料,找关键词。第一调查小组组长发表调查报告学生们听后积极讨论,纷纷发言。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具体措施,思考发展特色产业和教育扶贫对消除贫困的作用。聆听思考,回答问题。宿州的蜕变之路,在这成功又艰辛的道路上,为学生留下的经验和感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有阶梯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认识宿州市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和作用,培育“富强”“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区别,意识到发展观念的改变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材料呈现:夹沟镇青山村大学生王琳回乡创业事迹。【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画出稻田养虾的生态农业农业体系图。通过希沃白板移动授课功能上传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评价总结。问题:分析这种模式带来的效益?由生态农业转入循环经济,进一步总结绿色经济。材料呈现:播放新华社新闻: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煤矿塌陷区发展漂浮式光伏发电【合作探究】朱仙庄煤矿塌陷区发展漂浮式光伏发电有什么优点?归纳总结。第二调查小组组长发表调查报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绘制思维导图,展示成果并表述观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视频信息分析宿州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藕虾和稻虾的共生入手,理解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循环经济的特点通过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发展,进一步认识绿色经济。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培育“文明”“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展示宿州市公交发展新成就,引导学生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问题: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第三小组组长发表调查报告,学生们听后积极讨论,纷纷发言(衣、食、住、行,垃圾分类,新能源等……)提倡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呼吁学生树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意识,积极行动起来。【课堂小结】展示可持续发展系统,强调可持续发展内涵,展示近年来宿州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今天我们了解了宿州市蜕变背后的故事,回看这段历程,我们发现是政府规划、制定、实施各种扶贫政策和科技教育帮扶;数字和云计算产业的入住,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人民群众的勤劳、实干,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能,提倡可持续消费,在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这些途径,最终实现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为家乡的发展倍感欣慰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呼吁同学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呼吁同学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布置作业】1.选择一个离你家最近的公园绿地,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它的生态作用。2.为宿州市的公园绿地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实践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具体措施,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务相当重,而且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切入点。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结合,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事情,或许能更好的理解宿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效果很好。本节课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过渡不够自然,讲得较急,活动探究的题目设计有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单元教学活动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1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节内容比较丰富,落实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的“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学习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理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背景和具体措施。在分析主体功能区的确立时,要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在分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要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分析区域适合发展的产业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可以采取“问题驱动-主体探究-共同构建”的教学模式思路,教学中先分析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再运用各种地理工具,收集本地区域资料,将某项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迁移应用到解释现实中区域事象的分布,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并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总结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再次回到教材和地理原理,从理性角度思考战略制定的原因。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中国地理,对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国家发展战略接触较少,涉及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材讲授的相关材料信息了解较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计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同学们了解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措施和重大意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认识到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和优势。综合思维:通过案例,简要分析“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及其分类;通过国家区域协调战略,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的地理因素。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结合乡土地理知识,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案例,简要分析“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及其分类;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土开发和保护中的作用。难点: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及案例了解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生活即地理,地理即生活。我们要善于用地理之视角观察生活,用地理之思维感受生活。下面请观看《宿州新闻》。播放视频《绿水山森林城生态宿州底色亮》提问:大家知道新闻中提到的各项措施是根据谁提出来的什么理论指导下实施的吗?讲解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提问:中国近20年来提出并实施了多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哪些?【承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播放视频埋下伏笔导入主体功能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国家的重大战略融入生活。展示课程标准要求【承转】建设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我们先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美好愿景执行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建设主体功能区战略设问:建设主体功能区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问:什么是主体功能?归纳总结。提问:我们宿州市的主体功能是什么?设问:为什么要建设主体功能区?【承转】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有差异的,确定主体功能区通常考虑了哪些地理背景呢?【探究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09、110页,分组探究:第一组:我国的地形特点?对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做出评价?第二组:我国其他资源的分布状况?水资源的现状对区域主体功能的确定有何影响?第三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如何?哪些地区生态极度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所占的比例?对主体功能确定有何影响?第四组: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主体功能确定有何影响?【承转】基于以上国情,我国应该建设怎样的主体功能区?展示图5.19《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强调:“开发”是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展示图5.20《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小结本部分内容。【承转】下面我们就结合我们所在的宿州市的情况做一个课堂活动。请大家以《宿州市主体功能区划图》为参考,结合课前你们查询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完成以下任务。【探究活动二】展示《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展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视频展示: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总结提升:在激烈的交流和表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大家的基本的地理的素养还是很不错的。相信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论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生态环境内化为生产力的内生变量与价值目标,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和价值诉求,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突破了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僵化思维,内含了保护、改善与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明确本节课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阅读教材,了解主体功能区概念,回答问题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回答阅读教材,分组合作探究相应问题,小组形成结论,代表汇报。阅读图5.19,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聆听、思考阅读图片,了解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分组思考:1.找出宿州市各类主体功能区及分布。2.以灵璧县为例,谈谈其经济开发的优势和潜力。3.以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说明这里禁止开发的原因。4.综合上述活动的结果,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分组合作探究,形成小组观点,代表汇报。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学生理解主体功能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时政新闻,分析实事,自觉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问题设置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选取宿州市作为案例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体现学科价值。结合乡土地理知识,体现家国情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重点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承转】建设主体功能区是从全国尺度的层面完成区域主体功能的划分,它确定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一个总体的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区使国土开发有了适合各自区域特征的路径,而中国发展是一盘棋,还需要做好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共谋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另一个区域尺度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探究活动三】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展示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图,讲解学习目的,指导学生从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的角度,合作探讨长江经济带如何独具优势,又独具潜力?引导学生从内河航运、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方面综合评价交通优势;从内部经济的互补性、南北的辐射作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提升。【承转】在四大优势的加持下,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凸显出来了,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东中西部的互助合作。提问:何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承转】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多年来已经初具成效,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强,在我国国土开发和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因为长江上中下游、东中西部都能做到一条心协调发展,在这个大的战略的指导下,整个经济带已经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也不断提高,下面通过一段影片看一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改变。播放长江经济带相关视频。提问: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效?阅读教材113、114页,思考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形成小组观点,代表汇报。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一轴、两翼、三极、多点”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态地位和经济两个方面认识长江经济带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课堂小结】建设主体功能区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的一项举措,基于我国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建设主体功能区必须要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分”!区域尺度的战略是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一个“合”,大家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着眼全国一盘棋,除了“分”以外,我们还要协作、合作。再然后就是去拓展空间,经过“分”、“和”,还要开拓新的经济空间,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相信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战略,我们必能实现“分秒必争创特色合力同心硕果丰”的美好愿景!总结归纳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布置作业】查阅资料,对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区域范围、地理背景、发展举措、意义等方面,可以列表比较)完成相关要求深化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在区域协调方面作出这个重大战略的背景意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把教学任务交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辅助多媒体教学方法,直观演示相关知识点学生应该能掌握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把新知识和本区域相结合,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融入,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彰显学科价值。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好。单元教学活动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2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分成两部分,一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先从开发海洋的必要性开始,然后阐述我国的海洋国情,并表明国家对海洋开发的态度和举措,加深对国家海洋经济开发格局的理解;二是维护海洋权益:先说明对海洋权益诉求的变化,然后阐述了海洋权益及其范围的概念,之后介绍我国领海的现状,最后论述了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学情分析学生对国家发展战略接触较少,涉及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材讲授的相关材料信息了解较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当前南海的实际情况,通过“蛟龙”“国信一号”等材料,激发同学们了解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措施和重大意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地理背景。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我国海洋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能够证明我国的领海及海洋权益的合法性。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海洋问题,探寻不同问题的解决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教学重难点重点: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难点:发展蓝色经济与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展示微视频《习近平的海洋强国梦》,提出问题:什么是海洋强国?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点评学生发言,强调海洋强国的含义,指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说明学习课题。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代表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取得的新突破和海洋事业发展的新成就,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布局等相关知识的兴趣。【承转】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呢?我们地理中常说,在那里,知道有什么,才能做什么和如何做。那么,首先就要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活动探究】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指导学生分析教材115-116页的图文信息,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提问:面对这些条件,我们要秉持着利用与治理的理念,根据我国的海洋国情,我们开发利用的内容和治理的角度分别有哪些呢?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深潜器、蓝鲸二号、国信一号、2019年中国管辖海域水质分布示意图等,展现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成就,强调开发资源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展示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强调我国海洋经济开发格局为点面结合,领会海洋空间的区域性特征。阅读教材115—116页,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并找到其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回答。观看图片,感悟中国发展成就。阅读案例,了解“一带九区多点”内涵及海洋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学生合作挖掘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让学生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理解更清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增进学生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展现我国探索、开发海洋的能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承转】刚刚我们探讨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建设海洋强国另一重要举措,维护海洋权益。展示海洋权益相关概念,补充领海基点和领海基线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6、117页,分组探究、介绍名词概念。播放台湾海峡位置示意图,提问:美国军舰过航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同学们该如何反驳这错误的言论?强调美国这是意在为其操弄涉台问题,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制造借口。阅读教材,学生代表汇报。一组到五组分别介绍: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外部界限。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视野和角度去看待海洋权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念,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承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而其中200多万平方千米在我国南海地区。同学们,让我们将目光放在我国南海地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7、118页,提问:阅读教材并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历代管辖)借助教材图5.25认识和了解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和主张。【承转】那么南海岛礁的争端是因何而起呢?展示资料“九段线”和案例“永署岛由礁变岛的转变。”讲解外部势力对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觊觎和中国的应对措施。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说明中国对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中国在南海权益主张的正当性,培养综合思维。【承转】让我们将目光从南海转移到东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8、119页提问: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P118页,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从历史记载、地质角度、国际条约等方面归纳总结)播放图片: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补充:2022国家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题“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阅读教材,思考归纳,学生讨论,代表发言。通过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主张,认识中国和平利用海洋资源的国际形象。【课堂小结】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总结归纳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完成相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板书设计】建设海洋强国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二、维护海洋权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讲述的是海洋强国战略,主要围绕拓展海洋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利益两部分展开。这部分内容需要大量的材料支撑,讲述海洋国情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去看待,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分析,有利条件如何利用,不利条件怎样克服。在这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地理基础,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维护海洋权益方面,学生知识储备更少了,这部分知识我的讲解和举例相对多一些,通过大量的事实和资料证明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神圣不容侵犯。单元教学活动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章的主题为环境与发展。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饮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地关系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食品的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和消费环节都会消耗能量。以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衡量,碳排放量较低的食品就是低碳食品。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从减轻环境负担的角度,从食品生产的安全角度,人们都希望选择低碳食品。问题研究“低碳食品值多少?”聚焦于低碳食品,旨在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动手制作低碳饭菜,在整个饭菜的准备或制作中认识低碳,从而努力做一个低碳、绿色的消费者。完成本问题研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实践力。学情分析经过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高一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如何吃出美丽、吃出健康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故教师可从萧县的特产出发,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教学目标区域认知:了解萧县本地的农产品。综合思维:通过资料和活动,认识不同产地、应季与反季节、不同包装食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分析在食品的生命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理实践力:结合实地情况,完成低碳食品的制作。人地协调观:通过对食品选择或制作形成绿色健康和低碳的消费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查阅资料,了解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存在差异性。难点:结合实地调查,完成应季蔬果的调查表,为父母制作爱心低碳食品。。学习评价设计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生:1.利用周末时间每位同学自主学习低碳食品相关知识并制作一份低碳午餐或者晚餐,小组交流后推荐一位同学开学后在课堂上利用图片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阐述自己对低碳食品的理解。2.分组完成当地常见应季蔬果调查表。调查萧县当地反季节蔬菜供应方式,结合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为什么选择本地、当季蔬果?果蔬名称月份123456789101112师:利用社交软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或引导。【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假期作业和两张农村大席的照片导入师:在假期除了给你们留了这两个作业外,还跟一部分学生聊了一个话题:关于吃,你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一位同学给我发的不仅我会感兴趣,相信大家也会感兴趣(展示大席照片)。农村大席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菜种多、吃得香。但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农村大席,从低碳食品的角度看待农村大席。(课件展示:问题探究-低碳食品知多少)课件展示本节的学习任务:1.什么是低碳食品?2.为什么选择低碳食品?3.在食品生命周期中如何做到低碳?下面我们就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什么是低碳食品呢?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理解的。(课件展示成果分享一的任务和要求,并通过链接导出学生作品)【成果分享一】第1、2组展示制作的低碳午餐或者晚餐,并阐述自己对低碳食品的理解。生:略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同学们在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都尽可能做到减少碳的排放量,考虑到了食品生产、选材和制作等环节,非常的吻合我们书本上的定义。(课件展示低碳食品的定义)课件再次展示大席照片,并设置问题:我们常见的农村大席是否符合低碳食品理念?生:思考并回答师:点评。【承转】随着现在社会等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思想也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关注低碳食品。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低碳食品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个问题。(课件展示:活动一)【合作探究一】根据所学知识和对低碳食品的理解,解释为什么选择低碳食品?生:讨论并回答。师:点评总结。(课件展示:交通、工业、农业碳排放比例)从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碳排放比例超过了交通。有些机构统计如果考虑到食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碳的排放比例甚至可以达到37%,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关注农业重点碳排放,要减少碳的排放,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因而解决或者缓解同学们所说的危害。那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碳的排放呢?下面我们以活动题的形式完成这个任务(课件展示小组活动二)【合作探究二】根据低碳食品的概念,分析在食品生命周期中如何做到低碳?要求:第3组从生产环节分析;第4组从运输环节分析;第5组从消费环节分析;其余小组可以进行补充。生:讨论回答。师: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和总结1.生产环节: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科学高效使用肥料,改善土壤健康;改进牧群管理技术,回收利用粪便中的甲烷;防止森林砍伐。降低食品加工和制造环节中的碳排放,降低包装复杂性并改用可回收材料,推行绿色包装。2.运输环节:加强食品物流环节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物流效率,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降低碳排放。3.消费环节:食品选择:多购买应季、本地食品,减少运输环节。设置问题:为什么要多选择应季和本地食品呢?(超链接导出:成果展示二)【成果分享二】完成当地常见应季蔬果调查表。调查萧县当地反季节蔬菜供应方式,结合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为什么要选择本地和当季蔬果?第六组展示其成果师:点评总结1.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的蔬果在交通运输、冷藏保鲜等环节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2.与应季相比,反季节生产和保存的蔬果会增加温室大棚、冷库等设备的投入和能源的消耗,加大温室气体的排放;栽培过程中需投入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食品包装:尽量选择简化包装的食品,不使用一次性包装袋。师:食品过渡包装会带来产品价格的虚高和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许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固体废弃物污染、包装材料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等。因此我们要尽量简化食品包装。我们如何做到尽量简化食品包装呢?(展示小组活动三)【合作探究三】: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食品的过度包装?提示:第1、2组从国家角度分析;第3、4组从企业角度分析;第5、6组从消费者角度分析。生:讨论和回答。师:点评和总结。(展示课件)国家:规范食品包装标准,限制食品过度包装;通过政策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企业: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正确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个人:倡导节约风尚,养成合理和绿色的消费习惯。食品搭配:均衡膳食,避免肉类过度消费、细粮和粗粮搭配。师:(超链接导出不同农产品碳足迹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是不同的,肉类和植物类差异较大,即使是肉类中或者粮食中的碳排放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在饮食中要合理搭配,增加“白肉”和粗粮的比例,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够尽量降低碳排放。食品烹饪:健康烹调,减少煎、炸、烧、烤等产生很多油烟的烹调方式,增加蒸煮等烹调方式,减少调料的使用。厨余垃圾:减少食物浪费,做到光盘行动,尽量减少厨余垃圾并做到正确处理厨余垃圾。【承转】通过以上环节的努力,我们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碳的排放量。(课件展示农村大席)设置问题:针对农村大席中的问题,试从低碳食品理念的角度给出改进措施。生:思考并回答。师:点评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其中就有一条针对酒席的,倡导限制宴席数量和标准,甚至有些地方倡导不办流水席。这些在减少铺张浪费的同时也会减少碳的排放。【承转】我们在生活中不仅可以通过选择低碳食品来实现降低碳排放,还有许多的方式可以做到减少碳排放(课件展示低碳生活)。【课堂小结】我们的国家也非常重视低碳,把每年6月15号设为国家低碳日,并向世界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相信通过我们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定会实现目标,共建美好家园。【布置作业】结合本节分析思路,试分析如何在工业中做到低碳?【板书设计】低碳食品知多少1.什么是?2.为什么?3.怎么做?教学反思为什么选择低碳食品这个问题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学生对此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欠缺。单元教学作业(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滥伐森林 B.草场退化C.土壤污染 D.沙尘暴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①林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④臭氧层破坏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滥伐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答案1.A2.D我国南方某山区产业以耕作业和矿产开采为主,20世纪70年代,该地“红色荒漠”面积有所扩大。据此完成3~4题。3.“红色荒漠”面积扩大导致该地()A.生物种类增多 B.河流含沙量减少C.地下径流减少 D.降水量明显增大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适宜()A.推广立体农业 B.鼓励发展放牧业C.增加粮食种植 D.加大矿产开发力度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地区大量耕作业和矿产开采,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的现象,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由于坡面径流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一个地区降水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红色荒漠会对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明显增加,因此A、B、D错误,C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由于过度的耕作与矿产开采导致该地“红色荒漠”现象严重,因此C、D不符合可持续发展,C、D错误;当地丘陵山地面积比例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推广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A正确;由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可耕作面积小,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B错误,故选A。答案3.C4.A下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5~6题。5.目前()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6.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解析第5题,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区内流区、外流区均有,A错误。据图分析,我国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生态脆弱区类型较复杂,B错误。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人类活动不合理,加剧生态破坏,加上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天山南侧山麓是荒漠,北侧山麓降水较多,但仍属于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严重,C正确。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降水多,滑坡、泥石流多发,生态不稳定,D错误。第6题,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A错误。②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错误。③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植被,C错误。④地位于云贵高原,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樵采,D正确。答案5.C6.D读“2017年国庆‘一带一路’花坛设计图”,完成7~8题。7.对图中景物的合理解释是()A.大雁塔位于西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B.帆船靠风力行驶,是地域联系的唯一方式C.椰子为海南特产,是丝路贸易的主要商品D.骆驼为运输工具,适应干旱自然地理环境8.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②我国石油资源出口③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④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7题,大雁塔位于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A错;帆船是地域联系的方式之一,B错;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贸易的主要商品是陶瓷制品和丝绸织品,椰子不是丝路贸易的主要商品,C错;骆驼是干旱地区的主要运输工具,D对。第8题,我国石油资源需要进口,②错,正确答案选C。答案7.D8.C读图,完成9~10题。9.水域①是()A.内水 B.毗连区C.公海 D.领海10.专属经济区包括()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9题,内水是一国领陆范围以内的河流、湖泊和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内海、海湾、海港和海峡内的水域。故水域①是内水,故选A。第10题,②为12海里,属于领海;③为24海里,为领海和毗连区的范围;④的外缘到200海里,属于专属经济区,指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包括毗连区,不包括内水和领海,即③④的范围,故选C。答案9.A10.C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11.该会议多项成果的达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因()A.公平性 B.持续性C.阶段性 D.共同性12.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1题,在判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时:“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该会议多项成果的达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12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减缓工业化进程;植树造林不是减排的措施,是缓解气候变暖的措施,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降低碳排放,故D项正确。答案11.D12.D很多人认为指狐猴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回答13~14题。13.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14.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是()①指狐猴生长的环境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3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濒临灭绝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第14题,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与题目要求不符。答案13.D14.D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回答15~16题。15.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16.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B.上游资源丰富C.宜宾以下可通航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解析第15题,“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第16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岸特别是中下游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