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一含解析_第1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一含解析_第2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一含解析_第3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一含解析_第4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十一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考点专项打破练习(十一)1、某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以以下图所示,电池反响为:Li1-xCoO2+LixC=LiCoO2+C。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放电时,电子从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B.放电时,若转移1mole-,碳资料将增重7gC.充电时,锂离子经过隔阂进入右室2-=Li12+D.充电时,a极反响:LiCoO-xe-xCoO+xLi2、如图是一种锂钒氧化物热电池装置,电池总反响为xLi+LiV3O8=Li1+xV3O8。工作时,需先引发铁和氯酸钾反响使共晶体融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组装该电池应该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变波及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电能C.放电时LiV3O8电极反响为:xLi++LiV3O8-xe-=Li1+xV3O8D.充电时Cl-移向LiV3O8电极3、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初次提出一种新式的Li+电池系统,该系统搜集采纳含有I-、Li+的水溶液,负极采纳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纳LiNO3溶液,聚合物离子互换膜作为隔阂将1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分开(原理表示图如图)。已知:I-+I2=I3,则以下相关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C.充电时,Li+从右向左经过聚合物离子互换膜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响式为:4、一种打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以以下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一样,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构成及浓度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2+-B.放电时.正极反响为:Mg+2e=Mg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复原反响D.该电池充电时,Cl-有向基层挪动的趋向5、对于以下各装置图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2A.用装置①精华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响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化6、LiFePO电池宽泛用于电动车。电池反:Li+FePO4LiFePO电池的正极资料是44LiFePO4,负极资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放电过程充电过程ALi+向电池的正极迁徙化学能转变成电能B能够加入磷酸以提升电解质的导电率阳极的电极反响式为LiFePO4-e-=FePO4+Li+C若正极增添7g,则有NA个电子经电解质由阳极资料的质量不停减少负极流向正极D如有nmol的Li+迁徙,则理论上负极失掉n阴极的电极反响式为Li++e-=Limol电子37、已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响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获取单质Ni的实验装置以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极Y应为LiB.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停减小C.X极反响式为FeS+2Li++2e-Fe+Li2S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归并,则电解反响总方程式发生改变8、利用食盐水制取ClO2的工业流程以下图,装置①中的反应:NaCl3H2O?NaClO33H2?,装置②中的反响:2NaClO4HCl2?Cl22.32ClO2NaCl2HO以下对于该流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Cl2、NaCl都能够循环利用B.装置①中H2是阴极产物4C.装置②发生的反响中,Cl2是氧化产物,NaCl是复原产物D.为了使H2完整转变成HCl,需要向装置③中增补Cl29、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响以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X极为电池的负极B.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成电能C.电池工作时,Y极上发生复原反响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停减少10、电解硫酸钠溶液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以下图,此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a电极反响式:2H--2O+2eH2↑+2OH5C.离子互换膜d为阴离子互换膜(同意阴离子经过)D.产物丙为硫酸溶液11、以下装置图及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CuSOcCl片晌后4溶液中增大B.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晌后可察看到滤纸a点变红色C.装置②中铁腐化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只闭合K2都断开D.装置③中当铁制品上析出1.6g铜时,电源负极输出的电子数为0.025NA12、三室式电渗析法办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以下图,采纳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经过离子互换膜,而两头隔室中离子被阻拦不可以进入中间隔室。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徙,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办理含Na2SO4废水时能够获取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响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经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613、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表示图以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响为22--O+2HO+4e4OHB.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C.左边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右边装置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D.a、b两极均是石墨时,a极上产生的O2与电池中耗费的H2体积比(同样条件下)为2:114、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是当前研究的热门。用CH4催化复原氮氧化物能够除去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22O(l)H=③HO(g)=H-44kJ?mol-142(g)=N222O(l)H=__________kJ/mol则CH(g)+2NO(g)+CO(g)+2H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汲取法同时脱除SO2和NO工艺,氧化过程反响原理及反响热、活化能数据以下:反响Ⅰ:NO(g)+O3(g)NO2(g)+O2(g)H1=-200.9kJ?mol-1-1Ea1=3.2kJ?mol反响Ⅱ:SO(g)+O(g)SO(g)+O(g)-1-13H=-241.6kJ?molE=58kJ?mol23227已知该系统中臭氧发生疏解反响:2O3(g)3O2(g)。请回答:其余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L的反响器中充入含1.0molNO、1.0molSO2的模拟烟气和2.0molO3,改变温度,反响同样时间t后系统中NO和SO2的转变率以下图①由图可知同样温度下NO的转变率远高于SO2,联合题中数据剖析其可能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A.P点必定为均衡状态点B.温度高于200℃后,NO和SO2的转变率随温度高升明显降落、最后几乎为零C.其余条件不变,若减小反响器的容积可提升NO和SO2的转变率③假定100℃时P、Q均为均衡点,此时反响时间为10分钟,发生疏解反响的臭氧占充入臭氧总量的10%,NO的均匀反响速率为____________;反响Ⅱ在此时的均衡常数为________。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办理SO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如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资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取电能:①M极发生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外电路经过0.2mol电子时,质子互换膜左边的溶液质量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克。815、某小组在考证反响“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研究过程以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度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间体,溶液呈黄色。查验产物①拿出少许黑色固体,清洗后,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积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针对"溶液呈黄色",甲以为溶液中有Fe3+,乙以为铁粉过度时不行能有Fe3+,乙依照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看法持续实验: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了甲的猜想同时发现有白色积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积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相关,对照实验记录以下: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i3产生大批白色积淀;溶液呈红色ii30产生白色积淀,较3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iii120产生白色积淀,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9+-(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积淀AgSCN)②对Fe3+产生的原由作出以下假定:假定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定b:空气中存在O2,因为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3+假定c:酸性溶液中的NO3-;拥有氧化性,可产生Fe;假定d:依据___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③下述实验I可证明假定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由,实验II可证明假定d建立实验I: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度铁粉,搅拌后静置不一样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实验II:装置以以下图。此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3.依据实验现象,联合方程式推断实验i~iii中Fe3+浓度变化的原由:__________答案以及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B10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C分析:A、Li是开朗的金属,所以组装该电池应该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B、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变波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以及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变,B正确;C、放电时正极发生得电子的复原反响+38-=Li1+x38,即正极反响式为xLi+LiVO+xeVO,C错误;D、放电时Cl ̄移向负极,移向锂电极,所以充电时Cl ̄移向LiV3O8电极,D正确,答案选C。答案及分析:答案:B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C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B分析:装置②中总反响是Fe2Fe33Fe2答案及分析:11答案:D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B分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获取单质Ni,则Ni2+在阴极发生复原反响生成Ni,故镀镍铁棒为阴极,电极Y为负极,应为Li电极,A正确;碳棒作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响式为--+b室,c-透过阴离子4OH-4e2H2O+O2,为保持电中性,a室中Na透过阳离子膜进入室中Cl膜进入b室,故b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B错误;Y电极(负极)的电极反响式为2Li-2e-2Li+,用电池总反响式减去Y电极(负极)的电极反响式即可得X极(正极)的电极反响式:FeS+2Li++2e-Fe+Li2S,C正确;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归并,因为Cl-要-2,D正确。优于OH在碳棒(阳极)上放电,则阳极上产生Cl,电解反响总反响式发生改变答案及分析:答案:C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D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D12分析:11答案及分析:答案:B分析:A项,K闭合时,左边Zn电极为负极-4项错误。,则Cl移向ZnSO溶液,AB项,a为阴极,b为阳极,在阴极上发生反响--则a点邻近溶液呈碱性,2H2O+2eH2↑+2OH,溶液变红,B项正确。C项,只闭合K1铁作阳极,加快腐浊,只闭合K2铁作阴极,被保护,只闭合K3铁作负极,加快腐化,则铁腐化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次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都断开>只闭合K2,C项错误.D项,依据电子守恒可知,负极输出的电子数为1.60.05NA,D项错误。2NA64答案及分析:答案:B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BC分析: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响为O2+4H++4e-2HO,A项错误;a极与燃料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则b极为阴极,B项正确;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为电解装置,C项正确;a、b两极均是石墨时,依据电子守恒,a极上产生Cl2与电池中耗费的H2体积比为1:1,D项错误。答案及分析:13答案:1.-955;2.①反响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响Ⅱ,同样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响②BC③0.0425mol/(L·min);0.9622-2+②增大;6.23.①SO+2HO-2e=SO4+4H分析:答案及分析:答案: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积淀②Fe2+2.2Fe3++Fe3Fe2+②4Fe2++O2+4H+4Fe3++2H2O;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积淀0.05mol·L-1NaNO3,FeSO4溶液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