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_第1页
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_第2页
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_第3页
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_第4页
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糖肽类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现在是1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目前形势:多发生在医院内,与医用装置有关;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代表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成为重要的致病原;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日益增多。现在是2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国外报道MRS自20世纪80年代的5-30%升至90年代的35-60%国内上海地区则自80年代的24%增至近期的50-70%ICU和血液科MRS则占80-90%现在是3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资料与方法现在是4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由本院药房计算机调出2001年12月1日-2002年11月30日我院各科使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使用者的住院号,共有1243例次患者使用,然后派专人查病历并填写调查表。1、资料来源现在是5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原发疾病诊断;使用(去甲)万古霉素的目的:手术后预防/目标治疗;有无继发感染性疾病,调查表内容包括:现在是6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N%、有无体温升高、有无咳嗽咳黄痰、有无胸痛、肺内湿罗音、X线胸片有无浸润影、手术伤口有无感染、痰(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血培养结果、痰涂片找到G球菌、血气分析PaO2<60mmHg。若有继发性感染,需填写下列项目:现在是7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经复习病历发现:有些患者仅使用1-2次;有些患者仅使用1-2天;有些用作口服治疗;有些资料不完整。去除上述病例,得到资料完整病例共680例。现在是8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表1.使用糖肽类抗生素病房分布情况病房病人数%病房病人数%心外科108(83)28.1呼吸内科15(11)3.8骨肿瘤科80(30)16.1急诊监护6(4)1.4儿科81(0)11.9高干病房5(2)1.0血管外科70(0)10.3胸外科4(7)1.6白血病化疗41(25)9.7普通外科5(11)2.3骨髓移植病房31(14)6.6泌尿外科2(4)0.8神经外科28(8)5.3关节外科3(2)0.7()内数字为万古霉素,下同现在是9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表2.用于手术后预防/目标治疗的病例分布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手术后预防目标治疗

290189

12279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表3.使用糖肽类抗生素的疾病谱

诊断n%诊断n%冠脉搭桥术100(83)25.2败血症6(3)1.2白血病化疗皮肤感染2(1)0.4粒细胞缺乏98(16)15.7颅脑外伤手术4(0)0.5骨肿瘤切除术81(30)15.3肺癌切除术4(6)1.4血管置换术79(0)10.9关节置换术4(2)0.8肺内感染44(29)10.1肝癌\胆囊切除术5(6)1.5骨髓移植术31(15)6.3肠肿疚切除术2(1)0.4颅脑神经手术26(10)5.0肾移植术2(0)0.2新生儿肺炎15(0)2.1肺脓肿脓胸2(1)0.4伤口感染9(8)2.3外耳道炎2(0)0.2

现在是11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表4.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项目n%项目n%咳嗽咳痰66(37)15.1≥37.5℃50(30)11.7胸痛16(12)4.1≥38℃76(23)14.5肺内湿罗音164(76)35.3≥38.5℃55(20)11.0涂片找到≥39℃47(18)9.5G+球菌9(7)2.3血WBC升高PaO2<60mmHg15(7)3.2≥10×109/L81(51)19.4X线胸片≥20×109/L18(7)3.6有浸润影43(20)9.3血WBC<4×109/L107(33)20.6血培养阳性8(5)1.9N≥75%22(15)5.4痰(分泌物)N≥80%25(16)6.0培养阳性23(19)6.1N≥85%30(18)7.0有体温升高228(91)46.9N≥90%30(24)7.9现在是12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表6.血液/痰/伤口分泌物培养细菌种类细菌种类n(去甲)万古霉素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3)1210表皮葡萄球菌10(7)1610粪肠球菌5(6)821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5)710溶血葡萄球菌2(1)300人葡萄球菌1(0)100松鼠葡萄球菌0(1)100SIR现在是13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MRS的耐药机制为其染色体上PBP2a由mecA基因编码。另外,该类菌也由质粒介导产生大量-内酰胺酶。现在是14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1996年日本报道第一株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金葡菌临床分离株(VlSA,MlC=8ug/ml)。2002年6月美国共确认8例VISA感染,而7月美国又确认并报道世界上第一例万古霉素的耐药金葡菌(MlC>8ug/ml)感染病例,世界引起震动现在是15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该株存在VanA基因(同时存在mecA),而从病室拖把培养分离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提示该VRSA的VanA基因可能通过结合方式来自VRE,以往仅在实验室证明VRE的耐药基因可以转移至金葡菌。现在是16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2000-200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238株,甲氧西林耐药89株总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89.2%,社区感染发生率30.2%。表皮葡萄球菌151株,甲氧西林耐药51株,发生率33.8%,院内感染发生率42.9%,社区感染发生率27.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均100%敏感,分别有1.3%和8.1%中介株,无耐药株。现在是17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全院细菌分布统计图现在是18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金葡球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一)现在是19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金葡球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二)现在是20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VRE出现于80年代,1986年,伦敦Dulwich医院等首次分离了VRE菌株,1987年在美国分离了VRE菌株,在美国VRE的感染急剧增加,CDC院内感染监测系统表明,VRE已成为第二位的院内感染菌,至1997年,超过15%的院内肠球菌感染均为VRE所致。VRE菌血症的发生率从1990年的3.2/10万增加到131/10万(p=0.03)当前严重VRE的耐药状况现在是21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日

分子分型研究对确定院内感染菌株的亲缘关系有重要意义,可确定是来源于同一菌株或多y菌株,是否同一菌株的平行传播Handwerger等报道了外科监护中心的VRE院内感染系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