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_第1页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_第2页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_第3页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_第4页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第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管理的意识随着氏族的形成就已经产生了工程的概念直到土木、机械、电气、化学四大技术在18、19世纪先后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萌发早期的工程原理首先是在土木建筑方面发展起来的,当时叫做民用工程(CivilEngineering)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革新项目,制造业的规模和复杂性大幅度增加。零件互换性(E.Whitney)和劳动分工(A.Smith),是促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的两个重要的IE观念。在德国兴起的标准化同样也是促进大量生产和工业化的重要IE成就。1832年,英国的CharlesW.Babbage发表了《机械制造业经济论》(OntheEconomyof

MachineryManufactures),提出了时间研究的重要概念。第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劳动分工的三个基本的经济优点☆重复完成单项作业会使技能或熟练程度得到发展☆节约由于工作变换而造成的损失时间☆当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努力使作业专门化时,通常会发明出机器或工具来。第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查尔斯·巴比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和经济学方面带有启发性的观点:☆斯密的三个观点☆对技巧订出界限作为报酬依据的原则第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制针的制造成本和工序分析

英国制造[(178)针“11号,5546枚,重1磅;12号,6932枚,重20盎司,需用纸6盎司]工序工人单位时间(h)单位成本(便士)工人收入(先令)(便士)制造一枚针个部分价格(百万分之一便士)拉线男工0.36361.25003225直线女工女孩0.30000.30000.28400尖男工0.30001.775053319切断顶部男孩男工0.04000.04000.01470.210304.554.5338做头女工4.00005.00003901镀锡或镀白男工女工0.10710.10710.66660.33330012160包装女工2.13143.1973165767.689212.87322320雇用人数:男工四人,女工四人,童工2人,共计10人第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harlesBabage(查尔斯·巴比奇

;1792-1871)主要贡献:-进一步研究劳动分工理论-意识到工厂里的管理问题不同与技术问题,提出科学方法可以应用于管理;倡导直线职能式组织。-注意到了生产和劳资关系问题,意识到了时间研究与测时的困难性。-表现出了对广告、销售和产品开发的关注。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些都为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并孕育了IE的思想,为IE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第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一阶段)F.W.泰勒(1856-1915),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通过著名的“铁铲实验”、“搬运实验”和“切削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其内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动组织、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量、工资激励制度以及生产规划和控制等问题的改进,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为IE开创了通向今天的道路。1910年,FrankGilbreth和LillianGilbreth从事动作研究(砌墙实验)和工业心理学研究;1913年,HenryFord发明流水装配线;1914年,Harry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1917年,F.W.Harris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第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后更名为工业工程),标志工业工程的正式诞生。工业工程100年(第一阶段)第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理论背景经济学基础(AdamSmith,TheWealthofNations1776)零件互换性和标准化(EliWhitney,1798)Babbage的开创性工作(1792-1871)(1)生产力发展瓦特(1769)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2)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100多年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第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社会背景家庭作坊式下的管理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间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矛盾结果:工人消极怠工、罢工现象工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不稳定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第1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rederickW.Taylor——偶然性1856~1915科学管理之父1881年,MidvaleSteel总工程师,研究完成工作的方法创立效率原理强调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率;创立了”时间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原理与方法;第1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泰勒的时间研究(TimeStudy)

有关系?”,“究以何种铲重为最经济最有效?”,“什么样子的铲子,工人拿了既舒服又铲得多,铲得快?”。1898年,泰勒工作于伯斯利恒(Bethlehem)钢铁厂,当时该厂雇有铲手工人400~600名,每日在一长约2里、宽约1/4里之广场上,铲动各种不同之物料。这些铲手不用工场所准备的铲子,很多人自己从家中带来铲子,铲煤时,每铲重仅3.5磅,而铲矿砂时每铲竟重达38磅。这种自备铲子的情形与每铲重量之差额,引起泰勒的好奇。他想:“铲子的形状、大小和铲物工作量有没第1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于是,泰勒选两名优良铲手,分别在场内不同地点作试验工作,同时用秒表(Stopwatch)记录其时间,并分别用大小不同的铲子去铲比重不同之物料,并分别记录所用铲子的大小及式样和每铲重量,经多次试验后,发现每铲重量约为21.5磅时,可得最经济、最有效之结果。既铲重物时用小铲,铲轻物时用大铲,但每铲重量均约为21.5磅左右。泰勒得此结果后,于是设计各种尺寸大小不同的铲具,训练工人,并拟定奖工办法,凡工人能完成规定之工作时,可得日薪60%之奖金,否则派员授以正确工作方法,务使其亦可得同样奖金。第1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改善前改善后员工数(个)400-600140铲费改善后减少50%工人工资增加60%成本年节省78000美元泰勒的时间研究第1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著作:1“APieceRateSystem”(《计件工资》),18952“ShopManagement”(《工厂管理》),19033“OntheArtofCuttingMetals”,19064“The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1911贡献:确定一天公正的劳动量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操作标准化作业改进将管理上升为科学第1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rank&LillianGilbreth©1995CorelCorp.Frank(1868-1924);Lillian(1878-1972)工作测量方法之父创立了“动作研究”(Motionstudy):分解动作确定基本动作要素,经科学分析建立省时高效和最满意的操作顺序动作研究动作分解-动素动作影片分析疲劳研究作业环境研究心理学研究第1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MotionStudy)

1885年,吉尔布雷斯受雇于一营造商,发现工人造屋砌砖时,所用的工作方法及工作的快与慢,互不相同。“究以何种方法为最经济及最有效?”于是他们分析工人砌砖之动作。发现工人每砌一砖,先用左手俯身拾取,同时翻动砖块,选择它最好的一面。堆砌时,放置外向。这个动作完成后,右手开始铲起泥灰,放在堆砌处,左手放砖块后,右手又用铲泥灰工具敲击数下来固定砖。他们把这一周期性动作拍制成影片,并进行细心研讨和分析,发现:工人俯身拾砖,容易增疲劳;左手取砖时,右手闲散,也非有效方法;再敲砖动作,也属多余。第1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于是他们对工人的动作进行改善。经多次试验,得到一种砌砖新法。其方法是:把砖块运至工作场时,先令价廉工人挑选好砖,放在一个木框内,每框盛砖90块,砖最好之一面或一端,朝一定的方向放,这个木框悬挂在工人左方身边,使左手取砖时,右手同时取泥灰,同时改善泥灰的浓度,使砖置放其上时,不须敲击,就能够定位。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MotionStudy)经改善后,工人工作量大增,其砌每一砖的动作由18次减至5次,工人经训练后,老法每小时原只能砌120块,用新法则可砌350块,工作效率增加近200%。第1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吉尔布雷斯砌砖研究改善前改善后动作数185工作效率(砌砖数/小时)120350第2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914年,Harry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1917年,F.W.Harris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第2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甘特

甘特(HenryLaurenceGantt,1861-1919):他与泰勒一同工作于密德瓦钢铁公司。他进行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记件工资制研究,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GanttChart),用棒条图图形来控制工作流程及进度,对于进行中或已完成的工作一目了然,甚至于到今天这个技术仍然被广受采用。GanttChart第2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二阶段)1911年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系首先开设了工业工程选修课;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192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IndustrialEngineer,ASIE;后又成立AIIEINSTITUTEOFINDUSTRIALENGINEERS

),工厂中出现专门从事IE的职业;1922年马肯著《预算控制》,1924年著《会计管理》;1924-1931年W.A.Shewhart首创“统计质量管理”;1924-1933年,G.F.Mayo通过“霍桑实验”首创“人际关系学说”;J.Fish首创“工程经济”。第2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三阶段)40年代中期,英、美两国发表了关于运筹学成果的资料,立刻受到IE工作者的注意。OR是包括数学规划、优化理论、排队论、存贮论、博奕论等理论和方法在内的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用来描绘、分析和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运行系统。例如,对于设施设计(facilitydesign),传统的IE主要凭工业的专门知识和经验设计车间、仓库的最佳布置和最优位置,使用的传统方法不外乎是流程图、模型板、规范清单等。而现在则可用OR的排队分析、数学规划,更系统、更方便、更精确地进行各种设施的设计,而且把IE的设施设计范围扩展到其他更复杂、更庞大的设施系统。第2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举例

餐厅的服务流程如下:1、客人就座;2、服务员上茶、点菜;3、客人等上菜;4、客人进餐;5、买单以快餐的速度来计算各个环节所需时间:1客人就座—2分钟.2服务员上茶、点菜—3分钟.3客人等上菜—15分钟.4客人进餐—10分钟.5买单—3分钟.整个服务流程的时间为33分钟,其中第三环节的客人等上菜耗时最多。1点餐买单—2分钟.2打饭打菜—2分钟.3就座—2分钟.4进餐—10分钟整个流程的时间为16分钟,这也是麦当劳、肯德基的服务流程。第2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三阶段小结)第三阶段的IE与前两阶段的比较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

以定量分析为主。实际上,从休哈特开始,这些方法的发展使管理开始真正有了科学的依据,而不再只是一种艺术或经验。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

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第2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四阶段)——现代IE的建立在50、60年代,系统科学(SS)有了长足进展。一种承袭了SS思想和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并声称也以OR为理论基础但很注重工程应用的技术——系统工程(SystemEngineering,,SE)脱颖而出。SE重视系统哲学思想的培养和系统分析方法的训练,又包含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正是IE所需要的一种“统帅”学科。SE的方法论OR的定量方法传统IE的专门技术新IE?第3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新IE学科的“连续光谱”(continuumspectrum)第3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四阶段)——现代IE的建立这一时期工业工程已不仅仅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专利”,而且已被成功引入亚太地区。最典型、最成功的是日本人。他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从美国的管理思维和技术手段中成功地将工业工程引入日本各行各业,并进行日本式消化和改造,开创出丰田生产方式(ToyotaProductionSystem,简称“TPS”)、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简称“TQC”)等。此外,从70年代开始,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被引入IE学科,逐步奠定了现代IE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第3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四阶段)——现代IE的建立

这个时期IE比较重要的事件就是质量革命,质量变成IE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这个时期发明了诸多重要的方法,如“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这些方法直到今天还是非常的行之有效。这个阶段著名的人物有质量学家戴明、费根堡姆和朱兰、克劳士比、石川磬等。第3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戴明——品质之神

戴明博士(Dr.W.EdwardsDeming):为近代著名的品管大师,第一个把统计的方法用在质量中的学者。他成名于日本,是一位教日本人提升品质的美国人。他被日本人尊称为“品质之神”。1951年起,戴明奖已被日本企业界视为最高荣誉。他将品质经营的理念和其重要性带到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日本,改变了日本产品劣质、廉价的形象。戴明所提出的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推广。第3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找原因……………找要因……………订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找问题……………

执行(Do)检查(Check)

处理(Action)

计划(Plan)PDCA循环PDCA循环又成为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第3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费根堡姆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个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V.Feigenbaum)和朱兰(J.M.Juran),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概念。费根堡姆写了一本书——《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在质量管理科学发展史上,该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被全球质量管理界称为质量管理世著。第3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朱兰

1951年,朱兰主编了《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ControlHandbook),描绘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螺旋的深刻涵义。朱兰博士指出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所以也称为质量螺旋。它强调产品质量是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适用性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检验生产制造资源配置采购供应工艺准备服务销售用户市场研究供应厂商朱兰质量螺旋第3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克劳士比从1952年到1955年间,他在克罗斯利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第一次解触到质量并开始加入了ASQ。随后,他成为马丁-玛瑞埃塔公司质量经理,继续发展他的质量理论,创造出“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活动目的是消除工作中的缺陷。克劳士比第一次提出“高质量可以低成本为代价”,并指出“质量是免费的”,“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的高经济回报”。

零缺陷活动的基本观点为:否定“错误难免论”,追求缺陷为零的目标;每个人不仅是生产者,也是质量检查者,还是管理参与者;激励每个职工“第一次就要做好”的积极性。第3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石川磬——鱼骨图

1952年石川磬博士所发明,故又称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故亦称鱼骨图。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也称因果图。人机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料法环第3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五阶段)——现代创新、国际化IE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今天,可以称为创新期。这个时期是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时期。70年代,日本推出了JIT(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美国90年代将其总结为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PT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全员生产保全。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都建立了IE的研究、教育、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加大工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力度。进入90年代以后,工业工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在原有的MRP闭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为MRP系统,再发展为ERP系统,真正地加入信息管理,并且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充分利用。第4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100年(第五阶段)——现代创新、国际化IE上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IE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早期的IE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IE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早期的IE单兵独进,现代IE已经成为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到LAF企业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早期的IE只应用于制造业,现代IE已经普及到交通、建筑、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多种产业中(例如全美医疗保健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第4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案例IE在医院的应用A、工作研究:例如:1.门诊病人就医流程研究。2.单位工作量衡量。B、设施规划及物料搬运:例如:1.医院新建、扩建平面设计及流程研究。2.医疗消毒器材运送系统研究。C、质量管理:例如:手术室无菌管理。D、生产管理:例如:手术室手术研究。E、库存管理:例如:药库库存管理。第4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工程经济:例如:昂贵医疗仪器采购评估。G、人因工程学:例如:1.病床设计。

2.病房颜色、隔音、空间设计。H、排队论:例如:1.门诊挂号窗口数量评估。

2.收费窗口数量评估。I、仿真:例如:手术室、恢复室及外科病房使用模拟。第4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现代IE的特点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组织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和信息集成环境以综合提高企业在T,Q,C,S,E,F等方面的水平出发,提高竞争力服务业和非营利机构的应用研究世界级制造和服务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第4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经典IE作业方法效率侧重制造业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和流程分析不太重视现代IE与经典IE的对比分析现代IE组织系统综合竞争力(质量、成本、交货期、品种、服务等)任何组织系统跨学科、综合重视对象目标应用领域方法人性化

第4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五阶段小结工业工程向何处去?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和非营利组织(非制造业工业工程应用大有可为)应用重点从提升现场生产效率到提高系统的集成化综合效益(新型工业化)特别依赖于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支撑环境等)第4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

我国实施工业工程现状

IE在我国的传播可追溯至1943年的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当时该系的学习课程一半有关机械工程,一半有关IE。早在50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IE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倪志福技术革新等。尽管如此,IE真正在中国“落户”较晚,大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于1990年建立。近10年来,应用IE的行业已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能源、石化、飞机、服务业等各种领域。IE的4项重要技术,即系统分析与统筹规划、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已形成一定格局。

§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第4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实施IE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外资/合资企业均设有工业工程师岗位。国内大中型企业应用IE势头日趋旺盛,并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比如海尔、联想、TCL、科龙、美的等先进企业都设有独立的IE部门。长春一汽变速箱厂降低流动资金70%,提高劳动生产率90%二汽车桥厂转向节生产线产量提高29.8%,废品率下降68%,设备故障率下降84%上海大众一线劳动生产率接近德国同行水平科龙冰箱供应系统一次性降低流动资金3000万元邯钢1994~1996年38个IE项目累计创利1.66亿元…...§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第4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状况

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外资、合资企业,80年代后期就开始应用工业工程,如上海大众、OTIS、MOTOROLA等,这些企业是中国工业工程的推广者。东部沿海地区,从90年代开始应用工业工程作为提高企业管理基础的重要手段。90年代末,内地的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工业工程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第4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国内企业应用IE的方式目前国内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主要有两种方式:

局部应用IE

整体应用IE在企业的某一个职能部门应用单项IE技术,如应用生产计划技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实现制造过程低成本高效进行;应用各种质量管理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等第5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国内企业应用IE的方式目前国内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主要有两种方式:

局部应用IE

整体应用IE成立了IE部门,制订、规划、协调和招待公司的IE发展计划,推进企业管理进步。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改进、提高,为决策起参谋作用。这种方式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取得很好的管理效益,如烟台变压器厂、科龙集团。第5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但是直到目前,真正对工业工程(IE)认识和需求最多的还限于外资企业、港台企业和沿海一些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所在地工业发展的几个必然阶段并对工业工程(IE)的作用有深刻的体会。而大部分国内企业对工业工程(IE)的认识还处于萌芽过程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全然不知,对工业工程(IE)及其内容没有任何概念和需求认识。这样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本身缺乏市场、缺乏竞争力;另一类企业产品定位比较好,市场空间大,或处于某种垄断优势

第5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是似是而非,对工业工程(IE)技术有一定的感性需求,或对工业工程(IE)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应用;但是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对于工业工程(IE)缺乏系统的了解,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于是片面地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第5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应用现状中国应用工业工程的特点特点分类应用特点的描述区域特征IE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应用比较广泛企业规模大型企业更易于接受IE的概念和观点,并积极应用IE的方法和技术行业特点IE主要应用在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企业类型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际化公司更有可能和更多地应用IE第5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工业工程专业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1999—2000):工业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介绍。第二阶段(2000—现在):把IE重要的技术、方法和中国制造企业相结合,注重IE的本土化;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因工程,运筹学,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制造等。

中国工业工程研究现状第55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中国IE的应用很多都处于一种非系统的非理性的应用,因此实施效果不能保持,IE的作用由于未能从系统优化角度进行,也难以保证对整体目标的支持。同时由于理论的缺乏,中国企业应用IE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模式,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与应用模式:我国制造业应用IE的状况第56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完全模仿西方模式,将西方的工业工程体系整体照搬过来,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不现实的,一方面也将国内对该体系的认识还比较初级,并不具备搬过来的理论基础与人员支持,而另一方面由于本土文化的限制,不经过本土化改造难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第57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②在企业中成立专门的IE部门,从现场改善开始,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而实施信息化战略,这是一种按照企业管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的IE应用模式,如果有了制定了长期的战略与系统规划,将可以有效支持企业管理的快速累积,如科龙公司按照这种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改善。第58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③通过信息化战略带动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忽略经典IE技术对企业现场改善的重要作用,在基本实现了对手工工作的替代与初步的信息集成后,管理基础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取得更大提高的瓶颈,而反过来开始补“IE应用”课程,如成飞。第59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二、国内应用IE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多大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多层次管理,运作效率低,部门间横向协调功能差。

2、职责不清晰各部门分工太细,职责不清,特别是界面间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多头领导,工作重复和扯皮等弊病。

3、信息滞后生产组织按职能管理而不是按过程管理,部门间生产管理信息传递周期长,存在信息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等一系列问题。第60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4、管理较粗放企业的制造资源预测与平衡工作较粗放,操作不规范,缺乏一套适合多品种混线生产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5、过程待优化生产线布局须重组,生产过程的众多环节有待于简化和优化,缺乏“不断过程改进”意识。

6、集成功能弱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自成体系,各部门自行开发软件不规范、不统一,导致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和运行环境复杂,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功能较差。§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第61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三、国内企业在推行/实施IE过程中存的误区误区之一,认为我国企业尚不具备发展应用IE的条件。他们认为只有当国家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企业的的管理者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具有强烈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压缩劳动力权力等)前提条件下才能实施IE。

误区之二,没有必要实施IE。他们习惯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擅长于人治,通过发号施令,大干苦干照样可以完成生产任务。第62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误区之三,一种较普遍的想法,即国有企业实施IE不可行。鉴于国内大气候影响,企业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制约因素较多,计算机管理普及率低等原因,认为实施现代IE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酸葡萄。故在推行IE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消极观望、等待态度。尽管他们在口头上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实施IE,但在真正落实上却顾虑重重,迈不开脚步,深怕干扰现行生产管理体系。

误区之四,实施IE需巨额投资。某些人认为,推行IE就是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来替代日常运作管理。实施IE的前提条件需购置大量计算机软、硬件,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必定要注入大量资金。§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第63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误区之五,“谁适应谁”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国外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源源不断地被引进、移植至国内企业,对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与国际接轨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企业的运行环境不同,我们必须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IE实施模式。然而,“谁适应谁”的问题则一直在困扰着我们。§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第64页,共7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四、迈向21世纪实施IE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