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_第1页
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_第2页
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_第3页
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_第4页
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2012年6月目录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分析 1一. “孵化器”的内涵及意义 2二. 国外孵化器发展状况 3三. 国内科技孵化器运营模式及发展现状 61.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62. 国内科技孵化器主要运营模式 83. 国内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四. 国外孵化器的共性 10五. 国内外孵化园区的比较 11六. 国外孵化器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2七. 结论 13

“孵化器”的内涵及意义孵化器,即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研究、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一个成功的孵化器,必须具备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五项要素。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潜力,孵化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各国和各地区的有关机构和学者对孵化器的概念分别有着不同的阐述,见下图:科技孵化器的类型有很多,根据科技孵化器的服务对象、投资主体、经营目的、在孵企业类型、组织形式的差异,可以把孵化器进行不同的分类,见下表:从我国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实践现状来看,科技孵化器也存在多种形态,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加速器、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形式。各类形式孵化器功能定位的侧重不同,使其在各自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国外孵化器发展状况企业孵化器起源于美国,已经发展了近30年,截至目前,北美有孵化器625家,欧盟有1000余家,这种成功的模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在2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推广,在中国、墨西哥、以色列、波兰、印尼、埃及等国均已建立,1994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第八届全美企业孵化器年会上,有来自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可见企业孵化器已不局限在某一个地区,成为“全球现象”。组建孵化器的目的主要是繁荣当地经济、解决就业问题,鉴于这样一种目的,国外孵化器的建立并不局限某一个行业,也不一定是新建企业,只要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利即可。就其创建企业孵化器的投资渠道而言,国外的企业孵化器大致可分为四类:由政府或非盈利团体主办;由大学主办;私营企业或个人投资者主办;由政府或基金会等非盈利团体出资、由私人经营的复合型孵化器,各主办方分别获得各自利益。由上所述,国外企业孵化器因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明显作用,引起社会重视。其中以政府主办的占多数,其次是大学主办的。从进驻企业孵化器内的企业所从事的领域来看,孵化器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一是技术型的;其二是加工制造型的;其三是专业型的孵化器;其四是提供服务的孵化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孵化器的支持与推动对成功的孵化器是重要因素,政府有专门费用支持孵化器运转和扩大服务(如芬兰和香港地区),又不指望直接收回投资。孵化器对进驻企业可提供低价或免费服务以支持初建小企业,但一般政府没有提供特殊的免税或减税政策。近20多年来,随着小型企业的发展,适合这种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孵化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至今全世界已超过2000余家,从其数量增长看,足以说明它在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北美(包括美国及加拿大)1991年有企业孵化器500个,培育着25000个小企业。每年有22%的企业从孵化器迁出,得到规模发展,也就是说每年有5500个较为成熟的企业走向社会。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科技孵化器发展较为成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之一,各种类型科技孵化器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这些国家的科技孵化器运营模式各有特点,对我国科技孵化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美国美国是科技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科技孵化器发展最完善的地方。美国科技孵化器始建于50年代,但真正发展是从1980年以后开始的,1980年美国只有12个科技孵化器,而到2010年,美国科技孵化器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目前平均每个孵化器容纳约20个新创企业,全美孵化器协会(NBIA)的会员孵化器则平均容纳有24个新创企业。在所有这些孵化器中,45%位于城市地区,36%位于乡村地带,剩下的19%位于城乡结合部。美国科技孵化器运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成功的毕业企业。这些企业在离开科技孵化器的二到三年内,达到财政上的独立。根据全美孵化器协会的统计,美国企业在科技孵化器的平均入驻时间为2.2年,通常约有30%的企业从科技孵化器毕业。开办7年以上的科技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企业3.1个,开办4年以上的科技孵化器平均每年毕业1.5个。美国科技孵化器提供的服务比较完善,除了最基本的办公服务以外,还提供具有很高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商业协助服务,见下表:近三十年来,美国科技孵化器的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服务功能和经营目标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目前美国平均每个孵化器容纳约20个新创企业,NBIA的会员孵化器则平均容纳有24个新创企业。在所有这些孵化器中,45%位于城市地区,36%位于乡村地带,剩下的19%位于城乡结合部。从孵化器的类型看,43%的孵化器是混合型的,在选择入孵企业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25%是集中孵化高技术企业;10%集中孵化制造业企业;6%集中在服务业企业上;还有9%针对特定行业的新创企业。美国约有一半的孵化器项目得到政府资助或属于非赢利性机构。1998年平均每个孵化器的运营费用为256,713美元。1999年平均每个孵化器得到的各种资助约8.6万美元,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大企业赞助和赠款。美国商业部经济发展局(EconomicDevelopmentAdministration)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孵化器资助机构,1999年向各个孵化器总拨款约为2000万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45%。目前越来越多的孵化器转而从企业获取资金支持。例如,西宾夕法尼亚的企业中心每年的100万美元的运营费用中只有10%来自于各级政府。纽约的Rensselar技术学院的孵化项目则积极与风险投资公司挂钩。根据各个孵化器收到的各种资助与孵化器产生的就业机会和地方税收,NBIA的研究人员估计每一美元资助的回报约为5美元,这一估算中还没有包括州税和联邦税。美国的孵化器到1998年为止为美国增加了约19,000个企业和约245,000个就业机会。1996年的统计表明,每个孵化器中的新创企业总共直接或间接地雇佣了702个就业者,而且绝大多数孵化器中的企业向其雇员提供各种福利。美国的企业孵化总体上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创造就业,NBIA仔细计算历年政府资助的资金和创造的就业机会,企业孵化器项目通过孵化企业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的成本约为$1,109美元。而一般而言,其他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发展项目政府投入的成本约为此数目的三到六倍。孵化器中的新创企业在入住期间发展比较健康,在进驻前到毕业的时间里,平均每个企业的销售额增长4倍左右。另外,在所有的孵化器中,平均每个企业的年均销售额增长为$239,535美元。企业孵化项目中毕业的新创企业具有很高的存活率。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从北美企业孵化项目中毕业的新创企业至今还有87%仍旧在运作。而且所有毕业的新创企业中有84%仍然留在其所在的社区,而且大多数孵化器帮助提升了所在社区的形象。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孵化项目基本上达到了振兴社区经济的目的。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孵化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但是,大多数传统的美国孵化器大都面临吸引人才的困难,真正的创业者或者管理者大都会选择直接投身于创立企业,而不是选择运营孵化器,同时传统孵化器运营方式很难筹集大量的资源。这一切都决定了美国的孵化器产业是一个小产业,传统的孵化器作为一种企业孵化形式很难与其他企业孵化形式竞争。这和美国创新系统中企业的主导作用有关,政府的作用相比之下比较有限,虽然这两者的作用无疑是互补的。英国英国的科技孵化器大部分是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创立的,企业的投资不参与分红,但可在孵化园区进行广告宣传。企业投资孵化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加强与科技孵化器的联系,从中发现自己可以利用的技术和产品。1998年成立的英国企业孵化办公室-UKBI(TheUnitedKingdomBusinessIncubation)对英国科技孵化器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领先的企业孵化的网络机构,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专业技能、技巧等信息,组织大量的基于知识或者高科技的活动;它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起多样化的平台,加快了孵化的进程,在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孵化器数量在英国出现了集聚的增长,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英国的科技孵化器大多实行企业化运作,政府除在建设初期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扶持外,一般不再给予财政支持,其中一些科技孵化器还有利润指标。英国科技孵化器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比较完善:英国科技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大学联系紧密,科技孵化器大多依托于大学的创新能力、科研条件以及大学品牌优势。例如剑桥约有3500家高科技企业,只有150家是直接来源于剑桥大学,大部分企业主要还是利用剑桥大学研发优势以及剑桥大学这个世界著名的品牌。另外,英国的科技孵化器对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科技小企业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英国科技孵化器协会的调查统计,孵化器内高科技小企业存活五年以上的比例高达90%。以色列自9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成就引人瞩目。其高科技创新企业数基本稳定在3000多家,每年都有约200家新的新兴公司涌现。在促进以色列创新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孵化器是发挥作用最大的一个。以色列政府自1991年制定了“孵化器计划”,并创建了“舍弃利益,共担风险”的独特政府风险资金的运营和管理办法。风险投资业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步发展,实现了“高新科技”和“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和互为补充。其高效的孵化器运作模式更是成为各国孵化器发展的典范。以色列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借鉴了美国的经验,同时又根据本国实际进行了改进。以色列孵化器与美国孵化器最大不同在于它采取了政府直接参与企业孵化全过程的做法。实施和主管机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以色列工贸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下设立科技孵化器规划委员会,负责孵化器项目的审批和政策的制定,而科技孵化器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国23个孵化器(截止2007年)的运作和协调。首席科学家出任孵化器规划委员会主席。委员会有高科技行业代表、大学教授、孵化毕业企业代表以及科技孵化器管理局长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孵化器政策,设计孵化器中项目实施的程序和步骤,确定孵化项目,审批孵化器的预算,检测孵化企业的进展,同时决定中止对孵化失败企业的孵化进程等。严格的项目遴选程序项目或企业入驻,要经过孵化器管理机构的逐级筛选。以色列科技孵化器每年大概收到200-300个申请,通过率只有5%左右。这是以色列科技孵化器孵化成功率高的原因之一。孵化项目入驻以后,孵化器为发明者或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申请经费资助,寻找配套资金,提供管理支持、专业指导,组建创业团队,扶持项目公司运作并走向正规。入孵企业股权激励政策根据以色列政府规定,在进入孵化的初始阶段的企业的股权分配为:创业者(往往为科学家或技术人员)持有50%,公司其他人员持有10%,政府以外的出资人(可以是创业者本人)获得20%,而政府的孵化器企业可得到20%的股权。但在两年的孵化期内,无论企业是否赢利,创业者和公司其他人员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工资。如果创业企业经过两年的孵化仍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政府将宣布企业解散,创业者无需向政府支付任何费用。如果创业企业获得成功,政府除享有股权外,企业还必须向政府孵化器交纳其产品销售额3%的税金。创业企业的成功标志是,它们得到了政府以外的风险投资,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并获得了离开孵化器独立运作能力。以色列政府同时规定,在创业企业获得成功后的5年内的任何时候,创业者本人或其他风险投资者都可以从孵化器企业那里购得政府所持有的股权,并解除向孵化器纳税的义务。只要企业提出购买要求,政府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股权的价格为政府向创业企业的实际投入加上利息。以色列政府在经营孵化器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只输不赢”的角色。但它得到的却是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兴起和整个社会的繁荣。国内科技孵化器运营模式及发展现状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发展现状科技孵化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各类科技孵化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详见以下图表。2011年,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统计的孵化器已达89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88家,占总量的43%,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5.6万家,就业人数超过117.8万人。1995-2010年全国孵化器数量和面积趋势图1995-2010全国孵化器基本情况表发展趋势根据国外孵化器的发展实践和我国孵化器的发展现状,我们推断中国科技孵化器的发展有可能经历以下三个比较大的发展时期:发展萌芽期。这一时期是孵化器的初级发展阶段,大约要经历10-15年,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以特殊政策支持其建立和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创造最初级的孵化条件。多元成熟期。也称为孵化器二次创业期,估计可能要持续20-30年左右,主要特征为从向在孵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逐步过渡到为创业者的直接服务、专业化发展、创业投资、网络化发展、盈利性发展、国际化发展。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经进入多元成熟期。全球化发展期。或者叫做第三次创业期,跨国公司、多国政府和跨国投资机构的支持,依托全球资源对世界范围的最新发明进行跨国孵化将是其主要标志。国内科技孵化器主要运营模式中关村六大创业孵化模式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拥有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孵化服务机构100余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20万平方米。中关村独特的创业土壤,成就了其异彩纷呈的各类创业孵化模式。详见下表:上海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品牌孵化器漕河泾开发区国际孵化中心是集科技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孵化基地。它的建立是漕河泾开发区致力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展原创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努力打造第六代品牌孵化器、推动自主创新品牌拓展的重要举措。整个漕河泾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新材料、汽车研发配套、环保及新能源,并辅以现代服务业进行支撑的“一五一”产业结构。国际孵化中心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政策辅导服务、投融资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培训服务、公共平台服务等。同时配备了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工商、税务、金融、培训等社会服务配套机构。国际孵化中心与开发区内各联盟孵化器一起,构成开发区的“双创服务基地”。国际孵化中心将具备承接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产业推进、产业转移六个阶段的服务功能,并提供工商、税务、银行、酒店、人力资源、培训、公共会议、商务设施等公共配套服务。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在全国创业中心范围内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第一批由企业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并进入良性循环的创业中心;第一批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第一批联合国企业孵化器专家单位;首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的金融创新模式等。武汉东湖高新区:首创“产权式”孵化器商业模式1987年,我国成立首家科技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截至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建成各类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8家,孵化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300家,已孵化科技项目2000多项,累计毕业企业1500多家。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全国首创了“产权式”孵化器商业模式,成功建设了“武汉光谷创业街”。所谓产权式孵化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房产开发与公益性质的企业孵化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孵化模式。创业街由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开发管理、投资人所有、孵化企业使用,成功运作后,使得区域经济大大受益。产权化使孵化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主发挥空间,对在孵企业提供的资金服务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并积极与创投机构对接,共同助推企业的成长。杭州: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杭州科技孵化器事业起始于1990年。截至去年底,杭州市已有单体1000平方米以上的科技孵化器54家,孵化场地总面积14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388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602家,在孵高新技术项目2370项。近年来,从杭州各级孵化器里成功晋升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339家。杭州市从资金和政策上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或为主,建设科技孵化器,该市现有孵化器中50%是民营,累计投入孵化器建设资金23.72亿元,其中企业出资占70%以上。此外,杭州市还建立了“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创业投资”的孵化服务体系,规划了“创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三支创业辅导队伍,聘请知名企业家为“创业导师”,为“小鸡”们提供一对一的创业辅导。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内都建有孵化器无锡市明确要求,科技孵化器必须要为产业发展服务。在每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内,都要建有一个孵化器。中小科技企业通过培育,长大毕业后就留在园区发展,依托园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逐步形成产业。截至目前,无锡市级以上的科技孵化器已达39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24家;孵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去年在孵企业2800多家,毕业企业800多家。在无锡市的孵化器中,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超过1000家。国内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的孵化器事业百花齐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我国的孵化器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科技孵化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运行机制不合理,制约了孵化功能的发挥在运作机制上,一些科技孵化器由于受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影响,尚未建立起现代科技孵化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政府的有关部门甚至会直接参与孵化器的管理和运作,在这时“政府引导”容易变成“政府主导”,甚至“政府领导”,形成重视完成政府的行政任务,淡化科技孵化器自身目标的现象,最终造成重管理、轻服务、服务项目少、服务层级低的局面。长此以往,科技孵化器吸引孵化项目的能力不仅会降低,也间接影响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社会投资渠道缺乏,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成为主要的投资模式,其中风险投资是孵化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从投资结构来看,在欧美国家公共机构或政府投资占51%,混合投资占25%,大学占10%,私人部门占8%。而我国科技孵化器的投资运营主体是政府,从现有规模上来看,我国90%的孵化器是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大多以政府的科技创新基金、专项孵化基金和火炬计划基金投入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入孵企业的发展。多数风险投资都紧跟成熟项目,对于风险和回报相对较大的种子期项目鲜有问津。受制于单一的投资结构,我国相当一部分科技孵化器财力不足,发展缓慢。孵化器自身建设面临限制,导致孵化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受整体创新环境不尽完善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孵化器的自身建设和孵化能力尚显不足。主要表现为:管理方式传统,缺乏创造价值的紧迫感和相应的能力;只注重硬件条件,许多孵化器主要精力放在房产出租经营上;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缺乏人才激励机制,难以吸引高层次、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负责人更换频繁;片面追求在孵企业的数量,孵化器成为企业收容站;企业毕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真正按毕业标准离开孵化器的企业少;入孵企业自身发展存在不足在我国的科技孵化系统中,除了孵化器本身面临的问题外,入孵企业在孵化过程中的很多不足,也制约了科技孵化器的发展。主要表现有:片面并过分地依赖政府优惠政策;对孵化器提出不切实际的过多要求;少数企业违反经济信用行为严重,偷税漏税现象较为普遍;创业者管理水平较低,不懂得或不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缺乏经受市场打击的能力;残留传统的手工业者意识,经营观念保守,搞家族式经营。国外孵化器的共性虽然各国国情和文化有差异,但是在对高科技企业孵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上仍然有一些共同之处。外界环境:政府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发达各国政府不论从国家政策还是国家战略上,对高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研究和开发;从政策上制定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资助的力度,专门设立孵化项目的管理监督部门。印度和以色列政府甚至统筹规划科技孵化园的建设。国外的科技转化之所以高效,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介机构服务周全,从帮助写商业计划书、项目评估、资助的申请、企业战略辅导、市场策划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辅导、法律服务、财务申报等方面,都有专业的中介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从项目的形成,到项目的转移,再到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中介的纽带作用。在芬兰和德国的科技园中科技企业只占在园企业总数的1/3强,其他都是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另外,孵化园区都为企业提供了齐备的基础设施,营造出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例如印度创业园孵化器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园区通过减少噪音污染、垃圾回收、污水回收处理、改善空气、保障优质的水利和电力等措施,为企业创造了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法国的索菲亚ANTIPOLIS科学园周围有9个酒店、6个学生宿舍楼、2个国际教育学院,以及高尔夫球场、健身中心、商场等公共设施。国外的科技园区并非一味地追求规模和档次,有些甚至还会“废物利用”,使用老旧的房屋和场地建立科技园,保持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很多园区都是依托良好的环境建立,园区环境建设的目标都围绕着企业的需求。内在建设: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孵化团队建设及服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英国、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的孵化器与科技园都非常重视依托周围的学校及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为企业的需要而服务,这样的技术转移就是双向的,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利用学校的免费资源,把大学里创新研发的技术应用到企业中去,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走向市场;同时,大学又从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从而指导大学的研究方向。国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往往就是企业最早的孵化器。总体上看,国际上很多孵化器的物理空间和企业数量都不大,但共同特点是从项目评估到项目融资直到企业孵化都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如德国柏林Adlershof科技园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孵化器集中采购设备,并且在孵企业新购设备的20%款项可以找孵化器报销。法国的孵化器中拥有企业最多的也不超过50家。这样的孵化器就可以为在孵企业提供全程的陪伴式服务,企业孵化的成功率更高。有的孵化器还建立了导师与企业的谈话制度,如:斯德哥尔摩科技园规定孵化器的导师要在每周与四、五个企业逐个谈话,一次一小时。国外的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一般由一个核心团队组织,与外部顾问团队协同完成,比如企业辅导,孵化器一般会聘请十几个企业顾问作为企业的教练,他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知识背景,对新企业的辅导培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孵化器会联系很多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作为导师,参与企业项目评审,这样他们在企业成立之初就接触到这些项目,如果有好的项目这些企业家还有可能成为投资或融资者。国内外孵化园区的比较横向比较中国和国际科技园与孵化器的发展,可以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孵化器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孵育服务水平从国外孵化园区的服务内容来看,包括法国,芬兰,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孵化器中大多设有“创业导师”这一职务,他们的职责包括在种子前期检测,商业想法是否可行、专利检索、注册公司、商业模式、市场调研等;种子期的商业计划书、团队建设、种子资金、办公场地、实验场地、知识产权评估、寻求风险投资及联盟等。这些创业导师一般由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来担当,其中一些导师还掌控着相当数量的资金,对于有前途的项目会直接进行种子期风险投资。但是“创业导师”这一创业服务形式在国内的孵化园区中出现的还不多。我国的孵化器大都还停留在母爱式的“保姆制”的方式上,在这种环境下孵化出的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不会很强。引进成功的企业家作导师对在孵企业进行指导,可以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为加速企业快速成长奠定好基础。芬兰和德国的科技园中科技企业占在园企业总数的1/2~1/3,而另外的企业都是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有的园区甚至有幼儿园,数量庞大的中介服务公司为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同时也完善为孵化器的服务内容。而数量如此多的中介服务企业在同一孵化园区中在国内是很难想像的,因为国内的孵化器对进入高科技企业园区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很难吸引到中介机构的加盟。国际合作能力绝大多数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国外科技园区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关系网络平台。如德国的海德堡科技园已经与17个国际上的科技园结成了姐妹园,Adlershof科技园与欧共体、美国、俄罗斯等23个地区及国家建立了长期合作,芬兰的库奥皮奥科技园长期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的9个科技园合作。这一方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力和知名度,而且对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本国科技水平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作用。同比中国的创业园,虽然规模较大的创业园与国外开展了一些合作,但是并没有将国际合作作为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持续发展机制从印度、瑞典以及爱尔兰等国的实际情况看来,这些国家政府对全国的科技园、孵化器从开始建立就统一规划,而我国自1987年第一个孵化器建立以来,各地的科技园、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比较而言,我们的孵化器缺少统一规划,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孵化机构的结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为:高新区单一管辖下的、高新区与经济区合并后管辖下的、高新区与行政区合并后管辖下的、营利性的与非营利性,事业运作与公司运作等多种模式。大多数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都是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并采用行政管理模式。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这种管理模式限制了孵化器和创业园孵化功能的发挥,缺乏内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优惠政策实施国外孵化器有国家统一优惠政策,用于孵化出成功的企业,而我国各地方在国家高新区优惠政策下,另给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以特别优惠,注重的是吸引企业入驻。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性大,一些地区为吸引留学人员来创业而制定了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留学人员提供10万元创业资金;有的提供10万元+100多平米住房,发展到现在有的创业园甚至提供10万元资金+别墅+汽车,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承诺无限却难以兑现。这种局面造成园区过分追求在孵企业的数量,而忽视了成功企业的孵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一些留学人员企业在不同创业园之间游走,搞投机性经营。与当地优势产业结合印度和爱尔兰把自己国家的产业政策向软件行业倾斜,而目前我国各地的孵化园区没有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的最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行业并创造出享誉国内外的优秀品牌企业,而只是照搬国家产业政策,不同的园区所发展的产业却是越来越同质化,许多园区都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及资源优势,无法形成特色,缺少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这种状况使得有限的创投资源极度分散,造成恶性竞争、资源浪费,不仅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还使孵化服务的成本十分高昂。这与美国硅谷中各产业集群分布于不同地域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经验明显相违。有关方面已注意到此问题,已开始建立专业性孵化器。企业化运作程度国外孵化器采取企业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化管理,在为在孵企业提供多种服务的同时,设立多种营利模式。而目前我国的创业园大多数是由政府机构兴办的,政企不分,缺乏直接创造价值的紧迫感,并且营利模式单一,主要收入来自政府有限的拨款和收费较低的房租、物业管理,孵化器、创业园一直在营利与非营利之间徘徊,其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运营模式始终未能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增值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有关管理部门的指标压力下,创业园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而追求入驻企业的数量,无暇探讨和实施深化服务。由于绝大部分创业园所获得的收入不能对创业企业投资,致使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无法获得成长所需要的资金,很难谋求共同发展。融资环境优劣国外孵化器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有些国外孵化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而我国的孵化器在融资能力方面较弱,这一方面有赖于我国整体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受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约。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孵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才能有所突破。管理制度完善国外孵化器注重的是软环境建设,硬件建设方面甚至要修旧利废,比我国要“艰苦奋斗”多了。国内孵化园区的建设,其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园区的建设由政府投入,投入和运作往往不计成本,忽略了自身的创业。在创业园管理团队建设方面,国外孵化器的管理者基本上是稳定的,且大都有过从事企业管理的经历,而我国孵化园区的管理者更换频繁,很难形成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国外孵化器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科技园和孵化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究竟采用何种发展方式是一个值得我国各地科技园和孵化器认真考虑的问题。总结各国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看出各国科技园与孵化器都因其国情而各具特色。比较我国科技园和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决定我国不可能采用所有国家的优点和长处,只能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拷贝。关于孵化战略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文化各异。从宏观层面上讲,就不可能照搬瑞士或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发展模式。而美国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在宏观层面进行支持的方式就比较适合我国科技园和孵化器产业的整体发展。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高校科研院所在少数大城市比较集中的客观现实。像上海这样科研机构高度集中的地区,借鉴英国科技园产学研高度结合的方式就比较合适。而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