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75分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_第1页
行测75分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_第2页
行测75分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_第3页
行测75分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_第4页
行测75分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必备行测常见题型分析加强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加强支持型考题的特点是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或由于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需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的原则,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所以支持的答案既可以是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正确的一个充分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时等同于假设,因为假设答案必将可以支持推理),也可以是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1。支持前提(或支持观点)真题一:2004年国考A卷第74题74.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有人认为,这主要归咎于发达国家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因为,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加强上述反驳?()A.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ﻫB。目前冠心病者呈年轻化趋势C。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长D。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人们具有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解析】A。本题考查了加强前提的加强方式。题干中是加强反驳的观点,即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不是由于三高的摄入.而题干中反驳的原因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那么选项应与这部分原因合起来更充分说明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只有A项,才能和题干中的原因结合起来说明,是因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很多人还没到得冠心病的年龄段就去世了,这才是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的原因.真题二:2005年国考A卷85题85.如果一个人增加日进餐次数并且不显著增加所摄入的食物总量,那么他的胆固醇水平会有显著下降。然而,大多数增加日进餐次数的人同时也摄入了更多的食物。上面陈述支持的观点是()。A。对大多数人而言,胆固醇的水平不受每天吃的食物量的影响B.对大多数人而言,每顿饭吃的食物的量取决于吃饭的时间C.对大多数人而言,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将不会导致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D.对大多数人而言,每天吃饭的总量不受每天吃饭的次数影响【解析】C。增加日进餐次数和日摄入食物总量不变是胆固醇水平下降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大多数人在多餐的同时,也多了量,所以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真题三:2005年A卷89题89.当一名司机被怀疑饮用了过多的酒精时,检验该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该司机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更可靠的指标。如果正确,能最好地支持上述观点的一项是()。A.观察者们对一个人是否成功地走了直线不能全部达成一致B。用于检验血液酒精含量水平的测试是准确、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C.一些人在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还可以走直线,但却不能完全驾车D.由于基因的不同和对酒精的抵抗能力的差别,一些人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仍能正常驾车【解析】D.题干中的观点是检验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最可靠指标.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的观点支持题干中的观点。真题四:2006年国考A卷93题93.一份关于酸雨的报告总结说,“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而反对者坚持应总结为,“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如不正常的落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者更高的死亡率。”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A.目前该地区的一些森林正在被酸雨损害B。酸雨造成的损害程度在不同森林之间具有差异C.酸雨可能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D.报告没有把酸雨对此地区森林的损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ﻫ【解析】C。如果酸雨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则表现为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有力地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真题五:2008年国考第87题87。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A.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B.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有墓葬群C。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境内D.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解析】B。题干陈述的观点是: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论据是: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想支持题干陈述的观点,必须在题干的观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B项正好可以起到建立逻辑联系的作用.如果B项为真,“王国都城附近都有墓葬群”,既然“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附近出土了古滇墓葬群,那么,考古学家就有理由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这就构成了对题干观点的支持。2。支持结论真题六:2004年国考A卷第78题78.今年M市开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化妆品广告大战。但是调查表明,只有25%的M市居民实际使用化妆品。这说明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以下哪项陈述最有力地加强了上述结论?()A。化妆品公司做广告是因为产品供过于求B。去年实际使用化妆品的M市居民有30%C.大多数不使用化妆品的居民不关心其广告宣传D.正是因为有25%的居民使用化妆品,才要针对他们做广告【解析】C。广告投入不针对有效的市场需求就是盲目投入,而A、B、D项或支持做广告宣传的效果,或是提供商业依据,都不能说明广告投入的有效性问题,只有C项有力地论证了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真题七:2006年国考B卷第77题77.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的水,会不利于健康。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A.人们对饮食卫生越注重,人体的健康就会越脆弱B.只有未经处理的自然界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C。超纯净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卫生、口感更好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解析】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长期饮用超纯净的水意味着长期不摄入“杂质",若该“杂质”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则会导致人们身体缺乏营养。真题八:2005年B卷第91题91。交管局要求司机在通过某特定路段时,在白天也要像晚上一样使用大灯,结果发现这条路上的年事故发生率比从前降低了15%。他们得出结论说,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A.该测试路段在选取时包括了在该市驾车时可能遇见的多种路况B.由于可以选择其他路线,因此所测试路段的交通量在测试期间减少了C.在某些条件下,包括有雾和暴雨的条件下,大多数司机已经在白天使用了大灯D.司机们对在该测试路段使用大灯的要求的了解来自于在每个行驶方向上的三个显著的标牌【解析】A.特定测试路段的路况只有具有代表性,才可以使该举措在其他路段上也同样推行,只有A项更能支持这一论断。真题九:2005年B卷93题93.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只有用比现在更为精密的仪器才可能对海底进行广泛的研究.因此科学家对海底环境的了解一定比对地球上其他环境了解的少.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结论的一项是().A.许多山脉完全在海平面下,然而新的水下探测设备产生的三维图像如地面上的山脉的三维图像一样精确B.强大的水流在海底循环,但是它们运动的总体形态不像气流在陆地上运动的形态那样易于理解C.与大多数陆地环境相反,海平面的温度条件通常是稳定和一致的,因为太阳光不能穿透到极深的海平面下D.非常少的人看过详细的海底延伸区域图,即使这样的图在几乎所有的大图书馆中可以得到【解析】B。首先要清楚题干部分的总结句,即“科学家对海底环境的了解一定比对地球上其他环境了解的少”。A项论述显然与该总结句的意思相左,应首先排除;C项“海平面的温度条件通常是稳定和一致的”,也就是说“海底环境的某些方面比陆地环境更简单、更容易掌握",很明显该项也不能支持题干的总结句,应排除此项;D项主体为“非常少的人”,不是科学家,与题干中的总结句无直接关系,也应排除。只有B项是最能支持题干总结句的一项.真题十:2008年国考95题95。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这充分说明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才能支持上述结论?()A.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B.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不足30%C.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占40%D.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不足30%【解析】A。这是一道纯数字推理题,从题干中“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可以得出外地人大约占到这个市高收入人群的30%左右,要想根据这两个数字推出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必须知道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首先排除CD项,在看AB项,A项若“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则本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60%,说明本地人占全市人的60%,却占全市高收入人群的70%,而外地人占全市人的40%,只占全市高收入人群的30%.70%比60%,30%比40%,后者小于前者,正好对题干结论“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起到支持作用;B项得出的结果与A项相反,起了削弱作用。3.无因无果加强真题十一:2005国考B卷第88题88。具有大型天窗的百货商场的经验表明,商场内射入的阳光可增加销售额.该百货商场的大天窗可使商场的一半地方都有阳光射入,这样可以降低人工照明需要,商场的另一半地方只有人工照明。从该商场两年前开张开始,天窗一边的各部门的销售量要远高于其他各部门的销售量。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论述的一项是()。A.除了天窗,商场两部分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明显的差别B。在某些阴天里,商场中天窗下面的部分需要更多的人工灯光来照明C。在商场夜间开放的时间里,位于商场中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的销售额不比其他部门高D。位于商场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在该商场的其它一些连锁店中也是销售额最高的部门【解析】C。本题考查了无因无果的加强方式.题干论证的是阳光是增加销售额的原因,而C项的表述说明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这些部门的销售额和其他部门没有区别,进一步说明阳光确实可以增加销售额,这是典型的无因无果的支持方式。4。对比加强型【专家提醒】已知命题:A与B在两种情况下是相同的。为了加强上述论断可以说:这两种情况下没有区别或者具有相同的条件。但应该注意的是,对比加强是或然性的加强,并不一定导致结果的成立,只是增大结论的可靠性。真题:2007年国考95题95.2004年,在全球范围内,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为4900万台,几乎是2000年销售量的2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从20.3%上升至28.5%,与此同时,成本从每台2126美元下降至1116美元,分析人士预测,到2008年,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终会超过台式电脑的销售量。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A。新型的台式电脑即将问世B.中国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消费大国C。市场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仍将持续上升D.价格已成为影响笔记本电脑销售的重要因素【解析】C。从题干可知,此题的结论是: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终会超过台式电脑的销售量。要想加强这个论断就要说明:2008年和2004年的情况是相同的,2008年将会保持2004年的良好势头,选项C“需求持续上升”符合。这是典型的对比加强型。真题十二:2006年国考A卷88题88。某项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累计销售超过6000万部,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共销售2800万部。因此,有媒体判断国产手机复苏了。以下哪一选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支持上述判断?()A.手机销量统计不包括水货手机,而水货手机的销售量巨大B.今年上半年,国家采取措施,限制国外品牌手机进入中国市场C.今年下半年,国产手机销量远高于其他品牌手机,并继续保持这一势头D.手机销量是依据进网许可证发放数量来统计的,但这些手机可能并未全部进入用户手中【解析】C。“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累计销售超过6000万部”,可以说成绩喜人,若下半年国产手机销量远高于其他品牌手机,并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就充分说明了国产手机有复苏的趋势。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京佳公务员教研老师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主旨题是片段阅读部分的重点题型,提问中带有“主旨"、“主要”、“主题”“中心”、“概括"等字眼的题目,通常就是主旨题.而关联词主旨题则是规律性最强最易得分的一个题型,可以说掌握关联词主旨题的解题技巧是言语理解部分得分的第一步。关联词主旨题的解题关键是需要掌握历年真题中主要考查的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能分析关联词复句所代表的逻辑关系。高频考点列举: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实际上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并列关系:同时、也、又、还、是……也是……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还)……、更、而且、并且

(一)转折型ﻫ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46题:46.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B.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C.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D。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解析】D本题材料属于转折结构。“但"是解题关键词,它提示考生题干材料是转折型结构。在转折关系中,强调和突出的通常是转折词后面的观点。“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这答案“令人沉醉不自知”.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二)因果型ﻫ真题二:2009年国考第47题:47。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如何发展经济理论B.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C。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D。如何看待经济理论【解析】D本题材料属于因果结构.“因此”作为总结陈述的提示性词语,说明后面的话是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述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段的核心所在,即“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显然D项与这一主旨句的观点最为契合。真题三:2009年国考第50题:50.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计,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到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B.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C。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D.《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解析】A本题属于主旨概括型.梳理文章脉络,题干材料属于因果型结构.第一句话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拍出了150万美元的高价”,后面的内容则是说明《尤利西斯》手稿拍出高价的原因。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是A项。“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由此可知BC两项都是片面概括文意,而D项过于泛泛,没有抓住文段核心.ﻫ(三)并列型ﻫ真题四:2009年国考第60题:60.西方学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而论,它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度的前提下而出现的一种理论现实的回应.这种回应的出现,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对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A.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B.已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C.主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D.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解析】A材料结构清晰,两句话为并列关系,所以要概括整段材料的内容,两句话的内容必须都涵盖到.第一句讲“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客观基础,也就是时代背景.第二句讲这一理论的理论基础,即“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ﻫ(四)递进型ﻫ真题五:2007年国考第7题:7。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D。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解析】D本题是典型的递进型结构.文段强调的是如何实现成功的“行销运作”,首句用“除了……还……"引导出一级递进关系,强调“优异的产品和精密的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然后由表示二级递进关系的“更”引导出文段的主旨句,即强调其他部门对行销部门的配合与支持,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由此可知D项正确.真题六:2007年国考第5题:5.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府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解析】B是正确答案。前两句提出一个现象,即政府出台新的经济政策后,有损失的利益集团将如何处理。接下来从反面论述政府如果不持续贯彻执行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不仅……更……"这一关联词语,提醒考生语段在强调“经济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性”,恰好和B吻合。A强调“政策遇到的阻力";C强调的是“考虑因素”;D强调的是“政府的调控能力",均和语段主旨不符.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增长率问题ﻫ增长率问题在资料分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的增长率是多少?同比增长率是多少?环比增长率是多少?等等涉及到的基本知识有:百分数:提到增长率,就不能不提百分数,运用百分数时,要注意概念的精确.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因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5%,去年的增长速度为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10%,去年物价上升了15%,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率: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同比增长:指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127题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A。25.05%B。35。25%C.8.15%D。14。43%【解析】D首先,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据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首先由“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可知2006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又从图中可知200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万元,则2006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200000=90。9。又有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00.78万元,可知同比增长率为(100.78-90。9)÷90.9×100%=9.88÷90.9=0.1,选D.ﻫ真题二:2008年国考第121题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121.2004年印刷量增长率在5%以上的企业有()家.A.19B。49C.55D。无法判断【解析】D题中只是叙述了“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和增长率,但是并没有说全部的企业,因此无法得出2004年印刷量在5%以上的企业个数,选无法判断。真题三:2008年国考第129题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

129.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A.3.30B.3.96C。4.02D.4.82【解析】B看到这道题,可能有人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5×[1+10×(2%)10],接下来在不允许有计算器而时间又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是无法快速算出答案的。命题者通常不会出这样的题目。这里的2%应当算作平均值。则到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15×(1+10×2%)×22%=15×(1+0。2)×0。22=(15×1+15×0.2)×0。22=18×0.22=(20—2)×0。22=4。4-0.44=3。96(亿)。ﻫ真题四:2007年国考第131题2005年全国专利审查与专利代理业务研讨会宣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3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8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审查周期大幅缩短。发明专利人均待查量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54件下降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85件,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增长速度迅猛.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而第二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至2005年8月31日,三种专利的授予总量达到140.38万件。其中,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131.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A.提高了5。3个百分点B.降低了5.3个百分点C.提高了0.9个百分点D.降低了0.9个百分点【解析】B2004年授予比例:19.02÷35.38≈53.76%,2003年受理量:35.38÷(1+14。7%)≈30。85(万件),2003年授予量:19.02÷(1+4。4%)≈18.22(万件),2003年授予比例:18。22÷30.85≈59.06%,2004年比2003年下降59.06-53.76=5.3(个百分点).真题五:2006年国考卷一第121题121.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A。14.1%B。24.1%C。34。1%D.68。5%【解析】A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值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为:229+1802+678≈2700(万元),该市2004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为:193+1595+586≈2400(万元),因此,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2700-2400)÷2400=1/8=0。125,与选项A最接近。ﻫ真题六:2005年国考卷一第129题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3108.7108。7102。0115.8104。9106.8199498。498。498.297.5100.496.91995107。6107.697.8113。3109。5106。21996111.7111。7104.1115。0113。7110.21997107.6107.6106.1108.2107。8106.11998107.8107.898.5113。6105.9106.51999105.2105。2107.0101.9110.4103。92000109.3109。1111.5105.6113。0107.52001111。1110。9108。3110.4115。2109.32002115。3115.2112.9114。5119.4113.72003113.2113.5101.8118.6118。3111。9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ﻫ129。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A.25.6%B.27。2%C.6.5%D.24.3%注意:本题实际上是针对表格下面的一句话出的题,如果大家忽略了表格下面的“说明"部分,则此题无法计算.这里要提醒广大考生:对于表格资料,首先要重点阅读其“表格外的题目、单位、注释以及表格的纵横栏标”等,而表格中的具体数据,在阅读时是不必在意的,具体到计算问题时,再根据题目回归到表格中快速定位,寻找相应的数据。同理:图形类资料阅读也要特别注意关注图形以外的内容(标题、图示),从宏观上把握图形资料.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ﻫ比重问题

比重问题在资料分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的比重是多少?***的比例是多少?***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比例最高的是?***比例(比重)说法正确的是?等等.

涉及到的知识点: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如写为41%、1%.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作单位,便于比较,因此,百分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也是为此,以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为目的的行政能力测验之资料分析部分十分清理对百分数的考查,考生要重点掌握。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124题124.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空气达标天数的比重是()。A。上升了3。3%B.下降了3。3%C.上升了12%D.下降了12%【解析】D粗略观察图形,第二季度达标天数明显低于第一季度达标天数,则比重下降。排除A、C。3月份与4月份空气达标天数不同,则忽略不记,则第一季度空气达标天数为与第二季度空气达标天数的差为15+7+23+3—13-24=11天。两个季度天数都是91天,则第二季度的空气达标天数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幅度为11÷91真题二:2009年国考第127题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单位:%)ﻫ

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业地区构成

乡外县内19.229。913。515.226.9县外市内13.818.49.912。431.5市外省内17。733。19。012.824。2省

外49。318.667.659.617。4外出从业劳动力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2.82。52.23.64.2第二产业56.755。857。158。444.3第三产业40.541.740.738.0?127。表中“?”处的数值应为()。A。41.6B.42。5C.51.5D。52.4【解析】C本题较简单,三大产业的比重加起来等于1,则第三产业比重为1-(4。2%+44.3%)=51.5%.在考场上,本题只需要粗略估算即可,1-(4.2%+44。3%)中,小数部分为0.5,且百分比要大于50%,直接选C。真题三:2008年国考第133题133。根据表2,在被调查的全体人群中,选择“缺乏组织”的人占全体人群的比例可能是()。A。5。2%B.6。2%C.7。1%D。8.2%【解析】C由于选择“缺乏组织”的男性比例为7.0%,而女性比例为7。4%,因此全体人群中选择“缺乏组织”的人口比例一定介于这两个数之间,只有C项符合。真题四:2008年国考第136题136.2005年和2001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中国D.法国【解析】A从针对这种需要比较大小的问题,通常只需要(甚至都不需要)列出算式,粗略估算即可比较,切忌一个个算出数值后再进行比较。具体如下:美国:31。9-28。1日本:13.2—10.2中国:4.8—4.2法国:4。9—4.2显然,美国变化幅度最大。真题五:2007年国考第123题2006年5月份北京市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2亿元,创今年历史第二高。据统计,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汽车销售继续支撑北京消费品市场繁荣。5月份,全市机动车销售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23。9%。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汽车类商品当月实现零售额32.3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的20.3%。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5月份,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延续了4月份的高幅增长,持续旺销,零售额同比增长了50%。其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8%。同时由于季节变换和节日商家促销的共同作用,家电销售大幅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6%。121.北京市2006年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约为()。A。50.5%B。58.5%C.66。5%D.74.5%【解析】B根据说第二段汽车类商品当月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的比重,可算出2006年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3÷20。3%≈150(亿元),再根据第一段2006年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72。2亿元,得出比重:150÷272.2≈150÷270=5/9≈0.55,与选项B最接近。判断推理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表现为题型多、规律强,难度大,分值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逻辑判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削弱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削弱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将某选项放入前提和结论中,使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的可能性降低,这个选项就可能是正确答案。削弱题型的解题关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因此削弱的途径分为:削弱前提、削弱论据、削弱论证方式,常用的削弱方式有否定假设、反对结论、反对方法、反对前提等。

1.否定假设

真题一:2006年国考A卷第94题94。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方面比新型机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解析】D。题干推论的假设是客户对新、老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的了解程度一样,所以要削弱该推论,只要否定了这个假设即可,答案为D。

2.反对结论

真题二:2007年国考第90题90.在许多鸟样中,首先发现捕食者的鸟会发出警戒的叫声,于是鸟群散开,有一种理论认为,发出叫声的鸟通过将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而拯救了同伴,即为了鸟群的利益而自我牺牲。最能直接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A.许多鸟群栖息时,会有一些鸟轮流担任警戒,危险来临时发出叫声,以此增加群体的生存机会

B.喊叫的鸟想找到更为安全的位置,但是不敢擅自打破原有的队形,否则捕食者会发现脱离队形的单个鸟C.危险来临时,喊叫的鸟和同伴相比可能处于更安全的位置,它发出喊叫是为了提醒它的伴侣D.鸟群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同胞之间有相同的基因,喊叫的鸟虽然有可能牺牲自己,但却可以挽救更多的同胞,从而延续自己的基因【解析】B.题干中的结论是为了鸟群的利益而自我牺牲,而B项的内容说明喊叫的鸟是纯粹为己而不是为鸟群的利益,则直接驳倒了题干的结论.真题三:2006年国考A卷第92题92.遇到高温时,房屋建筑材料会发出独特的声音。声音感应报警器能够精确探测这些声音,提供一个房屋起火的早期警报,使居住者能在被烟雾困住之前逃离。由于烟熏是房屋火灾人员伤亡最通常的致命因素,所以安装声音感应报警器将会有效地降低房屋火灾的人员伤亡。下列哪一个假设如果正确,最能反驳上面的论述?()A.声音感应报警器广泛使用的话,其高昂成本将下降B。在完全燃烧时,许多房屋建筑材料发出的声音在几百米外也可听见C.许多火灾开始于室内的沙发座垫或床垫,产生大量烟雾却不发出声音D.在一些较大的房屋中,需要多个声音感应报警器以达到足够的保护【解析】C。“遇到高温时,房屋建筑材料会发出独特的声音。"这是声音感应报警器可以应用的前提条件,但如果许多火灾开始于室内的沙发座垫或床垫,产生大量烟雾却不发出声音,则其论证就会受到质疑。ﻫ3.反对方法

真题四:2004年国考B卷第74题74.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把它们都捕获到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A.近五年在全世界各动物园中出生的熊猫总数是9只,而在野生自然环境中出生的熊猫的数字,不可能准确地获得B.只有在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才有它们足够吃的嫩竹,而嫩竹几乎是熊猫的惟一食物C。动物学家警告,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将会改变它们的某些遗传特性D.提出上述观点的是一个动物园主,他的动议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解析】B。题干中为挽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提出了一种方法:把它们都捕获到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若B项成立,则题干中采用的方法完全无效,熊猫仍然会灭绝.

4.反对观点

真题五:2008年国考卷第91题91.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A.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他们大多表示不愿住楼房B.建楼房消耗的资源与现建有的农民住房消耗的资源差不多C.有农民表示,即使搬进楼房居住,他们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D.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会从效益上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解析】C.题干的观点是农民住进了楼房,就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从而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要想削弱这个观点,就要指出即使农民住进楼房,也节省不了土地资源,更无从谈盘活土地资源.C选项正好说明这一点,农民搬进楼房,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不拆房子,就节省不了土地,专家的建议就不能成立,所以,C项最能削弱专家的观点。真题六:2008年国考卷第86题86。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由此推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A。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B.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C。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D.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解析】C。若要反驳,则要说明到2050年,世界上不会有90%的语言文字会灭绝,C项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论据,若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则以后按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的推算就不成立,所以C项最能反驳题干的观点。真题七:2006年国考A卷第95题95.粮食可以在收割前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如果预测水稻产量不足,水稻期货价格就会上升;如果预测水稻丰收,水稻期货价格就会下降。假设今天早上,气象学家们预测从明天开始水稻产区会有适量降雨.因为充分的潮湿对目前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所以今天的水稻期货价格会大幅下降。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以上的观点?()A。农业专家们今天宣布,一种水稻病菌正在传播B。本季度水稻期货价格的波动比上季度更加剧烈C。气象学家们预测的明天的降雨估计很可能会延伸到谷物产区以外D.在关键的授粉阶段没有接受足够潮湿的谷物不会取得丰收【解析】A.题干中“气象学家们预测从明天开始水稻产区会有适量降雨。因为充分的潮湿对目前水稻的生长非常重要”,这说明了水稻会丰收,要削弱这个推论必须是一个让水稻严重减产的消息,B、C、D均不符合。真题八:2005年国考A卷第91题91。小王:从举办奥运会的巨额耗费来看,观看各场奥运比赛的票价应该要高得多。是奥运会主办者的广告收入降低了票价。因此,奥运会的现场观众从奥运会拉的广告中获得了经济利益。小李:你的说法不能成立。谁来支付那些看来导致奥运会票价降低的广告费用?到头来还不是消费者,包括作为奥运会现场观众的消费者?因为厂家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把广告费用摊到了消费者的身上.下列能够有力地削弱小李对小王反驳的一项是().A.奥运会的票价一般要远高于普通体育比赛的票价B.奥运会的举办带有越来越浓的商业色彩,引起了普遍的不满C.利用世界性体育比赛做广告的厂家越来越多,广告费用也越来越高D.各厂家的广告支出总体上是一个常量,只是在广告形式上有所选择【答案】D。从题干可以知道,小李的观点主要是:由于广告厂商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高额的广告费用转嫁到观众头上,这样奥运会的观众没有从拉的广告中得到经济利益。要削弱这种说法,就要找出与之相悖的选项.A项显然不能,B项虽然是事实,但却不能推翻小李的说法,C恰好证明了小李的观点,D由于广告支出是常量,所以广告商也不会提高商品价格,消费者自然也就能从中获益。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题型总结如下:▲二、幂数列(一)真题回放及答案详解:2009年第102题、105题1。7,7,9,17,43,()A.119B.117C。123D。121【解析】C。这是一道幂数列。规律是:原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依次是0、2、8、26;新数列依次可以化成:3的0次方减1,3的1次方减1,3的2次方减1,3的3次方减1;所以()=43+80(3的4次方减1)=123。2.153,179,227,321,533,()A.789B.919C.1229D.1079【解析】D。这是一道幂数列.规律是:原数列各项依次可以化成:150+31,170+32,200+33,240+34,290+35,其中新数列150,170,200,240,290后项与前项做差得20,30,40,50,故()=60+290+36=1079。2008年第44题、45题3.67,54,46,35,29,()A。13B.15C.18D。20【解析】D.这是一道幂数列变形题.题干中数列的每两项之和是:121,100,81,64,49,分别是:11、10、9、8、7的平方.所以()里就是7的平方—29,即20.4.14,20,54,76,()A.104B.116C.126D.144【解析】C。这是一道幂数列的变形题。题干中数列各项分别是:3的平方加5,5的平方减5,7的平方加5,9的平方减5,所以()里就是11的平方加5,即126。2007年第42题、43题、45题5.1,3,4,1,9,()A.5B.11C.14D.64【解析】D。本题规律为:(第二项-第一项)的平方=第三项,所以()里应为:(1—9)的平方,即64。6.0,9,26,65,124,()A.165B.193C.217D.239【解析】C。此题是立方数列的变式,其中:0等于1的3次方减1,9等于2的3次方加1,26等于3的3次方减1,65等于4的3次方加1,124等于5的3次方减1,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项应:6的3次方加1,即217。7.0,2,10,30,()A.68B.74C。60D。70【解析】A。数列各项依次可化成:0的3次方加0,1的3次方加1,2的3次方加2,3的3次方加3,所以()里应为:4的3次方加4,即68。2006年一卷第32题、33题、34题8。1,32,81,64,25,(),1A。5B。6C.10D.12【解析】B。这是一道幂数列题目。原数列各项依次可化为:1的6次方,2的5次方,3的4次方,4的3次方,5的2次方,(6的1次方),7的0次方,因此()里应为6。9.-2,-8,0,64,()A.—64B.128C.156D。250【解析】D。数列各项依次可化成:-2×(1的3次方),—1×(2的3次方),0×(3的3次方),1×(4的3次方),因此()里应为:2×(5的3次方),即250.10。2,3,13,175,()A.30625B.30651C.30759D.30952【解析】B。本题规律为:[3的平方+(2×2)]=13,[13的平方+(2×3)]=175,因此()里应为:175的平方+(2×13),即30651。2005年一卷第31题、32题、33题、34题11.1,4,16,49,121,()A。256B。225C.196D。169【解析】A。这是一道幂数列。数列各项依次可写为:1的2次方,2的2次方,4的2次方,7的2次方,11的2次方;其中新数列1,2,4,7,11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可以推知()里应为16的2次方,即256。12.2,3,10,15,26,()A。29B.32C.35D.37【解析】C。这是一道平方数列的变式。数列各项依次是:1的2次方加1,2的2次方减1,3的2次方加1,4的2次方减1,5的2次方加1,因此()里应为:6的2次方减1,即35。13。1,10,31,70,133,()A.136B.186C.226D。256【解析】C.这是一道立方数列的变式.数列各项依次是:1的3次方加0,2的3次方加2,3的3次方加4,4的3次方加6,5的3次方加8,因此()里应为:6的3次方加10,即226。14.1,2,3,7,46,()A.2109B.1289C.322D。147【解析】A.这是一道幂数列题目.该题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项自身的平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下一项,即3=2的平方—1,7=3的平方-2,46=7的平方-3,因此()里应为:46的平方—7,即2109.2005年二卷第26题、29题15.27,16,5,(),1/7A.16B.1C.0D.2【解析】B。这是一道幂数列题目.原数列各项依次可化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因此()里应为1。ﻫ

16.1,0,—1,—2,()-8B。-9C.-4D.3【解析】B。本题规律为:前一项的立方减1等于后一项,所以()里应为:-2的3次方减1,即-9。2003年A卷第3题、B卷第4题17。1,4,27,(),3125A.70B.184C.256D.351【解析】C。数列各项依次是:1的1次方,2的2次方,3的3次方,(4的4次方),5的5次方。18。1,2,6,15,31,()A。53B.56C.62D。87【解析】B.该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可得一新数列:1,4,9,16,(25);新数列是一个平方数列,新数列各项依次是:1的2次方,2的2次方,3的2次方,4的2次方,5的2次方;还原之后()里就是:25+31=56。2001年第45题19.0,9,26,65,124,()A.186B.215C.216D.217【解析】D。此题是立方数列的变式,其中:0等于1的3次方减1,9等于2的3次方加1,26等于3的3次方减1,65等于4的3次方加1,124等于5的3次方减1,由此可以推知下一项应:6的3次方加1,即217.ﻫ

2000年第25题20.1,8,9,4,(),1/6A.3B。2C.1D。1/3【解析】C。通过分析得知:1是1的4次方,8是2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4是4的1次方,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的0次方即1,且6的-1次方为1/6,符合推理.(二)幂数列出题量分析:从“真题回放”可看出:从2000年~2009年,除了2002年之外,每一年的试题都考到了幂数列这一规律;并且幂数列在整个数字推理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幂数列历年出题量化表年

份占当年出题总量的比例占数字出题总量的比例2000年20%2000年~2009年国考数字推理出题共计80道,其中幂数列出题23道,占总出题量的比例为28。75%

注:2004年国考没有出数字推理题型。

2001年20%2003年A卷20%B卷20%2005年一卷40%二卷20%2006年一卷、二卷60%2007年60%2008年40%2009年40%(三)幂数列解题思路指导:通过对上述一、二节的内容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考幂数列出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出题几率高。总比重达到28.75%,曾经一度高达60%,说明幂数列是国考数字推理的重点题型,广大考生需要特别关注;二、经典老题重复再现。比如:2007年国考的43题就是2001年的45题,是一道原题重新考;另外:2005年的26题与2000年的25题考的是同一个类型的题目,都是幂指数不相等的幂数列。针对上述现象,京佳公务员崔熙琳老师提醒考生对此类型试题要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训练和掌握:1。熟悉幂数列的出题类型与特点;2.背诵并掌握常用幂数列数,包括1~20的平方、1~10的立方;3.一定要把曾经考过的老题做透、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不变应万变的境界。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研究中心老师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细节推断题相对来讲其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题目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高。在出题的过程中容易设置思维陷阱,如果考生稍不留神,很可能被误导造成错选。因此,要把握好细节推断题,就要充分了解题目设置的陷阱有哪些,有备无患自然万无一失。细节推断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这种试题在命题中常用的五大命题陷阱,即:范围错误、概念错误、逻辑错误、程度错误、过度推理.ﻫ【真题演练】ﻫ基于细节题以上的特点,我们要明确哪些陷阱容易在出题是设置。我们根据设置陷阱的方式,把细节题分为如下五类:ﻫ一、范围错误ﻫ1.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解析】D是正确答案.根据语段“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推知A;根据语段“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推知B;根据语段“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可以推知C;D的表述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有如此行为,而是语段中的“很多地方”,因此属于扩大范围错误。

二、概念错误ﻫ2.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及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B。利用生物学对大量生物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C。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D。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片段阅读中常见的错误选项设置形式——偷换概念。3。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19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解析】C是正确答案.典型的概念偷换,从语段中“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可知C将“铁丝网”偷换成“法律”,故C错误;A从语段首句和倒数第二句可以推出;B可以根据语段“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推出;D可以从语段的“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中推出。“生物信息学”偷换成“生物学”。

三、逻辑错误

4.幽默使人如沐春风,也能解除尴尬。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ﻫ

A.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B.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生活中,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D.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解析】D.D项是明显的逻辑错误。材料强调幽默可化解眼前的障碍,使人变得轻松起来,增加了生活的情趣。逻辑关系为:幽默是原因,生活有情趣是结果。D选项刚好犯了逻辑颠倒的错误。5。运动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肿胀、疼痛症状逐渐消失,许多人以为完全康复了,其实不然。在损伤恢复的后期,仍要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加强受伤部位的功能性锻炼,防止受伤部位因长期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变形或功能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根据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损伤后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B。功能性锻炼是运动损伤的辅助治疗手段C.损伤恢复后期是进行功能性锻炼的最佳阶段D.根据疼痛症状是否消失可以确定病人是否康复【解析】B从“在损伤恢复的后期,仍要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加强受伤部位的功能性锻炼,防止受伤部位因长期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变形或功能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可知:功能性锻炼是运动损伤的辅助治疗手段.A项“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的说法,属于逻辑错误,将“功能性锻炼”等同于“治疗和休息”.C选项中所谓“最佳阶段”,并不能从文中得出这个结论.D项明显曲解文意。ﻫ四、程度错误ﻫ6.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解析】D“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并不是说“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故A程度把握不正确;B选项偷换概念,把“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偷换为“制动效果”。C明显程度错误。根据“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知既然是最佳,再寻求突破当然难度很大.

五、过度推理

7。这段长城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西面的古北口,是进关的必经之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大将徐达当初督修的这段长城,高不过一丈二尺,宽不过九尺。到明穆宗庆隆元年,戚继光镇守北疆,又调集士卒继续进行艰巨的修墙、筑台工程.据记载,在戚继光镇守北疆的十六年间,北部边防没有出现过大的动乱。京师的安全得到了可靠的保证。这段话没有包含下列哪个观点?()A。这段长城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戚继光主持修的长城比徐达督修的长城更高、更长B.这段长城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C.这段长城据守着进关的必经之路,是兵家必争之地D.有了这段长城,京师的安全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解析】A此题主要考查对这段话内容的把握,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是要找出“没有包含”的观点,B、C项很明显都是原文中提到的。A项文中没有对两人所修长城的宽和长做比较,属主观臆断、过度推理.原文中提到的戚继光调集士卒进行修墙、筑台工程,但不一定后者所建长城更宽更高。一、集合问题集合问题也称容斥原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题频率最高的题型之一。本类试题基本解题思路如下:1。利用集合原理公式法:适用于条件与问题都可直接代入公式的题目。(1)两个集合:︱A∪B︱=︱A︱+︱B︱-︱A∩B︱(2)三个集合:︱A∪B∪C︱=︱A︱+︱B︱+︱C︱-︱A∩B︱-︱B∩C︱-︱C∩A︱+︱A∩B∩C︱2。文氏图示意法:用图形来表示集合关系,变抽象文字为形象图示。真题一:2003年国考A卷第7题某服装厂生产出来的一批衬衫中大号和小号各占一半。其中25%是白色,75%是蓝色的。如果这批衬衫总共有100件,其中大号白色衬衫有10件,问小号蓝色衬衫有多少件?()A.15B.25C。35D.40【解析】C。由题中可知大号衬衫、小号衬衫各50件,白色衬衫共25件,蓝色衬衫共75件。题中已告诉大号白色衬衫有10件,可知大号蓝色衬衫有50-10=40件,则剩余的蓝色衬衫全是小号的,共75—40=35(件)。真题二:2004年国考A卷第46题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A.22B.18C.28D。26【解析】A。本题采用图示法更为简单。如图:故两次都及格的人数为32-4-4-2=22人。真题三:2004年国考B卷第46题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及格的有22人,那么两次考试都没有及格的人数是().A.10B。4C.6D.8【解析】B。两次考试都没有及格的人数=学生总数—两次都及格的人数-第一次未及格的人数—第二次未及格的人数=32—22—[32-22—(32-26)]-[32-22—(32-24)]=32-22—6=4。真题四:2005年国考一卷第45题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A。22人B。28人C.30人D。36人【解析】A。设A=喜欢看球赛的人(58),B=喜欢看戏剧的人(38),C=喜欢看电影的人(52),则有:A∩B=既喜欢看球赛的人又喜欢看戏剧的人(18)B∩C=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人(16)A∩B∩C=三种都喜欢看的人(12)A∪B∪C=看球赛和电影、戏剧至少喜欢一种(100)根据公式:A+B+C=A∪B∪C+︱A∩B︱+︱B∩C︱+︱C∩A︱-︱A∩B∩C︱︱C∩A︱=A+B+C—(︱A∪B∪C︱+︱A∩B︱+︱B∩C︱—︱A∩B∩C︱)=148-(100+18+16—12)=26所以,只喜欢看电影的人=C-︱B∩C︱—︱C∩A︱+︱A∩B∩C︱=52-16—26+12=22真题五:2005年国考二卷第45题外语学校有英语、法语、日语教师共27人,其中只能教英语的有8人,只能教日语的有6人,能教英、日语的有5人,能教法、日语的有3人,能教英、法语的有4人,三种都能教的有2人,则只能教法语的有()。A。4人B.5人C.6人D。7人【解析】B。此题应该用文氏图法,将能教英语、日语、法语的教师分别设为不同的集合。先设所有集合的交集为2,依题意得文氏图(见下图)。真题六:2006年国考一卷第42题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A.27人B.25人C.19人D。10人【解析】B。如图所示,设A区域代表物理、化学实验都做对的人;B区域代表只做对物理实验,未做对化学实验的人;C区域代表只做对化学实验,未做对物理实验的人;D区域代表物理、化学实验都未做对的人。根据题意有:A+B+C+D=50(1)A+B=40(2)A+C=31(3)D=4(4)后三个式子相加,减去第一个式子得到A=25.真题七:2006年国考二卷第43题某工作组有12名外国人,其中6人会说英语,5人会说法语,5人会说西班牙语;有3人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法语,有2人既会说法语又会说西班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