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二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二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二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二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二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卷(共54分)一、(每小题3分,共4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①“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②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③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治印的真精神。”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授徒伫(chù)立 B.描摩劲(jìng)竹C.念叨着(zhuó)意 D.碑贴拓(tà)片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题材付与领悟 B.体裁付与领略C.题材赋予领悟 D.体裁赋予领略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C3.D【解析】1.试题分析:这些词语都是来自于课本内容,在平时学习中应当加以识记并把握。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掌握一定量的汉语字词。A伫zhù立;B描摹;D碑帖。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题材是文章领域内容,体裁是表达形式。赋予,给予,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付与,拿出,交给。前者对象比较抽象,诉诸精神层面的;后者对象比较具体,或者交给某人。领略,了解事物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偏重理解、体会。前者侧重了解欣赏,后者侧重体味其中深意。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D项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打烊(yàng)给予(jǐ) 芝麻糊(hù) 混水摸鱼(hún)B.卡壳(qiǎ) 处暑(chù) 入场券(quàn) 虚与委蛇(wēi)C.坊间(fāng) 眩晕(yùn) 扎小辫(zā) 萎靡不振(mí)D.棕榈(1ǘ) 名媛(yuàn) 一场雨(chǎng) 一哄而散(hòn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些词语都是来自于课本内容,在平时学习中应当加以识记并把握。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掌握一定量的汉语字词。B.处Chǔ,C.靡mǐ,D.场Cháng。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粹 头炷香拾人牙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凑合 挖墙脚名缰利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通牒警戒线 死皮癞脸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吐槽 冷不妨 额手称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些词语都是来自于课本内容,在平时学习中应当加以识记并把握。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掌握一定量的汉语字词。A惠—慧,C癞—赖,D妨—防。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6.一次选如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1)改革开放后30年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2)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以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3)“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A.年轻防患未然妄自尊大B.年轻未雨绸缪夜郎自大C.年青防患未然夜郎自大D.年青未雨绸缪妄自尊大【答案】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何等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军身上。B.春天的汴梁城,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游人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水系工程中,含英咀华,欣赏着粼粼水波、烟柳画桥。C.对两岸同胞的交流,“台独”政客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然而他们也太低估了台湾民众的判断力,其煽动性言论经不起推敲,甚至不赞一词。D.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明确词语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考虑即可。秀色可餐: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A项“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成对。(多用于贬义)B项“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此句讲诱人欣赏风景,不符此句语境。C项“不赞一词”指一言不发。应为“不值一哂”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迷信的土壤并没铲除殆尽,像王林一样一些所谓的“大师”凭着传统戏法的伎俩,蒙蔽百姓、忽悠官员,看似玄奥,其实果不其然,但个别党员干部、明星对“大师”的所谓“指点”深信不疑。

B.2014年2月27日,依斯坎达尔·艾海提等三人因涉嫌偷越国境在云南省红河州沙甸被捕,但他们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正义的严惩。

C.洛杉矶这座美国的“烟雾城”治霾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全市的十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其中。我国的一些地方要三五年治霾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目不见睫的政府计划表现出对职能部门的盲目信任。

D.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可能是自有记载以来最强的,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后达到顶峰,并延续到2017年的一至二季度。澳洲气象官员上午10:00举行发布会,各路媒体记者在大厅里严阵以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明确词语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考虑即可。“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B.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C.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演讲中表示:百度连接的范围越来越广、东西也越来越多。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明确词语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考虑即可。A.搭配不当。“降低”与“冲突”搭配不当,可改为“减少”。C中途易辙。D句式杂糅。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10月24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的筹建工作进入了新阶段。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C.多种因素叠加,致使法国成了欧洲最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多次刊登引起宗教争议漫画的《沙尔利周刊》即为一个“爆点”。D.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实现供水区域全面覆盖,大大缓解了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灌溉困难、城市缺水的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意思。A.成分残缺,应删除“随着”。B.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局面、困境”等,或者将“大大缓解”改为“解决”。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是()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阅读?因为阅读才是人生的方舟。。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死”。①一旦具备了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料的能力②即不论出现了多少危难痛苦,甚至险象环生③我把阅读比喻为“人生的方舟”④便使人站高一步,不会被生活的河流所淹没⑤而是意谓人生途中的狭路相逢⑥并没有那种生死攸关的意味A.③⑥⑤②①④B.③②①④⑥⑤C.③⑤②⑥①④D.③④⑥②⑤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内容衔接的角度看,③与“因为阅读才是人生的方舟”相吻合,故首先③;⑤⑥是对③解释说明,而⑤⑥在句意上有“并没有…而是…”的递进关系,故先⑥后⑤;从内容上看,①②④是对⑤的进一步解释说明,而一个“即”表明了先②,从句子关系看,有关键词“一旦”“便”可知,先①后④。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B.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C.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D.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A.B.C.三句分别将芍药、蔷薇、南风、东风拟人化,这容易辨别的。D句有点难度,难在考生对“见”与“闻”的主体到底是“谁”,容易混淆,如误解为“浮萍”与“小艇”,则此句就会被判为拟人句;其实联系上下句,“见”与“闻”的主体应为船上的人,因而此句不存在拟人修辞手法。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国内某航空公司宣布将于明天(以出票日期为准)起,上调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B.亚冠决赛前期,一位俱乐部高层在被记者问到“恒大模式是什么”时,沉思良久后说,“其实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恒大模式。”C.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D.李白诗的中的“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一水牵愁万里长(《横江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说”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或将最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外。C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D交代诗句出处的括号应加在下引号外面。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D项,“赐教”,敬辞,表示给予指教。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及长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为邹平今。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成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瘴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侍,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未几,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后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宋史·列传二十九》)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B.知温恃兵力偃蹇 偃蹇:骄横,傲慢,盛气凌入。C.晋祖嘉之,归功于衍嘉:嘉奖。D.汉乾祐末,丁忧 丁忧:遭父母之丧。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其皆出于此乎?B.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盛以锦囊C.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俄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过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B.父亲去世后,颜衍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C.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D.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答案】15.C16.B17.B18.C【解析】15.试题分析:C项“嘉”,动词,赞美,赞许。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该词的意思也可联系韩愈《师说》中的“余嘉其能行古道”一句中的“嘉”的意思考虑。文言文中重点实词意思的判断方法有:(1)语境分析法(2)联想迁移法(3)结构分析法(5)字形分析法(4)语法分析法(6)成语词语印证法(8)通假代入法(7)邻词推断法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分析:B项均为“用”,介词。A.分别为代词,副词,表假设;C.分别为结构助词“的”和指示代词“这”;D.分别为介词表“被动”和介词,表对象,“对”“向”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曰”“遂”“也”等。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8.试题分析:C项“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错误,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文言文翻译】颜衎,字是祖德,兖州府曲阜人。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后来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再后来颜衎做邹平县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符习退休,颜衎也回家奉养双亲。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用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侍奉,从没有一点倦怠。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过了一年,又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后父亲去世,非常哀痛。不久又被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保有现在的官职。上表请求回家奉养老母,被改任户部侍郎。颜衎坚决请求辞官,皇帝下诏赞扬了他,然后颜衎与母亲回到老家。不多久,颜衎母亲去世。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后来,起用他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颜衎前去曲阜到孔庙祭祀。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州。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的。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辞官,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给他送行,达官贵人很多,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建隆三年春天,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四。第II卷(非选择题,共96分)三、(18分)名句默写与语言运用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荀子·劝学》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两句分析了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的风尚难以恢复。(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参”“知”“谀”“蜉蝣”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①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这样解释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②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③因为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答案】①语文的魅力在哪里?②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③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阶段应尽可能地多读书。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下面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注:G20(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开放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答案】会徽,用(20根)线条,绘出一个桥形轮廓(1分),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1分)。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之桥。(1分,任意一条即可)(“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亦可)图案中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共赢精神。(1分)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的题目要分析构图要素,要列举全面,尤其注意抽象的文字和图案,如此题中的“桥”。分析语意注意徽标的名称“G20杭州峰会会标”,要紧扣题目回答,如“图案中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与屈子上下求索,跟王子安登临滕王阁【解析】试题分析:补写句子要求符合句子的语境,和前后文浑然一体。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选取古代诗人,同时联系其代表作中的代表词语,组合成符合语境的句子。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8分)孤儿刘斌立秦浩又查看了一下打包的行李,确定无误了才去厨房。他妻子4点就起来煮了红薯粥,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半。妻子并没有注意到,但仍旧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小家伙睡得浅,弄醒了,知道爸爸要走,必然哭天喊地。一个大背包上了肩,手里还有一个灰突突的大尼龙面料的行李包,秦浩看着妻子,没有再说话,只是下巴抬了抬。妻子知道其中的含义“我走了,家里靠你了!”这是秦浩每年里都要经历的分离,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走下楼,秦浩就看见路灯底下已经有两个同伴在那儿抽烟等他了。他们手里也都有一个大大的尼龙面料的行李包,在路灯下,包上“锡山矿务局”的印字特别显眼。那几个字也印入了秦浩的眼睛,他手里也有一个。“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曾经锡山矿务局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单位,不管工资、福利,甚至秦浩背后的那片家属楼,都曾经是这个城市最让人羡慕的。他们手里这个大行李包,就是某年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时,每个员工发的福利。而如今,秦浩还得用这个包,装起自己的衣衫琐碎,出去打工。三个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一起朝矿区大门而去。黑黢黢的矿区内,似乎空无一人。路灯已没几盏好的。三个人抽着烟,倒是烟头一亮一亮的,显出了几分活力。大门口的铁门虚关着,他们发现那儿还站着一个人。“广路,你怎么又来了?”秦浩先发问。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你走了,你娃儿不是成孤儿了,要不得哦。”另一个声音说。秦浩赶紧用手止住那人,但是昏暗的灯光中,已看见广路眼神瞬间黯然了。“算了算了,走,挣到钱再打算。”一只胳膊拉起广路。秦浩看了一眼大伙儿,边走边说:“也好,又是我们四个一起,互相有个照顾。”卫广路和秦浩他们一起在外面打工两年了,可是在家的妻子一直到肝部疼痛到无法忍受才去医院,确诊是肝癌晚期,广路赶回家不到三天,妻子就去世了。这个矿区里,很多职工都死于这个疾病。大家其实都知道,有些工种因为当年缺少劳动保护,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侵害。本来有一年大家还准备上访争取一些基本权利,但是就在那年,矿区停产了,接着被宣布为资源枯竭。秦浩他们坐上了早班长途车,他们接下来的两天都会在路上。长途车要走4个小时,把他们带到省城,他们要换火车北上17个小时,到达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秦浩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他当年是负责矿区锅炉班的班长,锅炉班负责整个矿区的热水供应,三班倒24小时从不停歇。当年矿场停业,秦浩整整一年都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工作。矿场倒了,几万员工和十几万的家属顿时都没有了生计。而这个大山里的小城市,哪里能够,承载得了这个负担呢?秦浩北上之路,经历了三个城市,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为一个小区的供暖站负责整个冬季烧锅炉。他站稳脚跟后,陆续把自己锅炉班的一帮弟兄都介绍了过来。工作从每年的深秋圈煤开始干起,到次年春天的3月停止。每个冬天,秦浩能挣到一份相当辛苦但至少能让家人温饱一年的收入。而家乡那个城市对他来说,就是个永远想念,但没有希望的地方。长途车上,司机开了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闻新闻已经开始播音了。第一个让秦浩他们打开话匣子的话题是,播音员说为了响应中央关于节能的号召,今年北方城市普遍延后了开始供暖的时间,同时供暖的温度会下降。节能意味着烧炉工工作量减小,虽然只是延后三天,但是秦浩他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今年能拿到手的收入一定会减少了。大家开始七嘴八舌,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明年春天烧锅炉的工作一结束,必须得留在当地再找找工作,争取多挣点钱再回家。秦浩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又听到另外一则新闻。播音员正在念着一串城市的名字,那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性城市”名单。秦浩听到了熟悉的那个名字。长途车已经盘山走了一段,秦浩回过身去,从车窗回望着已经在大山深处的城市。清晨,那些星罗棋布的灯火,只是那个城市里还没有断息的活力。只是离世界越远,就越像一个孤儿,即将被永远地遗忘在大山里了。(有删改)23.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1)“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2)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24.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黑黢黢的矿区内,似乎空无一人。路灯已没几盏好的。三个人抽着烟,倒是烟头一亮一亮的,显出了几分活力。大门口的铁门虚关着,他们发现那儿还站着一个人。”的作用。(4分)25.小说在刻画秦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26.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孤儿”为题目的好处。(6分)【答案】23.(1)细节描写,写出锡山矿务局倒闭带给秦浩的内心痛苦。(2分)(2)使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卫广路出门打工的决绝与无奈。(2分)24.写出矿区环境的空旷、破烂、寂静和缺少活力的特点,(2分)交代了人物生活的现状,烘托了人物伤感的心理,暗示了锡山矿务局的倒闭命运。(2分)25.①细心,有责任心。他舀粥,又倒回半碗;他为了家庭外出打工,离别时,舍不得孩子又不打扰孩子睡觉。②敢闯、善于帮助同事。他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找到工作后又把自己锅炉班的兄弟带了出去。③不善言谈,深爱着自己的城市。在打工的路上,不参与大家的讨论,只是听广播,思考自己以及生活着的城市的命运。(每点2分,能答出两点即得4分)26.孤儿既指广路外出打工后留给妹妹照看的娃,也指秦浩他们生活的大山中的城市,一语双关,揭示了主题;(2分)他们原来让人羡慕的生活随着“锡山矿务局”的倒闭已不再,他们居住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城市,已失去了活力,将被人们忘记,突出了主人工等人内心的失意和无助;(2分)给读者以深思,让人们思考应如何破解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2分)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5.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等角度考虑,本题可以结合文中的“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半”“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秦浩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他当年是负责矿区锅炉班的班长”“秦浩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又听到另外一则新闻”等内容概括,意思对即可。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6.试题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以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人物性格、行文线索、引起读者兴趣等角度分析,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应该明确“孤儿”既指广路外出打工后留给妹妹照看的娃,也指秦浩他们生活的大山中的城市,这属于一语双关,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工等人内心的失意和无助,并给读者以深思,让人们思考应如何破解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五、(6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于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解开灵魂的枷锁解开灵魂的枷锁,方能拥有真正的自己。——题记滚烫的水让茶叶解开烘焙的束缚,在茶杯里盛开出一抹抹绿意的本色,飘来淡淡茶香:茶如人生,解开欲望的桎梏,方能绽放美丽的人生本色光芒,拥有真正的自己。豪迈潇洒的本色“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豪迈潇洒的本色;他有昭昭明月之才,却不得重用,他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治国之能,却只能以“供奉”混迹于宫廷,无奈之际,他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研墨,以彰显不被世俗所束缚,豪迈而潇洒的本色。也许他是一朵朝廷的闲花,逍遥自在的生活才是他灵魂飞扬的方式.他既有“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羁,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奔向他向往的生活,挣脱掉灵魂的枷锁。李白,这位表面豪迈潇洒的诗人,他用诗歌诉说着灵魂深处的渴望本色。于是他挣脱掉灵魂的枷锁,飞翔在他以诗为仙而奇彩夺目的天空!扼住命运咽喉的作家你是否品读过《我与地坛》的深情?你是否领略过史铁生同命运抗争的顽强?你会不会渴望挣脱束缚?史铁生,一位饱受生命磨难的作家,他也曾想过放弃生命,但最终他克服了残疾身躯给他生活带来的困难,勇敢地同厄运抗争,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灵魂,他勇敢地拥抱苦难,用一支秃笔描写出从“地坛”走向“天坛”的辉煌人生之路途。史铁生,这位扼住命运咽喉的作家,不因厄运而屈服,解开灵魂的枷锁,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青春路上的少年不同的天空下的少年,拥有同样的一个梦想,并坚定不移地在走向梦想。人生的本色就在于不畏困难坎坷,不惧前路泥泞,只因前方有成功的辉煌;我们都渴望解开灵魂的枷锁,努力放飞自己的理想,拥抱辉煌。我们渴望做最好的自己,为着这个信念,我们拨开一丛丛荆棘,即使双手刺痛,甚至鲜血淋淋,也不愿放弃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人贵有恒,积极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