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绪论_第1页
老年护理学-绪论_第2页
老年护理学-绪论_第3页
老年护理学-绪论_第4页
老年护理学-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护理学——绪论第1页/共29页第一章绪论第2页/共29页一、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概念: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研究对象:老年人任务: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第3页/共29页一、老化概念:人体从出生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的进行性、衰退性变化,称为老化。

累积性普遍性

特征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第4页/共29页二、人的寿命衡量人类寿命有三种指标:1.最高寿命2.平均期望寿命3.健康期望寿命第5页/共29页1.最高寿命(maximumlife-spanofhuman)按性成熟期计算:性成熟期(年)×8~10倍按生长期计算:生长期(年)×5~7倍按细胞分裂次数计算:(40~60次)×2.4倍

人的最高寿命应该是110~175岁。第6页/共29页2.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lifeexpectancy)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平均寿命是以死亡作为终点。2004年我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2.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约高5岁。这不但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水平的提高。第7页/共29页3.健康期望寿命(activelifeexpectancy)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健康期望寿命的终点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健康期望寿命约占平均期望寿命的80%~90%。2000年,我国人均健康寿命仅62.3岁,位居世界第81位,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高达74.5岁。第8页/共29页三、老年人年龄的划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人群定义为老年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第9页/共29页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理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将人的年龄界限又作了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theyoungold);75~89岁为老老年人(theoldold);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theveryold)或长寿老年人(thelongevous)。第10页/共29页我国民间常以“年过半百”为进入老年,并习惯以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为耋、九十为耄代表老年不同的时期,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建议: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老年分期按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第11页/共29页人类年龄划分的其他标准1.日历年龄:2.生物年龄:反映器官功能状况的一个指标3.心理年龄:指个体适应环境变动的心理能力4.社会年龄:指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中承担的角色所表明的年龄第12页/共29页四、人口老龄化(一)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的直接原因。第13页/共29页(二)老龄化社会表1-1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年龄界限65岁60岁青年型<4%<8%成年型4%~7%8%~10%老年型>7%>10%第14页/共29页(二)老龄化社会1.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国家或地区)。2.发展中国家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第15页/共29页(三)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1.老年人口系数: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界限:老年人口系数(%)=(60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100%第16页/共29页(三)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2.老年人口负担数:指老年人口数占劳动人口数的百分比。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界限: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数/15~59岁人口数)×100%第17页/共29页(三)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3.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年人口数的比例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界限:老少比(%)=(60岁以上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4.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5.长寿水平:指80岁以上人口数占60岁以上人口数的比例。第18页/共29页(三)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6.抚养系数:又称社会负担系数,有3种表示方法。总抚养系数(%):(14岁以下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老年抚养系数:儿童抚养系数:第19页/共29页(四)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我国老龄化的特点:1.老年人口绝对数世界最多2.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分布不平衡4.女性老年人口数比例高5.文化程度低6.婚姻稳定、离婚率低、丧偶率高7.未富先老第20页/共29页(四)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老年人现实问题:1.健康状况差,医疗保健水平不高2.家庭养老弱化,社会养老服务有待发展3.精神文化生活少第21页/共29页五、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1.基因程控理论是老化的生物学观点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每种生物就象设定好时间的生物个体,体内细胞的基因有固定的生命期限,并以细胞分化次数来决定个体的寿命。例如:人类的基因,其最长生命期限被设定为110年,在这110年中,正常细胞分裂约50次,达到极限分裂次数就停止正常分化,细胞开始退化、衰老,人开始老化,最终死亡。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细胞最高分化次数也有不同,细胞分化次数则越高者,其寿命越长。第22页/共29页2.自由基理论此理论认为老化是由于细胞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产物有害作用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自由基水平随之增高,由其诱导产生的有害物质不断积累,而对自由基的防御能力却逐渐下降,导致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增强,引起体内各种生理功能障碍,最终促进了机体的老化与死亡。第23页/共29页3.差错灾难理论认为老化是由于某种原因从DNA复制到最终形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积累的结果。在生物生命过程中,体内各种蛋白质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当错误蛋白质逐渐增加,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受破坏,从而促进了机体的老化与死亡,这就是所谓“差错灾难”。第24页/共29页老化的病理心理学理论A型行为类型:态度强硬、缺乏耐心、好发脾气、爱竞争、说话很快B型行为类型:悠闲自得、不喜欢争强好胜、有耐心C型行为类型:过分压抑情绪、没有目标、有孤独感第25页/共29页六、老年护理的发展理论前期(1900~1955年):在这一阶段没有任何的理论作为指导护理实践的基础;理论初期阶段(1955~1965年):随着护理专业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老年护理的理论也开始发展和研究,第一本老年护理教材问世;推行老人医疗保险福利制度后期(1965~1981年):在这一阶段,老年护理的专业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1985年至今是全面完善和发展的时期。第26页/共29页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1900年,老年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