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_第1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_第2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_第3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_第4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1页/共29页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2页/共29页一、腔肠动物珊瑚虫海月水母海葵第3页/共29页常见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第4页/共29页第5页/共29页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基本特征水螅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长约1厘米,身体几乎透明,一端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第6页/共29页观察与思考

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如何将水蚤消化的?第7页/共29页

水螅的身体成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水螅水母海葵第8页/共29页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口周围有触手,适应固着生活;第9页/共29页水螅纵切面示意图第10页/共29页

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

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内胚层: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腔肠动物多与水螅相似。第11页/共29页水螅可以进行有性生繁殖和无性繁殖环境条件优越:无性繁殖:芽体水螅-芽体环境条件恶劣:有性生殖:受精卵第12页/共29页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现生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1、水螅纲;2、钵水母纲;3、珊瑚虫纲第13页/共29页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2、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3、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等因素,珊瑚礁破坏严重。第14页/共29页

小结一:

1、水螅的体壁是由

两层细

胞构成的。这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它们

分泌的胶状物质。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

,它与

相通。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有

内胚层外胚层消化腔口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表有刺细胞口肛门第15页/共29页二、扁形动物绦虫涡虫第16页/共29页第17页/共29页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涡虫一、生态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二、外部形态:身体柔软、柳叶形

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1.5厘米;前端: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颜色浅,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第18页/共29页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第19页/共29页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第20页/共29页第21页/共29页华枝睾吸虫枝子宫卵巢精巢显微镜下的第22页/共29页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幼虫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第23页/共29页第24页/共29页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两侧对称,2、背腹扁平,3、有口无肛门第25页/共29页2、图2-2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部分名称:①

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外胚层内胚层消化腔芽体⑧________⑨________触手口中胶层刺细胞细胞核第26页/共29页比较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水螅(腔肠动物)涡虫(扁形动物)身体的对称性辐射对称左右对称运动能力较弱较强相同点有口无肛门第27页/共29页

小结二: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

2、涡虫的消化系统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