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1.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中的教学内容,位于教材83—84页。所在的单元主题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该单元以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为主线,设计了《吃穿住话古今》、《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汉字和书的故事》、《我们的骄傲:先人·国宝·国粹》四个分题。前两个分题从衣食住行以及陶瓷青铜等不同的侧面展现我国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汉字和书的故事》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分题,与前两个分题内容紧密相连、主旨一致,在前两个分题学习的基础上,以汉字和书为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分题共设计三个色块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书的演变》、《四大发明》。本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第三个分题中的第一个色块课题,它独立构成一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讲述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课本中,本课题通过甲骨文的知识、仓颉造字的传说、远古记事的方式、“马”字不同写法等内容,意在为学生提示一些示范性的知识点或信息资源,给学生留出了探究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历史的各种方法。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常用汉字的读法、写法,但是在汉字的书写上经常会出现错别字现象,对于汉字的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对生活中及自己的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也不以为然,缺乏对汉字整体的了解和情感的认识。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会读并准确书写自己的语言,并担负起传播发展的责任,但小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从年龄和生理发展的阶段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认知水平迅速发展期,他们对事物有着广泛的兴趣,也具有主动探索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能力,学习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史,将使学生对汉字有新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研究祖国文字的兴趣。四年级也是小学生爱国情感、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了解汉字的产生及演变史,尤其是在实践中的发明和演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识目标:知道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发明和创造的,简单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目标: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创新的前提,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4.图文说明教材83页出示了三幅以古代记事方法为内容的图片,一幅甲骨文的图片,旨在引领学生探究远古时代文字产生的根源。《仓颉造字的传说》通过故事引发学生思索:汉字真的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人们为什么要造字?从中感受汉字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中国人的创造力。教材84页上端展示的四个国家的文字提示我们在对比中感受汉字既有形又有声的独特的特点。从甲骨文到楷书的“马”字的不同写法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汉字演变的规律,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汉字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的规律。84页中间一幅图片用“马”、“木”分别组成汉字,说明汉字既有形又有声的特点,同时也是“形声字”、“会意字”造字方法的呈现,旨在引领学生想象古人是怎样造字的,进一步感受中国人的创造力,感受汉字的魅力。5.教学要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规律,增强学好用好汉字的信心。(2)难点: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6.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仓颉造字的故事、汉字演变过程、汉字动画片、书法作品欣赏等)、结绳记事材料(麻绳)、刻字记事材料(木板、刀子)、画图记事材料(鸡毛、草棍、颜料、木板等)(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汉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材料。7.设计思路我在课程设计时立足深远的历史背景,多采用游戏、实践操作、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追根寻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8.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本课题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探究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暗线是逐步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中国人的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围绕两条线索,本课题可考虑设计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猜谜激趣,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可设计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猜字谜活动。设计猜“和”的字谜,出示篆体字“和”,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出示“和”字演变视频,揭示谜底。第二个节点:教师小结,导入新课。教师用激情的导语,阐述汉字的神奇,顺势导入本课的主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了猜字谜活动,“和”字的字谜以视频形式呈现,随着学生的猜测,不断的点击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受汉字演变的过程,感受汉字的神奇,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汉字探索的浓厚兴趣,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第二环节:活动体验,挖掘汉字之源。本环节设计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交流对汉字的了解。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对于汉字你有哪些了解?文字是人类一诞生就有了吗?”让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中对汉字的接触与理解畅所欲言,从而感受汉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设计意图:本环节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孩子们在交流中很容易感受到无论是购物娱乐还是学习工作,以及日常沟通交流,都离不开汉字,这个环节既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又是后边体会古人记事方式的导线。也体现品德课程了来源于生活的课程理念。】第二个节点:创设情境,体验古人记事方式。本环节安排三个活动:活动一:分组体验远古记事。组织本体验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各小组提供“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种不同的记事方式所需的材料,并用语言创设一定的情景,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古代,以酋长的记事官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各个部落进献给酋长的东西记下来。活动二:展示记录成果。教师针对三种不同的记事方式各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并让其他学生根据展示猜测记录内容。活动三:采访活动感受。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借机采访学生体验远古记事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人记事方式的理解,感受汉字产生的必然性。【设计意图:品德课程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本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参与活动体验的情景,学生边体验边收获,能够较好的激发他们对远古记事的理解,更容易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创造汉字的必要性及汉字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第三个环节:观看视频,感受汉字之源。本节点可设计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看故事《仓颉造字》。第二个活动:畅谈故事启发。教师通过问题“从仓颉造字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发现汉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也会在思索中引发质疑:“汉字真的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并适时引出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设计意图:本节点用故事生动形象的再现古人创造汉字的过程,适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是由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应运而生。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初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四个环节:合作探究,感悟汉字演变。本环节可设计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寻找汉字演变规律。本节点可设计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甲骨文。教师出示甲骨文“马”,引导学生在寻找和观察中发现甲骨文的特点。第二个活动:欣赏“马”字的变化。让学生体味甲骨文像图画的特点,初步感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马”的甲骨文,形象地展示了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通过观察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探寻汉字演变的规律,感受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感受中华文字源远流长的历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个节点:通过汉字的数量,给学生引出造字的方法。【设计意图:能够感受到文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个富有生命的甲骨文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第五个环节:探寻汉字造字方法。本节点可以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小组讨论造字方法。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分小组搜集汉字造字方法的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老师出示的范字讨论交流。第二个活动: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各个小组可以采用分析讲解、视频展示等方法交流象形、形声、会意的造字方法。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其他造字方法。第三个活动:欣赏“安”、“饮”的视频。引领学生感受汉字创造的的独特之处。【设计意图: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选取学生便于理解的象形、形声与会意三种方法介绍,在学生实践中,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表声又表意的特点,使难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形象化。通过“安”、“饮”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汉字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并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将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紧密结合,体现了品德课程生活化的课程理念。】第六个环节:书法赏析,情感升华。本环节可设计四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欣赏“百福字”。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汉字的无穷变化和博大精深。第二个节点:通过视频让学生感知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副画。第三个节点:欣赏外国人学习汉语视频。【设计意图:当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时,当孩子们深深的喜欢上汉字时,“百福字”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的非凡的意义,自然而然的激起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四个节点:畅谈打算,激发意愿。在前面的基础上,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学好汉字,用好汉字,你有什么感想,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设计意图: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畅谈打算,将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延伸至日常学习生活中,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亲切感,进一步引发学生共鸣,激发他们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意愿,将课堂授课向生活延伸,起到导行的作用,让课堂所学回归生活。】8.板书设计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由繁琐到简单由繁琐到简单由图形到符号中华汉字【设计意图:板书是一节课重难点的引领,所以本节课的板书采用中国对联的方式展示汉字创作与发展的规律,并在中间用“中华汉字”四个字组成方形,暗示汉字方方正正的特点,更用“中华汉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热爱的情感,体现了本课的主题思想。】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常用汉字的读法、写法,但是在汉字的书写上经常会出现错别字现象,对于汉字的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对生活中及自己的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也不以为然,缺乏对汉字整体的了解和情感的认识。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会读并准确书写自己的语言,并担负起传播发展的责任,但小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从年龄和生理发展的阶段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认知水平迅速发展期,他们对事物有着广泛的兴趣,也具有主动探索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能力,学习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史,将使学生对汉字有新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研究祖国文字的兴趣。四年级也是小学生爱国情感、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了解汉字的产生及演变史,尤其是在实践中的发明和演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效果分析评测结果分析:本次授课共有24名同学参加,授课完成后,22名同学漂亮地完成了课后检测。在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完成的作业后,我们发现:1.全班24名同学对于第一题的填空题,第二题的判断题正确率达到了100%,对于这样的基础问题,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可见学生上课听讲得很认真,领会得很透彻,掌握得也很扎实。2.对于第三题的“摸高题”,表现得就参差不齐。第一个小题“除了想象字、形声字外,你还知道哪些造字方法,试着举几个例子”,12名同学通过网络认真进行了收集,会意字、转注字、假借字、指事字都收集了3、4个字,很不错;10名同学没有网络,问了身边的人,完成了2——3种造字方法的例字收集,作业也算过关,作业达标率92%。第二小题“欣赏一下生活周围或者上网浏览一下书法作品,试着自己写一副励志的书法作品”,这个题目,因为比较开放,学生也有办手抄报的经验,所以,孩子们的天赋发挥得真的很好,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设计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设计了“有志者事竟成”;有的设计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着一个个孩子的作品,我们感叹孩子的进取之心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们没有理由埋没任何一个孩子的天真和理想!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中的教学内容,位于教材83—84页。所在的单元主题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该单元以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为主线,设计了《吃穿住话古今》、《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汉字和书的故事》、《我们的骄傲:先人·国宝·国粹》四个分题。前两个分题从衣食住行以及陶瓷青铜等不同的侧面展现我国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汉字和书的故事》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分题,与前两个分题内容紧密相连、主旨一致,在前两个分题学习的基础上,以汉字和书为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分题共设计三个色块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书的演变》、《四大发明》。本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第三个分题中的第一个色块课题,它独立构成一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讲述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课本中,本课题通过甲骨文的知识、仓颉造字的传说、远古记事的方式、“马”字不同写法等内容,意在为学生提示一些示范性的知识点或信息资源,给学生留出了探究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历史的各种方法。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评测练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设计了当堂学习效果练习题,测评内容包括课堂探究内容和课后拓展内容,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题的使用可在学生学习完本课后进行,设计练习题如下:一、填空:1.请写出几个象形字(),请写出几个形声字()。2.古人有()、()、()等记事方式?3.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学好汉字,用好汉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二、判断。1.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汉字是仓颉创造并发展而成现在的文字的。()2.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聪明,记事真有意思,也简单。()3.汉字经历了由繁琐到简单,由图画到符号的发展过程,最后形成现在的方块字。()三、跳一跳,摸得更高1.除了想象字、形声字外,你还知道哪些造字方法,试着举几个例子。2.欣赏一下生活周围或者上网浏览一下书法作品,试着自己写一副励志的书法作品。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鲁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分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课后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得养成良好习惯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情感,更是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正确了解祖国,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等活动,不断修炼自己,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a、探索发现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神奇之处和特有价值。b、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本单元第四课的内容之一,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的演变,有利于学生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比较中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了解一些事物的发展过程,借此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发展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基本了解祖先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先的钦佩感,应该是容易达到目的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基于这一目标,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们着力体现本学科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把握品德教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注意突出德育课的价值,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古人生活模仿秀”活动、“探索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汉字游戏”

、“欣赏书法作品”等活动,让学生全过程充分参与学习活动。

我开课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入手,让学生一下子走进中国汉字的世界,让学生充满好奇地去探究。接着通过“古人生活模仿秀”的游戏。激发学生想象没有汉字的后果,为下一步“探索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作出有趣的铺垫。承接上一活动,再由学生感兴趣的12生肖的甲骨文的图片引发学生去感受“马”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再次动手写,体验汉字由甲骨文到现代楷体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学生的头脑中就经历了一个清晰的汉字认知过程。承接上面的探索过程,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通过学生台上台下互动参与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体验、感悟到汉字的“神奇、多变”这样的特点。教师通过配乐视频发现汉字的魅力之所在,既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又通过内心的体验,使每一个孩子都自然的对汉字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先的钦佩感。整个活动使孩子们在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不断的总结汉字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逐步的认知汉字演变,感悟汉字魅力,感受前人的创造能力,又符合本单元教学主题。体现品德课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的理念。

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我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开发和道德的陶冶。本节课为达到活动目标,精心设计了每个环节,来综合实现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采用的一些内容和方式都是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如:“古人生活模仿秀”活动、“探索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汉字游戏”等,都是学生能做到而且乐于参与的事情。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寓教育于活动中。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好奇并不断高涨的情绪当中,感到这次活动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课本、图片、生活中的艺术字、汉字视频……在一节课中充分利用,以此冲击学生固有认识,推动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的具体认识。

本节课中,我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指导性不够,从而导致课堂交流知识面不够广泛,这对学生充分了解汉字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也是本课弱化了学生对汉字的更深理解之所在。原本设计的教学时间,是照着课堂比武时的30分钟的教学时间,所以,就砍去了书法赏析过程中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