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_第1页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_第2页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_第3页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_第4页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作者介绍内容摘要目录分析精彩摘录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半殖民地中国中国现代主义诱惑研究文化方面现代主义文化著作半殖民地现代上海性别地区性主义全球视角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对“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考察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本书解释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期间“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不仅对主要海派作家的“现代主义”诉求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而且对主要京派作家的“现代主义”努力也作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分析。在有关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的交叉之处,并且从多重殖民方式和文化相遇中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路线图,进而解构了比较文化研究中所习惯预设的“中心/边缘”、“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在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特点,认为后者是一套不同于正式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与实践。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看得我痛苦面具,“后殖民理论”是否适应近代中国都是一个可待商榷的问题:萨义德“旅行中的理论”的要点不在于“桔逾淮而北为枳”,而在于理论或观念的跨文化流动时,所遭遇的各种抵抗与理论本身的互动过程,因为地理空间并不必然产生各自对应的“理论类型”。本书是以全球化视野思考30年代中国海派与京派的"现代主义",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半殖民主义",它是独立于完全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话语实践,展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中国、西方与日本之间某种共谋、暧昧又矛盾的复杂关系。虽然作者观点值得警惕,但本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文本细读和理论部分特别棒,分析"海派"的部分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目录分析第一章时间、现代主义和文化权力:地区性的结构第二章进化论与实验主义:鲁迅和陶晶孙第三章精神分析与世界主义:郭沫若的作品第四章利比多与民族国家:郁达夫、滕固等的道德颓废第五章他恋(lovingtheother):全球语境下的“五四”西方主义12345第一部分渴望现代:“五四”的西方主义和日本主义第六章未曾断裂的现代性:对新全球文化的建议第八章地区语境下的性别协商:林徽因与凌叔华第七章用毛笔书写英文:废名的著作第二部分重思现代:京派第九章现代主义与大都会上海第十章性别、种族和半殖民地性:刘呐鸥的上海大都会风景(1)第十一章表演半殖民的主体性:穆时英的著作第十二章资本主义与内在性:施蛰存的“色情-怪诞”小说第三部分炫耀现代:上海新感觉主义作者介绍同名作者介绍这是《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精彩摘录精彩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