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力资源3级考试(新版)第五章_第1页
2015人力资源3级考试(新版)第五章_第2页
2015人力资源3级考试(新版)第五章_第3页
2015人力资源3级考试(新版)第五章_第4页
2015人力资源3级考试(新版)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制度设计第一单元薪酬体系设计外部回报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参与企业决策)影响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个人: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企业: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薪酬管理(一)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1、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上岗前);2、认可员工贡献,及时给员工相应回报。(上岗后)3、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保证企业产品竞争力。4、公司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二)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P212:①对外具有竞争力②对内具有公平性③对员工具有激励性④对成本具有控制性(三)薪酬管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薪酬制度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1.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⑴薪酬策略设计;⑵薪酬体系设计(岗位、技能、绩效);⑶薪酬水平设计(高、中、底);⑷薪酬结构设计(比例、构成)2.薪酬日常管理⑴薪酬成本管理循环: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企业薪酬水平:宏观,企业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微观,个人工资(贡献)。日常薪酬管理具体内容:A、薪酬市场调查B、制定年度薪酬激励计划C、员工满意度调查D、人工成本核算E、员工薪酬调整薪酬体系的类型:1.岗位薪酬体系(适用于一般管理与操作岗位);2.技能薪酬体系(适用于中高层管理者与研究人员);3.绩效薪酬体系(适用于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薪酬的基本职能1.补偿(人力资本投资);2.激励(奖金、绩效);3.调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4.效益(剩余价值);5.统计监督(劳动量与消费量关系)(二)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劳动的基本形态1.潜在劳动(招聘与配置中预测,能力与付出);2.流动劳动(已付出,能否转换为价值);3.凝固劳动(结果,最好,不能通用)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二)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计划和措施、核心竞争力、方法论);(三)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四)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五)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六)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岗位薪酬体系设计(岗位相对价值体现、岗位评价为基础)优点:同岗同薪、员工发展规划缺点:忽略员工个性、同岗绩效差别、缺乏有限激励目标:内外部公平、竞争性、激励性步骤:1.环境分析(前提和基础);2.确定薪酬策略;3.岗位分析;4.岗位评价(岗位相对价值);5.岗位等级划分;6.市场薪酬调查;7.确定薪酬结构与水平(基本工资+绩效);8.实施与反馈技能薪酬体系设计(激励薪酬)过程:技能分析-技能评估技能分析的基本内容:1.技能单位(基本元素,如拧螺丝);2.技能模块(基础,维修机器);3.技能种类(集合,汽修)设计顺序:种类-模块-单位绩效薪酬体系设计(属于高激励薪酬;绩效管理中的评估体系、评估结果对绩效薪酬有决定作用)

缺点:1、衡量不科学,指标不合理,导致不公平;2、设计不合理,易变为固定薪酬;3、个人奖励,不利于团队合作。第二单元专项薪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的法律)(一)薪酬战略 1.影响:薪酬的决定标准、薪酬的支付结构、薪酬的管理机制2.需要:⑴评价企业文化、价值观、全球化竞争、员工需求和组织战略对薪酬的影响;⑵使薪酬决策与组织战略、环境相适应;⑶设计一个把薪酬战略具体化的体系;⑷重新评估薪酬战略与组织战略、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二)薪酬体系(薪酬组合)(三)薪酬结构(组成部分比重)(四)薪酬政策(五)薪酬水平(竞争对手)(六)薪酬管理(控制、监督薪酬体系) 涉及两个方面:1、员工的满意度(科学、透明,向员工公开);2、员工参与度薪酬制度的类别工资——人力资源作为劳动的回报;薪酬——人力资源作为资本的回报;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构成:基本工资+补充工资+福利。单项薪酬制度有:1.工资制度(最主要,计时和计件);2.奖励制度(绩效奖、建议奖、特殊贡献奖、节约奖、超利奖);3.福利制度(间接补偿);4.津贴制度(岗位、地区、生活保障)单项薪酬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准确定义制度名称;2、界定该制度适用对象和范围;3、明确薪酬支付与计算标准;4、涵盖该项薪酬管理(三)岗位评价技术方法:排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四)岗位评价结果的加工和分析(重要环节)岗位评价指标(一)岗位评价指标的构成岗位评价指标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的统一。评价指标名称概括了影响岗位诸多要求即“人”“事”“物”的性质,指标数据反映了“人”“事”“物”存在的数量特征。一般,影响员工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及社会、心理等因素。(二)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1)少而精原则,易操作;(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原则,定义明确;(3)综合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三)岗位评价要素权重系数的确定计分权重是要素指标量化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岗位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的有效手段。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称为权数权数也是同度量因素,即将不能相加的总体过渡到能够相加的总体的因素。统计学: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的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权重系数类型:权重系数的作用:1、反映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突出不同类别岗位的主要特征;2、便于评价结果的汇总;3、使同类岗位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进行比较;4、使不同类岗位同一要素的得分可以进行比较;5、使不同类岗位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进行比较。岗位评价技术与方法非解析法:排列法、分类法;解析法:因素比较法、评分法岗位评价结果误差的调整事先调整:加权事后调整:平衡系数法(适合于事前、事中、事后)(一)测评信度的概念和检查(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二)测评效度的概念和检查(指测评本身可能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1.内容效度2.统计效度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设定岗位评价标准指根据岗位分析、设计及初步试点的结果,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评价指标衡量尺度及岗位评价方法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岗位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根据各类指标质或量的规定性,将每个评价指标细分,使其按照一定阶梯进行排列,或者由高到低,由小到大,由难到易,从而有利于对岗位的某类影响因素作出更加客观的衡量评比标准。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设定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制定单一指标计分标准的制定多种要素综合指标计分标准的制定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权重系数的设计---概率加权法岗位评价方法的应用(一)、排列法1、简单排列法--根据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排列。评估步骤:(1)成立评估小组,确定评价标准;(2)收集岗位资料及数据;(3)确定评判标准,评估小组成员分别对同类岗位的重要性排序;(4)汇总排序结果。2、选择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提高了岗位之间整体的对比性,但仍然没有摆脱评价人员主观意识和自身专业水平的制约和影响。(二)分类法评价步骤: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收集资料;将岗位划分为几个系统;将各岗位分成若干等级,最少5-7级,最多11-17级;明确规定各岗位类别的各等级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和权限;明确各系统、各等级岗位的资格要求;对号归位,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或等级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三)评分法:确定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点数或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评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岗位的总点数。步骤:1、确定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1)岗位复杂难易程度;(2)岗位责任;(3)劳动强度与环境条件;(4)作业紧张、困难程度。2、根据岗位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1)生产岗位评价项目:管理岗位的评价项目:各岗位共用的评价项目:3、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赋予一定的分值。在各评价项目总点数确定后,可采用等级差数规定出本项目各级别的评分标准。很多根据专家经验法。Y=X2-X+8Y=分值X=等级序号4、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成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重要性,分别给定权重。5、将岗位评价的总分值分为若干级别。(四)因素比较法:按要素对岗位进行分析排序,先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将工资额合理分析,使之与各个影响因素相匹配,最后再根据工资数额的多寡决定岗位薪酬的高低。(五)成对比较法:将每个岗位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如岗位责任、劳动强度、环境条件、技能要求等)与其他所有岗位一一对比;然后,再将各个评价要素的考证结果整理汇总,求得最后的综合结果。更适合小范围内岗位评价。人工成本核算企业人工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包括:从业人员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其他人工成本。确定人工成本应考虑的因素:人工成本核算程序(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七项)1、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纯收入3、企业销售收入4、企业增加值(纯收入)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说净额+营业盈余5、企业利润总额6、企业成本总额:报告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7、企业人工成本总额(7项)企业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1、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人员费用/员工总数量)/(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人数)=薪酬水平/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价值的比率计算附加价值:扣除法:附加价值=销货(生产)净额-外购部分=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相加法:附加价值=利润+人工成本+其他形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净产值/销货额)×(人工费用/净产值)=目标附加价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应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步骤是:(1)用目标人工费用(也称计划人工费用)和目标净产值率(也称计划净产值率)及目标劳动分配率(也称计划劳动分配率)三项指标计算目标销售额(也称计划销售额)。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率X目标劳动分配率)(2)运用劳动分配率求出合理薪资的增长幅度。具体办法:在计算上年度和确定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本年的目标销售额计算出本年目标人工费用,并计算出薪酬总额的增长幅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费用率/目标净产值销售净额基准法(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X上年平均薪酬X(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A、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额)计算销售人员每人的目标销售额步骤: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的年度销售目标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B、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推销员人工费用率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即损益平衡点或收支平衡点。指在单位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销货额,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也可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或销售量。①销售收入=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如果将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及管理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也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生产量多少而增减的费有用,如折旧费、房租、间接人工费用等)和变动费用(也称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数量变动而增减的费用,如材料费、保管费、直接人工费等)。②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为便于表达,上式各因式可用符号表示。P—单位产品售价;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F—固定成本;X—产量或销售量。①损益分歧点可用代表式表示为:PX=F+VX②在损益分歧点所要达到的销售量为:X=F/(P-V),式中,P-V为每单位产品边际利益。③每单位产品的边际利益除以每单位的产品价格,为边际利益率=(P-V)/P④以销售金额表示的损益分歧点,用公式表示为: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利益率,PX=F/(P-V)/P=PF/(P-V)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可应用于三种目的:(以损益分歧点为基准)(1)计算一定人工成本总额下的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及薪酬支付的最高限高。(2)计算损益分歧点之上危险盈利点所应达到的销货额,继而推算出薪支付的可能限度,即可能人工费用率(3)计算出损益分歧点之上剩余额保留点之销货额,并进而推算出人工费用支付的适当限度,即合理人工费用率(也称之为安全人工费用率)第四节员工福利管理福利的本质及形式,一种补充性报酬,一般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而是以服务或实物的形式支付级员工。全员性福利、特殊福利、困难补助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1、明确实施福利的目标;2、确定福利总额;3、确定福利的支付形式和对象;4、评价福利措施的实施效果。福利管理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2、必要性原则;3、计划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一)社会保障的三个基本要素:经济福利性;社会化行为;以保障和改善生活根本目标,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二)社会保障的构成住房公积金(一)住房公积金的性质:1.普遍性;2.强制性;3.福利性;4.返还性(二)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范围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及内容1、确定该项福利的性质;2、确定该项福利的起始执行时期,上年度的效果;3、确定该项福利的受益者、覆盖面、上年度总支出和本年度预算;4、确定新增福利的名称、原因、受益者、覆盖面、本年度预算、效果预测、效果评价标准;5、根据薪酬总额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