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六章课件_第1页
毛概第六章课件_第2页
毛概第六章课件_第3页
毛概第六章课件_第4页
毛概第六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概第六章课件第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实事求是”,首先要搞清“实事”对国情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2010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讲话。温总理这个讲话客观的表述了中国近30年的发展成就,坦诚的谈及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全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若干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已成为国家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大量依赖进口区域差距大,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较好维护,但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两个“仍然”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马克思实践------苏联和中国问题------超越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级共产主义的第二阶级或高级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主义在我国的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60年代初,“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改革开放的实践,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理论的说明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阶段: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分析,但没有作为全局性问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阶段:1987年13大全面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推翻旧社会的任务已经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民主、法治不完善,道德、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机械论: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右倾错误)空想论: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达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左倾错误)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1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49年56年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00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1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三个深刻变化”的论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第1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个没有变”+“三个深刻变化”=?尽管不是一一对应,但是结合起来可以看出没有质变,但有量变;没有突变,但有渐变;没有大变,但有小变;总体上未变,局部上有变,出现了诸多新特征第2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来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健康水平:人均寿命教育知识水平:大、中、小学入学率,人均受教育年限(14年)生活质量: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每百公里铁路长度7公里、每百公里公路70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1个、人均电脑拥有量0.8台、人均汽车拥有量0.5辆、每五人中有一人国民出境旅游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0年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发达国家44个发展中国家172个最不发达国家28个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案例: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纵向比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横向比较-----2007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在世界108个国家中排在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经济现代化水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保持清醒头脑动态比较-----从1980年到2000年,在世界106个国家中,大约88%的发达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约95%的欠发达国家仍是欠发达国家。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认为,在21世纪头20年内,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到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经济发展(人均GDP>9000美元、农业产值占GDP比重<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60%)社会进步(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8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5%、人均收入42000元、基尼系数0.25、信息综合化指数60、)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识字人口比重>90%适龄人口大中学生比率>20%、平均预期寿命75岁、每名医护人员服务平均人数500、恩格尔系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0)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运河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模式,即“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所谓“运河战略”,就是中国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知识化的道路,可以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两个阶段之间开辟一条“经济运河”,使新型工业化和知识化协调发展,从而大大加快综合现代化进程。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5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9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1位;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5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9位。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和英国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2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贴牌战略并非长久之计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额的3%世界的8.5万种名牌商品中,90%属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众多,据预测,2034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86亿。就业压力巨大。202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超过9亿,比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还多3亿。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超过2亿。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1)历史前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母体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我们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而来。(2)物质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而我国是自然经济的农业国。(3)我国虽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但生产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而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避免私有制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影响。---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主要矛盾决定基本路线1、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八大报告]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主要矛盾的八个新特征第一,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在总体上得到满足,但是尚未得到全面满足。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世界排名第89位,但是中国依然存在诸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要做到全面满足必须协调发展、公平分配。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3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相对于人民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满足的问题更加凸显。现阶段文化产品社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诸多不足。出现了“文化逆差”、“文化安全”、“文化怀古”、“文化创新乏力”、“文化大家匮乏”等难题。第3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除了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人民群众需要结构中的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态需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这些需要的满足问题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能完全解决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合理需要。目前情况下,相对于经济建设,其他四大建设比较滞后;相对于人民的经济需要,其他四大需要的满足状况比较不足。第3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四,社会生产的落后主要表现为相对落后而非绝对落后。绝对落后指的是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相对落后指的是社会生产相对于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和需要而显得落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方面逐渐地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方面过渡。第3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五,目前,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的原因不仅在于生产方面而且在于分配方面。以前的主要问题是商品短缺,就像哈佛大学教授科尔奈的名著《短缺经济学》所揭示的那样;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分配不公,就像科尔奈的另一本名著《社会主义体制》所揭示的那样。第3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六,目前,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总量性因素而在于结构性因素,在于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结构。以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低下、供不应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要不足、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社会上出现了“厂家生产的商品无人买或者买不起”、“人民想买的商品无人生产或者买不起”等相反相成的奇怪现象。第3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七,私人用品短缺的矛盾基本解决,但是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例如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公共交通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第4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八,群众温饱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富裕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人民幸福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尚未得到足够的尊重和满足。第4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如何回应社会主要矛盾

及其当代新特征一是要正视和解决目前情况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协调之处,特别是计划经济的多重遗产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权力集中化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4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是要更加重视人民的政治参与,更加重视文化精品的生产,更加重视社会关系的和谐化,更加重视人民的绿色生态需要。三是要设法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五位一体”齐头并进,全面地满足人民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要。

第4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是要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问题。五是在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在刺激社会生产的同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节制贪婪欲望、提升精神境界、规范满足需要的方式、发掘人性的内在向度。第4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基本路线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4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本路线:规定一个时期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及为实现目标要采取的主要措施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全面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第4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主要内容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第4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一个中心:经济建设(发展)“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1980年1月)“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搁。”(1980年2月)发展是硬道理!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4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底线)“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已经写进中国的宪法。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4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朝鲜、古巴中国、越南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公有、计划集权、平均混合、市场放权、制衡私有、市场分权、分化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战略与战术“从战略上考虑,我们始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把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把维护群众切实利益作为出发点,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稳定。从战术上,我们又必须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江泽民)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经济建设,也就是发展,是我们的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建设的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稳定和正确发展方向的保证。比喻:一辆汽车及其油门和方向盘经济建设是根本,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把握方向。不踩油门汽车就没有动力,但是没有方向盘,汽车就可能翻落公路。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关键是一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坚持改革开放不仅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仅是为了“老祖宗不能丢”,目的就是要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像开车人不论踩油门还是把方向盘,都是为了让车更快更安全地跑向目的地一样。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稳定,没有发展的稳定不过是一潭死水或一座火山。但是,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和制度的变迁,总要涉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总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超过既得利益者的可承受能力和社会的接受能力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发展的目的也会落空。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48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政治“民主”文化“文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经济“富强”社会“和谐”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5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绘制蓝图: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党的十二大,确立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前两步基础上确立到建国一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第三阶段,十三大以来,逐步提出了在21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步走战略的内容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980年1990年2000年21世纪中温饱小康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代化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及其特点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低水平

不全面

不平衡不是我影响市容,我真的很饿呀……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总体小康低水平——人均800美元不全面——侧重于物质不平衡——城乡、东西、个人收入差距还较大

全面小康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经济: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更加完备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6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