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_第1页
青少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_第2页
青少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_第3页
青少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_第4页
青少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优选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宝山目前二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被誉为“史学奇才”。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在一所法律院校工作,外公外婆都是中学的理科教师,外曾祖父教过中学的语文。一个17岁的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在出书,并且还是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书的西安一所中学高中学生林嘉文。已出版两部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201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因抑郁症跳楼自尽,年仅18岁。目前三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心理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

重性精神病

目前四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未成年人约有3.7亿。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000多万心理有问题的少年,而且近几年内仍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五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鉴别神经症人格障碍各类精神病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目前六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如学习压力、家庭冲突等)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如父母离异等)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受到影响(但能维持基本生活)、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目前七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鉴别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自知力”是重点目前八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二、学业问题学业问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据有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学生中有学业问题的学生多达54.46%,有明显症状的约23.57%,居各类问题之首。中学生常见的学业问题包括:学习适应不良、厌学和考试焦虑。目前九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一)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此症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主观愿望,很想学好而且十分用功,但由于身心因素的影响,

造成学习生活的极大困难。表现:

情绪障碍

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厌学、退缩等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做不好作业,极力想提高学习成绩;害怕上学,恐惧反应,萎靡状态;易激动

目前十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行为障碍

能力抑制,学习能力受抑制,产生学习困难社会退缩,与同学交往少,成为旁观者品行混乱,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行为倒退,

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与同龄人无法沟通

生理功能障碍

上课头晕脑胀入睡困难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

目前十一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

3.成因

社会因素,学生发展过程的转折、变化时期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家庭不和谐;溺爱学校因素

教师对待方式(敲打讽刺学习不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学生的自身因素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

自我中心、自卑、心胸狭窄、孤僻、神经质、攻击性强、期望值过高的个性特点目前十二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二)厌学

1厌学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2表现

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学习无用,知识无用,或者自身认定不适合学习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讨厌厌恶,厌烦,烦恼,焦虑,抑郁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目前十三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厌学情绪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厌学行为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目前十四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3成因

社会因素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达不到要求严厉惩罚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缺乏教育和关爱;没有正确方向,没有积极性条件优渥等,不想依赖父母生活目前十五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学校因素

教学方式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教师态度不正、不民主、盛气凌人;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讲了就算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分数、结果而忽视过程,学习的结果除了分数还有内隐的变化忽视了内部学习动机的维持,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人本主义的观点目前十六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学生的自身因素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等目前十七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三)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2表现

躯体方面: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情绪方面: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行为方面: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目前十八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3成因社会因素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父母的期望与压力,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理想,笨鸟先飞学校因素

学校体制、教师压力(奖高惩低)、同学竞争学生的自身因素

自我期望过高,梦想一举成功,幻想超水平发挥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自信心不足,有被淘汰心理考前身体状况不好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考前极度兴奋和抑郁目前十九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四)对学业问题的干预对学习适应不良和厌学的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重点在于对学生提供理解支持和鼓励,同时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寻求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支持

其他心理疗法认知疗发可用于改变学生歪曲、不合理、消极的认知。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系统脱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团体辅导。教育配合如与家庭有关的,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学校有关的,争取教师的配合等目前二十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对考试焦虑的干预

调整自我认知水平首先重新认知考试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考试;其次正确认知考试难度;最后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正确估计中介的应试能力,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自信训练

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法

应试方法的具体辅导考前心理准备辅导。正确评价自己,调整考试动机,调节考前情绪,制定考前复习策略,做好考前物质准备。家长的辅导.考试策略与技巧辅导。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1、单元新课上到一半想到考试(10分)2、单元新课即将上完想到考试(20分)3、考试前一天想到考试(30分)4、早上起床时想到考试(40分)5、去学校的路上想到考试(50分)6、走进教室想到考试(60分)7、看到老师进到教室(70分)8、老师发试卷(80分)9、看试卷题目(90分)10、开始做题(100分)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三、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也是青少年很常见的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阻碍他们顺利地成长和发展。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三个方面,因此人际交往问题也出在这三个方面。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一)亲子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主要是亲子之间无法正常融洽的交往和交流乃至于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表现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冲突频繁、家庭气氛不和谐,甚至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或伤亲等现象。。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成因(1)社会因素“代沟”(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和氛围:残缺家庭或不和谐家庭容易导致彼此冲突的产生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的亲子冲突早期亲子依恋: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个体因素青春期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的闭锁性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二)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会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的挫折,给学生心理带来巨大影响。表现学生与教师情感上疏离或敌对,与教师发生冲突、对抗或消极抵抗。“因为一个老师恨一门学科”等现象。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成因社会因素学生思想活跃、教师传统思想;教师学历达标,思想\业务能力不足;师道尊严.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溺爱,教育不当,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学校因素:教师因素: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爱心、体罚、不注重师生沟通等同伴影响:共同对抗个体因素青春期逆反心理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表面认错,内心不满,自己失衡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二)同伴关系问题同伴关系问题同伴之间无法正常融洽的交往和交流导致同伴关系紧张、冲突、被孤立等问题。青少年学生十分重视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一个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自信心。表现同伴关系紧张同伴冲突被孤立甚至被欺辱。目前三十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成因社会因素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溺爱、教育不当、早期依恋关系不良、家庭不和谐(家庭暴力)学校因素:过分强调竞争、教师教育方式不当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个体因素认知因素片面、理想化,按照自己的理想要求同伴情感因素敏感、变化快,“事多”个性因素内向、人格不健全等,自私自利,人品不佳,不尊重他人能力因素交往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想赞美人,开不了口,或者词不达意;有交友的愿望,但找不到机会.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四)对人际交往问题的干预针对学生的干预改变认知,克服偏见处理情绪帮助其学会换位思考,角色扮演,心里剧帮助其学会主动沟通

寻求配合寻求家长的配合:寻求教师的配合: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四、性心理问题青少年在性心理发展方面出现的新特点生理发育提前女生初潮由1964年的

14.5岁提前到2010的

12.01岁男生首次遗精由1964的16.6岁提前至2010的13.32岁。性心理发展前倾12~14岁的学生已开始关注异性和对异性产生兴趣

,发生好感

,希望接近异性、被异性议论

14~16岁的学生就有性冲动和性欲望

,一些人有手淫和性幻觉的体验。性观念开放谈性面不改色

,对性冲动持放纵、随意的态度

在性行为方面也较轻率、放荡。性行为公开化、低龄化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已开始谈恋爱

,谈恋爱现象“蔚然成风”,学生竟引以为“自豪”。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三十六页\编于十四点常见性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性体像意识的困扰青少年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第二性征。

性意识的困扰性意识的困扰引起了66.6%的男生和71.7%的女生出现了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和不愿与异性交往的现象,并常陷入矛盾、困惑、苦闷及焦虑之中。性行为的困扰青少年的性行为主要是自慰性行为、边缘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自慰行为(手淫)是构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调查发现,有35.8%的中学生有过约会,有20.1%的中学生接吻过,有12.2%的中学生有过性爱抚,有3.8%的中学生有过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