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习题_第1页
机械运动习题_第2页
机械运动习题_第3页
机械运动习题_第4页
机械运动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武清区杨村第二中学郭萌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1.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及减小误差的方法。2.会通过日常经验或参照有关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利用有关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3.知道描述物体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知道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区别,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粗测。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合作互助: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将课前已完成的自主学习提纲进行汇总,形成小组汇报提纲。知识点汇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差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工具停表的使用和读数产生原因误差与错误减小误差的方法知识点汇总:(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归纳为六个字:选(量程、分度值)、放(刻度尺贴近被测长度)、看(视线与尺面垂直)、读(用分度值作单位估计到下一位)、记(数字、单位)、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时间的测量。1030.110-210-310-610-93.误差:

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的原因:

。误差与错误:

。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量值真实值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错误必须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知识点汇总: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汇总: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定义选取标准研究对象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知识点汇总:(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质世界处于不停的

中。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3.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

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

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

。4.描述物体运动必须要选取

。5.参照物选取的标准:参照物可以

选取,可以是

的也可以是

的;参照物的选取必须要便于

;不能选取

作为参照物。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标准运动静止参照物参照物任意运动静止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研究对象本身知识点汇总:6.如何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则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的变化,则研究对象是

的。7.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运动静止相对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汇总:运动的快慢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变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平均速度知识点汇总:(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之比叫做速度3.速度公式:

4.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

;相同路程,比较

。5.速度单位:

换算关系:1m/s=

km/h6.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

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

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8.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运动快慢路程与时间υ=st路程时间m/sKm/h3.6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直线变化不相等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汇总: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A.2.36cm B.2.357cmC.2.35cm D.2.4cm◆热点一长度、时间、速度等物理量的估测及测量2.(漳州中考)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_。甲2.05cm◆热点二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六盘水中考)“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关于“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照物是_________。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________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_____的。竹排静止运动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热点三运动类型及速度计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2016·江西中考)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热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鄂州中考改编)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6会越困难(答案合理即可)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短,计时谢谢平均速度公式复习与讨论S总t总V=实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StV=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过程中速

度是怎样变化的?活动一设计实验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4、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活动一设计实验设计表格路程s/cm时间t/s速度v/(m/s)全程前半程后半程活动一设计实验路程s/cm时间t/s速度v/(m/s)全程前半程活动二进行实验实验进行中……活动三分析数据实验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过程中

速度越来越快路程s/cm时间t/s速度v/(m/s)全程前半程后半程活动四评估交流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3.全程平均速度是否等于前半段平均速度和后半段平均速度的平均?V1=V2+V32扩展性实验小资料: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倒车雷达超声测速仪小结1.实验原理2.探究实验的过程: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评估交流StV=作业1.设计测量“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2.设计测量“汽车或者出租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如何判断谁跑得快?有什么方法?①相同时间,通过路程大的比较快②相同路程,用时少的比较快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将100m分成17份,即,同理:,即化为:小聪跑过的路程为5.88m

1s

时间内(单位时间)小明跑过的路程为6.25m

想想议议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一.速度

1.概念:路程与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3.公式:(

v速度

s路程t时间)变式:4.单位:国际单位:m/s

(m.s-1)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km/h

读作千米每小时

1m/s=3.6km/h推导过程:【小试身手】

5m/s=

km/h;

144km/h=

m/s答案:18;40。

为什么不用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表示速度大小呢?

可知,单位时间内s越大,v越大,而②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小,也可以比较快慢,但是比较起来不方便,所以用单位时间的路程表示速度,更直观地看出速度大小。思考汽车行驶图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想想议议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汽车在各段的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甲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速度不变乙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速度变化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特点: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2.“图像法”⑴v-t图: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速度(v)t/sv/(m/s)0⑵s-t图: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0表示始发点t/ss/m0根据速度公式,v一定,只改变s和t,s与t成正比,v与s、t无关。3.平均速度公式: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

2.在变速运动中,求出平均速度。

课堂小结P21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由题知刘翔运动的路程为110m,时间为12.91s

则由公式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解题步骤:①读题获取已知的物理量②要求的物理量③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④求出未知量⑤答题计算中注意:1.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2.数字的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m/s,km/h)单位不同的要变换单位。

谢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可能吗?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起学习的兴趣。课堂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2.理解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会正确的选取参照物。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图中运动的物体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飞驰的猎豹穿梭宇宙的彗星缓慢的蜗牛一、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化:1.相对一个物体的距离的变化;2.相对一个物体的方位的变化。请你说说身边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谁说的对?为什么对同一个物体的是否在运动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请填空:1.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是因为乘客相对于

位置发生了变化。2.司机说乘客是静止的,是因为乘客相对于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面/树木汽车/座椅参照物二、参照物1.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意:

(1)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3)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例2.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解析】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2)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3)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静止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因为子弹与飞行员此时的速度相同,子弹与飞行员相对静止!小故事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例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一句歌词,对这句歌词中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

)A.前一句是以人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B.后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说青山是静止的C.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D.后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青山是运动的C【解析】选C。如果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相对于青山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是运动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如果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青山是运动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故选C。例4.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小红背着的书包B.迎面走来的行人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D.路旁的树木A谢谢班上同学谁最高?怎么知道他最高?有什么方法?1.中心的两个圆哪个的面积大?

2.哪条线段比较长?靠感觉还可靠吗?AB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国际单位制

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长期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如:长度我国使用尺来做单位,美洲国家用英尺来做单位。同一个长度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国际间交流不方便。人们逐渐认识到,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的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