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选调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现代家庭中,丈夫和妻子都需要外出工作,但往往由于丈夫的工资比较高,所以家里的家务事大部分还是由妻子来做。这一现象体现出经济学中的(

)。A.机会成本B.沉没成本C.绝对优势D.比较优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A项错误,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B项错误,我们把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此选项与题干描述的情景不相关。C项错误,绝对优势亦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所产生的在该产品生产上的优势。每个国家都可以专业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增加世界财富。此选项与题干描述的情景不相关。D项正确,比较优势指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由于妻子收入较低,因此对于家务来说,妻子做比丈夫做所放弃的收益更少,即妻子在这件事上机会成本较小,具备比较优势。故正确答案为D。2.拟态,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这种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拟态的是:A.海豚、企鹅和带鱼虽然分别属于鲸类、鸟类和鱼类,但为了适应海洋生活,都进化出了流线形的身体B.北极熊生活在白雪皑皑的北极,为了掩护自己捕食时不被猎物过早发现,皮毛逐渐变成与周围环境相似的白色C.大鲵,俗名娃娃鱼,已在地球上生活了数亿年,其受到刺激时的叫声酷似人类婴儿哭声,让人听到不忍心伤害,对一些猎食动物也有威慑作用D.杜鹃会将与宿主卵酷似的卵产在宿主巢内,其雏鸟在孵出后不久就会将宿主雏鸟挤出巢外,独享体型只有自己一半大小的宿主父母的喂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②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③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海豚、企鹅和带鱼都进化出的流线形的身体,与周围自然界物体(即海洋环境)并不具备极大的相似性,很容易分辨,且三种动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对彼此模仿,而是由于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相似形态,不符合定义;B项:北极熊白色的皮毛是与周围大环境颜色相同,而不是与“周围自然界物体”相似,属于保护色,不符合“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具有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C项:娃娃鱼的哭声酷似婴儿哭声,声音不是形态,不属于“与另一种生物具有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D项:杜鹃的卵酷似宿主的卵,属于“形态相似性很高”,将宿主雏鸟挤出巢外,独享喂食,保护了自己的成长,体现了“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海豚、企鹅和带鱼这三种不同的物种都具有流线形身体这一相似性,但相似性是否很高,是否难以分辨不明确,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北极熊的皮毛逐渐变为与周围的环境相似的白色,只是颜色发生变化,但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北极熊的保护色,没有体现了“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大鲵的叫声与婴儿相似,并不是形态的相似,不符合“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的形态”,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杜鹃产的卵与宿主卵酷似,符合“相似性很高,几乎难以分辨”,将宿主雏鸟挤出巢外符合“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拟态是一种生物形态,分析其特点和作用,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拟态的定义要点:①具有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相似的形态;②相似性很高,难以分辨;③可以保护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A项,只是身体形态都是流线型,不符合要点②③。B项,北极熊的皮毛逐渐变成与环境相似的白色,变化的仅是颜色,不符合要点①③。C项,杜鹃的卵与宿主的卵相似,不易被察觉,是一种宿主拟态,符合定义。D项,大鲵的叫声酷似人类婴儿的哭声,哭声不属于拟态,不符合要点①②③。故本题选C。3.,1,,,,(

)A.B.C.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式数列。分子构成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分母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4.0.0395×2400+39.5×2.5+51×3.95的值是(

)。A.3.95B.39.5C.395D.39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故正确答案为C。5.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人浮于事;但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C.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D.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第二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调动和尚们挑水的积极性;“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说明因为不合理的管理安排,尽管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样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A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6.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下列器官属于免疫系统的是(

)。

A.肝脏

B.阑尾

C.淋巴结

D.扁桃体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肝脏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充分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同时肝脏还具有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B、C、D项正确,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

故正确答案为BCD。7.专利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据此,下列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有(

)。A.某医药公司发明治疗胃病的新型药品B.数学运算中的九九乘法表C.某人发明的摇头丸简单制作方法D.某科学家在太阳系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我国《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A项正确,治疗胃病的新型药品不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不属于法律不授予专利权的其他情形。B项错误,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C项错误,摇头丸的简单制作方法,违反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授予专利权。D项错误,属于科学发现,不授予专利权。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D。8.关于知识产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专有,不能随意转让B.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C.知识产权如无设定期限,则永久有效D.企业的注册商标不属于其知识产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跳过A、C、D三项,B项,可联想法律的基本知识,即法律具有地域性,推测B项正确的可能性很大。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出让主体与知识产权受让主体,根据与知识产权转让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将知识产权权利享有者由出让方转移给受让方的法律行为。故民事主体双方在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情况下,可以自由转让知识产权,A项错误。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即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一国的知识产权要获得他国的法律保护,必须依照有关国际条约、双边协议或按互惠原则办理,故B项正确。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所以C项说法错误。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所以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法。第二步,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按照一国法律获得的知识产权,只在本国范围内有效,要得到其他国家的保护,必须按照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国际协定,经特定程序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因此,选择B选项。9.PPI是指(

)。A.国民生产指数B.国内生产指数C.消费者物价指数D.生产者物价指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国民生产指数即国民生产总值,简称为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B项错误,国内生产指数即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C项错误,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D项正确,生产者物价指数,简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10.钟:钟山:山(

)A.夫:夫妻:妻B.门:门窗:窗C.茶:茶花:花D.海:海马:马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钟山是山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妻是夫妻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窗是门窗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茶花是花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海马和马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S式规律。第一行线条个数依次为5、3、5,第二行线条个数依次为3、5、3,符合从左上到右下“S”型观察,呈现周期数列规律,第三行线条个数依次为5、3,延续这一规律,问号处图形的线条个数应该为5,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12.下列不属于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是:A.登高远眺B.祭门祭户C.观赏菊花D.遍插茱萸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祭门祭户不属于重阳节民俗活动,是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古代有“七祭”,祭门祭户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因此,选择B选项。A项: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因为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家人朋友一起登临畅游,能够避灾解厄。登高属于重阳节的习俗。A项排除。C项:重阳之日菊花遍开,人们赏菊、戴菊、饮菊、食菊,可以说“无菊不重阳”。菊花酒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寿酒。饮酒采菊属于重阳节的习俗。C项排除。13.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

)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开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故正确答案为D。14.台风:发生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到一定强度(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时的热带气旋。下列属于台风的一项是:A.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1级的热带气旋在福建登陆B.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的热带气旋在菲律宾附近洋面生成C.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4级的热带气旋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D.在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海洋上有一个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5级的热带气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题干强调台风发生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风力为11级,未达到“不小于12级”的标准,不符合;B项,菲律宾位于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风力达到“不小于12级”的标准,,符合;C项,美国在东太平洋地区,不符合;D项,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②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12级的热带气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最大风力11级,未达到“风力不小于12级”的强度,不符合定义;B项:菲律宾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最大风力12级,达到了“风力不小于12级”的强度,符合定义;C项:美国佛罗里达州在东太平洋地区,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D项: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海洋在南半球,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15.近来,多家情商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相应套餐,“情商班”火爆家长圈,情商是控制和驾驭情绪的能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情商的内涵已经被异化,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大相径庭。许多人对情商的理解,是圆滑世故、阿谀奉承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情商的核心既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包括与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A.情商补习应当引起家长高度关注B.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身体力行C.家长要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D.需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以“情商教育机构的火爆”为背景引出许多人对情商的误解,转折之后提出了情商需要的两种能力,最后话题落在“任何情商培训都取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故下文应该围绕家长对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符合上下文语境。A项和C项和文段最后的话题不一致,文段最后话题应为“家长的做法”而非“情商补习班”。D项“需要培养家长的情商”文段没有任何提及。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本题需要重点关注尾句,尾句给出了一个结论,即孩子能否培养好情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下文应围绕此结论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B项与此表述一致。文段首先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的现象引出情商的重要作用;接着指出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存在很大差别;最后以“实际上”引出情商的核心,并指出情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实践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而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根据行文逻辑,下文所论述的内容应承接尾句内容,具体说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对应B项。A项,“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文段已经提及,不应出现在下文,排除。C项,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可知,家长对于情商补习已经高度关注,下文不应继续论述这一话题,排除。D项,文段强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很重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提到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不能过分依赖培训班,故接下来最有可能详细介绍家长面对情商培训班的态度,对应C项。A项,与文意相悖,文段之前提到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非是靠补习,排除;B项,“家庭教育”表述不准确,文中强调的是情商的培养,排除;D项,“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并非尾句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情商班”火爆家长圈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16.美洲绿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剧毒小型青蛙,这种青蛙的体表呈碧绿色,这种颜色与栖息地的草木差不多。而在剧毒美洲绿蛙的生存地有另一种无毒小型青蛙,从外形上看这种无毒青蛙与美洲绿蛙甚为类似,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无毒小型青蛙为了保护自己,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和美洲绿蛙相似的体貌特征。以下哪个最可能是上述解释所假设的?A.在热带雨林,绿色是最常见的颜色,动物表皮的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B.以青蛙为食物的捕食者为了避免中毒都不敢接近美洲绿蛙,而它们通常都以外形来识别美洲绿蛙C.绿色的皮肤更能有效保护这些生活在热带的青蛙不被毒辣的阳光晒伤D.美洲绿蛙鲜艳的绿色皮肤是对天敌的警戒,告知天敌自己有剧毒,不可侵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无毒小型青蛙为了保护自己,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和美洲绿蛙相似的体貌特征。论据:在剧毒美洲绿蛙的生存地有另一种无毒小型青蛙,从外形上看这种无毒青蛙与美洲绿蛙甚为类似。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解释绿色表皮的好处,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变成类似于美洲绿蛙的样子,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补充前提。如果它们通常不是以外形来识别美洲绿蛙,则在进化过程中无毒青蛙没有必要变成了和美洲绿蛙相似的体貌特征,那论点就不成立,说明该项是论点的前提,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解释绿色表皮的好处,即保护青蛙不会被晒伤,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变成类似于美洲绿蛙的样子,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解释了美洲绿蛙的绿色皮肤的作用,没有谈论为什么无毒小型青蛙进化成和美洲绿蛙相似的体貌特征,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7.下列四个选项中,填入问号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出现单一直线、多边形,考虑数直线,但数直线无明显规律。再次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含有明显横线,考虑数横线数量,题干图形横线数量依次为1、3、2、1、3,故?处应选择含有2条横线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18.作为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现象指的是:A.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B.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热C.赤道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D.赤道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拉尼娜(西班牙语原意“圣女”)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或“冷事件”。是热带海洋与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变冷。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拉尼娜现象。第二步,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拉尼娜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气象新闻将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并称,因此可以判断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将判断范围缩小为A、C两项。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故本题选A。19.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多种元素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题干图形,每幅图均有黑白两种元素,且图形中白色元素个数减去黑色元素个数差值均为1,依此规律,A项中黑色菱形个数减去白色菱形个数差值为1,C项白色△个数减去黑色△个数差值为0,D白色爱心个数减去黑色爱心个数差值为2,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20.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A.“玉兔三号”B.“玉兔四号”C.“嫦娥三号”D.“嫦娥四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故正确答案为D。21.6只动物分别养在并排的6个笼子内,相邻的笼子喂食口之间的距离均为10米。所有动物的食物都放在第一间笼子的门口,饲养员每次最多只能拿两只动物的食物,分别喂给它们。问饲养员至少要走多少米路才能喂完所有动物?A.110B.130C.150D.17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每次喂完两个笼子后需要折返取食,最远的笼子放在最后单程喂完的总路程最短。先喂最近的笼子,往返走2×10=20米,然后喂中间的两个笼子,往返走2×30=60米,最后喂最远的两个笼子,单程走50米(5段间距)。总路程最少为20+60+50=130米。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根据最多只能拿两只动物的食物且要保证走路至少,则考虑距离较远的两个笼子的实物一起拿。可进行如下安排:先喂1号,无需走动;再喂2号,返回;喂3、4号,返回;喂5、6号(1,2,3,4,5,6表示由近到远的笼子编号),所走路程为10×2+30×2+50=130(米)。

因此,选择B选项。22.①小李拿着书包就往外跑

②小李享受阳光的时候,同行的小篮停下了脚步

③小李在担心迟到之余还不忘享受早晨明媚的阳光

④小李没有吃早饭

⑤小李感觉被阳光照耀的好舒服

A.①④③②⑤

B.④③⑤②①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早饭被放置在屋内,先描述小李出门前屋内的场景,再描述外出屋外的场景,所以④应该在①的前面,即首句应为④,排除A、D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③中选择。

小李不吃早饭就出门,是为了避免迟到,所以①应在③的前面,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3.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司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公司法》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题干所述“分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说法有误。因此,本题错误。2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部分元素周遍。第一组图中的三幅图都有共同的元素(两条直线),第二组图中的三幅图都有共同的元素(三个圆)。故正确答案为D。25.有一个自然数,X除以三的余数是二,除以四的余数是三,问X除以12的余数是:A.1B.5C.9D.1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余数问题。第二步,根据同余口诀“差同减差”,则这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12n-1(12为3、4的最小公倍数,1为共同的差),故其除以12的余数是11。因此,选择D选项。26.公民实施抢劫时,如存在入户抢劫或者抢劫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情形,应当按抢劫罪定罪并从重予以处罚。(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题干中的情况符合本条第一款和第三款,应当按抢劫罪定罪并从重予以处罚。因此,本题正确。27.①多年来,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________尽心尽力照顾着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我。而今他已风烛残年,但在我们心中,他永远是一位高大的父亲。②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________,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________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韦编三绝B.韦编三绝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C.夙兴夜寐

韦编三绝

宵衣旰食D.韦编三绝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尽心尽力照顾着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我”可知,该空表示辛苦操劳支撑这个家。A项和C项的“夙兴夜寐”意思是指起早睡晚,形容非常勤奋,符合语境。B项和D项的“韦编三绝”指的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表达“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含义。A项“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并非指学习,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该空表达“尽心国事、励精图治”等勤于政务的意思。C项“宵衣旰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28.超导材料可应用在发电、输电和储能等多方面,下列属于超导体的重要特性是:A.零电阻和抗磁性B.零电阻和吸磁性C.高电阻和抗磁性D.高电阻和吸磁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第二步,超导体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它的电阻值为0的导体。由于超导体得天独厚的特性,使它可能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导体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完全抗磁性。因此,选择A选项。完全导电性又称零电阻效应,指温度降低至某一温度以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完全导电性适用于直流电,超导体在处于交变电流或交变磁场的情况下,会出现交流损耗,且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抗磁性”指在磁场强度低于临界值的情况下,磁力线无法穿过超导体,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的现象,“完全”指降低温度达到超导态、施加磁场两项操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完全抗磁性的原因是,超导体表面能够产生一个无损耗的抗磁超导电流,这一电流产生的磁场,抵消了超导体内部的磁场。29.2014年2—12月,我国手机出货量与上月相比增长率最高的月份是:A.2月B.3月C.6月D.11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图1中给出了2014年1—12月我国手机出货量,题干要求增长率最高的月份,先根据折线趋势排除出货量低于上月的月份,再根据增长率=简单估算各月的数值,比较大小。3月较上月的增长量最大,且2月手机出货量最小,故增长率最高的是3月。30.岳某在甲公司工作了16年,期间一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最近,岳某因病去世。下列关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社保机构批准方可继承B.可纳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C.可由其继承人继承D.继承人继承时会被征收利息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保险法。第二步,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由法条得知,岳某因病去世后,个人账户余额可由其继承人继承。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由法条得知,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直接继承,无须经社保机构批准。A项错误。B项:社会统筹基金是指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保险费中,扣除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个人账户余额不纳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B项错误。D项: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余额在继承时免征利息税。D项错误。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均由□、“X”两种元素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题干图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1、2、3、4,“X”的个数依次为4、3、2、1,均呈等差规律,问号处应填入有5个□、0个“X”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十一五”时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5%(2)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同比增长速度大多高于18%(3)“十一五”时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增长速度在2009年时最低A.0个B.1个C.2个D.3个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1),“十一五”时期即2006—2010年,图2给出了2006—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所求为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即2006—2010年各年的混合增长率,可直接根据混合增长率介于各分量增长率之间判断年均增长率的范围。(2),图1给出了2010年各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率,直接判断题干所述是否正确。(3),图2给出了2006—2010年(即“十一五”时期)各年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直接查找增长率最低的年份,判断题干所述是否正确。(1),2006—2010年各年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都高于15%,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必然高于15%,(1)正确。(2),12个月中只有1月和7月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同比增长速度低于18%,则(2)正确。(3),200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增长速度为15.5%,为“十一五”时期最低,(3)正确。综上,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本题选D。33.①墙体开裂②赔偿业主③法院起诉④购买新房⑤朋友温居A.④①③②⑤B.④⑤①③②C.①⑤④③②D.④③①⑤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比较可知,发现“墙体开裂”之前需要先“购买新房”,则首句为④,排除C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②⑤中选择。比较可知,“朋友温居”应紧跟“购买新房之后”,“赔偿业主”应为最后结果,则尾句为②,排除A项。剩余选项需要关注③⑤的顺序,“温居”在前,发现问题,“法院起诉”在后,则二者顺序为⑤在前,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34.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剖析了记者采访时向访问对象提出诸如“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由此可以推出:A.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B.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那些空泛、笼统的提问D.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除非,否则不这个关联词可翻译为:后→前的形式,因此,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A项: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是否能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原文当中完全没有提到过,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B项:可翻译为:没法回答→没有(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否前→否后,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C项:可翻译为:回答→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符合题意,当选;D项:选项中因为采访对象抓不住要点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原文说的是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不等同于泛泛或言不由衷,属于概念的偷换,并且这么回答的原因是什么,题干也没有提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除非”,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采访对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题干未涉及“具体、简洁明了的提问”与“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的逻辑关系,排除;B项:“采访对象没法回答提问”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无法确定是否“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排除;C项:“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与题干中的“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排除;D项:本选项信息可翻译为“采访对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中包含“除非”这一关键词,可以将题干信息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表示出来,再根据推理规则进行解题。根据题干可知:①问题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对象没法回答;②采访对象可以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应付。A项,采访对象没法回答→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即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采访对象可以回答。与题干信息表达不一致。不可由题干推出。B项,问题具体、简洁明了→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困难。即采访对象难以回答→问题空泛、笼统。与题干信息表达不一致。不可由题干推出。C项,采访对象可以回答空泛、笼统的提问→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信息②一致。可以由题干推出。D项,题干提出,对于“您感觉如何”等问题,会使采访对象无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但题干中没有提出这种问题只会使采访对象“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不可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C。35.不确定性避免是指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的是:A.学校号召研究生出国深造,小王觉得自己生活比较安定,不想出去,就说:“我的外语水平不行,还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吧。”B.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股市涨跌起伏不定,小赵将自己手上的股票迅速抛售C.毕业答辩日期临近,小李对于答辩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心里没底,非常紧张D.小张在去国企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之间反复思考,觉得后者风险太大,于是选择进入国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不确定性避免的定义,分析定义的关键是“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景”、“试图加以防止”。根据定义的要点分析各选项,选择不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的一项。不确定性避免的定义要点:①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②试图加以防止。A项,出国深造对于小王属于前途未卜,做出不想出去的决定,属于不确定性避免。B项,股市涨跌起伏不定属于不确定的情景,选择抛售也符合不确定性避免的定义。C项,毕业答辩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心理没底,但并没有因此不参加毕业答辩,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不确定性避免。D项,由于创业风险太大而选择进国企,也符合不确定性避免的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②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③总是试图加以防止。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出国深造,属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是对小王安定生活的“一种威胁”,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体现了“加以防止”,符合定义;B项:股市涨跌起伏不定,属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是对小赵股票的“一种威胁”,迅速抛售体现了“加以防止”,符合定义;C项:对于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心中没底,是一种紧张感,未体现“一种威胁”,也未体现小李“试图加以防止”,不符合定义;D项:自己创业,属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风险太大体现了“一种威胁”,进入国企体现了“加以防止”,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景”、“试图加以防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B、D三项中的情境都是不确定、含糊的、前途未卜的,且都试图加以阻止,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李没有试图阻止,不符合“试图加以防止”,不符合定义,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6.对于小明而言,A商品是一种劣等品。当小明的收入增加时,他对A商品的需求将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为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劣等品的需求随收入增长而降低。劣等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负,收入增长,劣等品需求降低,转而需求更高档的替代品。故正确答案为B。37.19世纪60年代,某运河通航。当时,某作家赞叹其“是在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的国家开通的,东方伟大之航道”。据此可知,其描述的是:A.伊利运河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曼彻斯特运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A项错误,伊利运河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运河。于1817年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建立,1825年10月25日通航。它通过哈得逊河将北美五大湖与纽约市连接起来,属于纽约州运河系统。运河对上中西部发展的影响不次于它对纽约市发展的影响。因此伊利运河通航时间并非19世纪60年代。排除。B项错误,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1914年开始通航。该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因此巴拿马运河通航时间并非19世纪60年代。排除。C项正确,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该运河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D项错误,曼彻斯特运河1885年开工建设,1894年通航。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运河。从东哈姆到曼彻斯特,有5个船闸,可通海轮。由默西河和伊尔韦尔河供水。因此曼彻斯特运河通航时间并非19世纪60年代。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第二步,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与海平面齐平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地区的最近航线。马克思将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考生熟悉相关地理知识。对于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山脉、河流、湖泊、运河、地貌构造等相关知识,考生应重点记忆。如果对选项中运河的位置有一定了解,那么通过关键词“5000多年文明的国家”可以推断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正确选项的可能性最大。A项错误。伊利运河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运河,于1825年建成通航,与题干中“19世纪60年代”不符。B项错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于1920年正式通航,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苏伊士运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境内,横断苏伊士地峡,沟通红海与地中海,1869年才完全凿通通航,为欧亚两洲海上的交通线。埃及为文明古国,与题意相符。D项错误。曼彻斯特运河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运河,1887年开始修凿,1894年通航,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38.对实验小鼠小剂量地使用某种激素药物来治疗哮喘不会造成副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因此该药物也可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人类哮喘。要得出上述结论,需要以下________项为前提。A.激素药物总是能够对哮喘起到缓解作用B.该药物治疗小鼠哮喘的机理与治疗人类哮喘的机理是相似的C.对实验小鼠使用的激素药物剂量与人类相当D.实验小鼠使用该药物后未出现的副作用可能会在人类身上出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作为上述结论前提的选项,需补充前提在已知前提和结论之间搭桥。题干中的已知前提和结论都较为明显,在关键信息“治疗小鼠哮喘”和“治疗人类哮喘”之间建立联系即可解题。题干结论:该药物也可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人类哮喘。题干已知前提:对实验小鼠小剂量地使用某种激素药物来治疗哮喘不会造成副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病情。A项,不是必需的前提,因为即使不是所有“激素药物”都能对哮喘起到缓解作用,“某种激素药物”也可能有治疗作用。B项,“机理相似”才可能起到相同的治疗作用,是推出结论必需的前提。C项,题干结论与使用剂量多少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可能会在人类身上出现副作用,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对实验小鼠使用的某种激素药物可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人类哮喘。论据:对实验小鼠小剂量地使用某种激素药物来治疗哮喘不会造成副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病情。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只强调了对哮喘能起到缓解作用,是否有副作用不明确,是否可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人类哮喘不明确,为不明确选项,排除;

B项:说明该药物治疗哮喘的机理相似,在小鼠和人类之间进行了搭桥,加强论证,当选;

C项:小鼠与人是两种生物,使用的激素药物剂量相当不一定在人身上就不会出现副作用,为不明确选项,排除;

D项:在人类身上可能会出现副作用说明该药物不可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人类哮喘,直接削弱论点,为削弱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9.大凡作诗填词,都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一位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样的感情,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来起手,是不可预知的。可是一旦他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他会知道哪些词牌适合表达怎样的感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韵脚,以及怎样合理运用某些修辞方法,在面对特殊句法的时候不上当。如果读过足够多的古人诗词,具有一定的语感,就确实能在这部书的帮助下完成初次创作。它不能教人写出惊才绝艳的名篇,却以最大的诚意,防止你闹出各种笑话。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唐宋词格律》因词调丰富而适合初学者使用B.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C.《唐宋词格律》为初学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D.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作诗填词”的话题,随后论述了“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感情和选择什么句式不可预知。紧接着通过转折词“可是”引出文段重点,强调“初学者”有了初步构思,就能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后文进行具体解释,阐释了这本书可以从“词牌”“韵脚”“修辞方法”“特殊句法”等方面为“初学者”提供帮助,防止“初学者”闹出笑话。故文段旨在强调“初学者”可以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对应C项。A项,“词调丰富”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D项,“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阅读龙榆生词人生命中的声音与性情》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作诗填词的特点,第三句为文段的主旨句,即初学者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后文解释说明《唐宋词格律》具体对初学者的帮助。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句强调的是《唐宋词格律》对初学者的帮助。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唐宋词格律》,且主要围绕《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展开论述。然后分析选项,选择与此相符的一项。文段首先由作诗填词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引出话题,指出初学者一旦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接着具体说明了初学者会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哪些帮助。由此可知,文段的论述主体为《唐宋词格律》,主要说明了《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帮助,A项表述与此相符,正确。B、D两项缺少论述主体《唐宋词格律》,与文段主旨不符,可首先排除。C项的“因词调丰富而……”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A。40.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知,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本题错误。①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知,完全民事行为能人按年龄分包括:成年人和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②根据上述《民法总则》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可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③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41.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其他区域,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下列事件中,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是:A.院外的竹子生长进入了院内,给院内环境造成了影响B.在自家小院鱼池中放养的水萌芦繁殖得很快,一些鱼因缺氧而死C.从国外引入的八哥在野外自然繁衍,已经在北京形成了自然种群D.二战期间,棕树蛇被一艘军用货船带至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噬鸟蛋,致使当地一些鸟类绝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通过人类活动被引入其他区域”,“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院子外的竹子生长进入院内,不符合“通过人类活动被引入其他区域”,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在自家小院鱼池中放养水葫芦,未体现生长区域的改变,不符合“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被引入其他区域”,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国外八哥被引入后,形成了自然种群,未体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不符合“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棕树蛇被一艘军用货船带至关岛,符合“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通过人类活动被引入其他区域”,导致当地一些鸟类的绝种,符合“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②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其他区域;③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院外和院内不属于不同的“分布区”,不符合定义;B项:水葫芦被放养在自家小院,没有体现“从其自然分布区被引入其他区域”,不符合定义;C项:八哥在野外自然繁衍,没有体现“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不符合定义;D项:棕树蛇被一艘军用货船带至关岛,符合“从其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其他区域”,致使当地一些鸟类绝种,符合“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2.关于惯性,说法错误的是: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B.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0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C.如果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小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不会改变,不会消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即当物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变时(外力不变),如果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发生改变。所以说,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因此,选择C选项。ABD项:惯性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外力为0)外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其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主要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且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惯性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43.伐木∶森林A.雕刻∶刻刀B.放牧∶草原C.汽车∶公路D.跑道∶赛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在“森林”中“伐木”,二者属于场所与行为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刻刀”不是场所,排除;B项:在“草原”上“放牧”,二者属于场所与行为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汽车”是一个名词,不是一种行为,排除;D项:“跑道”是一个名词,不是一种行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4.过去的20年间,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需要强调的不仅是“迅速”和“巨大”,还应该注意“不约而同”,因为金砖国家的崛起各自遵循了相去甚远的发展战略,增长模式各不相同。除了时间的同步性之外,金砖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无多少共同之处。如果说“金砖”奇迹的确能说明什么,恐怕最准确的结论应该是,这几个国家以自己的成功检验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一个古已有之的道理,证明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金砖国家之间应建立稳固的磋商机制B.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C.新兴经济体显示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实力D.金砖国家之间在发展模式上差异很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指出增长模式各不相同,并无多少共同之处,然后据此得出结论“条条大路通罗马”,证明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故文段是通过金砖国家的兴起这一现象得出一个普适性的结论:新兴经济体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崛起,对应B项。A项“磋商机制”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与文段重点“凭借自己力量崛起”不符,偏离文段中心,排除;D项并非文段强调重点,文段的重点在于最后得出的结论,而非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只是例子,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引出话题,指出“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第二、三句对这个话题进行解释说明,提出金砖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无多少共同之处。第四句用“最准确的结论应该是”得出结论。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这几个国家以自己的成功检验了……证明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对这句话进行提炼,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具体为“引出话题—具体论述—得出结论”的结构。文段首先通过金砖国家的迅速发展引出了它们发展模式不同这一话题。然后论述了发展模式不同的意义。最后通过金砖国家取得的成绩得出结论,新兴经济体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崛起。文段的结论已经扩大了范围,不仅仅指“金砖国家”,故可排除A、D。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也排除。故本题选B。45.大洋洲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小。(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因此,本题正确。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部分,即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与南极洲。4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网罗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如何让专家人才________地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标准答案就是:对专家人才要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心无旁骛B.责无旁贷C.无拘无束D.义无反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其后文中的“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相照应,即为专家人才做好保障,使其安心工作,据此选出正确答案。句意为如何让专家人才安心地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由“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要能够说明在为专家人才做好充分保障后,他们可以没有顾虑、专心工作。“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文段没有涉及责任问题,排除B。“无拘无束”指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文段强调的是要使专家人才无后顾之忧,专心工作,而非不受约束,排除C。“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文段没有涉及道义问题,排除D。“心无旁骛”指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符合文段语境,填入最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所填词语修饰如何让专家人才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且照应后文“标准答案就是:对专家人才要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即专家人才集中心思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横线处形容可以让专家人才更好地贡献才智、施展才华,且对应后文的“答案就是多关心、多联系、多支持”,即为专家人才提供保障,让专家人才安心工作,对应A项,

“心无旁骛”指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可体现让专家人才心思集中地施展才华,符合文意,当选。B、D两项“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无反顾”指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二者均强调做某件事是自己义务、责任,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C项“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人才服务莫忘“三多”》47.4,1,12,13,(

),33A.25B.28C.30D.3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做差无规律,考虑做和。第二步,做和结果如图所示:和数列变化平缓,考虑做差,所得差数列可能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后两项分别为16、20,对应和数列后两项为25+16=41,41+20=61,原数列所求项为41-13=28,验证下一项28+33=61,规律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48.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没有质量并且不带电荷,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这使得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改变。那些来自遥远宇宙、来自黑洞边缘或者来自宇宙线发源地的中微子,可以告诉人类那些“源”在哪里,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探黑洞的究竟。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A.令人惊喜的存在B.特立独行的中微子C.中微子:宇宙的使者D.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段文字围绕中微子进行论述,首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指出中微子由于无质量无电荷的特点使其运动轨迹不变,而这稳定的运动轨迹恰恰可以让中微子告诉大家“源”在宇宙的哪里,故C项“宇宙的使者”中的“使者”一词很好地解释了中微子的作用,当选。A项没有主题词,不符合标题填入的原则,排除。B项的“特立独行”侧重特殊性,表述相较于C项而言不够准确,且没有体现出中微子的作用,排除。D项“触不可及”在原文中并未体现,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和演化方面的作用,第二句“由于”进行原因论证,第三句说明中微子对人类探索宇宙的价值,照应开头。文段结构为“总—分—总”的结构,主旨句是“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主体词是“中微子”。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使者”对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本文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且可以根据高频词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文段首先点明观点: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后具体论述它的重要所在——运动轨迹不发生改变,可以借助它探索宇宙。能够点明这一作用的标题只有C项的“使者”。文段围绕“中微子”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A。B项“特立独行”、D项“触不可及”均不能体现中微子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49.网络成瘾的心里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和抑郁、孤独、自制力差等人格特质因素。专家认为,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与人格关系密切。据报道,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练的人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象力、有较强的自立能力。不仅如此,体育运动还可以产生短期心理健康效应。下列选项中,以上段落没有涉及的内容是:A.人格健全的必要条件就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B.人格因素是网络成瘾心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C.体育锻炼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与人格关系密切D.体育锻炼对治疗网络成瘾具有重要价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人格健全的必要条件”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项对应

“与人格关系密切”,表述正确。C项对应“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与人格关系密切”表述正确。D项“体育锻炼对治疗网络成瘾具有重要价值”是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概括,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50.企业某次培训的员工中有369名来自A部门,412名来自B部门。现分批对所有人进行培训,要求每批人数相同且批次尽可能少。如果有且仅有一批培训对象同时包含来自A和B部门的员工,那么该批中有多少人来自B部门?A.14B.32C.57D.6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第二步,A、B两个部门共369+412=781(人),根据要求人数相同,则每批次人数应该是781的约数,781=11×71,要求批次尽可能少,可知每次培训71人,分11次完成。有且仅有一批对象同时包含A、B,且412÷71=5…57,可知有57人来自B部门。因此,选择C选项。51.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有: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合原文。B项对应“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符合原文。C项对应“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可见“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和“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属偷换逻辑,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可见二者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符合原文。因此,选择ABD选项。52.现在,在德国被诊断为“疯狂压抑症”首次收容住院的人比美国因此收容住院的人多8倍,尽管美国人口是德国的很多倍。下列哪项如果正确,最能解释上述情况?A.在德国“疯狂压抑症”所指的精神病患要比在美国所指的范围广B.美国收容住院的人既包括首次去诊所的人也包括直接收容住进医院的人C.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