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项训练:辛亥革命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辛亥革命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辛亥革命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辛亥革命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综历史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11页文综历史辛亥革命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A.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明显的限袁倾向

C.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强烈的排满色彩B“‘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表明责任内阁制有明显的限袁倾向,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A、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改变,故排除;

B、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排除;

C、言论出版是否自由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错误;

D、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放映出了人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厌恶,同时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

故选D.

本题以报馆骂袁世凯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武昌起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上对民主的认可和对袁世凯专制的否认,这表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A.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

C.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A材料“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可知,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故A项正确.

材料“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可知,B项错误.

C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的意思,也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应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1、功绩: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深入民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翻了“洋人的朝廷”).③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局限性:

①革命党人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③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总之,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民主政治建立的程序来看,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B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临时约法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A、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改变,故排除;

B、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排除;

4.增加“人民”一章.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和改革选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重视法制建设,在继承唐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诸如《典卖指当论竞物业》《商税》等新的法规,同时也承认客户(佃农)的租佃、置产及人身自由等权利。宋代对“盗贼”的刑罚有所加重,但贵族、官僚则享有法律上的特权。宋代,凡告周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凡上奏案件、宗室罪案等,皆由皇帝决断,已判决的罪犯,皇帝可以“赦宥”。宋代司法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不断有所改革和补充,使之日臻成熟,从而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司法制度的顶峰。——摘编自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材料二

民国时期,近代司法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临时约法》明确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历届政府也再次重申这一原则。针对严刑逼供的司法恶习,政府明令“不准再用笞杖、枷号及他项不法刑具”。北洋政府曾先后公布相关法律章程,对律师资格、律师义务等皆做了较为完备的规定,律师队伍人数不断扩大。尽管近代司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军事、政党干预司法,司法腐败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摘编自贾孔会《中国近代司法改革刍议》(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法制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并评价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建设。(1)特点:重视经济立法;等级差异明显(或司法不公平);重视儒家伦理;凸显皇权至上;体现继承创新性。原因:专制皇权的加强;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租佃关系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吸收前朝法律成果。(2)成就:司法独立精神基本确立;人道主义原则有所体现;律师制度初步发展(或法制原则有所贯彻)。评价:积极方面,推动了司法制度近代化进程;并为后世司法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基本适应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了中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局限性方面,受中国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及政府干预司法的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等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司法制度建设任重道远。(1)本题主要考查对宋代法制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问特点,据材料“增加了诸如《典卖指当论竞物业》《商税》等新的法规”、“但贵族、官僚则享有法律上的特权”、“凡告周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凡上奏案件、宗室罪案等,皆由皇帝决断”、“在前朝的基础上不断有所改革和补充”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对民国时期司法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成就,据材料“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可以得出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确立;据材料“不准再用笞杖、枷号及他项不法刑具”可以得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据材料“对律师资格、律师义务等皆做了较为完备的规定,律师队伍人数不断扩大”可以得出律师制度产生和发展。第二问评价,积极方面可以从法律本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局限性,据材料“但军事、政党干预司法,司法腐败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加以回答。j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二

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主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张晓唯《蔡元培评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对通识教育的新发展。(1)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主义实现那个);通识学识、文理兼修(教育内容广泛),侧重人的素养提升和潜能激发;重视德育、体育,强调人的身心健康;面向未来,注重全面发展;影响深远。影响: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有利于近代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为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2)背景: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教育落后,失学者众多;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主权遭到侵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的需要;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新发展:社会教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三者相结合;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如:军国民主义教育等五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和培养公民的完美人格。(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和所学可以总结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答出三点即可。(2)本题考查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得出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得出主权遭受侵犯,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蔡元培自身的角度即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普通教育……专门教育……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可以总结出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年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1912—1949年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年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

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

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示例一: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革兴起,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成为当时流行思潮。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约法、民主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科学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示例二: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辛亥革命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示例三: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她”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关系,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首先,应明确设问要求“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其次,根据设问要求通读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可选择从政治、经济或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等角度对各个阶段社会流行词汇出现的原因进行阐述。如可选择“近现代中国的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这一论题。“阐述”,1840——1912年间的“兴民权”结合相关所学可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提倡开设议院,使得“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这一角度思考作答。1912——1949年间的“共和约法”结合相关所学可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于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使“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这一角度思考作答。1949——1978年间的“人民代表”结合相关所学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这一角度思考作答。1978年以后的“村民委员会”结合相关所学可从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使“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这一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上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