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1页
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2页
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3页
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4页
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重点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政治1、政治的要素:(1)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2)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3)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4)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2、政治的界定: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什么是政治思想1、界定: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2、特征:(1)以国家为核心主题;(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3)政治思想不断变化。(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政治思想史: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线索:(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2)价值判断或选择:回答“怎么样”。(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关于“西方”: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演变: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五)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然政治观阶段政治秩序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个阶段最著名的政治学家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西塞罗。政治理论代表作主要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西塞罗的《论共和国》等。(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观罗马后期,基督教神学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也不例外。论证和维护教会统治地位的神学政治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教权和俗权的斗争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神学政治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三)近代以来:权利政治观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代表人物主要有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汉弥尔顿、康德、黑格尔、托克维尔、柏克、边沁、密尔等。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目的:(1)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较好的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2)客观地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从而也能够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改革现实。(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西方政治学说和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2)有助于理解认识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政治思潮,政治生活,并以此参照系,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发展;(3)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养,为思考现实的政治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4)可以丰富我们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思维能力。第一节古希腊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古希腊社会与城邦概况公元9-7世纪出现了全新的政治形态和政治概念城邦形成于9-7世纪,定性于6世纪权利的合法性来自于宗教仪式语言或文字政治权利在交往媒介中产生的神圣仪式与神话公共性特点导致城邦制产生,城邦政治中心不在庙堂在广场忒修斯建立雅典,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梭伦改革a颁布解负令,禁止将雅典人卖为奴隶。规定了一个人占有土地最大限度,将多余土地分给无权者以此确立普通平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分四个等级:五百斗骑骑士级双牛级佣工级b梭伦改革原有政治体制扩大了公民大会权力,将四个等级纳入议会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关,剥夺了贵族一部分权力,所有公民都将作为法庭的陪审员。c大大扩大公民范围,是国家有了各加广泛的合法基础。通过革新体制,使利益和冲突最大范围内消解。确立公民个人所有权,通过法律维护私人所有制保障普通平民的财产和政治权利不因强势集团非法剥夺丧失梭伦改革委雅典政制的进一步打下了基础,但是他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贯彻,法律本身很不健全。改革后雅典党争激烈,以武力夺权强制实行。公元509克利斯提尼当政。打破氏族划分,按现有居民居住地划分居民,消弱贵族势力。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创立陶片放逐法政策,建立十军委员会,使雅典政制基本形成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黄金时代(493-429)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发表的(在葬礼上的演说)雅典民主政治经典改革使公民成为公民大会的核心公民大会不仅有立法权还有外交战和决策陪审团不仅审批还有立法权公务津贴制度平民权利膨胀是衰落原因之一仪式和神话是本原的城邦活动仪式是最初的政治活动,政治最初形态。现实功用在仪式过程中完成对公民的教化。民主最大目的:塑造合格公民最好方式不自由状态:a人与物直接打交道,没有任何精神与社会交往做中介,表现为纯粹的体力劳动b人被暴力所强制,在被强制者和强制者之间无精神和社会交往为中介而仅仅是直截了当的暴力二古希腊政治理论的特征理论传统1.理论的特殊含义,理论与实践各指一个现实的活动领域。理论是人沟通于神的本质活动,实践只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即城邦政治活动2.两者关系理论依据实践,理论是一种更高的实践,是城邦政治实践基础3.理论特点a理论家是真理的揭示者他们在政治现实领域之外“建立”起另外一个政治领域,他们是世俗政治的批判者,也是世俗政治的立法者和解释者,因为有了他们的解释,政治之所以成为政治。b政治理论的本质在于批判批判只是理论批判,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是预定的前提挑战源于对话态度,对话就意味着承认差异,承认差异就是承认批判的重要性。“数”的学说的意义:“数”作为一种尺度,可以调整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差异,使差异在保持自身的同时,达到整体的和谐,这一尺度可以通过知识来获得,因此秩序与和谐的实现来自于知识,政治秩序离不开知识。毕达哥拉斯学说的要点在于合理的权力运作根源于知识,知识成为正确行使权力的基础与保障。③“知识”与“美”知识是能够造就美的东西,美就是和谐,因此知识就是能够创造和谐的东西,而和谐在于秩序、正义与善。知识不仅是一些技术,而且是造就和谐与美的实践,知识是城邦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实践。评价:把政治现实问题的解决看作是一个有关知识的问题,而且是有关美的知识的问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伟大贡献。政治现实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还原为道德知识问题和实践知识问题这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传统和特点,毕达哥拉斯的这个思想在柏拉图的“哲学王”理论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约生于公元前530年爱菲索安德罗克罗王族。其文风以晦涩著称。世界不过是神与命运的游戏场。毕达哥拉斯努力实践自己的政治理论,而赫拉克利特愤世嫉俗,离群索居。但两人在努力生活在真实之中这一点上,并无不同。因为有时,避世才是更真实的生活,不参与政治才是真正的政治。他的论述只是对生活的真实表达,是生存的自然延伸,不是为了别人。尼采:“因为世界永远需要真理,因而永远需要赫拉克利特,尽管赫拉克利特并不需要世界。”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逻各斯(火)“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总有新的水在不断流过。”赫拉克利特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逻各斯是为世界万物奠定基础的永恒本原,人类的正义与法都源于逻各斯,为了逻各斯而存在。“逻各斯”本来含有言说的意思,而赫拉克利特把那种一般的与本原无关的言说,称为“意见”,把使本原被呈现出来的言说,才称为真正的“逻各斯”。逻各斯是公共的,施工共性的基础。战争说(重视冲突,重视差异)用战争一词代表差异性差异本身和存在是和谐前提只有在冲突、对立和竞争中,才能造就和谐秩序,压制差异反而使真正的和谐成为不可能。法治思想法律不是取消差异,而是为了保障差异。赞成贤人统治,认为民众庸俗无知。是否是政治专制主义的关键在于,对待差异是用对话的方式(言的方式),还是用强制的方式(力的方式)。影响: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为独特的人,他的优秀者统治的思想,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的前导,他的关于逻各斯是人间政治法律秩序和政治结构的合理基础的思想,对各种自然法学说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加强了权力根源于知识的传统。智者智者是传授政治技能为生的职业教师,其出现与城邦民主有关,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他们发展了思维的技巧(逻辑技巧)和运用语言的各种花招(即修修辞术),向传统习俗和观念挑战。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的政治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个体的人,一个人对某物感觉是这样的,那么,它便是这样的。否定了一切尺度的存在,是对希腊传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的一次巨大转折,政治共同体不再被理解为信仰者之共同体,而被理解为由利益之需要所结成的集团。社会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许多“我”的需要,对于“我”的感觉的肯定需要政治社会。修辞术演讲和论辩的技术。其对语言的工具性态度,引起了苏格拉底等人的反对。城邦民主政治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存在大量操纵公众掩饰真实目的作用自然论与约定论约定派两种侵向:a倾向认为约定基于自然,并有助于自然的实现。没有约定自然本性不能实现这种倾向没有把约定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两者并非互不兼容。主张人的天赋的自然本性通过后天教育和培训并通过法律和伦理规范加以提高B把自然本性看成混乱无序的,没有约定的限制它们可能做恶。只有源于神的法律才是城邦和公民生活的保障约定论者认为,只有约定,才能形成公民的政治生活,约定是维系公民共同体,提升人的本质的手段。自然论者并非一概反对约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事实上他们反对的只是既有的社会制度和法律(现行的制度和法律并不符合自然)。自然论者发展了一套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观念,他们指出,人的不同的社会区分(不同的等级和身份)都是约定的结果,但作为自然而言,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第三节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一、所处时代及生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民主体制败落时期。二、政治哲学基础:理性主义苏格拉底认为人是无知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所以他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这样的人就会在这个世界面前感到谦卑,感到人的不完美,就会有所敬畏,就知道人是胜不了天的,就会更自觉地用理性来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三、政治学是专门的知识四、政体理论:主张贤人政治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柏拉图(427—437BC.)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申辩篇》、《会饮篇》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哲学王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政治学说核心是哲学王,即知识统治对哲学王批判两个方面:a认为哲学王是一种空想,没有任何现实性,缺乏意义的b哲学王统治将导致独裁或极权制度政治乃是德教理想城邦的核心是理想公民政治的核心是正义柏拉图发现了早期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的正义感柏拉图提出了城邦等级政治学说。用建国神话划分黄金——本性为爱智者,职业为统治者白银——爱荣誉者,武士铜铁——爱享乐者,生产者第四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著作: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二作为最高时间科学的政治学1.知识的三种类型:理论实践生产2.理论以自身为目的3.应用知识是实践,目的在于合理行为4.生产知识是技艺5.沉思则指向永恒实体,宇宙数学对象神6.最高善为对象的科学是政治学7.个人的善从属于城邦的善,伦理的善取决于政治的善8.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三对城邦的经验研究注重经验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不同之处权利看政治的核心将政体分两种标准A德性高下分配权利——统治者为一个人(君主政治)统治者少数人(贤人政体贵族政体)大多数人(共和政体)B财富多寡分配权利——少数人(寡头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蜕变多数人(平民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蜕变一人统治(主政体)君主政体蜕变不宜采用君主政体,倾向采用贵族制和民主制结合政体,共和制四理想城邦和城邦教育1.三个阶层:议政者保卫者生产者2.整体的善跟随个人的善,通过教育使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共同体3.强调将德教和谋生的教育区分,实用教育和灵魂教育。前者是技术后者是德性4.灵魂教育或者自由人的教育视为理想政治的前提和基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核心之一5.第五节伊壁鸠鲁与斯多噶政治学说城邦的衰弱希腊化时期始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终于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与大维公元前31年胜利亚里士多德后沉湎于思辨的哲学体系成为希腊才智之士的主要倾向希腊时期抽象的思辨体系二伊壁鸠鲁政治学说生于公元341年卢克来的(物性论)真实表达了伊壁鸠鲁思想伊壁鸠鲁思想享乐主义,认为哲学的目的要人快乐哲学是一种实践的体系导致了功利主义道德主义立场评论伊壁鸠鲁的时代是一个善与正义无望实现的时代,他的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独善其身的表达,这个哲学不是消极避世的而是蕴含勇气。传统的城邦政治哲学并没有在此完全绝迹,而是成了一种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在近代重新回到政治思想中来三斯多噶派政治学说斯多葛派发展三个阶段:早中晚期同伊壁鸠鲁将哲学看错生活方式的探讨,伦理作为学说核心宇宙概念得到发展邪恶是上帝意识的表现,过程性的东西。是实现正义与善良的手段视人为宇宙理性之一部分导致的一些基本观点a世俗存在被下降为手段b道德的生活懒于形而上学c斯多葛主义摆脱了狭隘的城邦主义,提出了世界政府的思想d强调社会对人的本质性e人世间的一切法律制度之上存在着最根本的自然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时一切成文法的根据评论:斯多葛主义对近代政治理论影响巨大,近代的许多政治原则已包含在斯多葛学派思想中第六节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一)古罗马共和政治概况1.本质上城邦政治,从村落联合体发展为城邦,根本动力是对外防卫和对外进攻需要2.罗马最初实行王政,只是和宗教军事有关3.王政结束在公元前500年4.平民破事贵族答应他们的要求,标志是平民保民官的设立和成文法(十二表法)5.罗马政治最基本的特点是共和制得以基本成型6.共和制是多元并立,有差异之统治7.共和国最高统治权在执行官,执行官两个,主要职权是统帅军队。由百人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军事统帅权只限于罗马城外,战争结束解散。执行官以公民身份入城8.执行官还具有最高行政权。9.两位执行官否决权10.独裁官在非常状态下设立。临时性官职,不超过六个月,集军权行政权一身11.裁判官地位仅次于执行官。设立在公元前366年由百人大会选出。出为审判最高长官,后可以指令行省统帅军队代理执行官权利12.监察官设立于公元443,初城市调查事物,后履行审查元老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监督公民道德维护社会风俗责任13.保民官产生于公元前494-493第一次撤离运动后初帮助权后司法权和法律创议权营造官和财务官执行官助手前者负责罗马城及郊区社会治安和福利设施,公共娱乐活动后者复杂管理财政事务元老院共和时期最权威的机构,300人库里亚最古老人民大会,塞尔维乌斯设立百人团大会后不再行驶权利部落大会称平民议会或特里布斯会议494年一次撤离运动,前471出现平民大会前449部落大会的决定为全体人民遵守前287部落大会有了完整立法权的立法机构罗马的执行官元老院部落大会陈伟罗马政治体系中制衡三个支柱执行官王的色彩元老院贵族制部落大会平民色彩多元并立中庸折中罗马政治特点,罗马思想特点罗马政治评价罗马政治精神更多的表现在他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中,罗马的思想家们没有对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多少原创性但他们的政治学说毕竟把凝聚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中的共和精神用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他们的学说我们也可以更清楚的看的罗马政治精神中的存在的问题。(二)波利比乌斯政治学说1.混合体制说根本政治观点,他从古典整体循环论出发,认为每种纯粹的整体都有想自己对立面蜕变的倾向。2.罗马人政体自然而然的产物3.罗马政体中君主因素贵族因素平民因素很好融合在政治体制中,保持平衡,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4.评价:尽管波利比乌斯没有确切的说明这三种精神如果具体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他的权力制衡和混合政体思想对近代权力分立论具有重要意义(三)西塞罗一、生平与著作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西塞罗一生著述甚丰,在政治方面主要有《论国家》(又译《共和国》、《国家论》)、《论法律》等。二、主要的政治思想1.在维护传统罗马为政治主义同时提醒罗马人如果没有这些没有沉思在显赫的功绩也是无知行为2.关心公共利益是人的天赋,美德不是再思想中的而是在运用中的3.对美的最好运用在管理国家并且是在实际上,不是在口头上实现4.如果能把罗马传统和习俗与苏格拉底哲学结合将是完美的5.强调不是自然科学知识而是伦理政治知识(即实践知识)才与人的幸福相关联6.国家是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民某种随意结合的集合体。而是很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组织7.这种结合的首要原因不是人的软弱性而是某种天生的聚合性政体分类学说遵循了古典政体分类学说王政下一般人排除了公共立法和协议之外;贵族政治下民众没有自由;平民政治下一切平等意味着实质的不平等。着三证固有缺陷在发展中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王政滑向君主制贵族制滑向寡头制平民滑向暴民制,因此还有第四种制度混合制自然法理论自然法不是成文法法律是普遍的不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因此法律是自然理性的法a神赋予的人类的礼物,因此人们中间存在着一种相同的共同生活的法则。人们彼此之间以某种天性中的仁慈和善意以及法的共同性像维系b法律也已运用所有时代,是国家和法律前提和基础c真正的法律与成文法律不同d法不是功能性是本质性法的评价:法绝不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而是优秀的生活方式的源泉(四)赛捏卡政治学说1.政治性著作(神化的克劳狄乌斯夜郎自大)(论宽容)2.哲学散文(论幸福的生活)(论神意)(道德书简)3.他的政治学说体现出专制君主制度下的政治理论的共同特征:以教导君主如何成为一个仁君以及君主的统治术为核心4.公民品德的失落是罗马共和国走向帝国的根源5.提出了世界帝国理论,自然法思想的派生物6.使政治实践在罗马传统价值等级中的地位大大下降7.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封锁了雅典学园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政治思想第一节中世纪欧洲社会政治概况一、中世纪的概念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大致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直到文艺复兴(公元1453年),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为止。早期基督教中世纪政治学说基础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纪中页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和小亚细亚地区产生教皇与国王从4世纪中期的安布罗斯争取教会独立的斗争获胜起教廷在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公元392年国王狄奥多修斯关闭异教,承认基督教唯一合法宗教2.6世纪中期,格里高利颁发(主教法规)扩大教皇权利3.8世纪丕平献地和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过程中教廷通过获取原属于西罗马帝国的全部领土而获得为国王加冕的权利4.教皇英诺森三世统治下教廷对国王和各地王侯获得了绝对支配地位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神学政治观对上帝的信仰神学政治观最突出的重点:考察一切政治问题的出发点都是由神出发中世纪四大博士:安布罗斯杰罗姆奥古斯丁格里高利为基督教思想和地位确立做出杰出贡献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学说主要著作(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圣经作为真理最终源泉历史意义:奥古斯丁生活在西罗马即将灭亡,中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他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紧密相连的。双城之说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教会已经摆脱了早期基督徒急切的盼望获救的心里状态,转而开始积极的投入到世俗社会活动中去。尤其是他对国家的看法,反映了帝国末期人们对以往的国家观念的一种转变。人们不再像古代城邦社会的公民意义视国家为追求最高的善的社会组织并把全部忠诚献给国家,人们已经从信上帝开始了对国家的疏远奥古斯丁作为后来中世纪最为重要意识形态的教学父的最高权威,对早期粗糙的基督教教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加工,并引进继承和修正了古典西方哲学思想,从而自古代伦理政治学说以来创立了另一种政治思想传统。这种思想试图将圣经和古典思想这原本彼此独立的两个学说融合在一起并最终适应基督教的需要形成政治思想史上颇有特色的神学政治观。尽管奥古斯丁并没有建立起来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他还是以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神学思想成为中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基督教思想在13th亚里士多德主义兴起之前更是支配者整个洗发基督教社会柏拉图主义最有名的思想史理念论,他将独立于人的心灵的内在原则和德性称为理念,与人的知识相对应,善最高理念理念是不变永恒和普遍的,是绝对存在的。奥古斯丁在他的理念上阐发了思想,认为在认识等级上,处于最高级的是真理,处于最低级的是被认识的外部映象,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居于中间。从这一认识论出发一切真理存在于上帝之中,信仰高于理性从而论证了人的认识要依赖上帝的必要性,成为他的哲学基础。在论自由论中,奥古斯等阐明的法律思想,永恒法世俗法将永恒法和神的意志想联系一切事物的和平都是秩序的平衡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年—1274年)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圣师等称号。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阿奎那一生著述甚多,代表作为《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他的政治学说主要体现在国家观政体观法律观三个方面有着浓厚的调和色彩,学说的最终目的是想设法构思一个上帝,自然和人的合格格局二、主要的政治思想(一)亚里士多德主义阿奎那在学说中借鉴了亚里士多德划分学科的方法,将哲学和神学信仰和理性区分开来,并且给了理性相似的地位,他认为这相对的两组概念是完全独立的,无论是哲学还是神学,或者说无论是通过理性还是通过经验都是通过神的启示,人都能够达到对于自然和自身的完善和和谐(二)国家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实际成为一种责任,由拥有统治权的政府来承担道义上的义务,就是通过政府维持和平与秩序,使人们过上有道德的幸福生活。同时为能稳定和有效的进行统治还需要法治的存在。法律是政治的特殊工具他能够通过规定来保证统治者去完成正义和道德的实现。所以国家应该是一个有政府和法律的社会(三)政体观政体分为:正义非正义正义: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非正义:暴君制寡头制民主制最好的是君主制(四)法的性质与分类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做其它一些行动的准则或尺度”。法的本质就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法分为四类,即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原。自然法是管理人类行为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它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自然法特点:a自然法的第一命令是驱善避恶,其他自然法命令以它为基础的b自然法的第一命令是不可改变的c自然法是与人的本性相称合的东西人法特点:a它是由人类理性而出的合理命令b它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c它需要一个公共的权威d他通过颁布获得了强制性的理论起到了威慑的租用影响:阿奎那在阐发他的思想时力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思想庞杂的神学体系,在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作用下,托马斯主义成为中世纪奥古斯丁主义之后基督教又一主流思想,他也是经院哲学最高成果。第三章文艺复兴西欧政治思想一、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至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基督教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束缚,以自由平等反对特权和等级制度。这些思想和行为冲击了当时的宗教和封建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历史进步,对于继承古希腊、罗马的优秀遗产,打破教会权威,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意义。二、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一)动摇了中世纪基督教精神的根基,推动了西方社会的世俗化。(二)人文主义者确立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奠定了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基础。(三)人文主义者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批判了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1.13世纪中叶意大利农民开始摆脱农奴依附地位2.农奴的大量涌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形式工厂手工业成为可能人文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兴起(古典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题最伟大的成就是对人性的发现对法国影响A早就了17th星光璀璨的法国文坛B早就了法国大革命后一批活跃的政治思想家文艺复兴和宗教运动相似A都是个人主义浪潮的产物b相同的经济背景,即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中产阶级的崛起。C都有落叶归根的特性,前者回到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和艺术成就。后者回到圣经和宗教创始人教义宗教改革意义宗教改革意义深远,它使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分裂成许多相互敌视的教派,抑制了教会的独裁政治从此扩大了宗教自由,此外在经济方面蓬勃兴起的中产阶级在加尔文教中找到了一种符合他们辛勤劳动追求利益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在政治方面马丁路德的教义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廷的地位开始衰落,君主的地位大大提高总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政治理论上引发一场革命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论李维》一书提出了共和主义理论。他所主张的政治权术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其核心思想就是鼓吹统治者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著作《君主论》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人性论人性恶。国家观国家起源两种:a某个地区原住民发达以后在居住地创立了国家b已创立国家的民族移居其他地区建立新国家第一种分为:A出于公众自发的意愿B出于某个有感召力者的劝告第二种情况分为:A独立的国民移居新地区建立一个新国家B国王为了扩展权威而建立的国家C原先的殖民地发达之后建立起独立的国家无论国家何种起源两个基本条件:A领土的选择b政体选择共和制最可靠的政体政策论政治技巧和策略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至上主义者重视国家的军事国家强盛离不开君主对外扩张的野心,唯有采取开疆拓土才能永保国家强盛劝告君主把武力和诈术配合使用宗教道德观宗教和道德持否定态度的原因A文艺复兴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对他的影响很深,使他抛开宗教信仰和道德善恶研究人的行为B他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在他心目中政治上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高于宗教和道德影响:马基雅维利是政治思想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与其他思想家比他的名誉糟的多。他长期被人误解蒙受恶名。是强权政治的信徒,他哪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围绕一个目的就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后世政治家批评君主论但是几乎一致的实行他所阐述的理论。他的理论代表了一种复生的异教精神对式微的基督教的最大挑战。不论思想好坏,是褒是贬一点毋庸置疑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评估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使政治与道德分离,拒绝用道德诠释政治变革,而强调政治的本质是权利。二他使政治与宗教分离,拒绝用神学束缚政治观念,强调从人从人性出发研究政治。他是最早这样做的西厢记啊,他使政治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摆脱了神学。正因为如此他与古代中世纪的传统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了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可见他对政治学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他对政治客观主义现实主义的态度。2、权力是国家的核心和政治的目的。3、实行君主专制的必要性。4、专制君主的统治术:(1)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2)为了达到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3)君主应使人民畏惧,但不应使人民憎恨。(4)君主应制服命运,驾驭命运。马基雅维利抛弃了政治权力的道德基础,彻底把政治学和伦理道德分开,把政治权力看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和核心,依据实际经验并用现实的眼光来研究思考国家政治问题,从而揭开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新篇章。布丹的政治学说让·布丹(1530-1596)是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他的《国家六论》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1576年布丹发表了《国家六论》,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主要的政治思想:主权论1、从家庭的父权中引申出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区别其他组织的所在2、国家主权的特点:永久性绝对性不可分性3、国家主权的内容:法律制定权,宣战讲和权、高级军官任免权,最高裁判权,豁免权,征收税金及货币铸造接收忠诚与官吏就职时之宣誓权拥有至高无上的称号4.主权的绝对性是地位最高,不受限制。最高地位仅限于法国5.主权的绝对性表现:a法律是由主权创造出来的b主权者不受法律约束6.主权的永久性表现:a国家永远拥有主权b主权者不是委托的或临时性植物,应有永久性7.主权的不可分性指主权的完整性8.主权者虽然权利广泛但不能全能a主权者受制于神法和自然法b主权者必须遵守与人民订立的契约c主权者不能违背国家的根本法国家形式和政府形式最早区分的政治家国家分类: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度分为:a正统的君主国b领土君主国c暴君君主国认为君主制为最佳的形式:A君主国的立法权集中在一个手中就不会受党派影响B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权利集中便于当机立断C君主最适合开疆拓土,缔造伟大的国家地理环境论地理环境与政治关系密切在国家论和认识历史的简明方法中详细分析了两者关系政治地理学鼻祖纬度的不同产生的差别是最基本的影响:采用历史研究和比较观察的方法,建立其经验主义政治学。但马基雅维利关注的是解决当时意大利的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的是有效的政策学。而不丹则超越了法国国家问题,力图建立起科学的政治学。不丹政治理论核心是主权学说,不仅对当时英法两国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政治理论扔有直接影响,虽然多元论产生后主权论受到冲击但它仍是当代政治学的主流理论。不丹提出的两个政治哲学概念被后人进一步发扬光大。此后1718th自然法概念成为政治学最有效的逻辑起点第四节莫尔与康帕内拉政治学说1.最著名的是:托马斯莫尔安德雷培根康帕内拉赫林顿孟地威尔2.乌托邦: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与人类尊严的崇尚3.莫尔康帕内拉孟地威尔偏重社会和阶级制度4.安德雷和培根注重科学发展5.赫林顿注重政治原则和制度托马斯莫尔政治学说乌托邦与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区别:a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公有,莫尔主张劳动产品公有b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实现人人生活富裕,享受充分的共产主义。莫尔提出朴素生活,生产活动保障人民的生活消费,除农业之外,只需经营几种必要的工商业c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为自身的借方而奋斗,莫尔标明反对农民的借方运动,将实现乌托邦寄托于英明的君主,以及有产阶级的博爱从根本上马克思主义基于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莫尔理想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莫尔的价值:A在16th莫尔能够深刻的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和罪恶的根源,即私有制,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他对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生活的描写既大胆又真实,令人难以忘怀B莫尔认为国家都是阶级性的,国家只是阶级压迫,剥削穷人的阴谋组织C提出废除私有制,实行平均分配,有计划的生产和消费实际上已经刻画出一个共产主义雏形康帕内拉政治学说主要著作(太阳城)太阳城历史意义:康帕内拉的政治组织观念既非单纯的贵族政治也非纯粹的哲人政治。太阳城的一切都由知识管理,仅凭知识分阶级,除此之外一律平等。这种政治实际是一种政教合一的理想。而康帕内拉的组织观念是柏拉图理想和中世纪教士理想的混合物。尽管太阳城继承了前人的思想,但它仍然是意大利史上一个宏大的社会改革方案,对后世政治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五节路德与加尔文的政治学说路德的政治学说路德对政治学的贡献:将政治与宗教权利分开,提供政治权利,反对教会权利,主张服从国家与社会的即成制度,认为基督徒都是平等的,教皇主教牧师只是信徒选出来的奴仆,是管理或传播宗教的官吏,他们的职权不能包括在政治关系中。2.主要著作:俗权权限论致德意志民族信教贵族书论基督徒之自由论教会之被虏3.至德意志民族信教贵族书概况为:政教分离否认教权之至尊上帝之下,所以基督徒平等教徒可以直接于上帝交流,不需要任何中介尊重圣经意义: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的政治意义在于使国家摆脱教会的控制,获得行政上的独立。再此之前西方国家公认国家是教会的附属品,任何与教会想抵触的法律无效,国家的地方首长都隶属于教会的统治者,受限制。路德为了达到宗教改革的目的,在策略上包括了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内容。他希望通过社会和政治变革带动宗教改革。这一策略是完全成功的。政治改革使德国摆脱了天主教教皇的影响,使各地诸侯卸下了罗马教廷在他们身上的沉重经济负担,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政治权利,最后导致宗教和教育完全由世俗社会控制,由此为政与教的分离奠定了基础。这种影响逐渐蔓延到世界上各个国家,路德提出的君权神授为黑格尔以及他后来的德国学者的国家至上论埋下伏笔。加尔文政治学说国家和政体同路德将世界划分为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世俗世界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世界,精神世界是教会宗教生活的世界国家构成三要素:统治者法律人民君主和官吏的职责有:a尽力事神,维护神的尊严,防止神被亵渎b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平5.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6.君主政体陷入专政,贵族政体陷入寡头政府,民主政体走向分裂7.开辟了一条人民反抗君主的道路,他的反抗暴政思想来源于宗教法律论1.法律分为三种:道德法仪式法司政法2.道德法与神法一致3.仪式法从犹太教中发展而来4.司政法是为了掌理政治组织及其运作而制定的法律影响:路德反对罗马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情作用的结果,根据在于良心。加尔文反对天主教是理智的结果根本在于理论。加尔文神学虽然保守,但其革命精神最为激烈,他为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最激进的方式。他承认神的权威高于君主的权威,这种观念成为后来革命最强有力的根据。加尔文神权政治基奠之时正是民主政治萌芽之日,加尔文教派走到哪里平民运动就发展到哪里。第五章17世纪荷兰政治思想第一节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1.荷兰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三级会议,成员有省教士贵族和资产阶级,立法和决定赋税权力2.荷兰共和国是半君主制共和国第二节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格劳秀斯,其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近代最早完整的提出自然法学说自然法学说1.法分为两类:导源于人类理性的是自然法导源于意志的是意志法(神法人法)2.通过自然法论证了维护私有财产的必要性3.缺陷:a他在自然法理论中,虽然以法学政治观对神学政治观进行了批判,但其依然为上帝保留了地位,依然把置于理性之后的神法作为人类法的第二基础b人类的社会性作为其政治学说的基石和自然法的渊源。没有明确的政治语言为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基础的天赋人权学说论证。而且他跟多的讲个人的道德义务而不是个人的天赋人权。c不仅带有神学政治观的痕迹,而且还未完全摆脱古希腊时期的伦理政治观的影响。他把是非善恶的共同道德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结合力,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如果只以自利为标准社会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这表明他还未走出伦理的政治思维模式总而言之他的自然法学说,开创了近代洗发政治学说自然法理论的先河,同时又是不成熟不彻底的理论。主权理论1.主观权利的思想意义上的诠释,今儿对我们现代意义所说的个人主义适于托马斯霍布斯2.从国际关系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主权理论3.格劳秀斯基本上是以现代政治学的语言,社会契约论阐释的4.主权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存在的表征。主权是国家最高权力5.他把国际关系引入框架6.对不丹主权理论的发展7.从根本上否定人民主权,论证君主主权的合理性A否定革命权力论,人民无权反对主权拥有者,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行使革命权。人类在社会性愿望趋势下在理性的昭示下缔结契约,成立国家,之后人们就不能任意革命以及改变政府。否则国家就会失去秩序,历史证明这是相当危险的B虽然吧国家定义为一群自由人为着享受公共权力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的团体,但是他又认为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一是彼此平衡,二是彼对此的优越地位。如果公道在平等者之间那就是平等权,如果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就是优越权。着两种权力是公道的。把君主统治权做了道德意义上的维护。C虽然主张当君主把国家转让他国或使国家变为附属国时,人民可以反抗君主,但是他依然将军权看成一种私权。国际法的政治基础基础源于理性的自然法国际法分为:以理性自然推论出来各国共同意志所指定的国际法区分了战争:正义非正义(战争与和平)首次对性质做了区分,具有深远意义意义创立的国际法理论在近代第一次改变了古代以来万民法的意义。第一次把国际法的主体看作是主权国家,国际法是处理主权国家关系的规范,是国际关系的公法通则,从而改变了古典万民法把个人作为主体的观念,他还把自然权利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引入国际法,使他的国际法理论披上了近代的色彩。从此确立了他在西方国际法伦理中的地位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斯宾诺莎,(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荷兰哲学家。2.斯宾诺莎代表做(伦理学)是集大成者3.第一个对自由概念作出较为全面系统论述的思想家4.在政治哲学史上第一次把自由和必然这样两个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绝对对立的概念统一起来自我保存是人类和自然的共同本性竭力主张政治与教会分离,哲学和神学分离认为他们各有其领域,应当互补干涉。哲学的目的只能求之于自然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出发来演绎政治学说以抽象的人性论借天然之权之名表达了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政治取向的本质特征契约立国说理智要人以保存国家为基本的义务民主政体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第一次对自由学说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呼吁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同时强调必须研究给予这种自由到相当大的限度,而不危及国家安全或统治者的权势评论:斯宾若莎继霍布斯之后为西方政治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政治哲学基础。他对神学政治观的批判,他的个人主义政治取向的论述制度主义政治设计的分析理性主义政治思维的论证都为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五章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社会现状与政治学说概述1.17世纪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同时,作为政治思想和革命的成果——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也奠定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自由与宪政的传统。2.产生了资本主义3.1688年制定了君主立宪制4.17世纪英国政治学说的贡献A摧毁了封建神权对知识的垄断,建立了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观念体系B财产权成为了斗争的核心,私有制被确认为不可动摇的社会基础C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为思考新的政治模式提供了天然的参考哈林顿指出财产权势国家的基础,财产权中特别是对土地权掌握的比例决定了国家的性质17世纪关于财产的争议以洛克为标准确立了下来菲尔麦的政治思想保皇思想的代表著作:先祖论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关于政府形式论述的探讨有限的混合君主制的无政府状态从人类不是天生自由的为始为君主制辩护弥尔顿的政治学说1.论出版自由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申辩论基督教义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2.他主张没有国王上议院的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主张在选举中议员必选由绝对自由的人民选举产生,但议员必须是有产者,为了防止最高议会的专权,他富有创见的提出了地方自治,成立地方会议,形成底最高议会的制约机制。哈林顿政治思想代表作(大洋国)三种理智:个人的理智即个人的利益国家的即君王的利益贵族的利益全体或人类的利益具有中庸色彩意义:哈林顿政治学说要我们看到了学说中关于政府原理的纯利益原则使我们看到了英国形成于1819世纪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子。哈林顿充满智慧的政治思想历来为西方学者所推崇,萨拜在(政治学说史)中给哈林顿很高的评价说他是唯一觉察到政府无论在其组织结构还是在其工作上都取决于社会和经济力量的实现,这些就是为后来被认为是开朗政府的形象温斯坦来政治思想代表掘地派的主张充满感性的语言代表穷苦人民向统治者宣战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97)英国政治学家、哲学家。英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奠基人,是近代第一个在自然法基础上系统发展了国家契约学说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的《利维坦》是一部体系完备、内容翔实、论证严密的学术著作,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著作:(法律要旨)(论公民)(利维坦)人性论和国家的起源按照几何方法推演出国家和政治生活的一系列原理认为人性本恶,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特色人们彼此斗争的原因:竞争(求利)猜疑(安全)荣誉(名誉)公共权力的缺失使人性的自私与争斗无限的膨胀从性本恶出发推演出的自然状态是必然的战争状态总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霍布斯的国家起源说是以性恶论为前提,以契约为形式,确立起人造国家的原理霍布斯的国家起源说基本上奠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法理基础主权学说主权是决断和处理国家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灵魂主权者应尽的义务:a主权者不得让渡自己的权利,以保全权利的完整性b主权者要教育人民不要见异思迁,使人民正确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根本和理由,不要不尊重或不服从主权者,甚至不能有不义的企图c主权者要制定良法正确执行惩罚d要平等施法e要甄选良好的参议人员影响:a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b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学世界奠定了基础洛克的政治思想1.约翰·洛克(1632—1704年)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他从自然法理论和自然状态说出发,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论证了天赋人权,主张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人民有权反抗暴政等,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代表作《政府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圣经”。2.著作:(人类理解论)洛克认为感觉和内省以及感觉内行相结合产生的观念形成心灵中单纯观念的来源自然是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自然法只是道德法,没有实际的约束力权利留存是否是洛克社会契约论中最具特色的地方自由生命财产是不可分离的自然权宗教与自由对宗教的看法A明确区分了国家与宗教的不同职能,即公民政府事务与宗教事务的不同B确定了宗教宽容原则宗教宽容是纯正教会的标志:财产与自由自由主义的纯正基础:不受宗教影响的世俗生活(政府论)开辟了探讨财产的起源,提出了劳动价值说自由与国家权力结构的设计立法权视为国家最高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最高行政权来源于立法权立法权受到基本人权A立法权对于人们的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绝对专断的,因为没有人把多于自己的权力转让给别人,即没有享有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绝对的专断权力,用来毁灭自己的生命或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或财产所以最高立法权处理以公众福利为限,保护公民利益外没有其他目的B立法或最高权力机构不能揽有一切权力,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而是必须颁布国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C最高权力,未经财产所有者本人之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或任何部分D立法机关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利转让给任何人因为这是来自人民的委托权利只有人民才能通过组成立法机关和制定谁来行驶立法权,选定国家的形式,一旦选定,立法机关由其他人来替委托人制定法律E一般情况下,君权应对立法权负责,但是有时候君权也可以不受立法权的制约,条件是当君主违反立法权意志的行为更符合服务于人民的利益生活。政府原理中要体现分权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三权分立影响:a洛克规范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基础b洛克设计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洛克的政体模式是立宪君主制,这种制度两个支柱是议会与君主,基础为人民权利第六章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8世纪法国的社会概况与启蒙运动等级社会最高层是特权阶级,有高级教师贵族和打封建领主组成(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把早期政治思想家阐述的思想化为政治纲领和新的政府组织原则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尤其指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广造舆论,进行理论准备的思想运动。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理性、社会契约论为武器,向宗教迷信、封建专制发起进攻。伏尔泰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他有一句名言:“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主要作品有《俄狄浦斯》、《牛顿哲学原理》(形而上学论)(哲学辞典)等。著名的(英国通信)表达了他机械唯物主义和相对论的社会哲学观,反对教会专权的自然神论和宗教思想宽容思想伏尔泰政治社会观点的哲学基础:经验论伏尔泰反对宗教的矛头直指宗教迷信和宗教狂热。伏尔泰政治学说的理论中介:反教权伏尔泰的宗教观的核心是主张宗教宽容和宗教信仰,并没有彻底否定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主张一种自然神论摧毁了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天主教伏尔泰的社会改良思想:开朗专制伏尔泰的社会国家观是18th政治批判的基本理论,自然法理论为支柱。他以自然法和理性为理论武器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学说权利平等法律和人权平等的同时,并不认为需要改变社会财产分配状况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理论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记》和《论法的精神》,其中《论法的精神》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法及其精神政治观念基于历史主义基础上的把法律分为:渊源于人类生命本质的自然法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为法政体及其原则孟德斯鸠对政体的考察奉行的是务实的历史主义态度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政制原则:教育的目的应该和政体的性质原则相适应立法应该与政体原则相适应,因为法律和政体原则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对政体原则的重视是建立在他的历史研究方法之上的理想政治制度的设计:三权分立与制衡行政权掌握在国王手中司法权应独立立法权表现国家共同意志应归国家所有三种形态应成静止或无为状态国家问题的核心是统治权的问题政治原则与外部环境之关系:地理环境论影响:孟德斯鸠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他的历史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迥异于自然法学派的抽象分析法与经验的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一脉相承。他因把自由与政制相关联,提出了现代宪政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在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他比较政治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现代依赖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分权制衡原则为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们所效仿。孟德斯鸠因其历史观与阶级立场的局限,其理论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他的整体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并没有能够指出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的根本因素,也没有能够指出各种因素间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没有能够上升为一般原理。他的分权制衡理论,仍然保留着很强的混合政府形式的遗迹,也未能完全跳出阶级分权的窠臼。另外,他在强调分权对于自由的意义时也未能预见到政府权力的分立与相互制衡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可能产生的流弊。卢梭政治学说卢梭(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民主主义成为法国大革命民主派先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献给日内瓦共和国,主要论述了财产自由在政治著作中以犀利眼光看到了人类进步发展中固有的对抗性社会平等论:政治平等的社会根源对平等问题的关注是18th法国政治思想共同特点不平等分为:a自然或生理的b政治或道德不平等社会之所以进入不平等状态,直接的动力是人类具有一种特有的的能力,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在促使人类迈进进步的过程,卢梭强调农业和冶金术的作用农业和冶金术的推广:a产生了土地和耕耘和由此产生了土地的分配b产生了生产的剩余和财富的积累人类在走向政治社会的变革中,不碰等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A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富人和穷人的状态)B官职设定(强者和弱者的状态)C合法的权利变为专制的权利(主人和奴隶的状态)辩证的思维也必然是革命的思维抨击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和国家的虚伪性称为富人的阴谋人民主权论构成国家成员之间的约定才是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和合法性来源主权特点A作为一种公共意志的体现,主权是不可转让的B由于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意志要么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要门是一部分人或单个人的意志C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具有意志和生命的自大,就只能代表自己D主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E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一种工具卢梭社会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然状态卢梭政治学说评价A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关怀是卢梭政治理论的核心B卢梭继承了社会角度政治问题的做法,并把这种方法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即从私有制关系和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来探究国家制度和法律起源及性质。C卢梭坚定的民主主义立场和反对专制君主的暴力观点对法国大革命发生了直接的影响看到卢梭政治理论的不足,尽管他的政治思想内含着革命的因素,但他的政治主张也是相当乏力的。他幻想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与法国的现状却惧怕革命,他批判私有制的弊端要求限制私有财产的权利,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化,却又无力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最终陷入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的泥潭,他承认人类结成政治社会的合理性,对通过符合正义和人类目的的政治与制度教育和矫正功能充满希望,却又无法提出广泛而又符合现实政治发展的政治实践方案。他坚定的人民主权思想也因为他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偏见以及对直接民主制的坚持而失空想性,终止作为批判的政治理论同时成功的,作为建设性的政治论他是失败的第七章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一、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4、政治上分立与自治;5、缺乏封建传统;6、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二、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1、18世纪初,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是主要矛盾;2、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3、独立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1787年,根据“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建立联邦政府;5、保守派与激进派就土地所有、政府形式展开论争;6、民主党与联邦党分庭抗礼。7.英国在北美殖民方式:a英国商人经国王特许组织海外殖民贸易公司b业主殖民地c英王直属殖民地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历史课题:A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独立战争实现)B如何去建立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787年宪法实现)10.1775年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脱离英国美国建国时期现实性原因美国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美国这一历史时期政治思想具有独特性。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一些迫切的政治现实及具体的政治斗争展开,具有现实特征这一时期缺乏系统化抽象化政治思想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较英国革命时期更为激进。美国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家及运动家在早期联邦政府任过高级官员,决定了政治思想更具现实性潘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潘恩(1737-1809),独立战争的启蒙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著作有:《常识》、《人权论》、《林中居民的信札》(土地公平)。权利论1.潘恩严厉批判了英国的君主政体2.(人性论)中提出了自己的权利理论,认为只有建立在平等人权和自由的基础上的政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才是唯一可以为人们所接收的政府3.人权分为:天赋人权公民权利4.从天赋人权来看政府的根源:迷信权利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类的共同权利5.政府两种起源形式:a出自人民之中b凌驾人民之上理想政府理想政府a认为理想的政府是主权属于人民的政府b理想政府的形式是代议民主制c理想政府是一个积极的政府2.政府划分为:世袭制代议制杰弗逊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1.杰斐逊(1743-1826),出生于种植园主家庭,受托起草《独立宣言》1776;。2.主要著作有《英属美洲权利概述》提出应该和英国居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弗吉尼亚笔记》3.是弗吉尼亚革命领袖人物4.杰斐逊华盛顿富兰克林开国三杰二、自然权利理论1、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2、财产权不属于自然权利3、政府基于被统治者同意取得正当权力;4、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权利5、人民拥有革命权;6、政府应注重宪法、法律和制度的改革以应对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而不是靠镇压。三、民主共和国理论1.民主共和理论是建立在他自己的人民观和人性论基础上的2.对人性的看法和人民的态度是他认识社会和政府的出发点,对人性向善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及自治能力的信任是他构件理想政体的一个基础3.建立一个充分体现自由民主政治原则共和国A认为共和国应该是一个有限制的政府B除保持联邦政府三权分立还要保持联邦和州纵向分权C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民监督的实现D完善选举制度体现民治政府的原则四影响杰斐逊没有留下完整的政治学著作,他大部分政治思想散见于政治文件法律文件及私人书信当中。他的政治思想直接目的是为了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服务。按他的话来说并不是去发现什么心的原则而是用美国人自己的精神表达了资产阶级对人权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杰斐逊天赋权利的一系列思想可以说是欧洲启蒙思想的美国版本,他使欧洲启蒙思想具体化实现化;从一系列较抽象的原则变成为人们众所周知的政治思想,进而成为美国人民心中一系列政治信仰。他的民主共和国论对于当时的美国政体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他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坚决维护了人民所固有的权利。经过不懈努力将(人权法案)最终写进了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人民权利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独立宣言)是杰斐逊用压迫的民族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平等和幸福无限向往的愿望和不断奋斗的决心。杰斐逊进一步发展了代议制民主理论。为美国成为第一代议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做出了贡献,也成为世界人民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努力做出了贡献第四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1.汉密尔顿(1757-1840),宪法主要起草者,“宪法之父”,联邦党创始人之一2.《联邦党人文集》主要作者。3.1787年宪法主要起草人,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个财政部长4.汉密尔顿在任职期间发展工商业金融和大土地所有制5.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时期保守派政治思想家的典型代表6.最能代表政治思想是(联邦党人文集),这一著作他驳斥了反联邦派的各种观点和理论。提出代议民主制的联邦共和国及新国家所赖以建立的各项政治原则。成为日后美国解释宪法和发展联邦制的理论基础,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形成了极大影响7.主张建立中央银行二、人性论和人民观1.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坚决维护联邦成立的政治代表2.汉密尔顿认为社会中的人自然分两类:A一部分是出生名门且头脑清楚有自治力和判断力的少数人B易于冲动的人民大众3主张联邦会议不仅分为两院制来加强制约而且受到来自行政和司法两权的有力制约4联邦对人民的自治和管理能力持否定和怀疑态度是他们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特点之一联邦理论美国在建立共和体制和其他民主体制区别A后者的政府委托给其公民选举出的少数公民B后者能够管辖的公民人数众多,国土范围较大联邦党人通过代议民主制找到了解决疆域与民主政体矛盾方法A一方面解决了人民依然是主权者的问题B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民主共和制在大国实现这一问题如何建立一个即强大又体现共和原则的政体A联邦派从必须建立一个限权政府出发,阐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联邦体制中的三权中人民易误解和最需要更正的是立法权C联邦派认为原来联邦中行政首长的权利过小,而且缺乏实现的必要手段D联邦派认为三权分立中最弱的而且最易受到损害的是司法权评价联邦理论A联邦派通过代议民主政体出发勾画了即将要建立的美国联邦政府基本权利构架,其目的是通过三权分立这一基本政体形式来实现一个他们心目中的权限政府B联邦派围绕宪法展开的讨论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由一个革命者向执政体的转变C我们也看到了联邦政体对美国的巨大贡献:联邦党人所设计的代议民主制下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基础。建立一个限权政府和三权分立原则在日后政治体制发展中不断取得完善。虽然后来三权有过此消彼涨而且联邦和州权也在不断斗争,但是政治体制的这些变化几班始终还是在联邦党人所定下的权限政府和三权分立的原则下。因此,联邦党人的政治思想对于美国政府体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联邦政府体制的基础第八章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政治学说第一节社会状况与政治学说概述德国从18-19成为古典时代德国政治学说不仅仅是英法政治实践消极无力的理论反应对近代政治学说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根源在于德国的政治思想有两大深层次的思想资源,一为新教传统二为古希腊传统。前者产生了整体性的历史发展观,后者产生了政体性的政治观康德的政治学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启蒙运动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学术分为两个时期,从1746年发布的(关于动力的真正测量的想法)到1770年前批判时期,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潮汐摩擦的影响而逐渐迟缓1770年逝世是批判时期康德哲学,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5)(判断力批判1790)建立真善美体系。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纯理性范围以内的宗教1793)(实用人类学1793)(逻辑学1800)(教育学1803)政治著作(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1784)(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1793)(永久和评论1795)(道德形而上学)的第一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1796-1797)(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1797)和(系科之争1798)道德化的政治观从道德角度阐释社会契约论以经验原则为依据的社会契约假设的缺陷正义原则缺陷:A正义原则如果是依经验为转移的,那么由于经验是感性的,是因时而异的,就意味着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正义原则只拥有相对权威B这种来自经验的正义原则由于其源泉的低微,其权威的卑弱,它常常是适应现实迁就现实的,它不求满足更高的价值,不求遵守更高的原则,宁愿维持现状甚至到达社会正义的最低台阶而自得被康德作为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的道德或绝对命令的就是提出的三大律令A关于道德律的形式,即令自己的行动符合普遍的立法形式B关于道德律的质料,即坚持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C关于道德律的性质即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意志政治和冲突的解决途径当政治和道德冲突后,道德应从本质上来解决这种冲突:它应当贬低物质原则或行为的结果而热衷于他的绝对律令政治社会的道德原则与个人原则的异同相同:政治社会的原则与个人原则是一致的强制性——即外力的强制性不同:a执行主体不同b内容不同c影响面不同d约束方式和依靠力量的不同法权学说法权包括三层意思:a它只涉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外在的和实践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双方可以互相产生作用和影响b它不表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对他人的愿望或要求,而是表示这个人的自由行为与别人行为的自由关系c他不考虑意志的内容,而考虑意志发生的形式,即考虑两个人中的一个人的行为按照普遍法则能否与另一个人的自由相协调的问题法权的主要特点A法权乃是道德的外壳B法权是一种先验的理性产物C启蒙主义和自由派色彩浓厚的法权观公民状态纯然看做权利时,下面先天原则为基础的A作为人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B作为臣民每一个社会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平等C作为公民的每一个共同体成员的独立强调对法的忠诚才能自由自由观不仅是康德伦理学说的基础和轴心,也是康德法权政治理论的核心自由分为:伦理的自由法律的自由自由学说康德的国家是一个理想国家把社会契约论和先验理性论结合起来又把社会契约论纳入他的先验理性论范围内,认为契约不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立法意识之上在国家本质上,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国家目的上:国家的目的是在具有公共权威和强制性法律下实现人的权利最高权利本来存在于人民之中,因此每个公民的一切权利,特别是作为官吏的一切权利都必须从这个最高权利派生出来非暴力反抗的观点A康德将原始契约论视为一项理性的观念,是对组织国家程序合法化的说明,而否认原始契约之发生乃是一个事实B康德虽然认为更改有缺陷的国家宪法是很有必要的,但他认为只能通过改良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去完成,而且在进行这种更改时,只有执行权力而不是立法权力受到影响C以进化代替革命国家的形式包含在国家的理念之中,应该从纯粹的权利原则来考虑他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指出,君主制和一个主政不相同。前者代表最高权利的人即主权者,后者是拥有一切权利的人即统治者一人主政设计到国家如何根据宪法而运用其全权的方式,在这方面只能区分为:共和的专制的永久的和平论在(人类历史起源臆测)说文明民族所承担的最大灾难就是卷入战争。把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运用于人类历史与国际关系,以论证各个国家的联合体的世界大同是人类由野蛮步入文明的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历史过程书中采取国际条约的文件形式,分作先决条款正式条款秘密条款康德政治思想意义A这种以道德为本的政治学说有力的支持了人人平等的信念,因为他藐视不平等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验根源,主张人的区别只依赖作为道德存在物的人的品质B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他从自己的哲学信仰出发对政治伦理法之间应有关系的论述,也是他坚信的人类道德世界的向往C康德的政治哲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足A他的政治思想道德的形式主义的方法,也就是他是以概念世界来界定政治领域,而在这个概念世界中居支配地位的是普遍化的理念,以理性的人类自身为目的的理念,目的王国以及自律的理念B道德的绝对性和抽象性使得道德以具体化,难以成为实践的向导C康德在伦理学中高昌自由——意识自律。落实到法权和政治中便士德国资产阶级自由黑格尔政治学说黑格尔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著作(法哲学原理)(论德国法制)(论英国改革法案)法哲学体系哲学体系分为: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整个体系中心自然哲学——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复自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