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仰望那伟岸的身影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认识28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29个词语。2.运用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意思,并感悟诗人的情感。背诵本单元的五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4.理解写出人物内心的方法,了解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的妙处,重点学习间接表达,尝试在写人类文章中运用。5.了解硬笔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教材内容●精读课文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略读课文4*清贫●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书写提示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习作他了●补充资源古诗:王昌龄《出塞二首》杜甫《春望》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目:《红岩》《毛主席泪眼背后的感人故事》电影:《刘伯承》《毛岸英》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2.能找出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讲一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并试着从故事中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故事。4.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从而能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内心。5.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能完成一幅硬笔书法的创作。(三)设计说明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体现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依然坚强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真正感受革命前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语文园地”中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等四个板块,从词语、古诗、课文重点片段、表达人物内心方法等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积累、表达,掌握阅读人物故事的方法,习得写出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在书写、朗读、背诵等方面得到训练。《古诗三首》中的《从军行》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戍边战士的崇高精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了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写出了诗人听闻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不禁欣喜若狂。《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军神》是一篇小说,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清贫》是独立阅读课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捕后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的经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英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写人类的文章。学生对于这一类文章并不陌生,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来表现人物品格这一写法也不陌生,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人物内心”,也就是人物的情感或心理,一方面要通过人物外在的一些表现去读懂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要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即间接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写作方法。首先,围绕单元主题调整教学顺序。活动设计围绕“仰望那伟岸的身影”这一主题,把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成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是古诗的学习,把《古诗三首》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以及课外补充的古诗整合在一起学习;第二板块主要学习三个故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把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穿插进去,在课文学习中自然地进行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地;第三板块主要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访谈、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英雄儿女,同时把习作整合进入这个板块。其次,处理好落实语文要素和课文学习之间的主次关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语文要素的落地主要放在《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中。三篇课文的学习体现“由扶到放”,第一篇课文的学习侧重让学生掌握“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这一体会方法,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则主要引导学生去验证这一学习方法,感受这一方法的妙处。第三,围绕主题对课文的相关资源进行了补充。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多篇表现革命传统的课文,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现在的孩子对这类题材的文章了解甚少,因此,恰当的资源补充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中缅怀历史,致敬先烈,牢记使命,守望家园。当然,对于课外资源的利用也不能过度,避免将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变成思想品德课。二、情境任务(一)学习情境岁月安好,是因为总有“人”在负重而行。穿越时空,我们听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看到了“泪”与“喜”中的爱国情怀;“青山处处埋忠骨”、“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个铜板也没有”……更是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一言一行中的博大胸怀与顽强乐观!仰望那伟岸的身影,寻找身边的英雄儿女,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情怀永远地铭记在心。(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1.任务框架2.内容安排任务课时活动学习内容诵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豪情3品字里行间的情古诗三首日积月累拓展的古诗声情并茂地诵读吧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古诗5给泪水打湿的枕巾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一块会说话的“钢板”11军神阅读链接:丰碑“一个铜板也没有!”清贫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3和小伙伴一起去寻访习作:他了用笔记录他的故事(三)设计说明本单元以“仰望那伟岸的身影”为主题,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课文阅读、习作、语文园地等整合在“读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豪情”、“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三大学习任务之中,在“品读字里行间的情”“声情并茂地诵读吧”中体会诗句的意思,感受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寻访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英雄儿女负重前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需代代相传。第一个任务是“读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豪情”,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古诗。三首古诗字里行间均流露出诗人一片赤子之心,有身经百战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有罢归故里后的年复一年的南望之情,也有颠沛流离而忽闻捷报的“喜欲狂”。一方面引导学生走近诗人,透过一言一行体会其内心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诵读,以丰富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诗人的豪迈情怀。第二个任务是“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个铜板也没有”是故事中微小的细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这些细微之处,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细细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试着以不同的形式讲讲这些革命先驱者的故事,也可以用不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来叙述,在朗读、体会、讲述中了解人物的伟大品格,习得语言的规律。第三个任务是“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革命者还是普通民众,中国的屹立有着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的奋斗托举,。通过访谈、记录、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英雄儿女,深刻理解“英雄儿女”的丰富宽泛内涵,明白无论是谁,只要为中国、为百姓付出的都是“英雄儿女”,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有小说,在学习中,可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讲述,过程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梳理表现人物内心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感,从而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情怀永远地铭记在心。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教学准备:1.前期阅读:布置阅读《红岩》《毛主席泪眼背后的感人故事》等关于革命英雄的相关书籍,推荐观看电影《刘伯承》《毛岸英》等。2.古诗搜集:收集整理关于爱国的古诗,抄下来读一读,说一说,也可以背一背。(一)任务一诵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豪情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以文字为媒,吟诗作赋,歌咏大千世界,传递自我人格。一起读读吟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活动一品品字里行间的情【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朗读古诗,在读懂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再抓住“不破楼兰终不还”、“泪尽、南望”、“喜欲狂”等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内心的想法,从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建议安排2课时。1.初读故事,理解诗意。(1)三人一小组,每人各选择一首古诗读一读,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2)在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古诗,在组员交流的过程中要记录下所得并提出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在《学习单》上,每组推荐学习小达人一名。(3)选择推荐出来的学习小达人汇报学习成果,在交流中相机介绍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小组内提出的疑难问题。如“青海、玉门关、巴峡、巫峡”等地名。2.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示范学习“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为学生自学引路。抓住诗句,想象边塞将士们处于怎样的环境,战场上拼命厮杀时又是怎样的场景样子,会怎么做,怎么说,结合自己看过的电视剧、书籍等展开想象,体会戍边战士虽身经百战、满身伤痕,却依然豪情满怀地想夺取得胜利的爱国情感。(2)用高昂的语调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戍边战士的气势和豪情。(3)小结学法,并继续以三人一小组开展学习活动:选择打动自己的诗句,展开想象,体会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诵。(4)小组内开展交流,推选出学习小达人一名。(5)选择推荐出来的学习小达人汇报学习成果,在交流中提升。3.配乐诵读,丰富积累。(1)提供可以选择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选择后进行诵读比赛。(2)组织评选“诵读小达人”。活动二声情并茂地诵读吧【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古诗词不是自然的语言,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精髓,,因此,。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反复地吟诵。一起吟诵吧,浅吟低唱,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建议安排1课时。1.走进古诗(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爱国的古诗,完成《学习单》。(2)组长或组长推荐组员上台呈现小组的《学习单》,并进行简要介绍。2.吟诵古诗(1)听电脑范读《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谈谈如何才能入情入境地吟诵好古诗?可以有哪些形式?(如配乐读、合作读等)可以是小组刚刚交流的,书上的5首古诗也可供选择。(3)小组合作开始排练,教师巡回给予指导和帮助。(4)组织小组汇报交流,评选出“优秀诵读组”、“齐力合作组”、“综合才艺奖”等奖项。3.品鉴古诗(1)在诵读或听别人诵读的过程中,最喜欢哪一首,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讨论:从古诗中我们能汲取的精神文化是什么?(二)任务二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忆往昔峥嵘岁月,那一个又一个伟岸的身影浮现在我们眼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长风破浪,铸就了不朽的辉煌。读读讲讲他们的故事,向共和国的开创者致敬!活动一: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既是父亲、又是国家领袖的真挚感情和复杂内心。学习本文,一方面抓住人物的细节体会人物心情和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了解更多的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建议安排2课时。1.阅读故事,走进人物内心。(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2)组织交流,了解人物内心,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体会。2.选择角色,讲述人物故事。(1)毛主席是一代伟人,通过课前收集,交流一下你所了解的毛主席的相关事迹。(2)毛主席有许多的丰功伟绩,但文中的这件小事知道的人不多,假如你就是毛主席身边的秘书,你会怎样讲这个故事?(3)组织讲故事交流,提炼出讲故事的一些要点。3.小故事会,了解更多英雄。(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多少英雄儿女为了革命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请在组内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组长负责给各组员打打分。(2)以小组为单位开好故事会,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每个小组的评分表,选择评分高的学生和评分特别低的学生上台讲故事,通过对比,让学生对如何讲好故事有进一步的认知。活动二: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课文是一篇小说,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刘伯承顽强坚持、乐观无畏的惊人毅力和强大内心,体会“军神”的内涵,并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学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同时文中对话较多,在学生充分理解人物内心的基础上要指导进行感情朗读,尝试以不同人物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建议安排2课时。(1)同桌合作学习,分工学习课文中两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画出情感变化图。(2)四人一小组组织交流,人物的情感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3)全班交流:为什么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结合交流,组织进行感情朗读,尤其是文中对话的训练。2.向读学写(1)自主学习“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联系课文,说说写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有什么写作密码?(2)组织交流,明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能表现人物内心,能写出人物情感变化。(3)快速阅读《丰碑》,你觉得哪个地方作者写得特别好,划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4)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能表现人物内心活动。3.迁移表达(1)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三个情景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写。(2)同桌交换阅读,对照评分表给同桌评一评,提提建议。(3)进行二次修改。(4)全班组织讨论。4.传颂英雄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听,可以以刘伯承的口吻,也可以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活动三:“一个铜板也没有”【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这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引导学生运用学会的方法自主阅读文章,感受方志敏清贫、朴素以及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精神品质。结合《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给本单元的英雄人物抄写一段赞美他们的美文佳句,表达内心深深的敬意。建议安排1课时。1.确立学习目标(1)结合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和本篇课文的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2)根据确定的阅读目标展开自主学习。2.理解“清贫”内涵(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清贫”?组织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品质,感受清贫。(2)为什么要如此“清贫”?探究人物行为背后的品质,了解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信念、舍己为公的高贵品质。3.赞颂英雄儿女(1)师配乐朗诵《红岩》选段几个墨迹饱满的字,布满了一整张纸。成岗的胸脯起伏着,再也无法抑制那烈火一样的感情,他率性扔开了笔,冲着敌人高声朗诵起来: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谈谈你对成岗这个人物的理解。(3)阅读“语文园地”上的“书写提示”,试着把这段话抄写下来,也可以抄写《红岩》这本书中的其他选段。(三)任务三: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造就了英勇抗敌的战场英雄;40年前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勇开大门的改革英雄;今天,新时代来临,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因为今天的和平不代表永久的和平,需要有人负重前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就让我们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礼赞英雄,让英雄永不独行。活动一:和小伙伴一起去寻访【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诵读古诗了解了诗人的爱国情怀,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了战争时期为革命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前辈们。其实,和平年代的今天,还有很多英雄在默默守护我们的家园,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活动,在寻访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英雄,在寻访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成立寻访小组,运用采访、网络搜索等多种方法开展寻访工作,记录英雄的故事,尤其是要记录感人的言行举止。(2)各小组在组长的召集下汇总好寻访资料,准备汇报形式。(1)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寻访成果,可以是讲故事,可以制作PPT进行展示汇报……(2)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对活动进行总结。活动二:用笔记录他的故事【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引导学生在会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这个“他”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内心崇拜的一个人,通过观察其细节,丰满人物形象。1.唤醒记忆,确定写作对象搜索记忆,哪个人物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完成思维导图。2.复习写法,聚焦重点部分(1)怎样写好作文最重点的部分,回忆本单元学过的文章,思考:怎样才可以让人物栩栩如生?(2)尝试写作,把重点部分写一写。3.评价修改,完善自己习作(1)对照评价要求,给同桌提提评价意见。(2)选择学生的习作组织集体修改。(3)根据修改意见完善自己的习作。四、教学建议与资源支持(一)单元教学建议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是本单元的第一语文要素。三个任务及各项活动中都紧紧扣住这一要素展开。第一个任务,借助古诗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启发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想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第二个任务借助文本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阅读感悟体会人物感情。第三个任务则通过回忆这一写作特点,提升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的水平。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这一要素主要在第二个任务的第二个活动中重点落实,通过“感悟写法——发现密码——尝试练习”这从浅入深的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小练笔,再通过后面的习作进行完整的练习。3.讲述故事。本单元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从第二个任务的第一个活动起,就尝试让学生以秘书的角色讲述毛主席的故事,第二第三个学习活动中,对讲述故事也进行了渗透和练习。最后在第三个学习任务中,围绕“讲述英雄的故事”开展主题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系统地训练了学生讲故事的能力。4.系列活动。制定阅读计划,推荐阅读《红岩》等书籍,观看《长征》等电视剧或电影,通过阅读、表达、书写、寻访等系列活动,感受英雄的魅力,让思想得到洗礼。(二)单元线上学习包的设计与使用建议任务一诵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豪情。活动一品品字里行间的情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相关资料可以应用于古诗诵读的背景音乐【工具包】提供“秒懂百科”“百度”等工具1.古诗的理解需要借助创作背景,因此提供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2.音乐可以让诵读更加入情入境,提供音乐给学生在诵读时选择,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另一方面提升音乐鉴赏力。3.让学生借助工具学习课后生字,查询不理解的字词。活动二声情并茂地诵读吧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1.提供爱国题材的古诗以及释义等资料。2.《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诵读的音频资料,可以随意点击倾听。【展示台】提供分享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诵读作品传送到平台上,其他人可以点击欣赏,并根据作品质量送出小红花。【工具包】提供“秒懂百科”“百度”等工具1.爱国题材的古诗让学生拓展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诵读。2.范读是提升学生诵读水平的途径之一,提供标准的、规范的古诗诵读音频,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习诵读的技巧。3.分享交流也是提升学生诵读水平的途径之一,得到了鼓励和肯定才会使人诵读的兴趣增加。4.让学生借助工具学习课后生字,查询不理解的字词。任务二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活动一被泪水打湿的枕巾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1.毛主席、毛岸英的相关故事和资料3.提供电视剧《长征》的相关链接。【展示台】讲一个革命英雄的故事,在平台上分享。【工具包】提供“秒懂百科”“百度”等工具1.学生对毛主席、毛岸英是不十分熟悉的,因此提供资料让学生去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帮助他们理解课文。2.“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了和平和正义,多少英雄献出了生命。尽可能地提供资源让学生去多多阅读这些英雄的故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课堂中学习了讲故事,课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提供平台让学生上传自己讲述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一方面是对讲故事这一技能的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通过此项活动去提升道德认知和表达能力。4.让学生借助工具学习课后生字,查询不理解的字词。活动二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提供刘伯承的相关资料和小故事。《刘伯承元帅》电视剧视频链接刘伯承动手术时的相关视频资源【展示台】1.让学生把小练笔拍下来上传到平台,学生可以随意选择阅读评价。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为电影片段配解说词,并上传到平台。【工具包】提供“秒懂百科”“百度”等工具。1.刘伯承是十大元帅之一,学生对他的资料知道得不多,很有必要让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全面了解人物。2.刘伯承动手术的相关视频,在电视剧中有特写拍摄,可剪辑下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认知。3.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时局限于教室中人数众多,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必须借助平台。4.让学生借助工具学习课后生字,查询不理解的字词。活动三“一个铜板也没有!”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1.提供方志敏的相关资料。2.《红岩》电子书【展示台】1.把书写作品拍下来展示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价。1.通过课外资料的提供,让学生对方志敏有更全面的了解。2.结合“书写提示”,让学生在课堂中书写《红岩》中的片段,一方面训练书写能力,另一方面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籍。3.展示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写,还可以通过交流提升书写水平。任务三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活动一和小伙伴一起去寻访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1.提供近几年来比较突出的英雄资料2.视频《大国工匠》链接地址【展示台】各小组的汇报成果上传到平台,供交流欣赏。1.提供文字、图片、视频资源让学生去阅读、观看,了解更多的英雄。2.通过交流,让各小组取长补短,为课堂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二用笔记录他的故事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设计意图及使用建议【资料包】关于本次习作的范文【展示台】状态的途径,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2.通过交流,让学生之间能自由地分享习作。(三)单元学生用书使用建议本单元的学生用书是在“仰望那伟岸的身影”这一大主题下的板块式学习,结构清晰,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给学生个性丰富的内容与活动选择,学生用书的设计内容开放、自主,具有探究性。主要涉及识字写字、理解课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朗诵、讲述、寻访等多种语言实践类练习,老师要给予指导,给予相应的鼓励和点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更为丰富的基于数据的评价。“诵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报国情怀”这一任务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注释、工具、资料等理解古诗大意,尤其是要关注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学生具有学习古诗的基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学习。古诗虽凝练但情感非常丰富,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诵读等方法体悟人物心情。“讲讲共和国开创者的故事”这一任务中,教师要引导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悟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并能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讲这些故事。这三篇文章,是重点落实语文要素的载体,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确定好每篇课文的训练点,最终水到渠成地让语文要素落地。“找找身边的英雄儿女”这一任务中,引导学生去寻访身边的英雄,通过寻访了解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付出努力,从而对“英雄”的内涵有更深刻地认识。在寻访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做好合理分工,会从多渠道进行寻访,并能以多元的汇报方式进行汇报,让学习活动更富创造和趣味性。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还重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一些活动与课外连接起来,沟通课内外;另一方面通过资料的推荐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让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本单元的“练习测评”有本单元字词、古诗、课文内容的梳理复习,也有对于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迁移运用和训练。本单元还安排了“致敬心中的英雄”综合性单元测评,这是本单元学习的展示性综合测评,开展活动开放性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给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让学生讲述、交流、分享、提升。五、练习、测评及建议(一)单元评价与测评目标理解(1)认识本单元的28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2)会写32个生字和27个词语。能按照字形结构端正、美观地书写汉字。(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的位置醒目、段落分明。积累(1)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背诵五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阅读与感悟(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能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4.习作与表达(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2)能从多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二)练习、测评设计说明本单元主题是“仰望那伟岸的身影”,通过“阅读、交流、讲述、寻访”等学习活动带领学生走近一位位英雄的人物,抓住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先辈们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本单元的练习、测评的设计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以致用。要落实本单元生字词的掌握,认读、书写、理解等都要一一落实到位。正确掌握生字的笔顺、结构,书写时,做到端正、美观。尝试借助汉字构字特点理解字义或词义。通过选择、填空等题目考察学生在语境中恰当使用生字新词的能力。2.注重积累与阅读的习惯培养。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通过设计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懂得通过古诗感受诗人情怀。通过其他英雄故事的阅读与讲述,让学生思想得到提升,同时激发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英雄故事,从而受到英雄精神的熏陶。3.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围绕着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阅读、讲述、寻访等,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锻炼胆量和口才,学会合作和探究,不断成长,既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方位提升。(三)练习设计案例1.我会书写。抄写本单元文章中最感动的一处句子,注意要写好标题和作者。锻()练()瑞()眷()详()衷()煅()炼()端()劵()祥()裹()《从军行》中表现将士们豪情的诗句是,。杜甫因而喜,狂喜的表现是,。他一生写的大多诗都饱含悲愤,如《春望》一诗中,他因而悲愤,表现其情感的诗句有,。4.说说从下列诗句中你读出诗人怎样的心情或情感?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王昌龄)()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1)联系上下文解释。竣工:勘测:(2)用波浪线划出詹天佑的语言,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用横线划出詹天佑的心理,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用双横线划出詹天佑的动作(划出最打动你的一处),展开想象,说说此时詹天佑在想什么?(5)“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