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项目汇总_第1页
绿地项目汇总_第2页
绿地项目汇总_第3页
绿地项目汇总_第4页
绿地项目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西部重镇之一,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区域。

2010年,遵义市与上海市杨浦区结为友好区市。宏观区位解读遵义上海广州南宁昆明成都重庆地块紧邻连接遵义老城区与银河西路片区的城市干道,北距离市中心7公里路程,南距离片区中心2.2公里,西距崇遵高速不到

1公里,交通便利。中观区位解读银河西路片区重庆方向贵阳方向老城区区域中心本案市区生态林地生态林地生态林地项目用地绿核临接,景观条件优秀

毗邻城市发展轴,土地价值高片区中部的主核承担教育、医疗、行政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周边交通便利,将整个区域全方位覆盖。本案基地距离该核约1.5km。中观区位解读片区核心1km2km本案微观区位解读基地共由6个地块组成,主要为住宅用地。地块总用地面积88.89万平方米,约合1333亩,去除城市规划道路等不可建设部分可用面积约为50.1万平方米。地块现场照片:地块三:23125.32地块二:38077.51㎡地块一:14064.86㎡地块四:87860.34㎡地块六:143067.45㎡地块九:115674.24㎡地块七:35233.62㎡地块十:8736.70㎡地块五:119831.11㎡地块八:28209.41㎡地块十一:7159.94㎡基地内地形高低起伏较

大,山头众多,对建筑布置有一定影响。结合地形变化进行设计,减少土方开挖。重庆贵阳会馆片区老城区片区中心会馆片区会馆片区会馆片区场地分析在交通上,高速公路联系贵阳、重庆,主干道联系贵阳和老城区,次干道联系银河西路片区和会馆片区。本案所临银河西路为主干道,是基地主要开口界面和形象展示面,交通便捷第一轮方案设计要点规划用地面积:50万平米(750亩)净用地面积:42万平米容积率:2.85(毛容积率)3.33(净容积率)总建筑面积:142.7万平米其中 住宅:132.7万平米商业:7.5万平米配套:2.5万平米本轮规划中,道路标高不明确,整体规划按局部开山设计。配建中小学指标根据原控规条件,仅配建一座小学及一座幼儿园。第二轮方案设计要点规划用地面积:60.5万平米(910亩)净用地面积:53万平米容积率:2.45(毛容积率)2.79(净容积率)总建筑面积:148.2万平米其中 住宅:132.4万平米商业:9.4万平米配套:6.4万平米本轮规划用地面积增大,且内含公安局及消防中队用地,同时规划中按遵义规范配置中小学幼儿园。故按此要求设置1个中学、3个小学及多个幼儿园。第三轮方案设计要点规划用地面积:60.5万平米(910亩)净用地面积:53万平米容积率:2.61(毛容积率)2.98(净容积率)总建筑面积:157.8万平米其中 住宅:148.2万平米商业:5.4万平米配套:4.2万平米本轮规划相对上一轮将地块分为5个地块,分别计算配建学校指标,配建4个幼儿园,1个9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幼儿园幼儿园幼儿园小学第四轮方案设计要点规划用地面积:88.9万平米(1333亩)净用地面积:62.5万平米容积率:1.81(毛容积率)2.58(净容积率)总建筑面积:161.2万平米其中 住宅: 136.2万平米商业及配套:25万平米本轮规划用地面积增大,且内含公安局、消防中队、廉租房及银山还房用地,将地块分为11个地块,同

时按照遵义市规范的配置计算配建学校指标,配建

4个幼儿园,3个小学及1个中学。01020304050102030405现场照片06070809100910080706现场照片11121314151511131412现场照片16171819201719201618现场照片21222324252524222123现场照片26272829302629302827现场照片3132333435现场照片32313334353636设计难点:《根据遵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道路标高及地形图等设计条件不全,无法确定小区出入口与道路的关系规划退界满足主干道10米,次干道8米的要求建筑间距满足规范要求,L>0.6H

(H为建筑高度),面宽大于40米,间距增加6米。建筑沿街限高满足规范要求

H<1.5(B+b) (B:道路红线宽度,b:建筑退界距离)现规划总图按上级控规要求,在本地块设置一所中学、三所小学及四所幼儿园。若按《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规划》规定按居住人口每4500人设置幼儿园一所,规模6班,用地面积不小于2700㎡每1万人口设置小学一所,规模18班,用地面积新城区不小于16200㎡

每3万人口设置初中一所,规模24班,用地面积新区不小于30000㎡则需要至少12万平方米的教育用地设计难点小区入口距离隧道入口不足70米高差解决——迅速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面貌。1、提升空间品质2、促进居民交往3、打造人居生活——提升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及空间环境的尊严感——提高建筑品质,打造健康、环保、生态社区——传承城市历史——和谐共荣发展——共创混合社区——回归邻里生活传承城市历史城市居住文化街巷线性空间,块状围合院落,形成具有私密性的邻里交往空间及具有公共性的线性公共活动空间。和谐共荣发展和谐共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加邻里交往空间,打造和谐共荣发展的“宜居城”共创混合社区共创混合社区在发展功能多元化。空间人性化的大型社区规划趋势下

提倡混合类型的居住产品、规模化的配套公建及商业等。回归邻里生活空间性质:中心景观带,串联起大部分居住组团的中心绿地,步行道、休闲广场。空间性质——街巷交往空间产品配置:便利店、便民中心、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配套设施。

三大复合功能:游赏、游憩、交流传统邻里生活以传统的居住空间为模型,营造由公共性至私密性递减的居民活动空间系统,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交往,从而达到形成社区文化,产生社区归属感的作用。城市空间——公共性——经典枝状规划结构——合理尺度邻里规划——行为主导交通结构——合理配套公建模式高品质和谐社区的营造总平面图经典枝状规划结构以一环、一轴、五核、多组团的社区规划理念,打造独具魅力

的复合型社区,领跑遵义新生活。一环:次街一条开放的道路,有着生动、富有都市感的生活服务功能。大幅度提升道路的活力。一轴:休闲生活轴以一条步行的生态景观带连接各个组团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社区交往活动发生地,成为整个地块的生活核心。五核:五大商业教育核心主要有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邮局、银行、沿街商铺等五大商业核心连接服务整个地块。多组团结合景观轴和城市道路,将社区分为17个组团,尺度宜人,增加住户的归宿感。合理尺度邻里规划第三层次:“邻里单位”层次2000-3000户一个小区的尺度,儿童数量需设一个小学。第四层次:“城市社区”层次9000-20000户一个大型居住区,这一规模的配套设施应提供居住生活的多样化选择。本案共1.45万户,由16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均为适宜的认知性邻里单元。探索最适宜的邻里规模,提升社区安全感及归属感根据西方20世纪关于“合理邻里尺度”理论,结合中国城市居住尺度实际状况,将地块的邻里尺度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一条街”层次

50-80户一个街面,一个公寓,一条胡同,一个里弄,点头之交。第二层次:“步行区”层次

150-450户一个村庄或小镇的尺度,支持一些社区功能(如食品店,医疗所)所需要的最小人口尺度,老人、妇女合理的步行通勤范围。道路断面场景示意行为主导交通结构四重道路等级——路径最短、交通便捷社区支路城市支路城市主路

社区主路以行为为指向,促进交流主导的交通规划交通规划以人的行为为指向,依托于枝状规划结构,将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有机融合,在保证如何路径最短最便捷的基础上,为道路注入更多的交往活动功能,丰富道路的功能,提升道路空间的活力。行为主导交通结构复合功能次街由城市次干道和社区一级道路共

同组成的次街,串联起所有组团

及公建,同时串联起人们的生活,出门,回家,购物,活动,交友……次街是一个缤纷的舞台。次街空间节点聚会运动购物散步亲子行为主导交通结构次街生活——交往与通行并存的交通模式次街生活是指在一条开放道路上进行的生动、富有都市感的生活。次街通过道路断面设计和景观设计,不仅具有承载交通的基本功能,更可以通过居民交流,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构筑和谐的邻里关系,聚集人气。同时步行者和机动车在次街上和谐共生,提升道路的活力。道路平面设计承载生活、促进交往道路断面设计次街生活道路分级设置人车混行,安宁交通减速装置车行道示意人行游憩地示意行为主导交通结构承载生活、促进交往在保证道路通行的基础上置入活动场地,将日常游憩活动和通行功能并置,使道路回复城市道路的活力感,承载居民活动,激发社区归属感。设置减速装置减少机动交通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给予道路使用者平等的权利,以改善道路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交通设计手段。安宁交通在实现次街生活中人车共生关系的必然条件。减速装置交叉口装置街道”障碍物“城市主干道:时速小于50公里,城市次干道及社区主干道:时速小于15公里,社区支路:时速小于10公里。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小区主路小区组团路行为主导交通结构人车混行、安宁交通道路分级设置通过道路分级设置、道路断面设计以及日常管理,社区交通速度由外向内渐次变缓,为居民营造一片安全、安心的活动空间。合理配套公建模式为充分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的全面需求,规划涵盖区域级、社区级和邻里级等多元层级、功能全面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合理化服务半径区域级——半径2000米布局在社区边缘可服务与城市及其他社区,主要有学校,幼儿园,超市等。社区级——半径500米布局在社区中心,主要有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邮局、银行、沿街商铺等。邻里级——半径200米布局在邻里单元之间,主要沿次街布置,主要有杂货店、小吃店、便利店、修理店等。在回归市井生活模式的同时,以微距服务模式合理布局邻里公共设施。合理配套公建模式小吃店——烟杂店——下午茶微距服务的两个层次:邻里大堂处设零售点邻里入口范围100M范围内设置便利的小吃店、茶室等。回归传统街区文脉的公共服务配套——微距服务市井生活得“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结构茶室小吃店烟杂店总平面图总指标项目数值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