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之1-3章课件_第1页
建筑材料之1-3章课件_第2页
建筑材料之1-3章课件_第3页
建筑材料之1-3章课件_第4页
建筑材料之1-3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1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重点与难点:建筑材料的分类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1.1我国建筑材料及

建材工业的发展

早在远古,人类就直接使用天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如块石、泥土、树枝和树叶以及将它们简单加工的材料如夯土、草泥等;而将天然资源进行不同程度深加工,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也就成为古代与现代人类建造各种类型建筑物的基础。1.1我国建筑材料及

建材工业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总长度大约有十万里以上所用建筑材料:土、石、木料、砖、石灰砖石材料就达1亿m3关外有关、城外有城,其材料运输量之浩大、工程之艰巨世所罕见。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万里长城建筑材料之1-3章ppt课件建筑材料之1-3章ppt课件河北赵州石桥建于1300多年前(桥长约51m,净跨37m)建造该桥的石材为青白色石灰岩比意大利人建石拱桥晚400多年,但在主拱肋与桥面间设计“敞肩拱”,比外国早了1200多年河北赵州石桥建于1300多年前(桥长约51m,净跨37m)赵州石桥赵州石桥全球最高建筑前10位建筑名称层数高度[米]竣工年份1[台北]台北10150820042[吉隆坡]佩特纳斯大厦8845219963[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0844319744[上海]金茂大厦8842119985[香港]国际金融中心8841520036[广州]中信广场8039119977[深圳]地王大厦6938419968[纽约]帝国大厦10238119319[香港]中环广场78374199210[香港]中国银行大厦723691990全球最高建筑前10位绪论世界最高的建筑(左起):台北101大楼、芝加哥席尔斯大楼、吉隆坡双子星大楼、上海金茂大厦、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帝国大厦

绪论世界最高的建筑(左起):台北101大楼、芝加哥席尔斯大楼1.2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材料、结构、施工和经济四者的关系如下:(1)材料是一切建筑的物质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建材所占的投资比例为50-70%左右;

“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22~2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60%~70%将用于建筑设施建设或工程安装,从而转化为建筑业的产值,而建筑业产值中的30%~40%又要转化为对建材业的需求,尤其是对水泥产品的需求。2002年,我国共生产水泥约70000万吨,比2001年大幅增长了12.7%,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超过亚洲产量的50%强。我国水泥行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2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材料、结构、施工和经济四(2)材料决定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3)必须恰当选择和合理使用

材料质量的优劣,原材料配制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4)材料决定了施工的方法;例:水泥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因此,水泥混凝土只适合设计为耐压构件;(2)材料决定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发展多功能材料;(3)廉价、低耗能;(4)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发展;(5)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6)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为原料,向环保方向发展;(7)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1.3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技术标准建筑材料的定义:如常见的粘土砖、石材、石灰、木材、水泥、混凝土、钢材、陶瓷砖、沥青卷材、玻璃、各种油漆、涂料、PVC管等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或制品的总称;1.3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技术标准建筑材料的定义:如常见的粘土1.3.1按使用功能分类:

(a)结构材料;(b)功能材料;(c)墙体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墙体材料用做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砖混结构:砖、混凝土、钢筋;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建筑材料;钢木结构:建筑钢材、木材等;防水材料:沥青及其制品绝热材料:石棉、矿棉等;吸声材料:泡沫塑料;采光材料:窗用玻璃;装饰材料:涂料、陶瓷、玻璃;用做墙体的材料;承重墙体材料:普通砖;非承重墙体材料:大孔砖;1.3.1按使用功能分类:

(a)结构材料;(b)功能1.3.2按化学成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类:1.3.2按化学成分材料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GB-国家标准 GBJ-建筑工程国家标准 JGJ-建设部行业标准 JC-国家建材局行业标准YB-冶金部行业标准 JTJ-交通部行业标准SD-水电行业标准 ZB-国家级专业标准

例: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标准名称——部门代号——编号——批准年份1.3.3建筑材料的标准化材料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例:国家标准《硅《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时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并掌握各类建筑材料所具有的使用功能,也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1.4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1.4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熟练掌握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以及其合理利用;(3)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材料的组成与性能的相互关系;(2)了解材料在储运、验收中的基本原则;(4)了解主要建筑材料的组成和生产过程,并对材料性质的形成因素有必要的理解;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熟练掌握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5)了解材料管理、节约材料、改善性能及防护处理的原则;(6)熟悉常用材料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并初步具有材料实验的基本测量技能,有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以后开发、研制新材料打下基础;(7)了解各类建筑材料的发展(5)了解材料管理、节约材料、改善性能及防护处理的原则;(6复习要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复习要点: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2力学性质:材料的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与韧性;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和疏水性、吸水性和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热工性能:比热、导热性;耐久性能:组成结构、构造与材料性质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填充率度和空隙率力学性质:材料的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与韧性;教学目的与要求2.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2.1.1.1实际密度(简称密度):指的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计算公式为:上式—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2.1.1材料的基本物性参数2.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2.1.1.1实际密度(简称密注意: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含材料内部孔隙的真实体积;对于致密材料(如钢材、玻璃等)而言,内部是不含孔隙的,故体积很容易测定;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材料而言,在自然状态下材料是含有一些孔隙的;注意: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含材料内部孔隙的真实体积;有孔隙材料的体积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密度瓶法测定有孔材料的实体积思考题:如何测量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有孔隙材料的体积测定方法:思考题:如何测量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测量有孔隙材料密度的方法与步骤:取材料样品烘干冷却到室温称量质量测定体积密度烘箱105-110ºC干燥器天平密度瓶*测量有孔隙材料密度的方法与步骤:取材料样品烘干冷却到室温2.1.1.2表观密度:指的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计算公式为:上式—表观密度(kg/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V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自然状态下的体积Vo=密实状态下的体积V+孔隙体积V孔2.1.1.2表观密度:指的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思考题:如何测定

材料的表观密度?取材料样品磨细烘干烘箱1050C~1100C冷却到室温干燥器称量质量m天平一、测定材料的干质量m:思考题:如何测定

材料的表观密度二、测定材料的自然体积Vo(1)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如砖、石块等:用游标卡尺可定材料的自然体积;对于六面体,测定长、宽、高;对于圆柱体,测定其直径和高;(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如卵石、碎石等,采用排液法确定其自然体积;二、测定材料的自然体积Vo(1)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如砖、石*排液法测定不规则材料自然体积V石:*排液法测定不规则材料自然体积V石:三、计算材料的表观密度:三、计算材料的表观密度:

指的是散粒(粒状、粉状或纤维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堆积密度(kg/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体积(m3);2.1.1.4堆积密度:—堆积密度(kg/m3)2.1.?思考题:如何测定砂和石子的堆积密度?(1)首先采用前述方法测定其干质量m;(2)然后采用容量升来测定砂子、石子的堆积体积,方法如下:a)砂子采用1L、5L的容量升来测堆积体积;b)石子采用10L、20L、30L的容量升来测定其堆积体积;(3)利用公式计算堆积密度:?思考题:如何测定砂和石子的堆积密度?(1)首先采用前述方法2.1.2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2.1.2.1密实度:

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也就是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用D来表示。2.1.2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2.1.2.1密实度:2.1.2.2孔隙率:

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用P表示。P=(V0-V)/V0×100%=(1-V/V0)×100%2.1.2.2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密实度和孔隙率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一般来说,同一种材料,孔隙率越小,连接孔隙越少,则:其强度越高;吸水越少;抗渗性和抗冻性越好;但是导热性差;P7表2.1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孔隙率密实度和孔隙率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一般来说,同一种材料,孔2.1.3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2.1.3.1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如砂子、石子等)在某容器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填充率一般用D’来表示,按下式计算:

或2.1.3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2.1.3.1填充率或2.1.3.2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用P’表示: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之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思考:空隙率与孔隙率有什么区别?2.1.3.2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2.1.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2.1.4.1亲水性和憎水性(1)亲(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称为亲水性,否则为憎水性;(2)亲(憎)水性材料:具有亲水性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如木材、砖、混凝土、石等;反之为憎水性材料,如沥青,石蜡、塑料等;

?思考:1)材料亲水和憎水的原因是什么?2)防水防潮材料应优先选用哪种材料?2.1.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2.1.4.1亲水性和憎水性是指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用两种表示方式。1)质量吸水率:2.1.4.2吸水率是指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2.1.4.2吸水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思考:材料的亲水性和吸水性有什么区别?2)体积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水的体积占材料思考:材料的亲水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吸湿性的大小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用W含表示;计算公式如下:2.1.4.3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干燥的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湿的材料平衡含水率平衡含水率:当材料中所含水分与空气湿度达到相对平衡时的含水率。释放水分干燥的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平衡含水率平衡含水率:当材料中所2.1.4.4耐水性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其强度也没有显著下降的性质;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

2.1.4.4耐水性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2.1.4.5抗渗性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1.4.5抗渗性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1.5材料的热性质:2.1.5.1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存在温差时,热量能从材料的一面通过材料本身传到另一面的性质导热性一般用导热系数表示2.1.5材料的热性质:2.1.5.1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1)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越好;(2)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3)细小而封闭的孔隙,导热系数越小;开口而粗大、连通的孔隙,导热系数越大;注意:(1)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越好;注意:2.1.5.2比热容:是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什么叫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材料,在温度升高或下降1K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P12几种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2.1.5.2比热容:是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2.1.5.4热变形性:材料随温度的升降而产生热胀冷缩变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变形性,亦称为温度变形;温度变形一般用热膨胀系数表示2.1.5.3保温隔热性能:材料导热系数越小,其热阻值越大,则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差,其保温隔热性能越好。2.1.5.4热变形性:材料随温度的升降而产生热胀冷缩变2.2材料的力学性质2.2.1材料的强度、比强度1、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2.2材料的力学性质2.2.1材料的强度、比强度1、材2、材料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的定义:大多数建筑材料根据其极限强度的大小,把材料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称为材料的强度等级;材料强度等级划分的标准:a)脆性材料主要根据其抗压强度来划分强度等级,如混凝土、水泥、粘土砖等;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为16级C15...C80;b)韧性材料主要根据其抗拉强度来划分强度等级,如钢材等;2、材料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的定义:3、比强度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比值;比强度的意义:(1)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2)选用比强度高的材料或者提高材料的比强度,对大跨度、高高度建筑十分有利;普通混凝土、低碳钢、松木的比强度分别为0.012,0.053,0.069;3、比强度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比值;2.2.2材料的弹性和塑性1、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2、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例如:低碳钢为弹塑性材料;

2.2.2材料的弹性和塑性1、弹性:建筑材料之1-3章ppt课件低碳钢的σ~ε曲线分段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低碳钢的σ~ε曲线分段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2.2.3材料的脆性和韧性1、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到破坏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而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性,如玻璃、混凝土、水泥等;2、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并产生较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如钢材、木材、橡胶等;问题: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2.3材料的脆性和韧性1、脆性:2.2.4材料的硬度、耐磨性1.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较硬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2.耐磨性:

是指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一般用磨损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2.2.4材料的硬度、耐磨性1.硬度:2.3材料的耐久性耐久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抵抗周围各种介质的侵蚀而不破坏,也不失去其原有性能的性质,称为耐久性;2.3材料的耐久性耐久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抵抗周围各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1,新建的房屋保暖性差,到了冬季更甚,这是为什么?(提示:从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考虑)2,同种材料,如孔隙率越大,则材料的强度,保温性越,吸水率。

3,软化系数表示材料的A,抗渗性;B,抗冻性;C,耐水性;D,吸湿性4,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A,3.0g;B,2.5g;C,3.3g;D,2.9g;1,新建的房屋保暖性差,到了冬季更甚,2,同种材料,如孔隙率小结:

1、材料的密度、表现密度与堆积密度.

2、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3、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小结:

1、材料的密度、表现密度与堆积密度.

62思考题:

单项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A、19.8g

B、22g

C、20g

D、20.2g

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

A、表观密度

B、堆积密度

C、密度

D、强度思考题:

单项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63作业:

P16,1作业:

P16,164本章结束谢谢!建筑材料之1-3章ppt课件第三章石材

内容提要

重点了解常用建筑石材的品种、性能和应用范围。通过对天然石材形成过程的了解,认识岩石的形成条件对其结构、构造和性质的影响,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能之间的关系。正确、经济的选用石材第三章石材

内容提要

66石材的应用

重质致密的块体石材,常用于砌筑基础、桥涵、挡土墙、护坡、沟渠与隧道衬砌等,是主要的石砌体材料;

散粒石料,如碎石、砾石、砂等,则广泛用作混凝土骨料、道碴和铺路材料等;

轻质多孔的块体石材常用作墙体材料,粒状石料可用作轻混凝土的骨料;

坚固耐久、色泽美观的石材可用作建筑物的饰面或保护材料。

石材的应用重质致密的块体石材,常用于砌筑基础、桥涵、673.1建筑中常用的天然岩石

岩石是由各种不同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固态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矿物是在地壳中受各种不同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如石英、方解石等)或化合物(如云母、角闪石等)。

根据岩石的成因,按地质分类法,天然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3.1建筑中常用的天然岩石岩石是由各种不同地质作68一、岩浆岩

(1)岩浆岩的形成和种类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壳内的熔融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面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根据不同的形成条件,岩浆岩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岩浆岩

(1)岩浆岩的形成和种类

岩浆岩又称69一、岩浆岩

深成岩--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受上部覆盖层压力的作用下,经缓慢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有花岗岩、正长岩、橄榄岩、闪长岩和辉长岩等。

喷出岩--是岩浆冲破覆盖层喷出地表时,在压力降低和冷却较快的条件下而形成的岩石。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有玄武岩、安山岩等。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被喷到空中而急速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一、岩浆岩

深成岩--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受上部覆盖层压70(2)建筑中常用的岩浆岩

花岗岩--是岩浆岩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或角闪石等)组成,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和块状构造。在建筑中花岗岩常用于基础、闸坝、桥墩、台阶、路面、墙石和勒脚及纪念性建筑物等。但在高温作用下,由于花岗岩内的石英膨胀而引起破坏,因此其耐火性不好。

(2)建筑中常用的岩浆岩71二、沉积岩

(1)沉积岩的形成和种类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由沉积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根据沉积岩的生成条件,可分为以下三种:

机械沉积岩--由自然风化而逐渐破碎松散的岩石及砂等,经风、雨、冰川、沉积等机械力的作用而重新压实或胶结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

二、沉积岩(1)沉积岩的形成和种类72二、沉积岩

化学沉积岩--由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经聚积、反应、重结晶等并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如石膏、白云岩等。

有机沉积岩--由各种有机体的残骸沉积而成的岩石。如生物碎屑灰岩、硅藻土等。二、沉积岩

化学沉积岩--由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经聚积、反应73(2)建筑中常用的沉积岩

石灰岩--俗称灰石或青石,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石灰岩来源广,硬度低,易劈裂,便于开采,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因而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其块石可作基础、墙身、阶石及路面等,其碎石是常用的混凝土骨料。此外,它也是生产水泥和石灰的主要原料。

(2)建筑中常用的沉积岩

石灰岩--俗称灰石或青石,主74(2)建筑中常用的沉积岩

砂岩--主要是由石英砂或石灰岩等的细小碎屑经沉积并重新胶结而成的岩石。它的性质决定于胶结物的种类及胶结的致密程度。致密的硅质砂岩性能接近于花岗岩,密度大、强度高、硬度大、加工较困难,可用于纪念性建筑及耐酸工程等;钙质砂岩的性质类似于石灰岩,较易加工,应用较广,可作基础、踏步、人行道等,但不耐酸的侵蚀;铁质砂岩的性能比钙质砂岩差,其中密实者可用于一般建筑工程。(2)建筑中常用的沉积岩砂岩--主要是由石英砂或石灰岩75三、变质岩

(1)变质岩的形成及种类

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经变质后形成的岩石。即地壳中原有的各类岩石,在地层的压力或温度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再结晶作用,而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以至化学成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等。三、变质岩

(1)变质岩的形成及种类76(2)建筑中常用的变质岩

大理岩--又称大理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大于50%的变质岩。大理石构造致密,密度大,但硬度不大,易于分割。锯切、雕刻性能好,磨光后非常美观,可用于高级建筑物的装饰和饰面工程。

石英岩--是由硅质砂岩变质而成,晶体结构。岩体均匀致密,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但硬度大,加工困难。常用作重要建筑物的贴面石,耐磨耐酸的贴面材料,其碎块可用于道路或作混凝土的骨料。(2)建筑中常用的变质岩大理岩--又称大理石,是一种碳773.2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加工类型及选用原则

一、技术性质

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艺性质。(一)物理性质(1)表观密度

天然石材根据表观密度大小可分为:

轻质石材表观密度﹤1800kg/m3;

重质石材表观密度≧1800kg/m3。

3.2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加工类型及选用原则一、技术78(一)物理性质

表观密度的大小常间接反映石材的致密程度与孔隙多少。在通常情况下,同种石材的表观密度愈大,则抗压强度愈高,吸水率愈小,耐久性好,导热性好。

(一)物理性质

79(一)物理性质

(2)吸水性吸水率低于1.5%的岩石称为低吸水性岩石,介于1.5%~3.0%的称为中吸水性岩石,吸水率高于3.0%的称高吸水性岩石。岩浆深成岩以及许多变质岩,它们的孔隙率都很小,故而吸水率也很小。石材吸水后,会降低颗粒之间的粘结力,从而使强度降低。有些岩石还容易被水溶蚀,因此,吸水性强与易溶的岩石,其耐水性较差。(一)物理性质(2)吸水性80(一)物理性质

(3)耐水性石材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表示。岩石中含有较多的粘土或易溶物质时,软化系数则较小,其耐水性较差。根据软化系数大小,可将石材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软化系数>0.90为高耐水性,软化系数在0.7~0.90之间的为中耐水性,软化系数在0.60~0.75之间为低耐水性,软化系数<0.80者,则不允许用于重要建筑物中。(一)物理性质(3)耐水性81(一)物理性质

(4)抗冻性石材的抗冻性,是指其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其值是根据石材在水饱和状态下按规范要求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表示。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则抗冻性越好。石材抗冻性与吸水性有密切的关系,吸水率大的石材其抗冻性也差。根据经验,吸水率<0.5%的石材,则认为是抗冻的。(一)物理性质(4)抗冻性82(一)物理性质

(5)耐热性石材的耐热性与其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有关。石材经高温后,由于热胀冷缩、体积变化而产生内应力或因组成矿物发生分解和变异等导致结构破坏。如含有石膏的石材,在100℃以上时就开始破坏;含有碳酸镁的石材,温度高于725℃会发生破坏;含有碳酸钙的石材,温度达827℃时开始破坏。(一)物理性质(5)耐热性83(二)力学性质

天然石材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硬度及耐磨性等。(1)抗压强度石材的抗压强度,是以三个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破坏强度的平均值表示。根据抗压强度值的大小,石材共分九个强度等级: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MU15、和MU10。(二)力学性质

天然石材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压强度84(二)力学性质

(2)冲击韧性:石材的冲击韧性决定于岩石的矿物组成与构造。石英岩、硅质砂岩脆性较大。含暗色矿物较多的辉长岩、辉绿岩等具有较高的韧性。通常,晶体结构的岩石较非晶体结构的岩石具有较高的韧性。(3)硬度:它取决于石材的矿物组成的硬度与构造。凡由致密、坚硬矿物组成的石材,其硬度就高。岩石的硬度以莫氏硬度表示。(二)力学性质

(2)冲击韧性:石材的冲击韧性决定于85(二)力学性质

(4)耐磨性耐磨性是指石材在使用条件下抵抗摩擦、边缘剪切以及冲击等复杂作用的能力。石材的耐磨性包括耐磨损与耐磨耗两方面。凡是用于可能遭受磨损作用的场所,例如台阶、人行道、地面、楼梯踏步等和可能遭受磨耗作用的场所,例如道路路面的碎石等,应采用具有高耐磨性的石材。(二)力学性质

(4)耐磨性86(三)工艺性质

石材的工艺性质,主要指其开采和加工过程的难易程度及可能性,包括加工性、磨光性与抗钻性等。(1)加工性:石材的加工性,主要是指对岩石开采、锯解、切割、凿琢、磨光和抛光等加工工艺的难易程度。凡强度、硬度、韧性较高的石材,不易加工;质脆而粗糙,有颗粒交错结构,含有层状或片状构造,以及业已风化的岩石,都难以满足加工要求。(三)工艺性质

石材的工艺性质,主要指其开采和加工过程87(三)工艺性质

(2)磨光性指石材能否磨成平整光滑表面的性质。致密、均匀、细粒的岩石,一般都有良好的磨光性,可以磨成光滑亮洁的表面。疏松多孔、有鳞片状构造的岩石,磨光性不好。(3)抗钻性指石材钻孔时,其难易程度的性质。影响抗钻性的因素很复杂,一般石材的强度越高、硬度越大,越不易钻孔。(三)工艺性质

(2)磨光性88(三)工艺性质

由于用途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对石材的性质及其所要求的指标均有所不同。工程中用于基础、桥梁、隧道以及石砌工程的石材,一般规定其抗压强度、抗冻性与耐水性必须达到一定指标。(三)工艺性质89二、加工类型

建筑上使用的天然石材常加工为散粒状、块状,形状规则的石块、石板,形状特殊的石制品等。

毛石――是在采石场爆破后直接得到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按其表面的平整程度分为乱毛石和平毛石两类。建筑用毛石,一般要求石块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长度为300~400mm,质量约为20~30kg,其强度不宜小于10MPa,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常用于砌筑基础、勒脚、墙身、堤坝、挡土墙等,也可配制片石混凝土等。二、加工类型建筑上使用的天然石材常加工为散粒状、块状,90二、加工类型

料石――是用毛料加工成较为规则的,具有一定规格的六面体石材。按料石表面加工的平整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种:毛料石、粗料石、半细料石和细料石。料石常用致密的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开采凿制,至少应有一个面的边角整齐,以便相互合缝。料石常用于砌筑墙身、地坪、踏步、拱和纪念碑等;形状复杂的料石制品可用于柱头、柱基、窗台板、栏杆和其它装饰品等。二、加工类型料石――是用毛料加工成较为规则的,具有一定91二、加工类型

大理石板材――是用大理石荒料经锯切、研磨、抛光等加工后的石板。大理石板材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内饰面。当用于室外时,因大理石抗风化能力差,易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腐蚀,而使表面层失去光泽,变色并逐渐破损。通常,只有汉白玉、艾叶青等少数几种致密、质纯的品种可用于室外。

二、加工类型大理石板材――是用大理石荒料经锯切、92二、加工类型

花岗石板材――是由火成岩中的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等荒料加工而成的石板。该类板材的品种、质地、花色繁多。由于花岗石板材质感丰富,具有华丽高贵的装饰效果,且质地坚硬、耐久性好,所以是室内外高级饰面材料。可用于各类高级建筑物的墙、柱、地、楼梯、台阶等的表面装饰及服务台、展示台及家具等。

二、加工类型花岗石板材――是由火成岩中的花岗岩、闪长岩93三、选用原则

在建筑设计和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