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皂脚中分离提取脂肪酸的酸化水解工艺研究_第1页
菜籽油皂脚中分离提取脂肪酸的酸化水解工艺研究_第2页
菜籽油皂脚中分离提取脂肪酸的酸化水解工艺研究_第3页
菜籽油皂脚中分离提取脂肪酸的酸化水解工艺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籽油皂脚中分离提取脂肪酸的酸化水解工艺研究

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纺织、清洁、造纸、医药、食品等行业。菜籽油皂脚生产脂肪酸有3种方法:水解酸化法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原材料菜籽油皂脚,由合肥丰大油脂厂提供。1.1.2主要设备Pope21.1.3主试剂浓硫酸、无水乙醇、酚酞、氢氧化钾、丙酮和十二烷基苯磺酸,均为分析纯。1.2新回收水处理1.3测试方法1.3.1硫酸和氧化酶称取50g皂脚,加入50mL水,混合均匀。将皂脚水溶液加入到带有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调节水浴锅至85℃时,在搅拌下缓慢加入5mL硫酸,酸化1.5h。得到的酸化油在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除去下层水相,经多次热水洗涤脱酸至中性,离心、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酸化油。1.3.2进料刮膜温度将200mL酸化油加入到分子蒸馏仪中,进料温度设为80℃。首先进行脱气处理,大约需25min左右,待真空度降为10Pa时,蒸馏温度升至180℃,打开进料开关,调好进料速率,设定刮膜转速为150r/min。轻组分脂肪酸在冷凝壁上聚集,靠重力作用逐渐从馏出物口流出,重组分中性油从残留液出口收集。脱酸后得到低酸值酸化油1.3.3粗脂肪酸的合成称取低酸值酸化油放入平底烧瓶中,用蒸馏水稀释浓硫酸后一起加入到带有回流冷凝管的平底烧瓶中,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温度为150℃的磁力搅拌器上反应,一定时间后取下反应,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收集下层甘油甜水,上层油相用热水洗涤至中性,然后通过离心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粗脂肪酸。1.4测量1.4.1酸价测量按GB/T5530-1998规定测定酸价。1.4.2肥皂价格测定按GB/T5534-1995规定测定皂化价。1.4.3计算的解锁率水解率=(AVSVAV2结果与分析2.1皂脚、脂肪酸钠的合成酸化是破坏皂脚乳化体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实现油脂与杂质的相互分离。通过试验观察,当酸化时间较短时,皂脚不分层或分层不明显。随着时间的增长,皂脚分层清晰,中间层较少,酸化效果较好;温度过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酸用量较少时不能使皂脚中的脂肪酸钠反应完全,仍存在乳化现象。故酸化试验的最佳工艺为:温度85℃,水用量50%,硫酸用量10%,酸化1.5h。2.2轻馏份(脂肪酸)的酸值利用高真空的分子蒸馏装置对酸化油进行蒸馏脱酸,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酸值为118.64mgKOH/g样品的酸化油,脱酸后油脂酸值降至12.75mgKOH/g样品,同时,得到的轻馏份(脂肪酸)的酸值高达185.02mgKOH/g样品。利用该低酸价酸化油作为水解反应的原料。2.3分析了亲水条件对亲水率的影响2.3.1水用量对水解率的影响在原料用量为5g,温度为150℃,浓硫酸用量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为2%和水解时间5h的水解条件下,按照本文1.3.3中的水解操作方法,研究了水用量(V/W)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水用量分别取为50%,75%,100%,125%,150%,175%和200%,水用量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水用量的增加,酸化油水解率逐渐增大。水解反应中,水是水解反应的反应物,水在高温时会离解为H2.3.2硫酸用量对水解率的影响在原料用量为5g,温度为150℃,水用量为100%,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为2%,水解时间为5h的水解条件下,按照本文1.3.3中的水解操作方法,研究了了硫酸用量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硫酸用量(V/W)分别取为0%,2%,4%,6%,8%,10%,15%和20%。硫酸用量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当硫酸用量增加时,由于硫酸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H2.3.3二烷基苯磺酸用量对水解率的影响在原料用量为5g,温度为150℃,水用量为100%,浓硫酸用量为4%,水解时间为5h的水解条件下,按照本文1.3.3中的水解操作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催化剂)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W/W)分别取为0%,0.6%,1.2%,1.6%,2.0%,2.4%,3.2%和4.0%,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对水解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差别很大,这说明十二烷基苯磺酸具有催化酸化油水解的作用,其原理为:(1)十二烷基苯磺酸能在水溶液中释放出H2.3.4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在原料用量为5g,温度为150℃,水用量为100%,浓硫酸用量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为2%的水解条件下,按照本文1.3.3中的水解操作方法,研究了水解时间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水解时间分别取为1,2,3,4,5,6和7h,水解时间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知,反应开始时水解速度较快,反应3h后,水解率增加速度减慢,趋于平缓。所以3h是水解率迅速变化的阈值。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甘油和脂肪酸的含量不断增加,则逆反应速度加快,正反应速度减慢,最后正逆反应速度相等,达到反应平衡。由此可见,反应时间较以往工艺大大缩短,且水解效果较好。2.4正交试验结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水用量、催化剂用量、浓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4因素,设计了L表2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试验范围内,对酸化油水解效果的影响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水解时间>水用量>浓硫酸用量>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通过对因素水平与考察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最佳工艺条件为A同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表3结果表明,水解时间、水用量和硫酸用量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量对酸化油水解率的影响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A3正交试验结果(1)提出了一种新型酸化水解工艺,研究了水用量、硫酸用量、催化剂用量和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2)通过正交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