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_第1页
如何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_第2页
如何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_第3页
如何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_第4页
如何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快速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数据库。需要理清企业的经营策略与长期、短期目标,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岗位特征、企业文化以及顾客要求和现有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定企业将来所需高层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把这些指标细化、量化;这里设计的技能不仅仅是通常理解上的范畴,还应该纳入性格、气质、决策、判断、表现以及“软技能”等等在简历上无法体现的因素。对于高级职位来说,领导技能要比技术技能重要得多。通过绩效评估以及评价中心等能力测试手段定期充实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实施评估。通过高层管理评价会议决定提拔人选及制定候选人的职业计划;提供反馈与实施计划,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候选者,并对有关数据与发展计划定期更新。

IBM认定了11项能力或行为,作为IBM包括高层领导人在内的所有领导层所应具备的领导才能。

早在1995年,IBM在公司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力求找出那些识别出色商业领导者的特质。结果IBM认定了11项能力或行为,作为IBM包括高层领导人在内的所有领导层所应具备的领导才能。这11项能力或行为包括四个方面:

必胜的决心——包括行业洞察力、创新的思考和达成目标的坚持;

快速执行的能力——包括团队领导、直言不讳、团队精神和决断力;

持续的动能——包括培养组织能力、领导力和工作奉献度;

核心特质——对业务的热忱。

2003年,IBM对领导能力又增加了10项指标:

立客户伙伴关系;跨组织影响力;拥抱挑战;横向思维;明智决断;勇担战略性风险;赢得信任;推动成长与绩效;培育人才,发展社团;对IBM的前途充满热忱。

十项能力分别对应IBM三个价值理念:“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

这些指标是IBM选拔领导人,培养领导人的一个标准。IBM每年要依据这些能力特征对潜在领导者和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评估。IBM全球从3000名区域总监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中选出最优秀的300名作为“明日之星”。“明日之星”的选拔由IBMCEO和

这样一个过程从3月份就会开始,通常会到夏季,每个星期他们都会碰面,会基于这个标准评估一下各个业务部门领导者的业绩表现。IBM有自己设计的管理培训课程,如果发现某个“明日之星”在某一些能力方面欠缺的话,会让他到美国的培训中心上这样的培训课程,这个培训中心是一个校园的环境,离IBM总部办公的地方很近,IBM公司很多高层人员都经历过这样的培训。内部经验“传帮带”是IBM一直坚持的,公司的高层每期会在上面做演讲,将个人的期待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对于各地区的“明星”们IBM也有指导和辅导的计划,将指导深入到总部之外的IBM各分部,挖掘未来的需求。

曾经对某世界500强电子制造企业2004年所招机械和电子两大类的国内各著名高校大学本科专业的564名进行跟踪一年的调查,入厂时已就每个人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进行了心理测验。其中个性因素项目有心理素质、专业能力、成就欲、创造能力、适应能力、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测验有抑郁症、焦虑感、敌对态度和恐惧感;综合素质测验有言语能力、数理能力和推理能力等。这批大学毕业生经一年工作后进行绩效考核,其中优秀67人,占13%;甲等138人,占46%;乙等196人,占38%;丙63人,占12%。从其绩效考核结果可得出区别应届大学生绩效优秀和一般的五项胜任能力,即主动性、沟通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又对以上应届毕业生按优秀、甲、乙和丙五类归纳其心理测验曲线,如图所示。由于本届毕业生来自全国各著名大学且成绩均为班上前十名,其专业能力、创造能力差异不大,主要差距在心理素质、成就欲、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及数理能力等,其统计数据基本和绩效考核的能力基本吻合,说明应届毕业生通用胜任能力的正确性,也说明了心理测验有其科学性。表

绩优应招大学毕业生的通用胜任能力序号考核项目胜任能力考核权重绩优者普通绩效者绩效不良者1学习欲望学习能力10%很强一般、差别不大2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10%适应很快一般、差别不大3责任感

5%一般、差别不大不强4吃苦耐劳

10%一般、差别不大不强5纪律性

15%一般、差别不大纪律性差6主动性主动性10%很强一般、差别不大7人际交往沟通能力10%很强一般很差8提案改善解决问题能力10%很优秀一般、差别不大9实习周志学习能力5%认真填写一般、差别不大10内容掌握情况

15%一般、差别不大

某电子制造外企2004年度本科毕业生心理测验结果曲线图

员工技能评估和技能发展。通过对员工技能进行评估找出现有人员中哪些人可能成为企业未来成功的领导者,锁定这些公司内部最优秀的未来领导,投入足够的资源去培养。由于所有的接班人计划都假设高级管理层变动或调整造成的职位空缺会由企业内部的人来填补。因此,计划必须首先确定被纳入接班人计划中的员工的培训需求。公司要经常性地调派锁定培养对象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同时通过一系列正式的领导力培训项目支持他们的发展。公司高级经理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指导来帮助他们弥补技能和经验的不足。接班人计划的成功要依赖于管理团队是否能够积极有效的提升候选人的能力。

设计针对不同层级的领导力训练课程。以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它是从事领导人才培养的翘楚,积累了一套系统的机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首先会对员工提供“领导人才标准评估服务”,包括180度或360度的评估和分析。对个人而言,这种评估为各类人才以更加系统化的方式开发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IDP),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反馈数据;对组织而言,这种评估提供了更加客观的数据,帮助本组织选配自己的人才,进行更为有效和有重点的人员接替规划。然后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及后续辅导计划。一套4级的领导人才培养项目可以使学员有的放矢。第一级是“领导效力强化培训项目”(LEAD),其重点在于提高初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使他们可以胜任更高的管理职位;第二级是“公司强化管理培训项目-基础班”(CAMP-E),其重点在于建立高效的团队,帮助提高中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优秀团队去解决公司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第三级是“公司强化管理培训项目-高级班”(CAMP-A),其重点在于培养学员的“自我意识”和为未来做好“准备”,旨在使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全球型领导人才模型,掌握承担高级管理职位而必备的关键性知识和技能;第四级是“业务开发学院项目”(BDI),其重点在于“业务敏锐度”,这是一个强化的培训项目,为各级主管提供领导组织、提高利润所需的各种技巧、知识和工具,参加该培训项目是一次以业绩为基础的高强度经历,提高学员在重视关键性业务问题的同时培养出色财务决策的能力。而通过上述自我意识和专业辅导过程,关键性人才将得以通过更加快捷的方式改进自己的领导行为,从而提高领导水平。

开发一套系统持续的、公平的评价标准。阶段性地考核和评估这些培养对象的品质与各种能力。判断他们是否真正具备一个优秀领导人的个人品质,个人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提升,领导力培训项目是否有调整必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对象相应地有所调整,不合适的人选不断被淘汰,新的人选不断补充。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选出重点培养对象。要确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

建立人才加速储备库。人才加速储备库就是公司未来管理人才的子集。公司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很难说是选择一个人填补一个特定的职位。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停止这样一种做法,应针对某一级别而非某一特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这样在某一级别的任何岗位出现需求空缺时,库中人才能够普遍适应这一位置。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中间选出一个最优秀的人。

建立人才评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该是CEO或者直接向CEO报告的人。人才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工作就是要决定谁进入人才加速储备库,所以,对于人才加速储备库的运作不应该仅仅由人力部门去做,而必须由公司最高管理层拥有并对它进行管理,在全组织的范围内进行提名和推荐,然后由人才评审委员会做出决定。

系统化发掘高潜质人才。一个在目前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的人,可能在别的方面却有着很高的工作潜力。因此要系统化地在企业各个层面去发现各方面的人才。对于这些偶然发现的人才,要针对其潜力进行及时的工作调整,提供其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加曝光率,帮助他在合适的岗位上迅速成长。

根据未来的需求对人才进行诊断。基于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对储备库里的人才在针对性培训中的表现做出评估和记录,根据所整合的数据观察他们的能力表现及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决定哪些人在什么样的水平后可以进入加速培训,同时就其呈现的弱点和强项,帮助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

对部门经理实行人才梯队的培养计划和考核,要将他们能否为公司培养人才作为提升或降职的主要衡量指标。对于经理人的考核指标,一般是以公司战略指标体系分解下来的部门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再结合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搭配,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部门经理的主要考核指标体系。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我们强调要突出人才梯队的培养考核指标。为什么?因为公司人才梯队的培养,其实最终的选择权并不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而是在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手里。我们经常说,真正的人力资源经理并不是人力资源部经理,而是各部门负责人,就是一线经理人。对于规范的人力资源体系,人才的选、育、用、留主要权力在部门经理,他们才是主要的人才培养者。人才往往因为公司而来,却往往因为上司而离开。所以,要形成良性的人才梯队,一定要对部门经理实行人才梯队的培养计划和考核,要将他们能否为公司培养人才作为提升或降职的主要衡量指标。应当在中高层干部中建立这样的理念:给你带的人,出不了成绩,那么就是你的责任,就是说明你能力不行的表现。没有不行的员工,只有不行的主管。员工对一个公司有归属感还是若即若离,主要取决于其工作场所的领导艺术。如果经理花大量精力帮助下属取得成功,则很多员工都会感到受到了重用。重视人才的经理会根据员工的特长分配工作,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尊重员工的意见,推动他们取得进步。经理的作用应该是为公司培养人才,创造持久利润。只能在本职工作上取得成功,但不懂得如何调动他人积极性的人不应被提拔到经理的职位上。

IBM领导力发展计划通过若干制度的设计为我们的上述观点提供了更为深入的操作办法。首先是分享权限并要求负责。仍然抱着“谁掌管,谁就有权力”心态的企业认为,分享领导力发展的权限就会意味着没有人为结果负责。IBM摒弃了这个看法,并制定了一个全面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董事长兼CEO彭明盛(SamPalmisano)把这样的人力资源思维提升到了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他认为IBM公司的每个经理和高级主管都负责发现并发展领导人。我们全力以赴地执行这项原则,把它看作我们的核心价值的基石。IBM拥有三百多名成员的强大的高管理团队建立起明确的领导力期望标准,确保具备领导潜质的个人都被发现并在最高管理层的季度会议上得到讨论。在这些会议中,高层经理参与IBM所谓的“5分钟操练”。在操练中,每个高层经理都必须做好准备,从自己的业务单位或职能部门中至少推荐一名显现出领导潜力的员工。彭明盛通过主持5分钟操练,表现了自己对这个流程的承诺。大家都知道,如果这些“高潜质人员”在相对短期内没有被赋予更广泛的任务,董事长办公室就会有人找那些推荐名单的高层经理们。通过类似这样的办法,IBM的直线经理为领导力发展担负起了责任:他们知道,除非自己表现出发展领导人方面的技能,否则高层的职位就轮不到自己。跟高层经理一样,直线经理必须全力挖掘有前途的人才,并确保高潜质人员在各类会议和场合被识别出来。

让重点培养对象试演领导角色。在这个阶段中,现有高层领导应在开发这些高潜能人才中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他们要经常与这些重点培养对象接触,并使这些人对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有更深入的了解。

组建小型合资公司或内部企业,提升潜质领导的综合管理能力。管理者们也可以跨部门和业务单元进行横向移动。例如,道化学公司的全球业务单元领导可以担任一次亚太区域的运营总裁,从而获得跨职能的领导才干;再比如,研发部门的未来领导可以被委任为采购副总裁,从而拓宽他的专业技能。

放到困难岗位中去专核:没有比在困难的岗位上实战演习更能考验领导者能力的方式了。在通用公司有一条培养领导者的法则,即越是优秀的人才越要让他到新兴的事业或者经营不景气的行业中从事棘手工作。因为越是在艰难和挑战性环境中,越能激发领导者奋斗的勇气,激发他不断寻求解决方案的思考。

放到不同部门中锻炼:跨国企业特别注重提升管理者跨部门工作的经验。日立、三井每年都选派数名有发展潜力的经理人员到企业总部锻炼,分别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助手,使他们的经营视野扩展到公司的总体战略层次上,同时也为选拔和评估高层接班人提供机会。

当外企选拔经理人员时,他们更青睐有更广泛背景的人,而不是在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有专长的人。他们的公司鼓励管理人员在不熟悉的环境(包括为磨练新的技能而设定的国际任务与项目)中寻求机会。当威尔逊先生是好事达金融公司的主席兼总裁时,他曾任命一个内部的经理做财务主管,尽管该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为确保他业绩斐然,威尔逊先生又任命了两个阅历更丰富的财务专员来支持这位管理人员,“我确信他不仅能够学到该工作所要求的技能,而且会用业绩向组织证明,这(发展某人使之胜任一个职位)是件好事,如果你是一位持续学习者的话,这将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丰厚回报。”

轮岗:对各级管理人员,丰田采取5年调换一次工作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每年1月1日进行组织变更,调换的幅度在5%左右,调换的工作一般以本单位相关部门为目标。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几年的轮换岗位,有利于成为一名全面的管理人才、业务多面手。短期看,转岗有个熟悉操作的适应过程,可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但从长期看却是有百利无一害。因为员工经数次岗位变动后,已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操作,熟悉了每道工序的操作规则。同时,经常有秩序地轮岗可对员工造成适当压力,能有效发挥其工作潜能和积极性,使整个企业保持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积极态势。

如何妥善推动轮岗计划?最好的做法是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专门的岗位轮换的组织工作。这里的组织机构可以是临时性的,类似日本CKT电气公司一样,由CEO及HR高管、各部门高管组成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高管轮岗的运作。在日本三洋集团,由公司高管与人力资源负责人组成的人事委员会,主导高管轮岗工作。实施轮岗时,CEO会亲自担任总指挥,负责轮岗计划的决策和执行监督。人事委员会则及时了解轮岗的收益与风险,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在轮岗实施前,做事前沟通是必要的。最好制定一个完善的沟通计划,分别与被轮高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当事人对轮岗的意见或建议,减少硬性安排带来的阻力。这里的沟通计划包括与被轮高管怎样沟通、哪些人参与这个沟通、沟通将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等等。沟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参与轮岗的高管人员理解轮岗的要点及意义,愉快地接受新的岗位安排,并尽快适应新岗位。例如,卡森在接任公共关系总监之前,在HR总监的职位上工作了8年。当接到要将他轮岗到公共关系总监一职的时候,他开始感到非常恐惧,而且由于对公关工作一无所知,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公关工作,这个职业发展也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但经过轮岗委员会的事前沟通,他认识到这不只是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也是使自己增加管理经验、扩宽视野的良机。“虽然负责公关工作要比做HR工作累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还是从这份新的岗位上学到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卡森说。但这个沟通要求是保密的,避免那种前期知道将会被轮岗而不愿离开造成的消极配合、拖延滞后等情况。如日本CKT电气公司,在上一年度10月份后就开始针对高管轮岗的周密协商与沟通,次年4月1日在普通员工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布人事令,公布轮岗消息,告知谁将被轮岗到哪个岗位。当天生效执行。而一些前期工作则由人事课高管在3月中旬给各公司人事课发邮件,只申明组织架构将要做出调整,要求HR做好准备。实施工作交接:在公布轮岗决定后,被轮岗方需要制定并提交工作交接清单,由现任者向继任者逐一交代工作进展状况、理想的工作结果状态、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如美国联邦信用联盟,在工作交接过程中,还需要原来的负责人把在任期间积累的资源都列成清单,移交给接任人。工作交接是轮岗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轮岗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业绩。一些日本企业在轮岗时还会实施并行工作制。即现任人与继任者要并行工作一段时间,时间在1个月左右。通过并行工作,使继任者能在现任者帮助下迅速了解工作内容及人员状态,而且保证工作决策不会出现影响。日本CKT电气公司则在轮岗者上岗以后,由HR、上司、技术顾问及原任职者提供轮岗培训,将其当作新人一样进行全方位培训,介绍部门业务的流程与目前的现状等。同时还会有业务手册指导工作的开展,让轮岗人尽快上手适应新的岗位。在工作交接过程中,沟通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甚至是每天的沟通是岗位轮换成功的一个关键。美国联邦信用联盟采取的方式是前三个月每天进行沟通,将涉及轮岗双方召集到一起,沟通一下当天有什么事情或问题,如何解决、需要什么样的建议或协助等。通过定期的面对面沟通,可以很快发现并解决问题。毕竟,在发现问题有苗头的时候解决,会远比问题严重时再去解决要容易得多。沟通不只是内部的,有些岗位也需要结合外部沟通同时进行,根据岗位性质而定。因为,及时与外部客户进行沟通,使他们不会对公司的变化感到突然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疑虑。与外部的沟通包括说明换人的原因、更换他们意味着什么等。此外,还必须保证轮岗员工在刚接任之初,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公司及原任高管的协助,以便更快地适应新岗位的角色。即使继任者独立工作后,也要与原任职者保持沟通,就出现的新问题咨询原任职者。

跟进轮岗效果:工作交接完成后,并不意味着轮岗的结束,更大意义上还只是开始。对轮岗进行定期评估,确保轮岗目标及轮岗预期的达成是轮岗计划的重要环节。这可采取一些跟进式调查来进行,包括针对被轮岗人员、原任职人员、下属等。在日本CKT电气公司,HR负责随时了解轮岗人员的心理与工作表现,如果出现心态不平和,除了考虑人才储备外,也会及时沟通,帮助轮岗人员渡过危机。在美国联邦信用联盟,负责主导高管轮岗的委员会就要求帮助轮岗人员完成整个过程的导师定期提供反馈。轮到新岗位的高管也会被要求定期答询一些问题,包括其个人的兴趣、技能不足点等。在12-15个月内,轮岗委员会就会对哪位高管在新岗位上做得较好、哪一个高管做得不理想、需要提供哪些协助等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通过这一系列的反馈,组织对轮岗的效果、进程给予及时的把控,并在适当时候介入,提供协助。日本CKT电气公司在2004年实施的一个轮岗计划中,生产管理部长(总监)与品质管理部长对调。工作交接完成后,原来的生产管理部长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负责品管工作,一度牢骚满腹,念念不忘原来负责的生产管理工作,总是有意无意地与接替自己工作的部长闹别扭,心里头也瞧不起做品管工作的下属。人事课经常接到生产管理部及其品管部下属的投诉。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总经理会同人事课长,邀请品质专家、技术顾问,针对这位新任的品质部长进行了为期2天的培训,包括业务工作性质、轮岗的意义与重要性等。之后,这位品质管理部长与生产管理部长的合作关系非常顺畅,也获得了部门员工的尊重。在他管理下的品质管理部,一年后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均超越了他的前任。

交叉培训:交叉培训,就是一个部门的人员到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现场接受培训。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酒店作为保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交叉培训有助于酒店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在旅游旺季业务量突增或员工生病、休假以及顾客额外需求导致酒店内部出现工作缺位时能够及时弥补。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跳槽率。因为一方面,员工喜欢培训所带来的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节约了劳动资本,工资水平上涨。马里奥特酒店集团采用交叉培训管理模式后,进行了大规模减位政策,压缩了30%管理职位,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减少,每年的净收益增加了10亿美元,并使员工规模达到了最优化。Westin酒店实施交叉培训后,高质量的员工队伍和优质的服务已经从顾客的信息反馈中得到证实:82%的客人有再度下榻Westin的打算,87%的客人准备把Westin推荐给他人,这无疑验证了交叉培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交叉培训与轮换岗位不同,轮换岗位是在定岗之前先在各部门进行工作,然后根据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最后确定岗位。而交叉培训是在定岗后,再到其他的部门进行培训。因为接受培训人的立场不同,两种培训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交叉培训过程中,被培训者从其部门的立场出发,有针对性地到培训部门接受培训,了解所到酒店部门的业务流程,对自己部门的业务操作具有参考作用,促进酒店服务一致性的提高。

部门之间的交叉培训有利于部门人员之间沟通感情,紧密合作。各部门员工平时在自己的岗位工作,虽然经常保持业务沟通,但感情沟通处于较淡的状态。交叉培训促使一个部门的员工深入到另一个部门内部,与该部门员工进行较密切的接触,有利于两个部门员工的感情沟通。交叉培训,可以祛除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生活当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有的人会抱怨自己和同事一样的学历和一样的劳动,就因为自己的工作职务低,拿的工资就少,低人一等。从而就会造就了等级分化,消减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阻碍了公司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员工追求新技术和探索创新,让其满脑子就是在“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交叉培训有利于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够从不同角度全考虑到其他部门的实际情况,减少公司的损耗,达到信息分享。很好的证明的一点的是,假如你是采购部门的同事,而你没有从事过销售,就不知道哪种商品的销售好,和顾客的需求,假如你也进入销售部门,现在你从采购部门转到销售,为以后在采购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全盘考虑,减少公司的损耗,达到信息分享。影响交叉培训效率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交叉培训的前期准备这是影响交叉培训效率的重要因素。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可以促使交叉培训有章可循,按照计划进行,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提供培训部门的培训计划;二是接受培训部门所要考察问题的准备。

交叉培训中被培训者的观察意识交叉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求被培训者要有足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合自己的培训目标,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度,发现问题,而不能单纯的只是去接受培训。可以这样说,交叉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是去其他部门学习具体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了解其他部门的操作流程,并具体观察其实施的过程,从中找出沟通不顺畅问题所在。交叉培训的目的除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交叉培训的总结及跟进工作总结工作是整个交叉培训的升华,通过培训,结合最初制定的计划或目标,既可以发现自己部门的问题,又可以发现其他部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培训结束之后部门之间仍要进行必要的沟通,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完善运作机制,这样既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更有助于接待水平的提高。交叉培训要善始善终。

上海威斯汀大饭店的员工培训系统分成几方面:饭店文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岗位专业技能技巧及标准、领导力培养、部门或饭店间交叉培训等。在内部交叉培训中,主要是跨职务培训和跨部门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既可以增加员工的职业技能,还可以增强部门间的合作。同时,作为员工培训及发展的一部分,饭店每年都有部分高潜力的员工被送往国内外姊妹饭店接受交叉培训。上海威斯汀大饭店还实施着一个高潜力人才发展计划,即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总监或经理参与的对表现出色的基层管理人员分级别进行系统的领导力及跟进课程培训,在经过几个月至一年的培训辅导及考核合格后使其成为更高一层管理队伍的后备人选。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本土员工担心的玻璃天花板并不存在,饭店会让员工看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假如某个部门出现主管职位空缺,饭店最先想到的是内部高潜力人才的晋升,其次才会考虑对外招聘,“我们相信,只有自己培养的员工,最了解也最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从高级员工、领班、主管、经理甚至包括部门总监这一级别的选择上,上海威斯汀大饭店一直遵循先内部、后外部,先本土、后外聘的原则。自开业至今,饭店每年都有超过10%的各级别员工能够在原来的岗位上得到晋升。国内及本地员工也有机会取代较高职位的外籍员工,目前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的700多名员工中,外籍员工的比例不到2%,这在本地酒店业同档次的竞争对手当中是最少的。在每两个月一次的员工沟通会上,各部门员工代表可以就饭店管理、员工福利、经营建议、顾客服务、职业发展、员工培训等各方面畅所欲言;每月的员工生日会,饭店总经理会与员工一同分享快乐,并亲自将饭店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送给员工;每位管理人员会随时表扬工作出色的员工等等。不论应聘哪种职位,工作态度、工作热情、责任感是上海威斯汀大饭店对每一位应聘者的基本素质要求。饭店作为服务行业代表,工作态度体现出个人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工作热情则直接影响着服务意识,而责任感更是饭店员工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它影响着工作质量与数量。

内部兼职:增强对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兼职人员以学习、调研、议政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但不参与具体的决策活动,兼职人员应参加所在单位的有关会议,并承担相关工作任务,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的管理。兼职周期由派出单位与兼职单位协商确定,原则上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能低于1天。内部兼职只能采取跨单位/部门形式进行,兼职职位一般以助理职位或副职为主。

工作开展方式:1、兼职人员在兼职部门的工作计划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与兼职人商定,并纳入该部门工作总计划,接收所在兼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同时,兼职人员工作计划应报派出部门备案。2、一般情况下,兼职人员应采取每半天到兼职部门工作,另半天回原单位工作的方式。

职业发展规划:Lilly公司的组织发展计划(GDR),就是通过公司的人才评估流程,选拔出大约500名具有CEO潜质的雇员,对每个人员进行深入地调查,包括对以前和现在的主管进行调查(该雇员不能出席这个调查会议)。在90分钟的商讨中,公司将提出该雇员下一步该改进、提高的步骤,如果有需要,还要收集公司其他人的意见,然后由他的主管把这些内容传递给该雇员。该雇员再与主管一起把反馈结果与其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执行。最近的GDR计划主角是一个叫Bob的市场经理。通过他以前和现在主管的调查反映,他过分依赖自己的战略思考能力,所以在晋升为执行层之前还应该具有更多的实操经验。在市场部门的会议上,Bob的主管将这个信息向其他管理人员进行了通报,该团队商议,通过将Bob调到欧洲的一个关键销售岗位来提高他的技能。当一个雇员经过类似Bob这样重要的调整时,由于他还不具有这些经验,Lilly公司一般把这个人调到一些资深员工身边工作,从而降低这种风险。公司高层也会周期性地检查计划实施的进度,从而用持续的机制来保证拔尖管理人才能不断涌现。

Wall-Mart对中层以上的,部门经理及副总级别的,会有重点的培训与发展。对这些人,我们还有个叫法为“不能够流失的人员”("Can'tLose"people)。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继任者,HR部门都是有很重点的发展计划给到他的。不是停留在纸面工作,而是要具体地跟踪他们有没有去做。对于"不能够流失的人员",发展计划里都包括:这个人在哪一个季度完成什么样的培训,要看怎样的书,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在哪些场合要去讲话,都是非常具体的。过了一个季度,会把后一个季度的计划放上来,在他的发展计划里,是滚动式地保持四个季度的数据的。这些方面都有一些跟踪。

体验式学习:把课堂培训带入到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工作和领导——利用各种技巧技能,比如岗位轮换或“体验式学习”,将一群有潜力的员工集中在一起学习,让他们就一些紧迫课题提出建议,如: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是否推行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等。在ELILilly公司,每年都有2次体验式学习计划,该计划将经过各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筛选的有潜质精英集中在一起,来研究一个经过CEO确定的战略课题。18位经过挑选的至少具有执行总监潜质的雇员,代表着不同领域和职能,他们将参加一个为期6周的会议,与相关专家、业界领军人物、客户、评论家讨论,然后分析他们所学习到的东西。在2000年,这一团队被赋予一项任务,即把电子商务战略发展成为公司的一项新的收入增长点——这在当时是非常紧迫的。这个团队在超过5周的时间内访谈了150多人,并在最后一周向公司高层提出一整套发展建议报告——高层们认真地听取了他们的建议。例如,该团队建议任命一名电子商务经理,并为项目拨付一定的资金等,CEO毫不犹豫地批准了。Lilly公司的体验式学习计划达到了双重目的:为员工们提供了发展经验,他们超越原来各自职能的限制来面对重大的战略问题,因此学到了一个CEO所应具备的眼光;同时,他们也为公司创造出了有价值的产品或业务。

挽留面谈:沃尔玛谈到哪一个层级,看你的职位。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是,要求每一个层级都要跟员工沟通,想办法从这个层级里把他留下。比如他的上司能够留下他就不用到上一级,如果他的上司留不住他,再上一级会跟他谈,甚至人力资源部会跟他谈。面谈人员会从不同角度去跟他做分析,比如有时候,再上一级的上司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你如果工作方面不满意的话,我不一定在这个团队里考虑你的职位。比如到人力资源部,我们可能会考虑,你在这个部门不合适,其他部门正好要人啊。

沃尔玛希望让部门担起责任,控制流失率。HR部门每个月都跟部门负责人分析流失率,各部门流失率都是在一张表里,一看就知道自己比较整家公司的流失率,比较其他部门,是怎么样的。每个季度还有个流失率的总和,对流失率最高的三个部门会做一个分析给他们,这个分析里包括员工流失的真正原因。有时候员工来人力资源部会说实话,在部门里他可能不会说跟上司搞不拢。还有些时候,他们不会当时就说实话。员工离开三个月后HR部门会跟踪,你去了哪里啦,现在感觉怎么样啊。一方面了解员工流失的真实原因,帮助部门改善。建立一个网络,看以后有没有机会让他们回来。不是每个员工都这样,对主要经理这么做。这些分析,都会很直接给到部门,让部门正视这个问题

施振荣在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几大方面的苦心经营:

1、充分授权。施振荣认为要令下属成长,授权非常重要,这是培养接班人的最佳方法。他定下的升迁考核制度中,如果一个主管没有“替死鬼”(接班人)可以接替他的工作,他就不会获得晋升。施振荣自己也承认,“我对有能力的人都一视同仁,没有特别训导哪一个或哪几个,只是给他们各自提供一个舞台发挥,让他们公平竞争。”2、及早培养接班人。施振荣着重培训人才,1990年,他宣称要在1997年前培养出100位可以独挡一面的管理人,1991年,宏(其+石)提出“群龙计划”,大力培养第二代职业经理人,并开始安排创业伙伴退休或进入其他事业。在“群龙计划”中,各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会到总部上课,由著名的管理专家主讲,而主席施振荣也会借此机会传授经验。3、能力第一。在寻找接班人时,施振荣非常重视一些经营管理的硬性指标:应该具有极强的战略能力,能找准方向;具备协调统一的能力;激励的能力;控制的能力。施振荣选择的三位接班人都是这方面的强悍领导者。

英特尔的内部选拔CEO继承人计划:1.长期规划,每年1月的年度会议,董事会对竞争高级职位的人员进行业绩扫描,提前形成5-6年人员储备的计划;2.拨款用于高管培训,寻找那些40岁上下的人,评价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前景,跟踪他们的晋升情况,在早期鉴别出人才;3.设置重叠工作职责,使同一岗位上的两人互相支持、学习新的技能。

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银行管理学教授韦恩·卡西奥说,雇佣与培训一位管理人员的成本大约是其年薪的两倍;一些猎头公司认为成本接近于150%。这些成本估算包括当岗位缺员时以及新的管理人员在学习新的工作时(可能会花费多达一年的时间)所损失的生产力成本。

继任计划(SuccessionPlanning)是公司确定关键岗位的后继人才,并对这些后继人才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继任计划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凡有着优秀财务业绩而且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独领风骚的公司,都有连续的领导人才储备以及完备的领导人才开发计划;也有很多公司昙花一现,某个领导在位时,公司有着相当出色的业绩,这个领导退位之后,公司业绩迅速下滑甚至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这不排除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因素,但普遍的原因是公司缺乏领导岗位的继任计划。有效的继任计划,关键不仅是确认哪些人适合哪些职位,而且需要不断地识别和准备新的关键人才,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位上获得成功,这就需要一个在理论上经过证实而且也由实践经验所支持的模型。

法国液气公司,每隔一年半就要对其“战略职位”进行综合考察,并会排列出6人作为接班人。而DRH公司的做法则是刚刚任命了一个人,就要考虑接替他的人选。埃索公司,在2万名职工中确定了大约200个关键职位,一一作了安排。实践证明,这种提前准备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根据人员流动原则,领导干部每4年至5年就要更换岗位。企业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曾几何时,“外包”(outsourcing)这一名词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又一新兴话题,它最初是来源于传统的“信息技术资源外包”(ITOutsourcing)。后来随着各行业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时下方兴未艾的应用服务外包(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简称ASP)就应运而生了。外包简单的说就是将企业某项业务工作的部分或整体,以固定的价格移交给外部的服务商来完成,生产外包、营销外包、网络定制外包……逐渐成为我们熟悉的字眼,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部分事务性工作外包也成为可能。但企业究竟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目前在国内还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对实践的指导。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企业中,现在对人力资源部的角色从不同角度有多种认识。从最高方面来说,作为人力资源总监或人力资源部经理,他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制定整个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但这类把握大局的工作并不能代表人力资源部门全部的行为,更多的时候它是作为一个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如员工招聘、档案管理、工资福利、培训、绩效考评、劳动关系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部担当着企业内部服务供应商、内部顾问以及策略家的角色。这些细微烦琐的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有时吃力不讨好,但对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忠诚度以及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大有裨益,是所有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项目。正因为人力资源部的某些工作在操作上具有基础性和重复性、通用性的特点,所以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咨询服务机构的蓬勃发展,也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速度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相应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它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节省成本,企业的一大部分成本是由人引起的,把一些琐碎的工作外包出去后,可以随时解雇相对剩余的职员;同时,如果和其他公司合作,所取得的规模效益也会使成本降低。其次,人力资源部门职员的工作可以从繁重的低层次、重复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专注于比较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比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短期和长期规划、员工生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等。第三,能够寻求到专家意见。由于委托外包的人或机构对该项特定工作具有十分专业的知识,擅长于其实际操作,会使这些工作完成得更好。现在很多国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过程中,更需要专业方面的意见和指导,外包正是获得这一指导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公证性和科学性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加强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某些涉及个人利益的工作(如员工的薪酬福利制度)外包出去以后能有效的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运作流程

1、确定外包的内容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外包的内容。我国尚无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猎头”以及其它外包咨询行业的运作,因此,在企业准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前,必须先界定清楚,某一职能是否真的适宜外包。通常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同时要坚持不能把关系企业核心发展能力的工作外包出去的原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员工招聘、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人力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是可以考虑进行外包的。比如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各类在职培训,就企业本身而言一般是没有能力来全部完成的。再如国家法定的福利制度,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事务性工作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2、选择外包的服务商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