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五石之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五石之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五石之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五石之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五石之瓠》备课高二语文备课组主备人:杨国丹教材分析《五石之瓠》是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要思考其学说的现实意义,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五石之瓠》选自《庄子·逍遥游》,题目是编者所加,文章想象丰富大胆,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学情分析学生文言知识整体基础薄弱,对庄子的了解甚少,因此课前需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对课文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再进行教学。学习目标1、掌握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3、对道家文化情感美、哲理美的鉴赏。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难点理解道家“有”“无”的关系和“大道无为”的精神实质。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预习任务:通读全文,标注读音和难懂字词。完成《新坐标》预习任务单。课时安排两课时用案人自我创新【自主学习】自主研读《五石之瓠》。课题:《五石之瓠》第一课时一、导入解题1.情景导入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2.写作背景庄周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周对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状一展抱负,但他心有不甘,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3.题目解说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二、文本研习重要字音五石(shí)之瓠(hù)瓠(huò)落呺(xiāo)然掊(pǒu)拙(zhuō)龟(jūn)手鬻(yù)洴(píng)澼(pì)絖(kuàng)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结合课文的注释,初读课文,标记重要的文言知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而有用,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交流讨论】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质疑问难。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形成组内较完善的答案。小组合作探究本文重点字词、句式。【展示点评】学生派代表口头展示展示、教师点评。多媒体显示,学生明确: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①谓:对……说。②树:名作动,种植。成:成长,长大。实:名作动,结果实(葫芦)。③坚:形作名,坚固的程度。④以为:把……当作。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却因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这个葫芦内中不是不够空虚而宽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思考探究】思考1:惠子讲述了什么故事?惠子想尽一切方法使用大葫芦都失败,最终把大葫芦击破了。思考2:惠子想了哪些大葫芦的用法?盛水其坚不能自举剖开来做瓢则瓠落无所容思考3:惠子是因为什么所以击破了大葫芦?“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认为大葫芦“无用”思考4:寓言里惠子用“大瓠无用”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劝诫庄子放弃“大而无用”的思想。课题:《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文本研习】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①固:副词,实在,确实。②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③龟手:龟,同“皲”,皮肤冻裂。④洴澼:在水中漂洗。絖:同“纩”,丝棉絮。⑤事:营生。⑥请:请允许我。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①说:同“悦”,取悦。②难:发难,即发兵侵略,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③将:率领军队。④水:名作状,在水上。⑤裂地:划分出土地。⑥一:同样的。译文:庄子说:“这是你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购买他的药方。宋人聚合家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画出一块土地来封赏他,(因为有防止手冻裂的药物)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来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不能免于漂洗丝絮,这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领军队。在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军,(吴王)就割地封赏他。能让手不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人借此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缘故啊。【思考探究】思考1:庄子子讲述了什么故事?庄子讲述有一客靠买下宋人“不龟手之药”获封地之赏。思考2:宋人和客对“不龟手之药“的用法、结果各是什么?宋人:用法:涂在手上防止手冻裂,卖给客得百金结果:只发挥了药的基本功效,被蝇头小利打动不免于洴澼絖客:用法:献给吴王大败越军结果:发挥了药的最大价值,充分利用了药获封地之赏思考3:惠子和宋人的共同点什么?“宋人”和惠子只看到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思考4:寓言里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有什么用意?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①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完全不同。②批评惠子见识不通达,只看到无用,看不到无用之用。③讥讽惠子的做法本质与宋人一样,从“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看不到无用之“大用”。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①虑:用绳结缀。②大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③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心被蓬草塞闭,比喻见识浅陋,不通达的见识。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系着把它当作腰舟浮游在江湖之上,反却担忧它太大而无处可用呢?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思考1:最后庄子怎么解决了惠子“大瓠无用”的问题?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庄子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思考2:请简要分析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特点。庄子: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顺其自然,不凝滞于物。惠子:内心受到世俗经验的束缚,拘泥于成见,因而见识不够通达。【板书设计】附:字词积累1.通假释义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我世世为洴澼絖(“絖”同“纩”,丝绵絮)2.一词多义为之于未有(动词,做)我世世为洴澼絖(代词,从事)君王为人不忍(动词,对待)使子婴为相(动词,担任)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表被动)何辞为(语气助词)3.词类活用=1\*GB2⑴名词的活用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吴王使之将(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将领)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词活用为动词,充实,填塞)=2\*GB2⑵形容词的活用其坚不能自举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硬程度)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的东西)4.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掊: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动词,击破)拙: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动词,不善于)说:以说吴王(动词,游说、劝说)使:吴王使之将(动词,派遣)5.文言句式=1\*GB2⑴判断句则所用之异也(“也”表示判断)=2\*GB2⑵状语后置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正常语序是“夫子固于用大拙矣”)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正常语序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乎江湖浮”)=3\*GB2⑶定语后置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正常语序是“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宋人”)【当堂检测】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贻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贻笑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固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④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与①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冬,与越人水战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