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课件39张+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课件39张+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课件39张+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课件39张+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芣苢》《插秧歌》课件39张+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的祖先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我们今天学习写劳动的诗歌。《芣苢》《插秧歌》——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1、鉴赏诗歌绘画美,体会劳动者的快乐。2、理解古人的劳动精神,感悟其中的勤奋乐观。学习目标:再次走进《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六义”:《风》是由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所以又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雅》31篇,多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为个人抒情之作。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直接铺叙陈述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诗经》写作特点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的句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采摘芣苢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周南》共十一篇,主要采集收录周王室东迁之前周朝南部的诗歌,即现河南南部、湖北北部。诗歌大多反应当地妇女劳动、恋爱、归宁、思夫、拒暴等思想和内容。经典诗篇有《关雎》《桃夭》《卷耳》等。《毛诗序》解说写作背景:“《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古时传说,芣苢这种药材,妇人吃了后对怀孕及分娩有利,又可治难产。所以古时妇女就想采一些芣苢放在家里备用。而且芣苢多子,象征着生儿子。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人们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看得非常重,所以采摘芣苢、歌唱芣苢,以图吉利。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诵读诗歌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1、前人读《芣苢》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谁————地点————时间————动作————心情?一群妇女——田间————夏天晴日——掇捋袺襭——喜悦欢乐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莱,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独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2、采芣苢动作有何变化,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变化?采————有————掇————捋————袺————襭劳动开始的准备劳动成果的想象逐颗摘取歌咏唱答成片捋取情感热烈衣角包裹成果初现满载而归收获欢乐

这是一群妇女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唱的短歌,劳动的发展过程,表现了她们心理的发展过程。不断地采取,伴随着不断的歌唱,越采越多,越采越高兴,语言的反复,篇章的重叠,表现了对劳动的热爱。3、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它体现出劳动的节奏,劳动的欢快,劳动的喜悦。4、《芣苢》展现出他们劳动时情景。如果要给诗歌加个诗眼,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乐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唱和之歌声在田野里飘荡。劳动之“乐”生活之“乐”赏景“乐”5、《芣苢》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通过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古代女子采芣苢时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也从侧面烘托出了采芣苢的女子朴素、自然之美。6、《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动词变换:全诗只“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答案①兴②比③赋④比⑤兴随堂练习: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的哪种手法。1.《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3《芣苢》中写一片一片摘芣苢的两句:___________4.《芣苢》中写顺着茎采取芣苢的句子:___________5.《芣苢》中写女子用衣襟兜芣苢的句子:__________6.《芣苢》中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回家的句子:__________

情景默写: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插

——范成大插秧歌

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诵读诗歌:认识作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等。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背景链接1、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请简要赏析。(1)“抛”“接”“拔”“插”等字均为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释字义)(2)运用动作描写和白描的手法(析手法)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技法和内容)(3)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少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情感或作用)3、“笠是兜鍪蓑是甲”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①“笠是兜鍪蓑是甲”巧妙地叠用两个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手法)。②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艰辛与紧张(效果)。③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却充满了苦涩意味,表达了对冒雨的农民深切的关心(情感)。4、”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如何理解“只不答”?“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1)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2)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5、诗歌的后四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塑造了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忘我劳作的农人形象。(特点+身份)(2)面对家人的呼唤,农夫“低头”“折腰”,继续劳作,甚至连抬头的功夫也没有。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塑造了一位无暇饮食、时时尽力、忘我劳作的农民;最后两句用极富生活气息、生动朴实的农家语言勾勒出一位勤劳质朴、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技法+内容)(3)作者通过塑造农夫这一形象,赞美了广大勤劳淳朴的农民,同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情感或意义)全诗围绕一个什么字来描绘的?如果要你给诗歌加一个“诗眼”,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忙首联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颔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给紧张忙碌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尾联勾勒出了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忙碌的农人形象。诗歌小结《插秧歌》该诗是杨万里途经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的辛劳,所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继而雨中奋战,浑身湿透仍插秧不辍。当家人送饭让农人歇息片刻的时候,农人不应,却仍叮嘱家人别让小鹅小鸭来啄食秧苗。诗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哪些异同点?比较探究相同点:主题相同——劳动,都表达了劳动的快乐不同点:劳动场景不同

表达情感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芣苢》《插秧歌》不同点:诗歌劳动场景表现手法思想主旨

《芣苢》妇女们采摘芣苢,越采越快,越采越多收获满满,是一幅欢乐的劳动图景。重章叠唱,回环往复,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劳动者的欢歌

《插秧歌》农忙季节,一家人齐心协力,紧张忙碌的插秧图景。运用民歌手法,比喻、白描、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劳动者的颂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两首诗歌都与劳动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千年之前,诗人们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劳动图景。如今,劳动依旧是社会中最深厚的底色,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劳动为犁,深耕梦想。课堂小结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劳动。有的同学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用时间了。有的人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还有人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儿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对于这些观点、现象,你怎么看?结合这两首诗,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作业劳动者最美,奋斗者最幸福2019年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快递小哥深情点赞。春节前夕在北京市考察调研时,他特意来到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中的快递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