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学案_第1页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学案_第2页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学案_第3页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学案_第4页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章末检测卷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

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爬杆比赛,某同学沿竖立的硬竿匀速向上爬,该同学受到的力中与他所受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

摩擦力

B.

拉力

C.

臂力

D.

压力【答案】A【解析】【解答】解:该同学匀速上爬,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向下滑的原因是受到杆对他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平衡,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平衡力的特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A.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解答】由图知,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刘翔在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最短,裁判判断刘翔跑得快,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3.当你乘坐出租车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A.

路边的树木

B.

路旁的楼房

C.

出租车的座椅

D.

迎面驶来的小汽车【答案】C【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解答】乘坐出租车时,如果我是静止的,那么我相对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应该保持不变。因为我相对路边的树木、路旁的楼房和迎面行驶来的小汽车的位置不断改变,而相对与出租车的座椅位置不变,因此我选取的参照物是出租车的座椅,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解答】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5.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A.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

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

增大了压力【答案】D【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增大压力,从而增大了车轮与闸皮之间的摩擦力,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

)A.

30km

B.

500km

C.

1800km

D.

108800km【答案】C【解析】【解答】v=30km/s;t=1min=60s;∵

v=s【分析】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7.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

B.

3N

C.

6N

D.

12N【答案】C【解析】【分析】以测力计上的吊环为受力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即可。

【解答】以测力计左边的吊环为对象进行分析,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而右边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产生,所以它的示数肯定是6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8.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泓力计称量后(每次均在测量范围内),发现所用弹簧测力计在不受力作用时的指针指在0.3牛处,那么实际值总比测量值

(

)

A.

小0.3牛

B.

大0.3牛

C.

相同

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进行调零,如果不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0刻度不是真正的零刻度。要读出准确的读数,需要考虑指针原来所在的位置,将这一位置作为0刻度处。【解答】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在进行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原来所在位置为0.3牛处,所以实际值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值减去原来的0.3牛,所以A选项正确。

故选A9.公园里小朋友在玩游戏,起初她紧紧环抱杆子悬空静止着,随着慢慢松手开始沿杆下滑,小金将其简化为模型来研究,如图甲。若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有关小朋友在0~t1时间段所受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减小,到t1时为零

B.

一直减小,到t1时不为零

C.

先不变后减小,到t1时为零

D.

先不变后减小,到t1时不为零【答案】C【解析】【分析】当她悬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当她开始下滑时,根据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公园里小朋友在玩游戏,起初她紧紧环抱杆子悬空静止着,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时静摩擦力等于重力;当她开始下滑后,由于压力的不断减小,她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逐渐减小;当压力为0时,滑动摩擦力为0。

故选C。10.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D.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答案】C【解析】【分析】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解答】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不符合题意;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了摩擦,不符合题意;C、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运动鞋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11.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时,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

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

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

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答案】D【解析】【分析】(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3)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充气时间;

(4)从压强的角度分析安全带的作用。

【解答】A.由于驾乘人员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惯性保持不变,故A错误;

BD.该安全带可以增大人体与安全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强,避免人员被勒伤,故B错误、D正确;

C.车加速时,安全带不会充气;只有紧缚力达到设定值时才会充气,故C错误。

故选D。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答案】A【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使用时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才能准确测出力的大小,因此,对照使用规则就可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去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只是保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了,因此这种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使用前指针校零,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C、使用中不必要的摩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要极力避免,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如果超过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准确测量,还要损坏弹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故选A.13.巴西世界杯首场比赛于2014年6月13日凌晨举行,东道主巴西队与克罗地亚队对垒,比赛时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足球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答】足球在滚动过程中,足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选C。【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4.端午时节,孩子们为辟邪挂蛋兜,然后约好朋友来撞蛋。如图所示甲鸡蛋碎裂时乙鸡蛋完好。下列有关两蛋相撞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蛋发生形变

C.

甲乙两蛋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

(3)根据公式p=FS分析压强大小;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甲对乙的作用力作用在乙上,乙对甲的作用力作用在甲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二者为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A、D错误;

甲对乙的作用力使乙发生了形变,只是形变程度较小,故B错误;

甲和乙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F15.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系有小球。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匀速转动(如图)。此时,下方小球能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金属球匀速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C.

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其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分析】(1)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运动状态的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3)(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只受重力,此时金属球沿原来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做平抛运动,故A错误;

B.金属球匀速转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B正确;

C.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小球上,它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它肯定不受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21分)16.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球A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缓慢改变斜面的倾角α,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答案】地球;不变【解析】【分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解答】球A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改变斜面的倾角时,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

故答案为:地球;不变。17.一只排球质量为250克,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如果考虑空气的阻力,排球在上升和下降阶段受到的各个力中,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是________,它的大小是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答案】重力;2.45;竖直向下【解析】【分析】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利用G=mg计算出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解答】排球在上升和下降阶段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不变,重力的大小为G=mg=0.25g×9.8N/kg=2.45N,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重力;2.45;竖直向下。18.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__;同时小车将向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原因是________。【答案】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车受到向右的反作用力)【解析】【分析】(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改了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解答】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小车将向右运动(选填“左”或“右”),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9.体重为500牛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杆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杆,这是靠增大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答案】压力;500;竖直向上;500;竖直向上【解析】【分析】(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可增大有益摩擦;

(2)匀速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杂技演员在进行爬杆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杆,这是靠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匀速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500牛,方向竖直向上,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500牛,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压力;500;竖直向上;500;竖直向下。20.如图所示,在双人杂技演出过程中,两位演员保持静止。(1)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与甲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________。(2)此时乙的重力作用点可能在她的________(选填“头部”、“左膝盖”、“小腹”或“肩膀”)【答案】(1)相互作用力(2)肩膀【解析】【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解答】(1)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作用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乙在甲上面保持静止状态,则它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肯定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图片可知,乙受到的支持力由它的双手产生,则重力作用线肯定经过它的双臂,即重力作用点可能在它的肩膀上。21.如图,用50N的压力F把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压力减小为30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此时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_N;当压力继续变小,变小为2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0;10;变小【解析】【分析】(1)在竖直方向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2)根据(1)中的方法分析;(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物体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G=mg=1kg×10N/kg=10N;(2)当压力减小为30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仍然平衡,即f'=G=10N;(3)物体与墙壁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压力减小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小。

三、解答题(共7题;共45分)22.重50N的物体紧靠在墙面上,并在100N的压力作用下保持静止:(1)通过计算求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2)当作用的压力增大为20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答案】(1)由G=mg得:m=G/g=50N/10N/Kg=5Kg

(2)作用力增大时,物体依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f=G=50N

【解析】【分析】(1)由重力计算公式G=mg求质量比较简单;(2)求摩擦力需要搞清楚物体运动状态,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用二力平衡观点求解,压力的变化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该点容易理解错误。23.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答案】解:已知:v=90km/h,t=2min=130hs=vt=90km/h×1答:在2min内轿车通过的路程为3千米。【解析】【分析】轿车速度表上的单位是km/h,根据图片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然后根据公式s=vt计算轿车通过的路程。24.“骑泥马”是一种海涂趣味运动(如图),小金双手捏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另一只脚用力登海涂,“泥马”就会海涂上“疾行如飞”。已知小金质量为60Kg,“泥马”的质量为10千克。(不考虑运动过程中对“泥马”和人的质量影响)(1)小金以他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

。(2)求小金所受到的重力?(g取10N/kg)【答案】(1)静止

(2)G=mg=60kg×10N/kg=600N【解析】【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利用公式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解答】(1)小金以他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与“泥马”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他的运动状态是静止;(2)小金所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故答案为:(1)静止;(2)600N。25.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直升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直升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直升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直升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机相对地面是怎样运动的吗?【答案】甲下降;

乙可能静止,也可能上升,还可能下降(比丙下降得慢);

丙下降(比甲下降得慢)【解析】【分析】楼房相对与地面是静止的,因此飞机相对楼房的运动状态与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相同,据此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分析判断。【解答】丙看见楼房匀速上升,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丙应该是匀速下降的;丙看到乙匀速上升,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①乙是上升的;②乙是静止的;③乙匀速下降,但是速度比丙慢;丙相对地面是下降的,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甲肯定是下降的,速度比甲下降的快。26.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图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答案】(1)解:汽车开始时的速度为0m/s,10s末的速度是10m/s,首先从方格图中找到这两个点,然后再将这两个点相连;后面汽车右行驶了50s且速度保持不变,即在60s时它的速度还是10m/s,找到这个点再与10s时的点相连即可得到图像,如下图:

(2)解:图像中梯形的面积就是汽车1min内行驶的路程,梯形的上底是50s,下底是60s,高是10m/s,

那么这1min内汽车形式的距离为:s=12×(50s+60s)×10m/s=550m;(3)解:汽车在0~10s内时,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这时牵引力大于阻力,即F1【解析】【分析】(1)在图像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分别找到三点:汽车开始时的速度为0m/s,10s末的速度是10m/s和60s时它的速度还是10m/s,然后将相邻的点相连即可得到图像;

(2)图像中梯形的面积就是汽车1min内行驶的路程,梯形的上底是50s,下底是60s,高是10m/s,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是平衡力;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动力大于阻力;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动力小于阻力。27.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长木板上做直线运动,前3秒弹簧秤示数始终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两段图像。(1)根据图乙分析,物体在BC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静止”、“加速”、“减速”或“匀速”)(2)在AB段,物体受到弹簧秤的拉力为________牛?(3)在BC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牛?(4)求物体在AB段的运动速度?【答案】(1)减速(2)2.2(3)解: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F=2.2N物体在BC段做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在BC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2N(4)解:v=St答:物体在AB段的运动速度为4cm/s。【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分析BC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3)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摩擦力是否改变即可。

(4)根据公式v=s【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BC段的图像逐渐向横轴方向偏转,则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因此物体在BC段处于减速状态。

(2)根据甲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物体在AB段受到的拉力为2.2N。

(3)根据乙图可知,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则摩擦力f=F=2.2N;

物体在BC段做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所以,在BC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2N。

(4)根据乙图可知,物体在3s内前进12m,则物体的速度为:

v=St28.爸爸给小林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其含电瓶净重10kg。小林从家骑该电动平衡车以1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15min到达了运动广场。小林的质量为50kg,求:(1)小林家到运动广场的距离是多少?(2)若小林骑行平衡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倍,求平衡车所受牵引力大小?【答案】(1)s=vt=12km/h×1/4h=3km(2)G=mg=(10kg+50kg)×10N/kg=600N

因为平衡车匀速行驶,所以F=f=G×0.1=600N×0.1=60N【解析】【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s=vt计算小林家到运动广场的距离;(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平衡车的总重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F=f=G计算出平衡车受到牵引力的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29.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滑动摩擦力/N1104.04.02104.04.03208.08.0(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比较__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

无关.(3)比较__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1、2;接触面积(3)1、3;压力【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由表中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压力相同而接触面面积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3)由表中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面积相同而物体间压力不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1、2;接触面积;(3)1、3;压力.【分析】木块只有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受到的摩擦力;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30.在研究牛顿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接着在三种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是因为小车受到________不同,越光滑的表面,受阻力越________(填“大”或“小”),走得越远,车的运动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运动.(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保持小车受到不同阻力之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这个实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________.(3)这个实验可推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________.(4)这个实验结论的推出采用了________加________的方法.【答案】(1)阻力;小(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推理【解析】【分析】(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则对小车的阻力不同,接触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2)只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滑下,小车到达底面的初速度才会相同.(3)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解答】解:(1)由于小车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2)为了让小车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如果小车不受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这个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故答案为:(1)阻力;小;(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推理.31.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斜面的A、B、C处分别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表面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材料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毛巾444545272827141313棉布505150313031161516木板676868414041212021(1)实验中,让小车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运动时,运动状态最不容易改变。(3)从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证明的是(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4)通过该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A.控制变量法

B.模型

C.推理

D.分类【答案】(1)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木板(3)B(4)C【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2)小车的运动距离越长,那么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的变化越慢,即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3)根据实验结果,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4)推理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某些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又称理想实验法。【解答】(1)实验中,让小车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根据表格可知,当小车的速度相同时,它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因此得到: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运动状态最不容易改变。

(3)A.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但是运动的距离最长,此时小车没有受到外界的推力或拉力,因此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故A错误;

B.小车在毛巾上受到的阻力最大,运动的距离最短,运动状态的改变最大,因此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得到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而这个实验无法做到,故C错误。

故选B。

(4)要得到牛顿第一定律,还要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受力的情形进行推理,因此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推理,故选C。32.小林在探究“重力的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得到以下数据。测量对象质量m(kg)重力G(N)比值g(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实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