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3.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凸透镜,如果焦点恰好成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4.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 B.露 C.霜 D.冰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6.小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铜块的体积比铝块的体积大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7.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B.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nm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8.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9.在一条平直的马路上,汽车A和汽车B相距1000m,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0s后两车相距200m(未曾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A、B的运动时,只能选地面为参照物B.如果说A车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速度为20m/sD.以B车为参照物,A车的速度是40m/s10.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再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11.关于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乙: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的声音。说明气体可以传声C.丙: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力拨动,保持钢尺振幅不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2.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3.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A.沸点高B.密度大C.比热容大D.导电性强1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B.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C.研究光源时将它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17.如图所示,阳光斜射到容器里,BC是容器壁AB的影子,若向容器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影子BC的长度将()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无法确定18.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dm B.新型冠状病毒直径约1.5mmC.八年级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D.日常生活中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2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ρ甲>ρ乙 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21.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D.上下拉动活塞22.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A.保持声音的音调 B.保持声音的音色C.保持声音的频率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加响度23.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4.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 B.手影游戏C.摄影机 D.杯弓蛇影2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如图,返回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过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D.返回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26.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 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27.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玻璃瓶内的水先沸腾B.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玻璃瓶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28.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A.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大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遇到光滑的墙壁发生色散现象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近视眼成像与视网膜后29.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最接近40W的是()A.电风扇 B.电热水器 C.电冰箱 D.空调30.下面是小明在期末复习中利用表格对知识的梳理,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理量国际单位速度km/h密度kg/m3质量kgB.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超声波B超红外线验钞机重力方向建筑用重垂线C.物理现象研究方法用相同的蜡烛B找蜡烛A的像等效替代法用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转换法D.实验仪器用途刻度尺测长度台秤测力弹簧测力计测重力A.A B.B C.C D.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______m.当他以1m/s的速度走近平面镜时,像相对于小明的速度是______m/s.32.1t钢铁重力比1t棉花重力_____选填“大”“小”“相等”,都做成正方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钢铁的重心比棉花重心_____选填“高”“低”“相同”。3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34.电视剧所展现的楼房倒塌场面中,有许多“混凝土块”砸在人们身上,请你设想下,制成“混凝土块”的道具的材料用具备怎样的特点?“混凝土块”的特点是______(选填“密度大”或“密度小”)35.如图所示为两类眼病成因的光路图,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是图___________,为了矫正近视眼这种视力缺陷,需要戴___________镜进行矫正;现有两副远视镜,度数分别是100度和200度,这两副眼镜中焦距大是___________度的。36.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37.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38.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像(填“虚”,或“实”)要想使看到裂纹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__选填(“远”、“近”)一些。39.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40.飞机的防冰与除冰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功能,常用于飞机防冻除冰的化学溶液除冰法,是将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进行防冻和除冰,防冻液是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化学液体,它能使已形成的冰层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丁同学旅游时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美丽的雨花石,她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操作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1)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测量时应将______(选填“石块”或“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内;(2)若加减砝码的方式不能使天平平衡,则应该调节________________;(3)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4)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5)本实验中系着石块的线会使测量的密度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于”或“相等”);(6)完成上述测量后,他还想测量手边的一瓶牛奶的密度。但是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于是他又找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ρ水,求出该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____。42.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和小华用如下实验测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2)他们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4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小刚从家到达了文化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文化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4.下表为某饮水机铭牌的部分参数,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S闭合,S1断开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当S、S1同时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求:[c水=4.2×l03J/kg·℃](1)饮水机保温状态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饮水机保温50min消耗的电能;(3)若不计热损耗,该饮水机将2L的水从30℃加热至98℃,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题目详解】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2、C【题目详解】ABC.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C正确;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错误。故选C。3、A【题目详解】A.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而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就很容易引起干草的燃烧,故A正确;B.透镜可以是固体物质组成的,也可以是液体物质组成的,故B错误;C.塑料薄膜厚度均匀,起不到会聚作用,故C错误;D.塑料薄膜和水共同起到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A。4、C【题目详解】A.雨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B.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C.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D.冰是固态的,是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故选C。5、D【题目详解】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房间里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的小水珠,即不是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夏季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初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露珠与霜没有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吸热升华变为气体跑掉了,从而樟脑丸变小,这是升华现象,不是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豆腐中有很多水分,豆腐放在冰箱中,豆腐中的水会凝固变成小冰晶;从冰箱中取出来冻豆腐,冻豆腐中的小冰晶吸热熔化变为水,从而在豆腐中留下很多小孔,故D符合题意.6、D【题目详解】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有个别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如酒精和煤油,故A错误;B.干松木是固体,而水是液体,故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大,故B错误;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由于铜块的密度比铝块大,故铜块的体积比铝块的体积小,故C错误;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如水与冰分别处于液态与固态,其密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7、D【题目详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B不符合题意;C.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26×107nm=2.6×108n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8、C【题目详解】C.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是指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故C符合题意;A.描述声音的“高低”,不符合题意;B.音色描述发声体的特征,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D.发声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9、D【题目详解】A.研究A、B的运动时,可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附近的建筑物为参照物,A错误;B.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是运动的,B错误;CD.由题意可知,20s内两车移动的距离相等,大小是两车的速度是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速度为40m/s;以B车为参照物,A车的速度是40m/s;C错误,D正确。10、B【解题分析】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离的声源的远近决定,音色反映了声音品质与特色,通常用来辨别发声体,故距离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是让他增加响度,答案选B.11、D【题目详解】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声响度不一样,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B.土电话是一条绳子将两个杯子连接起来制成的。乙: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B错误;C.丙: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使振动物体长度不断变短,听声音音调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D.丁:物体振动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长度、粗细、材料、松紧度有关。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改变振动物体的长度,用力拨动,控制钢尺振幅不变,听音调的变化,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12、A【题目详解】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即调节琴弦的松紧,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故选A。13、C【题目详解】用水作为暖气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和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降低相同温度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故选C。14、B【题目详解】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光源时将它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采用的是分类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B【题目详解】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16、D【题目详解】一个苹果质量不会大于0.5kg,人步行速度不会大于2m/s,夏天教室温度不会高于40℃.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人高的一半,而普通人高在1.7m左右,故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0.8m=80cm。答案选D。17、C【题目详解】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影子BC的长度将变短,如下图:故选C。18、C【题目详解】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新型冠状病毒直径约60nm,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kg,所以八年级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故C正确,符合题意;D.日常生活中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6,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19、D【题目详解】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B.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D正确。故选D。20、A【分析】图像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当体积V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公式可判断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题目详解】由图像知,在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如都取V=1cm3),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公式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选A。21、A【题目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因此可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符合题意;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可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不符合题意;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探究的是声音的传播与介质之间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可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不符合题意。22、D【题目详解】“听诊器”能够减小声音的分散,使医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加.故D符合题意.23、C【题目详解】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故选C。24、B【题目详解】A.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湖中倒影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项不符合题意;B.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手影游戏的原理也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项符合题意;C.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摄影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制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项符合题意;D.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杯弓蛇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项不符合题意。25、B【题目详解】ABC.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都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D.返回器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26、C【解题分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中学生百米速度在7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是,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7、B【题目详解】玻璃瓶是密封的,给玻璃瓶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玻璃瓶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会高于100℃;试管的水从玻璃瓶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100℃)时就会沸腾,而此时玻璃瓶的水还不能沸腾。故选B。28、C【题目详解】A.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物距越大,像越大;故A项错误;B.遥控器的红外线正对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反射现象;故B项错误;C.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项正确;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项错误。故选C。29、A【题目详解】A.电风扇的功率几十瓦,故A符合题意;B.电热水器功率在几百瓦到一千瓦,故B不符合题意;C.电冰箱功率100~300W,故C不符合题意;D.空调功率1000W~4000W,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C【题目详解】A.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故A错误;B.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故B错误;C.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相同的蜡烛B找蜡烛A的像,是等效替代法;用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正确;D.台秤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22【题目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明距离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m。[2]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对称,可知他以1m/s的速度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所以他相对于他的像的速度是2m/s。32、相等低【题目详解】[1]1t的棉花所含棉花的多少是1t,1t铁块所含铁的多少也是1t,即1t棉花和1t铁块质量相等,重力也相等;[2]由于钢铁的密度比棉花大,根据可知,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钢铁体积比棉花体积小,所以将它们都做成正方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钢铁的重心比棉花重心低。33、振动空气【题目详解】[1][2]弦乐器演奏时是靠弦的振动发声,故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小提琴声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人耳内。34、密度小【题目详解】根据密度公式得用作道具的混凝土块和真实的混凝土块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对人产生的伤害越小,所以采用密度小的泡沫之类的物质。35、乙凹透100【题目详解】[1][2]图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是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为了使光线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要配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3]计算眼镜度数的公式是,度数分别是100度和200度,焦距分别为故这两副眼镜中焦距大是100度的。36、方向作用点大小【题目详解】[1][2][3]由图示知,用力向下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向上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有关。37、ea【题目详解】[1]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将物体放到e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规律应用是放大镜。[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物距越大成像越小,所以将物体放在图中a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38、虚远【题目详解】[1]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想使像变大,就要增大物距,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39、升华凝华熔化【题目详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的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2]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华。[3]冰晶变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称为熔化。40、低吸收【题目详解】[1]由于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因此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能使已形成的冰层熔化。[2]熔化是吸热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砝码标尺上的游码52.02.6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题目详解】(1)[1]由天平的结构特点知道,在使用天平测物理质量时,左盘中应放物体、在右盘中放砝码。(2)[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天平不平衡的情况,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即若加减砝码天平仍不平衡,则应该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3]图甲知道,该石块的质量m=20g+20g+10g+2g=52g(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