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1页
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2页
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3页
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4页
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金针菇渔业的发展与展望

许多鱼类栖息在阳光明媚的上层,具有高度的游泳特征。这是没有国家边界的鱼类。它是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eiformes),鲭科(Scombridae)鱼类中某几个属[金枪鱼属(Thunnus)、狐鲣属(Sarda)、舵鲣属(Auxis)、裸狐鲣属(Gymnosarda)、鲣属(Katsuwonus)和鲔属(Euthynnus)]的统称,其共同特征是具有发达的皮肤血管系统,体温略高于水温。此类鱼作世界性分布,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国际贸易中供制罐头和制作生鱼片之用。从渔业利用角度讲,金枪鱼类一般指经济价值较大的金枪鱼(T.thynnus)、蓝鳍金枪鱼(T.maccoyii)、大眼金枪鱼(T.obesus)、黄鳍金枪鱼(T.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alalunga)以及鲣鱼(K.pelamis)6种。中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远洋金枪鱼渔业以来,捕捞渔船数量、捕捞技术设备和船队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业方式从延绳钓(longline)发展到大型围网(purseseine),作业海域从太平洋岛国的专属经济区发展到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公海海域。2005年中国各类金枪鱼生产渔船358艘,金枪鱼类总渔获量超过8.7万t,产值达16亿元。金枪鱼渔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参与分享公海大洋性渔业资源的力度,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渔业界的地位,也为中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重要方向。1中国白银渔业现状1.1中国鱼的作业场所1988年,中国开始在太平洋发展远洋金枪鱼产业,这是中国金枪鱼渔业最早的作业场所之一。现在,在该地区金枪鱼渔获方式主要是延绳钓和围网,而捕获的金枪鱼种类主要是鲣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以及长鳍金枪鱼。1.1.1延绳虾并无船舶作业目前,在东太平洋(easternPacificOcean,EPO,即西经150°以东的太平洋海域)上的中国金枪鱼渔船都是延绳钓渔船,共有94艘;而在中西太平洋(westernandcentralPacificOcean,WCPO)上有229艘,其中214艘是延绳钓渔船。图1展示了中国历年来在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andcentralPacificFisheriesCommission,WCPFC)公约区域内的金枪鱼作业渔船情况。延绳钓渔船的数量从初期的7艘发展到了1994年的457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之后的4年,船只数量开始减少,直至1998年降到最低点66艘。从2000年之后,延绳钓渔船的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在2004和2005年船只保持在212艘,但在2006年船只数下降到了157艘,其中107艘是冰鲜延绳钓(icefreshtunalongline)船只,而另外50艘是超低温延绳钓(deepfrozentunalongline)船只。中国所有的延绳钓船只都在公海以及太平洋岛国的专属经济区作业。超低温延绳钓船只捕获的主要是公海以及太平洋岛国专属经济区的大眼金枪鱼,而冰鲜延绳钓船只主要在太平洋岛国的专属经济区作业,目标是大眼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渔业始于2001年。2001~2006年,围网船只数量呈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中国在中西部太平洋作业的围网船只已发展到了9艘。围网已经成为了中国金枪鱼渔业的一种重要方式。1.1.2东太平洋的鱼类执法表1列出了1988~2006年间中国在WCPFC公约区域内的金枪鱼和类金枪鱼(鲭科、剑鱼科和旗鱼科)的渔获数量变化情况。1988~1998年中国在该地区捕获的主要鱼种是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从开始的42t跃居到1994年的1.2万多t,分别占了总渔获量(14062t)的54%和32%。1998年由于渔船的骤减,总渔获量也从14062t减少到1118t,下降了92%。之后随着延绳钓渔船数量的增加,而且在2001年又引进了围网,使得总渔获量开始上升,所捕获的金枪鱼以及类金枪鱼种类也开始增多,截至2006年,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剑鱼(Xiphiasgladius)、鲣鱼、旗鱼(Histiophorussp.)以及其它金枪鱼类分别占9.11%、12.41%、11.37%、1.63%、60.57%、1.03%、3.88%。图2是2001~2006年间中国在东太平洋上的金枪鱼渔获情况,目标鱼种是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可以看到,2003年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这3种目标鱼种的捕获量持续上升,分别达到了1743、10066和2739t;2003年之后渔获量下降,分别跌至13、709和36t(2006年)。出现这种变化是由于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nter-AmericanTropicalTunaCommission,IATTC)在2003年于秘鲁召开会议决定对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实行配额管理制度,并根据各国2001年的实际渔获量制定配额数。该决议于2004年正式实行。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近4、5年来,中国在东太平洋上的金枪鱼渔获量不断下降,而在中西太平洋上则呈上升的趋势。1.2东洋渔业中国大陆从1995年及1999年开始分别在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上发展金枪鱼远洋渔业。目前,在该地区的金枪鱼渔获方式是延绳钓,所渔获的鱼种主要是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剑鱼。1.2.1作业渔民的数量中国大陆在印度洋上被授权作业的船只有67艘,其中46艘是延绳钓渔船,21艘是其它类型的渔船。图3列出了1999~2006年8年间,中国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ndianOceanTunaCommission,IOTC)公约区域内的金枪鱼作业渔船的数量变化。1999~2001年中国在印度洋上的作业渔船数量大约在95艘左右,但从2002年开始,作业渔船数量减少到63艘,并在此后3年维持这一水平。2005年数量又略有上升,达到67艘,并在2006年保持不变。1.2.2中国在洋洋管理方面的鱼类生长中国在印度洋上的金枪鱼和类金枪鱼渔获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95年总渔获量只有444t,之后的5年该数值稳步升至6409t(2000年)。虽然2001年(5722t)和2002年(4922t)的总渔获量稍有下降,但并未影响整体趋势。2003年总渔获量为7873t,直至2006年总渔获量攀升至13656t,比1995年增长了96.75%(表2)。从表2同样能够看到,中国在印度洋上所捕获的主要金枪鱼是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图4列出1995~2006年这2种金枪鱼的渔获量。其显示中国在印度洋所捕获的大眼金枪鱼的数量大于黄鳍金枪鱼,尤其是自2002年开始,大眼金枪鱼的渔获量达到了黄鳍金枪鱼的2倍,甚至更多。2006年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渔获量分别为8703和3857t,占总渔获量的63.73%和28.24%。1.3评估的网络地位中国大陆从1993年开始在大西洋上进行金枪鱼远洋作业。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fortheConservationofAtlanticTunas,ICCAT)公约的区域,包括了大西洋(Atlantic,ATL)和地中海(MediterraneanSea,MED)。延绳钓是中国金枪鱼船队在大西洋上的唯一作业方式。近年来,中国在大西洋上所渔获的主要金枪鱼是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1.3.1渔民及其他民间船目前,中国在ICCAT公约区域内作业的渔船有38艘,船只类型都是延绳钓渔船。渔获方式是钓渔具。表3列出了中国大陆在1997~2006年间的渔船数量变化。1.3.2总渔获量和采样鱼的种类1993~2006年中国在大西洋上(包括地中海)捕获的金枪鱼以及类金枪鱼的渔获量见表4。在1999年之前,金枪鱼及类金枪鱼的总渔获量为300~3000t;1999年总渔获量达到了11201t,是前6年总和的1.6倍。之后的7年总渔获量变化不大,维持在8000~9000t,但2003年高达10048t。从捕获的金枪鱼种类来看,最多的是大眼金枪鱼,其次是黄鳍金枪鱼、剑鱼和长鳍金枪鱼,以及其它一些种类,如大西洋蓝枪鱼、白色四鳍旗鱼等。但2006年中国在大西洋上只捕获了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以及黄鳍金枪鱼3种,其渔获量分别是302、7200和1085t,占当年总渔获量的3.52%、83.84%和12.64%。2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管理上积极发挥作用除了鲣之外,一些主要的金枪鱼种类已经到了适度开发状态(如黄鳍金枪鱼)、充分开发状态(如大眼金枪鱼)甚至过渡开发状态(如蓝鳍金枪鱼)。金枪鱼渔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枪鱼资源量减少;渔业保护和管理的薄弱;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llegal,unreportedandunregulated,IUU)渔船的泛滥以及大量兼捕物种的捕获如鲨、海龟、海鸟、小鲸、幼金枪鱼以及其它鱼种等。因此,金枪鱼总体资源处于过渡开发状态。而且金枪鱼的需求量大于资源可供应量,各国对资源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下面针对中国金枪鱼渔业提出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金枪鱼渔业的保护和管理。中国在积极加入各大洋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的同时,更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合作,根据相应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决议的规定,制定一套与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和法规;遵守国际上有关渔船建造、通信设备、渔具标识、检测设备等方面的规定;建立和完善渔获统计报告制度;充分考虑公海金枪鱼资源的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加强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根据各海域资源状况和地缘条件,有计划地开发金枪鱼渔业资源;积极发挥中国在国际和区域组织中的影响,力争为建立公平的国际金枪鱼资源管理制度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金枪鱼渔业,争取更多的捕捞配额。(2)大力开发金枪鱼国内消费市场。中国捕获的金枪鱼主要销往日本、欧美等国家供制生鱼片之用。一旦这些市场减少金枪鱼的进口量,中国的金枪鱼销售市场将受到威胁。从2004年起,日本开始加强对中国输入金枪鱼产品的限制,加上捕捞配额不足,油价大幅攀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金枪鱼企业在境外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相反,国内的金枪鱼市场容量大,且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兴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枪鱼生鱼片、罐装食品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开发金枪鱼国内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市场的开发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息息相关。要开发金枪鱼市场,就要建立一条真正的超低温金枪鱼产品的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由供应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物流、回收物流4条相对独立而又融合的系统组成),特别是在金枪鱼捕获时的粗加工、均温冷却、均温冻结和均温解冻工艺等方面要规范化,以提高金枪鱼的加工和储藏质量,满足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还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法经销商加工已变质、变色的金枪鱼产品,以确保金枪鱼的高品质。(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金枪鱼渔业的技术水平和人才水平。现在,金枪鱼渔业已经引起了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已经立项对金枪鱼的鱼苗捕捞、暂养与运输、陆基和海上网箱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并引进日本金枪鱼低温保鲜、超低温冻结和均温解冻技术。希望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规范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对远洋金枪鱼作业船舶管理和基地建设;提高和改善渔船及其渔捞设备性能,提高中国金枪鱼作业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