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鲁迅文学作品的讽刺写作手法摘要:文学作品是作家借以讽刺世俗人情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期,作家会利用自己作品借以讽刺,并产生很大的影响。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大多含有这一功能。如鲁迅是一位跨时代的伟大文学家,他在1918年发表了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并将其描述为吃人的社会。在鲁迅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如《狂人日记》一般发挥文学作品的讽刺作用的不在少数。本文主要针对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讽刺写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及其文学创作思想。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讽刺写作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程度不一地对当时所处社会黑暗的描述,并利用讽刺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社会所处人们受到的压迫以及剥削。另外,鲁迅在其文学作品中还积极利用讽刺手法对腐朽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现象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发人警醒。鲁迅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艺术特征真实性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不是依靠一味的想象,去描述社会的奇闻异事,也不在于在文章中利用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来使读者发笑。而是他在文章中利用各个典型人物形象所揭露出的黑暗丑陋的社会本质问题,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鲁迅曾就讽刺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讽刺可以不是在作者身边发生的事实,但必须是要可能会发生的实情,不能凭空捏造。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让人感觉到受到震动,就是因为它独特的观察视角,对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现象的揭露,发现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丑恶之处。如《祝福》中塑造的鲁四爷这一形象,是一位进行理学教授的老监生。作者笔下的鲁四爷是一个经常发脾气、骂人的形象,这是鲁四爷生活中的常态[1]。但作者在进行描述的时候,却没有浓墨重彩对其进行描述,而是以淡淡的口吻对鲁四爷的日常所为进行描述,从而将鲁四爷的丑恶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得文章的文学性以及矛盾性都得到增强。

(二)矛盾性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一个悲情人物,在这过程中运用讽刺性手法,使得人物性格同时具备喜剧以及悲剧因素,进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鲁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十分注重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如他笔下的祥林嫂、阿Q以及孔乙己等[2]。如《孔乙己》,他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悲剧文学作品,而是具备很多喜剧因素的悲剧作品。在孔乙己形象的描绘中,作者充分利用率讽刺艺术,将孔乙己本身性格的矛盾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的表现方式怒骂式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反动派横行,充满白色恐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鲁迅自身毫不畏惧,弃医从文,用笔讨伐,利用怒骂式的讽刺方式,将自己心中的愤怒化为文章中的文字,催人惊醒。这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讽刺方法。如鲁迅在作品中曾经这样描述国民党政府: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从文字中,读者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愤怒之情,不仅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之情,而且还充满对敌人的轻蔑之意。在鲁迅的杂文中普遍出现,也是鲁迅独特战斗风格的一种[3]。夸张式鲁迅在文学作品中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或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文学化,利用夸张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从而使得讽刺的对象夸大,对于讽刺对象的特点进行充分突显,使得讽刺效果最大化。但是,鲁迅在利用夸张性语言对讽刺事件进行夸大的时候,并不是采用随意的方式对其进行臆造,而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夸大。在鲁迅的作品《无声的中国》中,作者提倡使用简体字,对繁体字的使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4]。在文中,作者对无声中国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认为繁体字在中国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仅难写而且难学,因此,繁体字的应用很难在底层人民中推广。作者在描述的时候,实际上对于繁体字造成的影响是进行夸大性描述的,但同时也贴近实际描述了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束缚以及限制,描述了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觉醒以及社会进步产生的阻碍作用。嬉笑式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充分描述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并利用独特夸张的手法,对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以及人物进行漫画式的展现。或利用对比的方式,如将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中的矛盾言语进行对比,利用所造成的反差塑造人物形象。或利用反衬的方式,将人物的高尚表面与其内心深处的丑恶想法进行比较。利用这些方式,营造出强烈喜剧讽刺的效果。结语:综上所述,鲁迅先生在文学作品中善于使用讽刺性的手法,并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拥有相当的成就。他通过利用讽刺性手法对丑恶的社会本质进行揭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讽刺意义。参考文献:[1]郜元宝.鲁迅与当代中国的语言问题[J].南方文坛,2012,06:5-13.[2]毛执剑.试析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03-10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