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_第1页
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_第2页
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_第3页
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_第4页
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于熟麦曲的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黄酒是以水稻、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通过烹饪、加工、糖化、发酵、压碎、过滤、煎酒、储存和精炼而成的饮料。“用小麦做曲,用啤酒做曲”是黄酒的特点。麦曲作为黄酒生产的配料,其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给黄酒酿造提供所需的酶,主要是淀粉酶和蛋白酶,淀粉酶把淀粉质原料分解为低分子糖类,为酵母等微生物提供碳源及能量;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成肽和氨基酸等,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也是黄酒中风味物质形成的前体。麦曲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生麦曲采用传统制曲工艺,利用生料,自然接种。麦曲中网罗了多种微生物,形成了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所酿的酒口味醇厚,香气较浓,但由于生麦曲是自然培养,曲中主要酶类的活性都较低,在实际生产中用量较大,添加比例约为17%左右,酿造过程中发酵缓慢,残糖高,后续处理时,压榨困难。熟麦曲是在传统制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利用熟料,接种纯种米曲霉苏-16进行培养。熟麦曲中淀粉酶活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菌种单一,酶系简单,所酿的黄酒口味寡淡,杂味较重。因此,改善黄酒麦曲品质,可以考虑多菌种组合制曲。林祖申等采用米曲霉、黑曲霉混合制曲,明显提高酱油质量,倪峥飞通过强化从醋醅中分离得到的多株功能微生物,缩短了镇江香醋的发酵周期,同时也提高了香醋中的功能性物质的含量,在研究固态发酵饲料方面,也采用混菌发酵。在前期的研究中,本实验室从黄酒工厂的成品麦曲、原料、曲房、黄酒发酵液、周围空气等多种环境中分离到多株真菌,本文以这些真菌为出发菌株,筛选能够影响麦曲质量的功能微生物,通过生物强化技术,与传统熟麦曲菌种混合发酵,以改善黄酒麦曲的品质,并对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表面1.1.1培养基1.1.1.添加2.6%聚糖酸phPDA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块,加1000mL蒸馏水,煮沸20min后纱布过滤,补加蒸馏水至1000mL,加葡萄糖20g,琼脂20g,pH自然。1.1.1.膏、nacl-3.3产淀粉酶微生物初筛培养基:可溶性淀粉3g/L,蛋白胨10g/L,牛肉膏3~5g/L,NaCl5g/L琼脂2%,pH7.2~7.4。产蛋白酶微生物初筛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NaCl5g/L,脱脂奶粉3g/L,琼脂2%,pH7.0~7.2。1.1.2菌株分离和保藏粉碎小麦由绍兴某黄酒厂制曲车间提供,麸皮购自无锡三里桥农贸市场。菌株自绍兴某黄酒厂环境中分离得到,由实验室保藏。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福林试剂、淀粉、三氯乙酸、酪素、碳酸钠、琼脂粉等,均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实验方法1.2.1生殖器悬液的制备将活化后菌种的分生孢子用无菌水洗入三角瓶中,在超净台上用4层擦镜纸过滤,旋涡振荡均匀,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浓度调为107个/mL。1.2.2高产淀粉酶和酶微生物的筛选(1)菌种周围水解透明圈测定取9cm灭菌过的培养皿,每个加入初筛培养基20mL,将原有保藏的菌种点植法接种到培养皿中,每皿点种3株霉菌,30℃培养箱培养2~3d,观察并定期测量菌落周围水解透明圈大小。(2)以糖化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酶活为目标菌株的筛选根据初筛结果,从平板中挑选透明圈明显的菌株,做孢子悬液,制作纯种熟麦曲,以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酶活为筛选指标,挑选酶活最高者作为目标菌株。1.2.3细菌的鉴定(1)确定细菌的形态根据文献介绍的方法和分类依据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2)真菌att-pcct扩增染色体DNA的提取、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扩增和克隆测序:采用文献中的氯化苄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扩增真菌ITS区域。纯菌株的PCR产物通过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进行序列比对。1.2.4纯小麦曲的生产工艺纯种熟麦曲的制做参考文献中相关章节,结合实验室做曲的特殊情况,将种曲接种改为孢子悬浮液接种。1.2.5制备:粗酶溶液(1)小麦曲浓缩液酶称麦曲10g,加入1%NaCl溶液50mL,30℃恒温水浴1h,每15min摇晃1次,滤纸过滤,得粗酶液。(2)霉味称麦曲10g,加入pH3.0乳酸-乳酸钠缓冲液50mL,30℃恒温水浴1h,每15min摇晃1次,滤纸过滤,得粗酶液。1.2.6酶活性测定和定义(1)可溶性淀粉提取粗酶液酶活定义:1g干曲经缓冲液提取后的粗酶液,在40℃,pH为4.6的条件下,1h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mg葡萄糖为1个酶活单位,以U/g表示。(2)粗酶液中可溶性淀粉的情况酶活定义:1g干曲经缓冲液提取后的粗酶液,在60℃,pH4.6的条件下,每分钟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mg麦芽糖为1个酶活单位,以U/g表示。(3)酸性蛋白酶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蛋白酶活测定法(QB/T1803-1993)。酸性蛋白酶测定pH为3.0。酶活定义:1g干曲经缓冲液提取后的粗酶液,在4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为1个蛋白酶活单位,以U/g表示。1.3小麦的生长条件优化1.3.1建立响应面拟合方程响应面拟合方程只在考察的紧接区域里才能充分近似真实情形,所以要先逼近最佳值区域后才能建立有效的响应面拟合方程。结合工厂的实际,分别以培养时间、接种量、原料含水量为因素,以麦曲中蛋白酶、α-淀粉酶、糖化酶酶活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1.3.2数据分析方法采用CentralCompositeDesign建立数学模型,选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以培养时间、接种量、原料含水量为主要考察因素,合理选择各因素水平,各因素水平及编码如表1所示,利用DesignExpert7.0版本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该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二次多项方程可以表达为:Y=A0+ΣAiXi+ΣAiiXI2+ΣAijXiXj。2结果与分析2.1m曲霉苏-16菌株的产酸性蛋白酶产酶活,其复筛方法分离,结果见表1实验室保藏的从酒厂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共121株,经平板初筛,得到能产淀粉酶的菌株为15株,能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13株,其中有8株菌既能产淀粉酶也能产酸性蛋白酶,将这20株菌做成纯种熟麦曲,测定酶活,进行复筛,得到产较高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酶活的菌株2株,编号为ZW12和GC3,2株菌与传统熟麦曲所用菌株米曲霉苏-16的酶活比较,见表2。2.2密封保护3和zw12的鉴定2.2.1生长曲线分析GC3菌株菌落生长快,在PDA平板上30℃培养24h后,出现白色菌落,36h后长满整个平板,菌落蓬松成棉絮丝状,白色菌丝中出现黑色孢子,背面无色。显微观察:菌丝匍匐爬行,假根发达,分枝呈指状或根状,孢囊梗直立,2~4株成束,与假根对生,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囊孢子(见图1)。ZW12菌株菌落生长较慢,在PDA平板上,30℃培养24h后,出现一小团白色菌落,菌落直径约5mm,36h后,菌落变大且中间有白色棉絮突起,约40~60mm,产生大量黄绿色孢子,背面出现浅浅的橘红色。显微观察发现:分生孢子头放射状,顶囊近球形,分生孢子幼时椭圆形,成熟后为球形或近球形(见图2)。2.2.2pcr测序比对对真菌GC3和ZW12的总DNA进行提取,以总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l和ITS4进行PCR扩增得到ITSl—5.8S—ITS2序列,PCR产物大小约为750bp,对回收纯化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表明,GC3的ITS序列同米根霉(Rhizopusoryzae)18SrDNA的ITS序列同源性为100%,真菌ZW12的序列同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18SrDNA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同时结合形态学分析,将GC3鉴定为米根霉,将ZW12鉴定为米曲霉。2.3米曲霉苏-16、c3和马来酸酶的变化将筛选出来的2株菌ZW12,GC3分别与米曲霉苏-16混合制曲,混合时使用孢子悬浮液进行,接种量为每50g原料接种混合好的孢子悬浮液2mL,在总接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混合比例,确定用于制曲的菌株及最优的混合比例,结果见表3。由图3可知在米曲霉苏-16与ZW12混合接种时,随着ZW12在菌种中比例的上升,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菌株ZW12产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能力较强,在米曲霉苏-16与GC3混合接种时,随着米曲霉苏-16在菌种中比例的上升,糖化酶酶活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米曲霉苏-16产糖化酶较强,米曲霉苏-16与GC3混合接种相对于与ZW12混合接种,糖化酶酶活整体偏高,酸性蛋白酶整体偏低,表明菌株GC3产酸性蛋白酶很弱,这与徐成勇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综合考虑,选定米曲霉苏-16与ZW12混合为制曲菌种,混合比例为1∶2。2.4最佳培养条件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接种量分别取1.0,1.5,2.0,2.5,3.0,3.5,4.0mL,培养时间取24,28,32,36,42,48,52h,原料含水量取45%,50%,60%,70%,80%,90%,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接种量3.0mL/50g原料,培养时间48h,原料含水量80%。2.5反应分析的结果按中心组合设计确定的方案进行制曲实验,具体实验方案以及制曲中糖化酶、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2.5.1回归模型的建立对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糖化酶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整个模型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实验结果表明,A(接种量),B(培养时间),C(原料含水量)对糖化酶活影响显著。回归模型的P值<0.0001,表明模型极显著,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模型变量B,C,AB,AC,BC,C2高度显著;A,B2也较显著,一次项,二次项都有显著性因素,因此各实验因子对响应值糖化酶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次方程的拟合度可由决定系数R2、相关系数R、变异系数CV或者F值来反映。一个具有较好拟合度的二次方程模型,其R2至少为0.8。通常CV值反映模型的置信度,即CV值越低模型的置信度越高。根据Jogleker的研究,模型的CV值在10以内时,就意味着其置信度较高。仅考虑显著项,制曲过程中各因素对糖化酶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描述:糖化酶酶活=1067.18-29.74×A-50.76×B-111.75×C-138.30×AB+56.15×AC-55.78×BC-28.95×B2-58.93×C2经F值检验显示模型方程高度显著(P<0.01),模型的决定系数R2=96.30%,校正拟合度R2(Adj)=92.96%,变异系数CV值为4.27,失拟项不显著,说明模型方程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的实验数据。应用响应面分析法,找出了响应变量(糖化酶活)的稳定点,稳定点不是最高值,只是一个鞍点。2.5.2模型拟合度结果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α-淀粉酶酶活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整个模型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模型的P<0.0001,说明试验所选用的二次多项模型的模拟度极高。模型中参数A,C,AB,AC,B2显著,失拟项的P值为0.0858,无显著意义,说明实验数据中无异常点,无需引入更高次项,模型可行。另外,模型的决定系数R2=94.48%,校正拟合度R2(Adj)=89.52%,变异系数CV值2.14,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真实的实验数据。仅考虑显著项,制曲过程中各因素对α-淀粉酶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描述:α-淀粉酶酶活=13.05-0.21×A+0.35×C+0.79×AB-0.24×AC-0.58×B2应用响应面分析法,找出了响应变量(α-淀粉酶活)的稳定点,稳定点也是一个鞍点。2.5.3线性蛋白酶酶活模型建立同样对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酸性蛋白酶酶活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整个模型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模型的P<0.0001,说明试验所选用的二次多项模型高度显著。模型中变量C,AB,BC,A2,C2,B2显著,失拟项不显著,说明实验数据中无异常点,无需引入更高次项,模型可行。模型的决定系数R2=99.20%,校正拟合度R2(Adj)=98.48%,变异系数CV值2.03,符合建立模型的各项标准,所以该模型可以用于解释实验设计及结果。仅考虑显著项,制曲过程中各因素对酸性蛋白酶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描述:酸性蛋白酶酶活=344.51+21.81×C+13.86×AB-19.0×BC-27.39×A2-37.02×B2-20.51×C2应用响应面分析法找出了响应变量(酸性蛋白酶酶活)的稳定点,此稳定点为最大值。按照得到的数学模型绘制响应曲面图,见图3~图5。图3~图5直观地给出了各个因子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和等值线分析图。从响应面的最高点和等值线可以看出,在所选范围类存在极值,既是响应面的最高点,同时也是等值线最小椭圆的中心点。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接种量、培养时间、原料含水量对酶活都有影响,特别是培养时间与接种量的交互作用影响较大,在响应曲面图中表现为曲面坡度大,变化明显。结合回归模型的数学分析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