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时间的表示有一定的基础,能说出是几时,但是具体的表达能有欠缺,需要规范的引导。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有的普通计时法的经验,也不会用普通计时法正确的表述时间,如果这样直接开始24时计时法,会造成两种计时法方法认识的混乱。所以我通过让孩子先用12时计时法来描述小红一天的时间,从而唤起了学生这方面的经验,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两种区别也会更清楚。且一方面低年级的孩子通过具体操作能对某个知识点感知更加深刻,从而设计观察时间尺的环节,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效果分析

本节课主要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课始,创设好朋友的误会情境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始。紧接着,利用多媒体与课堂的有效结合,将一天24小时动态过程用电脑呈现,让学生的观察更加清晰、明了时间一天的变化,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课堂中,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总结方法。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提问“中午12时再过1小时是几时”让学生体会中午1时也是13时,接着通过观察PPT动画中时针的动态变化过程去理解半夜12时也是0时也是24时,表示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紧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得出“第二圈的时间要在几时上加上12”,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关注数学表达生成,重视说理能力。在观察时间尺时,十分注重让学生多多表达如何看观察的,总结发现,得出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让学生发现中午12时把一天分成了两部分,从而为下面总结两种计时法转换方法做铺垫。教材分析本节《24时计时法》的内容是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时间的基础上和学习了时分秒及年月日的有关知识的背景下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易像其他单位那样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从教材的选择到呈现形式,教材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他们在具体情境本节课主要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1.请你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上午9时--------()时下午1时------()时晚上9时------()时2.新的一天都是从()时开始的,这个时刻也叫做()或()。3.在一日中,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圈,共()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下午6时()晚上12时()上午8时()晚上9:30()凌晨5点()傍晚7:00()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6时12时23时16时课后反思24时计时法的认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规律,并能正确的转换。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普通计时法,之前学习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也都是普通计时法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产生混淆、并且学的轻松,需要我好好思考的一个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一开始,我通过好朋友的误会,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为后面学习作铺垫。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的,不然很难凭空想出来。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在适时总结一下。再提出问题,说说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本节课的知识点。【课标分析】本节《24时计时法》的内容是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时间的基础上和学习了时分秒及年月日的有关知识的背景下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易像其他单位那样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从教材的选择到呈现形式,教材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他们在具体情境本节课主要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借助几何直观进一步帮学生理解抽象的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2.利用“时间尺”,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和体验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走进天文馆——24时计时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教点学难重点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准备教学课件闹钟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15:00----下午3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一、设境激趣(5分钟)二、认识24时计时法(20分钟)出示脑筋急转弯:小红和小明约好周六8时到莲湖公园前门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师:一天中有两个8时,分别是早上8时和晚上8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如果不在时刻前加“早上”或“晚上”这样的时间词,很容易让人误会,那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同学们,2005年,我国航天事业发生了一件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师出示课件仔细看图,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咱们一块来研究好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4时计时法教师出示:15:00是几时?大家知道的知识这么多。请大家拿出闹钟,和老师一起拨一拨。3.想一想:时针指着6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呢?时针指着8呢?指着10呢?怎样表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4.教师概括总结:人们为了计时方便,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是用24时计时法的?学生讨论、交流,引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这一伟大成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评价。师生拨表。通过拨表让学生理解内圈数和外圈数的含义及对应关系。学生利用教具操作、验证,讨论、交流,总结出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学生尝试归纳。学生思考、举例,交流所见、所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明确目标,学习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总结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学生思考,回顾本节学习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怎样评价?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同桌合作完成第2题。理解24时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小结知识巩固题学生思考,回顾本节学习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