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_第1页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_第2页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_第3页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_第4页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的重大课题。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论分析,提出“投资-结构-收益”理论框架,从边际收益的视角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逻辑与最优路径进行理论诠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配置中存在最优均衡水平,其前提条件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状态。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提升,可从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宏观调控,转变区域政府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以及强化地方政府投资主体责任三方面实现。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本质上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ckman对边际效应的界定,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新增每单位财政资金投入所获得的单位经济收益。与之对应的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则是指新增每单位收益所需要的成本,随投资总量的持续增加而动态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在实际投资中,虽然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中会得到一定收益,但当其投资增加到某一阈限值后,对应的边际收益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可能呈现边际收益下降的状态。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区域如果盲目进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则可能挤占其他教育层次的投资,造成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失衡,从而导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资源损失。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的重大课题。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之前,经济学家始终致力于探索经济增长的本质,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有理论开始无法解释“索洛残差之谜”(SolowResidual)、“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等新的经济增长现象。Schultz、Becker等经济学家提出并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将投资于个体自身而形成的能力视作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DouglassNorth的观点,制度安排或制度规范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制度安排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进而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此外,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将教育结构与专业结构的优化作为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利用效益,提高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与此同时,Lucas的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现代产业部门由于预期收入更高,因而具有更大的人力资本积累优势,这是人口流向现代产业部门的决定性因素。人口迁移有助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不同区域和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直接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在经济学中,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临界点后,其边际产出将出现递减的现象。边际报酬递减这一经济现象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JacquesTurgot提出,他指出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增加劳动投入时,劳动报酬率会先递增到一定阶段后呈现递减的趋势。DavidRicardo提出,报酬递减的现象并不限于农业生产,在许多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皆存在。及至20世纪初期,Marshall在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中正式引入边际这一概念,并将这一规律融入经典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之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了经典生产理论的基本假设。总体而言,关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推行人力资本驱动创新战略,已成为我国实现教育与经济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已有研究有助于厘清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为开展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区域差异的研究奠定了基石。在此基础上,探讨最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形成机理,以期为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启示。二、“投资-结构-收益”理论分析框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从理论维度加以厘清,以此明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投资策略。基于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论的分析,提出解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区域差异形成机理的构想。(一)分析框架的构建Becker认为,每一个投资者的记忆力、体力等都是有限的,因此超过个人能力水平之外的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是递减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分析教育投资均衡时,其基本假设是随着受教育年数的增加,教育投资边际回报趋于递减,当递减到等于教育投资边际成本时,就实现了教育投资的均衡。在论证教育投资回报递减时,除了从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则获得收益的时间越短的角度说明外,更从某些固定要素使得物质资本投资边际回报递减的视角进行类比,强调某些固定要素的存在会引起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回报递减。仿效物质资本投资均衡的分析框架,Becker建立了教育投资均衡理论,构造了教育投资需求曲线,即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曲线,并认定在教育投资达到阈限值(即边际收益为零)以后,边际收益会出现递减,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曲线也会由此向下倾斜。这就意味着:当边际收益呈上升趋势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需要增加投资;当边际收益曲线呈下降趋势时,人力资本投资有过剩趋势,需要调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实际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无论是呈上升还是下降趋势,都意味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很好地匹配,要么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要么出现某种程度的过剩。只有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向上倾斜的边际成本曲线(MC)与向下倾斜的边际收益曲线(MR)交叉至E点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才能达到均衡,此时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最佳资源配置状态。(见图1)因此,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投资策略不是由投资总额或总成本决定,而需要与此时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通过衡量边际成本、预测边际收益做出最优决策。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而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直接与间接贡献两个层面。从直接贡献来看,通过增加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本存量并促进经济增长。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和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持续增长,经济产出就能保持增长的趋势,由此产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生产要素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配置达到最优时,区域的总体经济收益虽能保持增长的趋势,但经济增长收益的速度会逐渐下降,并进而引发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会自发产生地区间的流动,由此导致不同区域之间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趋同,缓和地区间的差距问题。综上,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分析,提出解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形成的整合框架,即“投资-结构-收益”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作为高等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性要素,构成投资的直接成本;高等教育规模和其他生产要素投资直接决定人力资本结构,在制度安排、人口迁移、产业结构的影响下,通过要素结构、生产效率、区域竞争力以及产业发展因素的调节作用,最终形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区域收益。本研究构建的“投资-结构-收益”理论模型旨在说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边际收益三个维度。从宏观层面来看,人力资本结构、制度安排、人口迁移与产业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关键因素。当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在一定的阈限水平上实现最佳的边际收益;反之,则会导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成本的损失,承担因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不相等而带来的资源配置损耗。当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处于阈限水平时,产业结构要素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匹配程度为最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取得最大化收益。此外,人口迁移这一关键要素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规模和流动速度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呈现差异,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区域收益因此受到影响。(二)分析框架的理论诠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形成路径如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则需要技术的进步;在技术进步要求下,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需要得到提升,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升则要求扩大教育投资;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最终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收益的增长。此外,人口迁移影响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结构,使其产生变化,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区域差异情况。在整个过程中,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结构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1.教育投资是形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基础。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区域人力资本的积累尤其需要扩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与区域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规模上来说,教育投资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加区域人力资本总量,其中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提升奠定基础。具体来看,教育投资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积累增加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增量。Park指出,如果政府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那么公共知识存量与私人知识两者之间比值的增长情况将呈现速率递减趋势,即经济增长率不会一直保持上升,而是呈现出递减速率的上升。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最终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增量。第二,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效果。人力资本积累为技术进步准备了充分条件,尽管技术进步的直接诱因包括研发投入、“干中学”等途径,但追本溯源仍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劳动者充分就业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水平。唯有通过扩大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才能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劳动者充分就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过程中,也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水平。2.人力资本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直接因素。在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经济情境中,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配置能力越强,突破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约束的能力越强。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基础教育主要积累劳动者的学习能力与信息利用能力;高等教育则主要贡献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区域产业结构如果能够承接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供给,则可实现教育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则会随之提升。从短期看,财政性教育投资能够产生直接收益,不过从长远发展来看,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资金流动性受限,中西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也会降低。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是经济主体为了获取改善而将收入转化为资本的一种行为,人力资本投资也会将物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转化为人力资本累积,以进一步获得更高的收益和生产能力。不过,与物质资本不同的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因其具有明显的人身依附性特征,会随着人口的迁移而发生流动。因此,对我国中西部区域而言,地方政府应承担主要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开支,而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迁出该地,这种人才外流的现象导致地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下降,因此也会降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直接因素。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权衡:最优资源配置的均衡逻辑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结构、人口迁移等因素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因此,在考虑最优资源配置决策过程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权衡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环节。(一)边际成本递增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成本Schultz在1963年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分为两部分:提供教育服务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相比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而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成本的考量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政府为提供单位高等教育服务所产生的财政投资和相关资源损耗的直接边际成本;二是因公共资金用于提供单位高等教育服务,而未投资在其他可产生投资收益的领域所产生的间接边际机会成本。由于资本投资属于稀缺资源,当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时必然导致用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减少,由此产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此外,如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超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状况下,凝聚了地方高等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地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因此减少,从而增加地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机会成本。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政府相关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直接投资成本总量不断增多。在此过程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与相关资源的契合程度不断提升,边际成本首先会呈现下降的状态,此时新增每单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其边际收益亦会呈递增趋势。之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维持成本越来越大,因此产生的边际成本也会愈来愈高。由此一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会呈现一个“U”型的增长曲线,在其极小值的区域存在一个阈值,当高等教育规模低于此值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呈下降态势;当高等教育规模超过此值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呈上升态势。具体而言,“U”型的边际成本增长曲线低于阈限时,新增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发展,此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会持续增加;相反,“U”型的边际成本增长曲线高于阈限时,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中所能吸纳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处于饱和状态,新增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导致边际成本骤升,此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会快速下降。(二)边际收益递减降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通过增加消费需求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两个维度来实现收益增加。从宏观层面来看,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即不仅可使个体获得经济收益,也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生产效率,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受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具体包括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政策制度、经济环境、文化观念、人口情况等系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进而对区域宏观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最终在空间集聚、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从内部因素来看,高等教育类型、层次、入学机会、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等因素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对区域微观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最终在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张,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最终将会越来越低。Schultz在分析教育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高等教育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教育层次而言明显更低。根据Psacharopoulos的研究,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与国家收入水平成反比,即相较于较低收入层次国家来说,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显著更低。(见表1)由此可见,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新增单位投资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其收益随之减少,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此外,根据Nelson和Phelps的研究,教育与技术的应用联系紧密,通常具有更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会更快掌握并运用新技术,发达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逐渐接近技术边界,其新技术利用的边际效率会降低,从而导致区域内部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现递减态势。在我国的各大区域内,东部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已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加大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势必导致边际收益下降。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一方面受资源投入的制约,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受限,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受人口迁移的影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投资形成之后会流出本地。在以上两种因素的复合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下降。(三)林达尔均衡:最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平衡机制传统的经济系统分析方法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视为一个“黑箱”,仅通过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来确定教育投资收益。然而,高等教育是一个由教育目标、教育投入、教育过程以及教育产出组成的系统,投资者根据教育目标做出投资决策,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最终结合经济要素形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经济学家Lindahl通过模拟市场经济中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均衡状态,提出了用于解释实现最优公共资源配置的林达尔均衡模型(LindahlEquilibriumModel)。林达尔均衡的核心理念是如果全体社会成员均依据自身偏好获得公共产品的边际收益来分担相应的资金费用,那么公共产品资源配置可以达到最佳效率。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当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时,政府新增每单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其相应带来的边际收益不匹配,由此会产生较大机会成本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源错配。根据林达尔均衡原则,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现值须等于其未来边际收益的现值,即投资者须通过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权衡,确定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财政是地方普通高校的主要投资者。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地方政府通常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周期长、回报慢的特征,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区域政府对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和意愿都存在不足。因此,通过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优化,有助于调节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空间差异,以及现实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均衡,促进国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始终包含着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变化,最终决定地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收益。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各地的财政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意愿不同,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地方政府更加需要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角度,综合评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益,以实现对地方政府而言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达到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四、最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实现路径与其他经济主体类似,地方政府在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同样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制约,难以全面了解本地区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层次因素与外部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全部有效信息,尤其在受到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预期目标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不断波动,很难实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因此,地方政府对本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的要素信息了解得越多,在科学计量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策略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由“成本-收益”系数加以解释和计量。设Ec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弹性值,代表区域内单位公共投资产出变动百分率所引起的平均投资成本变动的百分率,公式如式(1)所示。其中,当Ec小于1时,说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增大空间;Ec大于1时,则存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配置过度状况。如图3所示,MC(边际成本)与MR(边际收益)相交决定均衡点E的位置,与之对应的Qoptimal点为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最优配置的分界点,OQoptimal则为满足林达尔均衡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小于OQoptimal,该情形属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不足的状态,此时因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不足而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为E点左侧的阴影A部分;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大于OQoptimal,该情形属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过度的状态,此时因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过度而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为E点右侧的阴影B部分。关于最优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实现路径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第一,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导致的规模非效率状态及其损失。假定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为Q,对任何地方政府而言,Q≥Qminimum,若同时存在Q<Qoptimal,则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导致的规模非效率状态可用式(2)表示。随着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从O到Qoptimal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引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持续降低。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配置效率的提升空间逐渐减少(Qoptimal左侧的阴影面积越来越小),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规模达到OQoptimal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引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最终完全消失。第二,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过度所导致的规模非效率状态及其损失。假定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为Q,对任何地方政府而言,Q≥Qoptimal,若同时存在Q<Qmaximum,则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过度所导致的规模非效率状态可用式(3)表示。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的过度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不足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结果相似。一般而言,当出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达到最大值(即Q=Qmaximum)时,由此导致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经济效率损失额和损失率也为最大值(Qoptimal右侧的阴影面积达到最大值)。此时,政府降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即缩小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可以降低经济效率损失;与此同时,效率改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直至地方政府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缩小至OQoptimal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过度所引致的经济效率损失最终消失。第三,地方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假定区域内的投资只用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和其他公共产品投资两种用途。前者用于满足区域内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后者用于满足区域内其他公共产品投资需求,以此获取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如图4所示,Y轴代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X轴代表其他公共产品投资,AB代表使用全部投资资源生产两种类型资本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I1、I2、I3分别代表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社会无差异曲线。此时,I2曲线和AB曲线的切点E所代表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和其他公共产品投资组合方式才是最优资源配置状态,OC为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综上所述,当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和其他公共产品投资的边际收益之比等于其边际投资成本比时,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达到最优的配置状态,由此决定的公共投资规模达到最优状态。五、结论与启示根据现代决策理论,人类决策行为通常仅具备有限理性,即在局限的知识、时间、注意力、多重价值观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前提下寻找最优解。现实情境中,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资源配置决策。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配置效率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不足状态,以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过度的状态。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意味着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没有达到最优。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元决策问题,有效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形成过程,并兼顾影响区域内外部边际收益诸要素的考量。同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须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以及已有的人力资本积累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包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之间的有机互补和匹配,最终实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最大化。基于理论分析,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提升。第一,中央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宏观调控。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依赖公共财政,因此受政策刚性的影响较大,区域难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变动做出即时反应。为此,中央政府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宏观调控,逐步缩小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差异,以此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产业政策,引导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各地区的就业机会和人力资本需求。二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应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部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资源配置不足省份的转移支付力度,以补偿这些省份因人口迁移而导致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损失。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加强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鼓励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向中西部区域拓展,提高中西部区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理顺全域人才流动体制,促进区域间人才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