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知识框架

一、运动部分

(第一章、第二章)

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

(第三章)

三、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基本概念

)

1.参考系

2.时间和时刻以及二者的区别

3.质点及其可视为质点的条件

4.位移和路程及其区别;

5、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

(1).时刻(某一瞬间):

与-----u

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

tl

时t2

间At—

(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

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

例L在时间轴上找到

1,前2s2.第Is内3.第2s初

4.第3s末5.第2s至第5s

ABCDEFG

t/s

0123456

质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3束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

没有区别

C.凡是很小的物体(如电子),皆可看做

质点

D.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

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质

1,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起点到

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是矢量。

程4r=Xa-Xi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

&X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板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注意: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

6.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瞬时速率(速率)与平均速率

7,加速度(定义、物理意义、公式、与

运动方向的关系)

a.vt./三者的区别

(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a与v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

例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m/s运动8s,又以

6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且

例5.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

是()

AJ(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

段盥程

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

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km/h注

意车速”字样

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向球门

速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

度2.定义式:。二名~

△t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4,注意:若4、V同向,4为正,则为加速运动;

若4、0反向,Q为负,则为减速运动。

例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

速度减小时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盛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

量的正负号】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是恒量(不变)

2.运动学基本公式:

匕=%+at

2

s=vQt+-at

-1

v=y(v0+匕)(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几个重要推论:

(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

恒量:

推广通式: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V=%+匕

22

(3)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

速度的关系:

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匕<%

5I恒成立

(4)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aI2s

1)1s末、2s末、3s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

比1:2:3:…,n

2)1s内、2s内、3s内……ns内的位移之比

1:4:9:…rP

3)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

移之比比3:5:7…:(2N-1)

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a=g)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匕二St

匕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a=-g)

4.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K=%—卬h=vot-^gr炉

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二—

2

上升的最大高度H二二

落回抛出点速度匕=一次)

•练习、一个小物体以v0=10m/s的初速度

竖直上抛,一切阻力不计,求:

(1)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和所用时

间t

(2)经过多长时间小物体速度大小变为

5m/s?

如I、运动学中经常遇见的几个问题

1.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

止时所用时间

2.追及问题:

(1)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位移

关系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

大(小)距离】

(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

3.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

于两者的初始距离

五、三种常见的力的相关概念

1.力的概念(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

性质不同的力,效果也可以相同)

2.重力

(1)概念、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

1)几何形状规则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

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重心越低越稳定

3.弹力

(1)定义、产生条件(2个)、弹簧弹力的

大小(F=kX)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

的切面)、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定义法

或假设法)

(3)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如:一本书放在

,r、

4.摩擦力

(1)定义、产生条件(3个)、大小(于=2

(2)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可以与

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相同

(4)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

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滑动f(或最大静f)跟压力成正比并和接

触面的性质有关;静f在未达到最大f时不跟压

力成正比

【注: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f还是滑动n

六、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合力、分力以及共点力的概念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合力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力;

当合力一定时,增大分力之间的夹角,分

力变大;当分力一定时,增大分力之间的

夹角,合力变|奔再守寸+先

合力氾围:

(推广到三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3、分力的唯一性以及作图法求最小分力的两

种情况(P58)

七、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状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

(1)物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合外力为。或物体的加速度为0

推广: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平衡,则

任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n个力等值反向

(2)解题方法:

力的合成、分解(P58)、力的正交分解

(3)判断在平衡状态下几个力的夹角变化过

程中某些力如何变化(函数表达式法和作

图法)

牛顿运动定律部分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为止。

2.意义(解读定律内容)

(1)运动状态的改变

速度的改变大小改变方向不变产生加速度

〈方向改变大小不变

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2)物体不受外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

拓宽: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不受

外力作用或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力为零),则

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外力的作用: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不要把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混淆)

1)概念: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

属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

小意味着改变该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仅适用于低

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1.内容、表达式(注意K=1的情况)

2.四性

(1)矢量性:大小、方向

(2)瞬时性:力与加速度瞬时对应。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同一性:F、m>a对应同一物体、同一时

(4)独立性:每个力都可以产生各自的加速度

,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每个加速度的矢量和

•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关键求a—一力和运动联系的桥梁

■【几种不受其他外力(仅G、N、f)情况下

的加速度】_

•(1)粗糙水平面a=4g

•(2)光滑斜面a=gs^\O

•(3)粗糙斜面6V林^^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表达式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

另IJ

四、超重和失重

1.定义:

2.实质:物体本身的重力(即实重)不变,

只是拉力或压力大小(即视重)发生变化

3.超重和失重仅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

与速度无关;

完全失重(a竖直向下并等于g)此时,

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受力分析要点

1.每分析一个力,都应能找出该力的施力物体,以防

止多分析出没有施力物体的并不存在的力.不要把物体惯性

的表现误认为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种力的作用.

例如:滑冰者停止用力后向前滑行的过程中,不要误认

为他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作用.

2.不要把某个力和它的分力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也不要把某几个力与它们的合力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应

只保留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例如:静止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物体,如果已分析了

重力G,就不能同时说物体还受到下滑力Gsin3和垂直于斜

面向下的分力Geos0.

3.要养成按先画非接触力(如重力)再画接触力(如弹力

、摩擦力)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力的习惯,在分析接触力时要注

意受力物体与其他施力物体的接触处最多存在两个力(弹力、

摩擦力),有可能只有一个力(弹力),也有可能无力作用.

4.画受力图时,只画物体受的力,不要画研究对象对

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5.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受

力分析.

A

—hF

B——>

图1

例如,如图1所示,物体A、3叠放在一起,在作用于8

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在

分析A、3间的静摩擦力时,就可根据牛顿第二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