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文言文阅读说明:共八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①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②馔③,欲暖而惰裁衣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选自欧阳修《诲学说》,有删改)[丙]顷来闻汝与诸友讲肄④书传,滋滋昼夜,衎衎⑤不怠,善矣!人之进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霤⑥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霤非石之凿,蝎非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岂非积渐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⑦而行之乃足佳。”(孔臧《与子琳书》)

①薄伎:小技能。薄,这里指小。伎,同“技”,指技能。②营:谋求,谋取。③馔:食物。④讲肄:讲论学习。⑤衎衎(kàn):执着而乐意的样子。这里指坚毅努力的样子。⑥山霤(liù):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⑦履:实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是犹求饱而懒营馔犹:

(2)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舍:

(3)顷来闻汝与诸友讲肄书传 闻:

(4)衎衎不怠 怠: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丙]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4.三则短文在阐明学习重要性方面运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郭代公①年十六,入太学,与薛稷、赵彦昭为友。时有家信至,寄钱四十万以为学粮②。忽有一衰服③者叩门云:“五代未葬④,各在一方,今欲同时举大事,乏于资财。闻公家信至,颇能相济否?”公即命以车,一时载去,略无留者,亦不问姓氏。深为赵、薛所诮⑤。元振怡然曰:“济彼大事,亦何诮焉!”其年,为粮食断绝,竟不成举。[乙]熊执易⑥赴举,行次潼关,秋霖月余,滞于逆旅。俄闻邻居有一士吁嗟⑦数四。执易潜伺之。曰:“前尧山令樊泽⑧举制科⑨,至此,马毙囊空,莫能自进!”执易造⑩焉,遽

⑪辍所乘马,倒囊济之。执易其年罢举,泽明年登科

(均选自王定保《唐摭言》)

①郭代公:郭震,字元振,与下文的薛稷、赵彦昭都是人名。②学粮:指求学的费用。③衰(cuī)服:古代丧服。④五代未葬:这里的意思是五代人都没有入土为安。⑤诮:讥讽,嘲笑。⑥熊执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任唐朝户部郎中。⑦吁嗟: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⑧尧山令樊泽:尧山县令樊泽。⑨制科:又称制举、特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以考选人才的制度。⑩造:这里是“临到这个时候”的意思。遽:遂,就。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略无留者略无:

(2)元振怡然曰怡然:

(3)行次潼关次:

(4)遽辍所乘马辍:

6.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时有家信至,寄钱四十万以为学粮。

(2)秋霖月余,滞于逆旅。

7.结合[甲]文内容,谈谈郭代公“深为赵、薛所诮”的原因。(2分)

8.[甲]文中的郭代公和[乙]文中的熊执易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选自《宋史》)[乙]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选自《明史》,有删改)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宗道方自酒肆来方:

(2)帝诘之 诘:

(3)是年京察 是:

(4)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 奇: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2)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

12.选文中的鲁宗道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①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②间,虽壮夫膂力③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④,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⑤,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⑥军史。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⑦,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

①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②髀:大腿。③膂力:臂力,此指全身力气。④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⑤难:驳倒。⑥易置:撤换。⑦纵奇兵:遣派出乎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尝:

(2)公疑之,问其故 故:

(3)而绝其粮道 绝:

(4)秦悉坑之 悉:

1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2)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15.试分析[乙]文中赵军失败的原因。(2分)

16.[甲][乙]两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张凤,字子仪,安平人。……凤登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谳①江西叛狱,平反数百人。正统三年十二月,法司坐②事尽系狱,遂擢③凤本部右侍郎。以主事擢侍郎,前时未有也。明年,命提督京仓。六年,改户部,寻调南京。适尚书久阙④,凤遂掌部事。贵州奏军卫乏粮,乞运龙江仓及两淮盐于镇远府易米。凤以龙江盐杂泥沙,不堪易米给军,尽以淮盐予之,然后以闻。帝嘉赏。又言留都重地,宜岁储二百万石,为根本计。从之,遂为令。南京粮储,旧督以都御史。十二年冬,命凤兼理。廉谨善执法,号“板张”。(选自《明史》)[乙]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进士。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⑤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⑥,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⑦公。公曰:“汝才可登第⑧,吾岂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⑨卷火之。公一女,嫁为畿辅⑩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

⑪,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出,驾而宿于朝房,(选自《明史》,有删改)

①谳:审判定罪。②坐:因……获罪。③擢:提拔,提升。④阙:同“缺”。⑤英皇:指明英宗。⑥入监:取得监生的资格。⑦白:禀报。⑧登第:科举考试时成绩及格。⑨列:同“裂”。⑩畿辅:京城附近地区。长铨:长,掌管;铨:铨选,选拔。1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寻调南京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B.宜岁储二百万石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C.婿固不遣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D.恚而语女曰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1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谳江西叛狱,平反数百人。

(2)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19.[乙]文写了王翱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0.[甲]文表现了张凤怎样的品行?(3分)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友,乃宿构①滕王阁序,俟宾合②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吟移晷③。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选自《太平广记钞》)[乙]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④及辞赋⑤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⑥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①宿构:预先构思,草拟。②合:到齐。③移晷(guǐ):日影移动,指过了一段时间。④《诗》《论》:指《诗经》《论语》。⑤辞赋:文体名。⑥邺:古地名,在今河北省。2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府帅宴于滕王阁会天大雨(《陈涉世家》)B.善为文章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卖油翁》)C.帅既拂其意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

(2)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23.用一句话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

24.[甲]文王勃和[乙]文曹植的聪慧体现在何处?(3分)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钟①乘传②至府③。初视事④,群吏环立请判牒⑤。钟佯不省,左右顾问⑥,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⑦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⑧久,罪当死。”立捶⑨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选自《明史》,有删改)[乙]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⑩,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谓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①钟: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时任苏州知府。②传:驿车,传达命令的马车。③府:指苏州府。④视事:办公,就职治事。⑤牒:文书。⑥顾问:咨询。⑦暗:愚昧,糊涂。⑧舞文:舞弄文字,曲解法律。⑨捶:用木棍打。⑩鉴:镜子,铜镜。2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钟乘传至府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B.左右顾问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C.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D.其弟遂不复敢言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26.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

(2)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2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主要内容。(2分)

28.从吕蒙正拒收宝镜一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3分)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①,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③邪?”范笑而受之。(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有删改)[乙]陶公④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⑤,值积雪始晴,听事⑥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⑦,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⑧伐蜀,装船,悉以作钉。(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有删改)

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韩豫章:韩伯,字康伯,曾任豫章太守。③裈(kūn):裤子。④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⑤正(zhēng)会:元旦的集会。⑥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⑦厚头:指毛竹锯剩下来的根。⑧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2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宣洁行廉约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韩豫章遗绢百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咸不解其意 咸来问讯(《桃花源记》)D.值积雪始晴 后值倾覆(《出师表》)3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2)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31.[乙]文记叙了陶公哪两件事?(2分)

32.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范宣和陶公各是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一、1.(1)如同,好像(2)放弃(3)听说(4)松懈,懈怠(4分,每小题1分)2.(1)各种技艺之中最容易学又最值得崇尚的莫过于读书。(2分)(2)玉如果不(经历)雕琢打磨,就不能制成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世间万物的道理。(2分)3.示例:学习知识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并且要注重实践,才能有所收获。(2分)4.[甲]文引用谚语,从正面阐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乙]文运用比喻论证,从反面讲道理,阐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丙]文引用古训,从正面讲道理、摆事实,阐述了学习不仅要知道还要亲身实行的道理,很有说服力。(3分)【参考译文】[甲]有谚语说:“家财万贯,不如有点小技能在身上。”各种技艺之中最容易学又最值得崇尚的莫过于读书。世上的人不管是愚钝还是聪慧,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读书,这就如同想吃饱却懒得去谋求食物做饭,想穿得暖和些却懒得去做衣服。[乙]“玉如果不(经历)雕琢打磨,就不能制成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世间万物的道理。”然而玉有它本身不变的特性,即使不打磨制作成器物,也不妨害它仍是玉的本质;人的本性,会因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成为君子而变成小人,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丙]近来听说你和学友们讲论学习,研究典籍,不分昼夜,执着而不松懈,这很好啊!一个人进修道业(研究学问),只要看他的志向如何,学问必须逐渐获得,勤奋的人自然得到许多。山间的细流看来最柔弱无力,但它能穿透石头;木中的小蛀虫力气非常弱小,但它能蛀坏木头。细流不是凿石头的铁凿,小蛀虫不是洞穿树木的钻子,然而它们能够用自己脆弱的形体征服坚固刚硬的东西,这难道不是逐渐积累的功夫所带来的吗?古训说:“仅仅是学习知道了道理还不够,只有亲身实行才够得上最好。”二、5.(1)完全没有(毫无)(2)愉快的样子(3)停宿(4)停止(4分,每小题1分)6.(1)当时有家信寄到,(同时)寄来四十万的钱财作为他求学的费用。(2分)(2)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熊执易)滞留在旅店里。(2分)7.郭代公将家中寄来的四十万学粮,全资助了穿丧服的陌生人,还不问其姓氏。(2分)8.郭代公与熊执易都是慷慨大方、乐于助人、讲义气的人。(3分)【参考译文】[甲]郭元振十六岁就上了太学,与薛稷、赵彦昭结交为友。当时有家信寄到,(同时)寄来四十万钱财,作为他求学的费用。忽然有一个穿着丧服的人敲门对他说:“我的五代亲人都没有入土为安,分别停放在不同的地方,如今我想将他们迁到一起安葬,但没有钱。听就您的家里寄来钱财,能不能稍微救济一下?”元振随即便叫来人将自己家里寄来的钱全都让那人用车子拉走了,自己一点也没留,也不问那人的姓氏。薛稷和赵彦昭嘲笑他。郭元振却愉快地说:“资助别人办理大事,有什么可嘲笑的!”郭元振当年因为没有钱用,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乙]熊执易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停宿于潼关,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熊执易)滞留在旅店里。不一会他听到隔壁房间有一个男子连声叹气。熊执易暗中观察后(走过去询问)。那个人说:“我是前尧山县令叫樊泽,去往京城参加制科的考试,走到这里,马死了,口袋里的钱也花光了,没有办法继续前进。”熊执易临到这个时候,就将自己所骑的马和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樊泽。熊执易当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樊泽第二年成功中举。三、9.(1)才(2)责问(3)这(4)多,表零数(4分,每小题1分)10.(1)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2分)(2)郑三俊极力清除积久的弊政,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几个人。(2分)11.写郑三俊淘汰魏忠贤的遗党,纠察有关部门尤为中玩忽职守的几个人,多次与兵部争执士兵虚数冒领的事。(2分)12.鲁宗道是一个为人忠诚刚正、诚实、疾恶如仇、敢于直言的人。(3分)【参考译文】[甲]鲁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担任教育太子的老师一职时,住所离酒店很近,曾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去,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他家(等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获罪的。”(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皇帝责问鲁宗道,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认为他忠正诚实可以重用。[乙]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1628年),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同时掌管吏部事务。南京众多官员多是魏忠贤遗党,这年朝廷考核京官,郑三俊把他们全部淘汰了。京城遭受兵乱,大臣受到重罚。……南方粮食每年交纳数额为八十二万七千多,积欠至数百万斤,但兵部又不停地增加士卒。郑三俊刚到时,仓库里仅有不到一个月的粮饷。郑三俊极力清除积久的弊政,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几个人,多次与兵部争执士兵虚数冒领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士兵得以经常吃饱。四、13.(1)曾经(2)原因,缘故(3)断绝(4)全部(4分,每小题1分)14.(1)这个图上的牛都是竖着尾巴的,好像不像是斗牛时的样子。(2分)(2)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来的纪律和法令,撤换了原来的军官。(2分)15.赵括自以为是,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本事,再加上赵括不得人心,失去战机,对敌人掉以轻心,因而失败。(2分)16.告诉我们做事情,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3分)【参考译文】[甲]马正惠先生曾经珍藏戴嵩的《斗牛图》,闲暇的日子将其就在厅前展开晒太阳。有一个缴纳田租的农民看见后偷着笑,马正惠公对他的举动感到疑惑,问他偷笑的原因,农民回答说:“我不懂得画,可是认识真牛。在它们争斗时,要把尾巴夹在大腿之间,即使是强壮的汉子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将它们的尾巴从大腿之间拉出来。这个图上的牛都是竖着尾巴的,好像不像是斗牛时的样子。”马正惠被他所说服。[乙]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曾经跟他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以驳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赵奢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当将军就罢了,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来的纪律和法令,撤换了原来的军官。秦国大将白起得到这个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逃跑,却从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使得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五、17.C(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与辨析。A项两个“寻”都是“不久”的意思;B项两个“宜”都是“应当,应该”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固”意思是“坚决、坚持”,第二个“固”意思是“本来”;D项两个“语”都是“告诉”的意思。18.(1)(张凤)审理江西反叛一案,为数百人平反。(2分)(2)况且调动我就如同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为什么(你父亲)如此固执地吝惜力气呢?(2分)19.①制止仲孙考试舞弊;②拒绝妻女请求,坚决不为女婿调动职务。(2分)20.示例:①清勤公正;②执法廉谨;③出纳严慎。(3分)【参考译文】[甲]张凤,字子仪,安平人。……张凤考中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后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张凤)审理江西反叛一案,为数百人平反。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司法官员因犯了过错而获罪全被关进监狱,于是提拔张凤为本部右侍郎。从主事升为侍郎,从前还没有发生过。第二年,命他提督京师粮仓。正统六年(1441年),把他改到户部,不久调往南京。正好尚书一职长期空缺,张凤于是掌管南京户部事务。贵州上奏说卫所缺粮,请求转运龙江仓和两淮的盐到镇远府换米。张凤因龙江的盐杂有泥沙,不能换米来供给军队,便全部以淮盐来给他们,然后再上报。皇上嘉奖了他。他又说南京留都重地,应当每年储存二百万石粮食,作为根本打算。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制定为法令。南京的粮储,旧时由都御史提督(监管)。正统十二年(1447年)冬,命张凤兼理。张凤廉洁谦谨,善于执法,号称“板张”。[乙]王翱,字九皋,河北盐山人,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王翱担任吏部尚书,忠诚清廉,深受皇帝(明英宗)的信任。他的第二个孙子凭着上代的荫庇而取得监生的资格,即将参加秋试,拿有秋试主管官加印的卷子禀告王翱。王翱说:“你凭才学可以考上(的话),我怎么能忍心埋没你?如果你因为事前拿到考题而考中,则妨碍了一名出身寒微、寒窗苦读的学子的前程。况且你有以监生的资格可以做官的机会,何必强求自己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来妄求达到非分的奢望呢?”撕裂考卷用火烧了。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位官吏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次想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是掌管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任为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早晚侍奉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如同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为什么(你父亲)如此固执地吝惜力气呢?”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在一天晚上摆上酒宴,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出门坐车到朝房里住下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最终没有调进京城。六、21.D(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问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与辨析。A项两个“会”都是“适逢,恰巧遇到”的意思;B项两个“善”都是“擅长”的意思;C项两个“拂”都是“违背”的意思;D项中第一个“属”意思是“写”,第二个“属”同“嘱”,意思是“嘱咐,嘱托”。22.(1)(府帅)恼恨他不懂得谦让,于是派人等待他下笔(看他写了什么)。(2分)(2)(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于是笔就能写成文章,您只要当面考我(就知道了)。(2分)23.记叙了年少的王勃参加府帅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时,创作《滕王阁序》的经过。(2分)24.王勃和曹植的聪慧体现在他们善于写文章,有文学才华。(3分)【参考译文】[甲]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写文章。他十三岁的时候,去看望父亲,来到江西。适逢当时府帅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当时府帅有一个女婿,擅长写文章。府帅想要在宾客面前夸耀他,于是(他叫女婿)预先构思了滕王阁序,准备等到宾客到齐时再当众写出来,看起来像当场作出的。到了宴会上,府帅果然分发纸张给各位宾客,大家都推辞不作。轮到王勃,王勃却马上接受了下来。府帅见王勃违背了他的意思,恼恨他不懂得谦让,于是派人等待他下笔(看他写了什么)。一开始有人报告说王勃写的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府帅说:“这也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接着报告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府帅沉吟了很长时间。又来人告诉他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府帅说:“这可以不朽了。”[乙]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十几万字,擅长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您只要当面考我(就知道了)。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七、25.C(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与辨析。A项两个“至”都是“到,到达”的意思;B项两个“左右”都是“近臣”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因”意思是“通过,凭借”,第二个“因”意思是“于是”;D项两个“遂”都是“于是,就”的意思。26.(1)属吏们非常高兴,说知府糊涂好欺骗。(2分)(2)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远的(镜子)?(2分)27.况钟用“引蛇出洞”的策略,麻痹那些“猾吏”,以暗中掌握他们的劣迹,最终处决了那些腐败官吏。(2分)28.示例:①廉洁自律;②宽容婉转;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