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_第1页
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_第2页
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_第3页
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_第4页
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摘要】学校是学生劳动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基于培养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劳动素养”的提出对学校教育有新的要求。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劳动教育要与学校其他教育一起成为对学生发展同等重要的科目。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突破了小学阶段学科育人的传统途径,将学校跨学科的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既注重实践性,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体验的机会,又与科学、信息技术整合,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增强现代感和对未来的适应性。【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化实施五育融合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变革(一)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内容不再单纯指向书本知识,教师要突破传统教材和教学观的束缚,尽量选择既有生活性,又有实践性,并能使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劳动教育主题。(二)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劳动素养”的教学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改变,为了让学生的能力更好地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已有经验,设计问题或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PBLs),这些问题或项目包含社会性主题和地方性主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或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真正发展自身的“劳动素养”。此外,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为此,可以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媒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二、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意义如何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需要我们创造性劳动上有所探索,有所突破。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这是新时代教育的产物。分析其产生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透彻、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的意蕴及对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一)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内涵。课程项目化实施着眼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建设,全面更新传统劳动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劳动素养培养需要和综合能力发展需求,将劳动教育基础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化方式设计,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的课程设计。(二)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将学校跨学科的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既注重实践性,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体验的机会,又与科学、信息技术整合,增强现代感和对未来的适应性。1.在课程的开发探索实践中,小学依托不同学科将劳动教育如何基于课程项目化的视角,建设一套上下有序、内外衔接、知识技能、生活实践、家校社结合的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2.课程项目化的实施,将打破传统的劳动课程内容单一的育人方式,平衡德、智、体、美、劳的关系整合,发挥学校教育更全面的育人功能,培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劳动者。三、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路径学校是学生劳动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劳动教育要与学校其他教育一起成为对学生发展同等重要的科目,学校要通过开设各类劳动技术、学生感兴趣的劳动艺术、劳动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等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孩子对劳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课程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形成符合时代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开展科学的劳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一)植入跨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理念,构建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亟待建立新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具有时代特点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容,使其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逐渐建立新的劳动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要充分反映新时代对新型劳动者的要求,体现全社会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和教育;还要树立新的劳动理念,把不同种类尤其是新劳动形态纳入劳动教育体系中来,让学生受到的教育与现实社会需求和实践情境相适应;同时新的劳动理论体系应该包含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劳动、提高动手能力,树立新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习惯、确立劳动价值观,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指导全国劳动教育的科学的、相对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2.聚焦多学科能力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生活情境、成长需要,承接学校传统、地方特色,通过基础性学科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整合,拓展性课程统整,主题实践活动抓专题等途径,来开发生活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强的多形态劳动教育充分融合的跨学科的项目化劳动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知识有机结合,构建起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课程原则的项目化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二)唤醒教师意识,构建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推进支架。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被弱化,甚至被异化的现象严重。项目化学习的劳动教育是一个综合教学改革的项目,课程的设计是一个联合设计,需要有共同的劳动教育主题的提炼,尤其关注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思考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与协作。要落实和推进这项工作,关键在教师。我们鼓励每一个教师都是跨学科项目化劳动教育的实践者,但是,对老师而言,什么是跨学科劳动教育,怎样跨学科,怎样项目化,教师群体如何协作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项目推进的难点。因此,唤醒教师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形成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项目团队,确认劳动教育主题,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借助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设计总表,构建学科知识地图;确立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总体目标和分学科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活动及评价方案。(三)开发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课程,实现五育融合全面育人。当前,落实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要实现劳动教育回归课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从数量上保证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时俱进地改造和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突破原有过于狭窄的劳动教育课程,变粗放式、浅表性的劳动和劳动教育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学内容。可汲取国外劳动教育理论实践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创新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加入开放性的社会学习,让学生在时代赋予的新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现代劳动教育实践,亲身体验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教育“扎根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与社会的结合,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形成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程。(四)建立有效实施课程项目化的保障管理体系。1.课时保障。跨学科的项目化劳动教育活动的展开主要是使用分科学习的时间。开学初商议确定跨学科项目时,就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尽量以学科学习的坡度以及学生所必须的基础水平和要求为参考,排入教学进度中。同时,项目组向学生发展中心、课程研究中心提出申请,将跨学科劳动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少先队课等活动相结合,确保跨学科劳动教育的课时有保障。2.教研机制保障。跨学科的项目化劳动教育活动展开后,围绕共同的劳动教育主题而展开的跨学科联合教研机制随之产生。联合教研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就教学与育劳点实现的关联性程度、适切性程度,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课时划分及其合理性等问题、学科可以提供的资源等问题不断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与研讨,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